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港岛动作电影带给迈克尔的震撼,迈克尔一下子被点燃了他在电影方面的热情,对于电影里的动作场景充满了好奇,好奇这些场面是如何拍摄出来的。
特别是程龙的《龙少爷》,里面那些已经展现家具城战神雏形的道具战,看得迈克尔非常感兴趣,十分想要认识一下程龙。
对于迈克尔的这个想法,沈华自然也是乐见其成。他记得上辈子《尖峰时刻》的另一位主角,克里斯·塔克就是两人的共同好友,并想要介绍彼此认识。
当时程龙听克里斯说迈克尔夸他的唐装很好看,就照迈克尔的尺寸做了一套作为礼物送给了迈克尔。而且两人本来有好几次机可以碰面,但阴差阳错,一直没遇上。
在迈克尔去世后的某一天,程龙还收到了迈克尔妈妈寄过来的邮件,里面是迈克尔想要送给程龙的亲笔画。后来这幅画也是被程龙视若珍宝,一直收藏着。这种情况,想想还是挺让人感到遗憾的。
现在既然迈克尔想要跟程龙认识一下,沈华也想帮忙介绍一下,于是就联系了程龙。
然而让人可惜的是,当沈华给程龙去电,表示程龙有空可以来米国玩玩的时候,程龙正忙着拍电影,没时间过来。
所以沈华也只能以后有机会再介绍程龙跟迈克尔互相认识了。说起来,沈华也是非常好奇,让两位还在成长期的东西方的巨星碰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甚至沈华还有一点小心思,那就是沈华见迈克尔对电影如此感兴趣,他就在,想如果让他跟程龙一起拍电影,有没有搞头。
自己要建立影视制作公司,怎么把制作出来的作品卖出去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如果制作出来的电影,能有迈克尔的出演,最终票房怎么样不好说,但绝对能凭借迈克尔的人气跟各大院线建立联系,在发行方面打开局面。
所以沈华就开始想了,程龙跟迈克尔一起能拍什么电影。
比如提前把《尖峰时刻》整出来,让迈克尔来出演里面的黑人角色?
但仔细考虑了一下,感觉迈克尔跟电影里的人设不大符合,真这么搞,看着会有些出戏,所以真想让迈克尔跟程龙一起合作电影,还得想个其他故事比较好。(你们有啥想法?)
仔细想了想,一时间没什么好主意,加上程龙也过不来,沈华便只能暂时将念头放下,但是拍电影的计划却是被沈华记在心头了,只等什么时候程龙拍完电影有空了就喊他过来。
……
虽然迈克尔跟程龙的电影暂时是搞不成了,但是对于影视制作公司的事情,沈华还是跟迈克尔有合作想法的。
不过在跟迈克尔的交流中,沈华发现成立公司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按照他一开始的想法,到时候自己拿出故事、剧本,拍摄电影的时候把港岛的人请过来拍摄就是的,或者干脆在港岛拍摄。这样不仅可以靠低廉的人工降低成本,而且工作效率也高。
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行的。米国电影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已经构建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规则以及更多没有落在明面上的潜规则,而且还是长臂管辖的那种。
像是各大电影工会的存在,就要求米国的电影项目必须优先雇佣工会成员,而且整个项目里,参与制作的电影工作人员,像是摄影、道具、编剧、化妆等,米国本土人员需要占据一定的比例。只是这样的话,米国的人工费必然会让电影成本飙升,而且还不能加班。
而且哪怕电影是在海外投拍,只要公司是米国的电影公司,而且投资股份超过了50%,也必须遵守各种工会的规定,并且在电影协会备案才行。
当然沈华不遵守这些规定,也不是不能拍电影。只是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电影只能算海外电影,只能以引进的方式在米国上映。但是本土电影跟进口电影,两者在税务、营销、发行渠道方面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而沈华想要在米国这边成立公司的本意就是想要减少带有华国元素的电影,在米国发行时遇到的阻力。走引进的路子,那他也没有必要在米国成立公司了。
所以沈华必须要考虑好,公司在电影方面的相关情况,做好成本、发行、盈利等方面的考量。
而且除了电影拍摄方面的问题,公司的股份构成,也需要进行一番相当复杂的设计才行。
这主要也是因为电影这玩意在米国比较敏感。
不像游戏,作为新兴产物,其实大部分人对游戏都不太了解,尤其是那些对科技发展比较迟钝的政客们。
所以在主流社会的眼里,游戏是个不入流的东西,并且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文化主流界正眼相看,从而忽视了游戏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所以现在沈华在游戏公司里股份占大头,问题也不大,也没什么人关注。
但电影不同,电影在米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并且各方面都用电影进行宣传战的经验。现在还在冷战,两个大国就经常用电影来进行文化对抗,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抨击对方。
所以在利用电影进行文化宣传方面,早就轻车熟路的米国。沈华想要做电影,很容易被人带着有色眼镜查看,他必须做好相关方面的准备工作。
毕竟他准备成立的这家公司,以后除了制作自己创造的那些Ip外,还会承担一些引进华语电影,在自家电影中添加华国元素的工作。
而这样一家注定会成为‘米奸’的公司,沈华一个华国人在公司里占股太多,很容易触动相关人士的敏感神经,将这家公司看作华国对米国文化入侵的急先锋,从而在各方面限制公司发展,打压公司。
所以沈华不管是进行交叉持股,还是版权分离。总之在确保自己在公司话语权的前提下,沈华要尽可能的,在明面上,让公司的米国成分更浓厚一些。以此来降低那些米国人的警惕心,将公司引进华语电影的行为看作单纯的牟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