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沈华不想掺和到鱼龙混杂,容易藏污纳垢的KtV生意中去,但是KtV的存在确实是对歌曲的推广宣传有着效果显着的作用。
而另一个对歌曲宣传推广有着重大作用的便是电视剧,像是沈华这次新专辑里挑选的歌曲基本都是电视、电影的主题曲或者插曲。
所以只是放专辑里唱唱掉,却没有个影视剧将这些歌曲一遍遍在观众们耳边播放,沈华自己都觉得差点意思。
因此,在将从日本淘回来的好东西弄到沪市的电子厂,查看了一下厂子的运行状况后,沈华便回到了老家,看看影视城盖得怎么样了,顺便再看看已经在建设中的‘豪宅小区’。
在今年4月12号的时候,宪法修正案中,终于确定了土地可以出租。
一直在内地的朱惠青在从报纸上确认了这个消息后,一边满意于自己老板的消息灵通,直通上层,一边也是赶紧联系沈华老家领导,商量在沈华老家这兴建住宅小区的事情。
而对领导来说,他们都已经帮忙运作影视城的项目了,也不差一个住宅小区了。而且沈华作为当地走出去,并人脉宽广,直通上层的顶级人物,大家也都乐于讨好沈华。
因此关于住宅小区的一切审批工作通过的很快。政府方面也提供了很多支持。只是这些支持,在沈华的指示下,朱惠青只接受了那些有法可依的支持,其他像是免税之类的政策全都拒绝了。
现在的所谓免税之类的政策,很多时候都是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私自做出的承诺,上面并没有相关的政策。但上面对此类事件也明白怎么回事,也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基本没人深究,但真要说的话,这基本上就是个偷税漏税没跑了。
而对沈华来说,他也是在公司会计部门的提醒下,明白过来怎么回事。而等到搞明白怎么回事,很快便做出指示,将以前公司享受的税务减免全都补交回去,之后也不再追求此类的政策支持了。
以沈华的身家,他又不缺这点钱,也没必要给自己留个偷税漏税的漏洞。虽说真有人要搞沈华的话,总有手段找到沈华的毛病,但尽可能的较少自己身上的漏洞,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因此,朱惠青也只接受了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税费减免啥的都推了回去。
等沈华抵达老家的时候,影视城的清末明初建筑群,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在已经有来自港岛的剧组在这里进行拍摄了。而这些剧组大部分都是来自tVb的工作人员。
而邵老板之所以愿意顶着对面封杀的风险,将剧组派到沈华老家来拍摄。
也是因为沈华老家这的拍摄成本确实要比港岛那边低,而且拍摄效果也更好。
在港岛那小地方,邵老板再怎么弄,他的影视城面积也不可能跟沈华在老家这弄到的面积比。加上他跟方逸华的抠门经营下,影视城里的各种道具都是能省则省,修修补补用了几十年的都有。
所以绝大多数港岛观众对tVb的电视剧都有些审美疲劳了。这个审美疲劳,主要针对的是服化道方面的。有时候将两部不同背景时代不同的tVb古装电视剧放在一起对比,如果不看演员的话,光看场地背景和服装道具,根本分不出来哪部剧是哪部剧,也猜不出来这个背景时代是唐宋元明清中的哪一个。
而换到了沈华老家的这个影视城,不仅场地面积比港岛那边大了好几遍,看着也新颖,在服装道具方面也有沈华方面进行提供。
沈华在规划影视城之初,就规划好了一系列针对剧组的,包括群演的招募培训、服装道具的租赁在内的多项服务措施,成为了专门的服务公司。
虽说这边的影视城才刚刚将清末明初建筑群造好一部分,那些服务措施也还没有全部到位。但服装道具、演员化妆方面的服务是已经正式开启了。
因此这些港岛剧组来到沈华老家后,穿上服务公司提供的崭新服装,还没开拍,大家就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维持,影视城服务公司也是在前期投入了巨大的成本。
即便沈华老家这,人力成本低,纺织业也在华侨的帮助下十分茂盛,但服务公司需要的服装数量也不是小数目。
除了近代的服装外,古代各个朝代,不同制式的古装也要准备,来应对未来过来拍古装剧的剧组。而且现在的古装,想要进行规模化生产还是比较麻烦的,只能让家庭小作坊们手工制作,进一步提高了成本。
值得欣慰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订单,沈华老家的服装厂和各大家庭小作坊这段时间也是十分忙碌。沈华老家的经济也因此活跃了一些。也算沈华为老家做贡献了。
而且对老家当地,和服务公司来说,这笔前期支出数目巨大。但对沈华来讲,都是小钱,正好他在国内又积攒了不少没法换成外汇的人民币,在这花掉也正好。
除了拍摄需要的服化道外,在拍摄结束以后,提供给港岛剧组人员们休息的住宿待遇,也极大的满足这帮从小地方过来的人。
宽敞的居住房间,比很多人在港岛的那鸟笼一般的家宽敞了好几倍。24小时提供的热水,丰盛的伙食。各方面肉眼可见的待遇提升,都让来沈华老家拍摄的剧组人员少了许多抱怨。
而提供这些服务,对服务公司来说也是花了不少钱的,目前来讲服务公司亏损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厉害的,全靠沈华补贴公司。
毕竟现在影视城第一期工程都还没完成,进驻的剧组只有这么几个从港岛过来的,服务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着没事干,亏损也很正常。
不过只要后面影视城工程逐步完成,吸引更多的剧组进驻这边拍摄,人多起来以后,服务公司自然是有办法扭亏为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