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让沙乌地,或者说是逼迫沙乌地投入更多兵力,而且参与前线的地面战斗,至少得担负维持占领区秩序的任务,就不是这个三十多岁,刚刚破格晋升为陆军准将的联军参谋长能够办到的了。

回到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丁镇南立即就去找到了施授良。

随后,两人就乘坐直升机去了利雅得。

到了王宫之后,施授良把丁镇南留在外面,单独去见沙乌地国王。

至于施授良能否说服沙乌地国王,丁镇南心里没底,或者说只是希望施授良亲自出面能有所帮助。

来沙乌地两个多月,丁镇南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要说的话,波沙湾战争爆发之前,他对沙乌地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毕竟沙乌地所在的新月地区不归西部战区管。

简单的说,就是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出口石油获得的巨额利润,3000万沙乌地人才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占据统治地位的沙乌地王室也才能够稳坐钓鱼台,不用面对此起彼伏的内部动乱。

关键还有,沙乌地的国家安全也是建立在财富之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沙乌地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军火进口国。

按照非官方的统计数据,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从布兰王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并正式建国之后,即在过去40多年里,沙乌地是全球头号军火进口国。以新历150年的币制为准,沙乌地在过去的40多年里面进口了大约8000亿金元的军火,相当于没年花200亿金元购买军火。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在新历149年,全球近200个国家中,只有11个国家的军费开支超过200亿金元,而政府预算超过200亿金元的国家还不到50个,此外还有大约100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达到200亿金元。

关键还有,沙乌地不止是从梁夏帝国进口军火。

数十年来,沙乌地一直坚持武器装备的进口多元化政策,即同时从包括三个超级霸权在内的多个国家进口武器装备。

比如,在从梁夏帝国采购“战-11”战斗机的同时,沙乌地还打算从纽兰共和国引进性能相当的F-15。只是到最后,因为梁夏帝国答应出口“战-11AG”,所以沙乌地才没引进性能完全重合的F-15A。大概为了“补偿”纽兰共和国,沙乌地还是进口了一批M109A3自行榴弹炮。

其实,沙乌地在进口军火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平衡”政策。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几个超级霸权都要照顾到。

比如,当初在从梁夏帝国进口了几百亿金元的军火之后,沙乌地以1亿金马克的单价从迢曼帝国采购了几十枚中程弹道导弹,哪怕这些导弹在服役之后一直处于封存状态,而且从来没有使用过。

两伊战争期间,沙乌地当局的这种“平衡”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要说的话,伊拉克的侯赛因政权也就是通过沙乌地等产油国,从东方集团获得了不少的武器装备。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通过沙乌地,伊拉克获得了数百辆梁夏帝国的ZT-80主战坦克。

这些坦克,在两伊战争后期,特别是在围绕两河三角洲地区的争夺战当中,起到了极为关键,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没有这些主战坦克,伊拉克或许会丢掉巴士X。

果真如此,那么两伊战争肯定不可能在新历148年宣告结束。

当时,军情局就进行了迷密调查。

结果发现,这批坦克在巴铁生产,原本应该装备巴铁的装甲部队,结果却以高价出售给了沙乌地。

只是如此,那还没什么。

不管怎样,沙乌地在当时是帝国的准盟友,而且比很多盟友都还重要,跟巴铁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可问题是,帝国并没有准许向伊拉克出售军火,特别是主战装备。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帝国当局就宣布保持中立,对交战双方实施严格的制裁与禁运。

当然,主要针对的就是军火。

在调查结果出来后,帝国当局立即把沙乌地列入了禁运名单。

因为无法从梁夏帝国采购ZT-80主战坦克,所以沙乌地只能另寻他途,最终从西陆集团的洛克国采购了一批AMX-30坦克来应急。只不过,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前,这些坦克就从沙乌地皇家陆军中除名了。除了少数赠送给友好国家之外,其他的AMX-30都被沙乌地皇家陆军封存了起来。

只是,沙乌地皇家陆军没有打算重新启用这些坦克。

不是因为麻烦,而是AMX-30的性能太差,不但比不上ZT-99AG,比ZT-80都差了很大一截。

按帝国陆军的标准,战斗全重36吨的AMX-30只能算轻型坦克。

也就是受该事件的影响,沙乌地才在选择先进战斗机的时候,把纽兰共和国的F-15A列入了采购清单。

这种情况持续到两伊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梁夏帝国才解除了对沙乌地的军事禁运。

至于沙乌地擅自卖给伊拉克的那批ZT-80主战坦克,大部分在波伊战争结束前损毁,而剩下的也在战后归还给了沙乌地。因为状态都不是很好,主要是没有得到保养,所以这些坦克后来全部被当成援助装备送给巴铁。其中的一些,仍然在巴铁陆军服役,而且状态还保持得很不错。

由此,也不看看出,沙乌地为什么要坚持“平衡”政策。

在根本上,沙乌地的“平衡”政策其实是在用金钱购买安全,即通过采购军火讨好三个超级霸权。

当然,这种局面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后就已宣告结束。

别看沙乌地王室在两伊战争期间,始终都坚定不移的支持伊拉克的侯赛因政权,可是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双方关系友好,而是借助侯赛因政权来抵挡与打击北面的波伊国,削弱来自北方的威胁。

沙乌地这些产油国,一直都把波伊国当成头号大敌。

不说别的,波伊国是通过革命性质的战争获得独立,推翻了有封建色彩的王朝,而沙乌地等产油国全都是“王朝”。

从这个角度看,沙乌地等波沙湾南岸产油国才是两伊战争的始作俑者。

没有沙乌地等产油国的援助,侯赛因政权用什么购买发动战争需要的武器装备?

按照民间传闻,只是沙乌地王室,就在两伊战争爆发前的3年内,先后为侯赛因政权输送了百亿金元。这些钱全都用来采购武器装备,而且都在不久之后用在战场上,帮助伊拉克军队取的了开战之后的大胜。

只是,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后,来自波伊国的威胁已经不那么明显。

相反,侯赛因政权的威胁变得愈发的突出。

不说别的,对科威特的主权诉求,就对沙乌地等国构成严重威胁,因为科威特同样是产油国,在国本上跟沙乌地等其他产油国没什么两样,同样拿金钱购买安全,只是体量比沙乌地小得多。

如果伊拉克能够吞并科威特,也就能够推翻沙乌地王室。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沙乌地的国家安全战略开始向梁夏帝国倾斜。

这也跟梁夏帝国的实力得到恢复,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有很大的关系。

在波伊战争结束后,梁夏帝国的威望跌到谷底,战后的战略扩张由此宣告结束,并转为战略防御。

经过十几年的调整,特别是在周涌涛上台执政之后,帝国擦重新走上了扩张的道路。

此外,沙乌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波沙湾地区,伊拉克得到了迢曼帝国的全力支持,而波伊国早就投靠纽兰共和国,沙乌地等产油国则一直跟梁夏帝国交好。如果失去梁夏帝国的保护,沙乌地等产油国必然自身难保。

此间的众多事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采购先进战斗机。

在两伊战争结束的当年,沙乌地就向全世界发出招标书,要用100亿金元采购150架重型战斗机。

要说的话,这也是两伊战争之后,全球最大的一笔军火贸易。

因为两伊战争已经结束,军火企业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全球的战斗机生产商都在高度关注这笔买卖。

包括梁夏帝国的“战-9B”与“战-11A”在内,共有7种重型战斗机参与竞标。另外5种分别是,纽兰共和国的F-14A与F-15A,迢曼帝国的“狂风”ADV与“旋风”,以及西骆沙的MG-31。

后面3种,其实只是来凑数。

不止性能不够先进,还有政治层面的关系,沙乌地最不需要讨好的其实就是在暗中支持伊拉克的西陆集团。

至于前面4种,首先出局的是F-14A。

原因也很简单,这种战斗机已经装备了波伊国空军,而沙乌地显然不想使用跟潜在对手一样的战斗机。

随后,梁夏帝国的“战-9B”也扫地出门。

主要就是,这种战斗机的维护与保养非常麻烦,得采购海军航空兵的保障设备,而且性能也不见得有多好。站在沙乌地皇家空军的立场上,其实不需要一种用来执行截击任务的重型战斗机。

到最后也就只剩下了两种空军型的战斗机。

要说的话,沙乌地差一点就选择了F-15A。

不是说帝国拿来竞标的“战-11AG”不够先进,也不是开价太高,而是在申请出口许可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当时,这种战斗机只卖给了3个国家,即头号盟友高巨王国,以及面向东望洋的狭夷皇国与奥国。

前者没什么好说的,至于后两个买家,主要是有这样的需求。

说得直接一点,狭夷皇国与奥国,分别面向东北东望洋与东南东望洋,承担着较为繁重的作战负担,需要像“战-11”这类作战半径巨大的重型战斗机,而且没办法用轻型战斗机替代。

其实,狭夷皇国与奥国的采购数量都不多,都在100架左右。

因为国土狭长,没防御纵深可言,所以就连巴铁都没有采购“战-11”,使用的相对较便宜的“战-10”。

在是否向沙乌地出口重型战斗机的问题上,帝国高层一直是举棋不定。

结果就是,直到沙乌地当局明确表示,如果梁夏帝国不肯出口“战-11A”,就只能从纽兰共和国采购F-15A之后,帝国高层才做出让步,批准了“战-11AG”的出口合同,完成这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军火交易。

只是,出口沙乌地的“战-11AG”要在新历155年之后才能交付。

这笔军火贸易,最大的影响,其实就是确定了沙乌地的盟友身份,也决定了帝国在波沙湾地区的总体战略。

此后的一年多之内,沙乌地连续跟帝国签署了数份军火贸易合同。

比如,用80亿金元从帝国采购了1000辆“ZT-99AG”主战坦克,而且是现货贸易,即这些坦克是帝国陆军的库存,在出口之前只是根据需要更换主炮,并且换上一台功率更大的空调。

关键,这些坦克已经在波沙湾战争爆发之前全部交付给了沙乌地皇家陆军。

因为性能出色,特别是实战表现极为抢眼,所以沙乌地当局在全球大战爆发前,发出第二份采购清单,准备把“ZT-99AG”的装备量扩充到2500辆,取代其他的坦克,还希望在本国建立一座大修厂。

按最后的谈判结果,沙乌地将与巴铁一同购买“ZT-99B”的生产许可,并在巴铁建造一座坦克厂。只不过,沙乌地主要负责提供资金,换来的也只是优先采购权,并且向其他国家推销这种坦克。

总而言之,沙乌地当局一直通过军火贸易巩固与梁夏帝国的关系。

当然,这种政策还体现在军队建设上。

在沙乌地皇家军队当中,几乎所有将领与高级军官都是王室成员,或者跟王室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亲缘关系。

即便是在基层部队当中,也有很多的军官来自王室,只有步兵以平民为主。

关键还有,沙乌地皇家军队,特别是皇家陆军,几支精锐部队都以雇佣兵为主。

这些部队的大部分官兵来自巴铁!

现在,沙乌地皇家陆军的大约50万官兵当中,有差不多20万是巴铁的雇佣兵。

这其实也是沙乌地当局用来维护与巴铁关系的一种手段。

往简单说,就是通过密切的军事合作获得巴铁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跟巴铁建立起超越同盟的双边关系。

至于其中原因,其实很简单。

巴铁是人口最多的穆阿国家,沙乌地缺的其实就是人口,或者说人力资源。

只要能与巴铁保持亲密关系,那么沙乌地在穆阿国家中的地位就有足够的保证,其国家安全,准确说是王室的统治地位就足够的牢固。

不过,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南明谍影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
UU阅书最新小说: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