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晖洒在蓟城青砖黛瓦之上,丝丝细雪随着市井商贩的出摊而收敛不见。
燕国玄鸟商会的顶楼上,嬴子轩负手而立,目光如渊,透过窗牖俯视着城中熙攘的人群。焰灵姬缓步走近,低声说道:“公子,燕国与东胡边境摩擦频发,局势日渐紧张。若雁春君趁机招募勇士,编练私兵,既可增强自身实力,亦能借此机会在燕国朝野间树立威望。”她停顿了一下,“如此一来,燕王喜对雁春君的忌惮也会加深,以此达成我们的目的”
嬴子轩微微颔首,焰灵姬的提议正合他意:“灵儿,这个主意不错” 他踱步至桌案前,拿起毛笔在一张空白的竹简上写下几行字,递给站在一旁的典飞,声音低沉而沉稳:“典飞,此事非同小可,你需亲自前往百晓生的联络点,务必谨慎行事。将我们的合作意向转达给雁春君,但要切记,不可暴露我们的身份。身份越是神秘,雁春君在未来便越会有所顾忌,如此一来,他对我们的信任也会更加深厚。”
典飞双手接过竹简,抱拳沉声道:“诺!” 他转身大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 窗外,天色渐暗,几只寒鸦飞过,发出阵阵啼鸣。
嬴子轩看向另外一边的黑瑜和白玥两姐妹,语气沉稳:“你二人从百晓生在燕国的谍报网中抽调人手,暗中配合雁春君招兵买马,务必确保此事顺利进行。”
黑瑜和白玥对视一眼,齐声道:“是,公子!”两人恭敬行礼后,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室内只剩下嬴子轩和焰灵姬,一缕檀香的烟雾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两人相视一笑,一场无声的权谋已然展开,只待时机成熟,便能收获惊人。
几日后,典飞顺利返回,向嬴子轩禀报道:“公子,雁春君对您的提议十分感兴趣,已经开始大肆招募士兵。” 他略微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蓟城的告示栏上都贴满了招兵告示,引来众多燕国青壮年围观。” 窗外,隐约传来城中喧闹的声音,似乎在印证着典飞的话。
嬴子轩嘴角微微上扬,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传令下去,玄鸟商会加大对燕国重要物资的采购。”他顿了顿,补充道:“尤其是粮食和布匹。”
焰灵姬心领神会,轻声道:“公子是想造成物价上涨,加剧燕国民众对燕王喜的不满情绪?”
嬴子轩转过身,赞赏地摸了摸焰灵姬的柔荑,“正是如此,民怨沸腾之时,便是我们进一步行动的最佳时机。”
同时,嬴子轩又密令百晓生在燕国暗中散播谣言,夸大东胡的军事实力,渲染东胡即将入侵的紧张气氛。一时间,燕国民众惶恐不安,对东胡的恐惧和对燕王喜的无能更加不满。朝堂之上,关于雁春君私自招兵买马的议论也逐渐多了起来,但由于东胡的威胁日益逼近,燕王喜对雁春君手中的兵权也越发依赖,最终还是选择了默许。
“公子,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焰灵姬站在嬴子轩身旁,轻声汇报着最新的进展。她问道,“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
嬴子轩望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沉吟片刻,说道:“静观其变。” 他眼中闪烁着精光,“好戏,才刚刚开始。”
焰灵姬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安静地站在嬴子轩身后。夜幕降临,蓟城逐渐陷入沉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黑瑜端着茶盘走进房间,将一杯热茶轻轻放在嬴子轩面前的案几上。“公子,请用茶。”
嬴子轩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夜晚的寒意。“白玥呢?”他放下茶杯,看向黑瑜。
黑瑜垂首恭敬地答道:“回公子,白玥正在整理百晓生从燕国传回的最新情报。”她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据探子回报,雁春君招募的士兵数量已经超过五千,并且还在持续增加。” 她微微抬眼,观察着嬴子轩的神色。
嬴子轩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很好,雁春君招兵买马的速度比我预想的还要快。”他伸出手指,轻轻敲击着窗棂。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白玥快步走进房间,手中拿着一份卷起的竹简。“公子,这是最新的情报。”她将竹简递给嬴子轩。
嬴子轩接过竹简,展开细看,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字。他一目十行地浏览着, 竹简上记载了燕国各地粮价的涨幅,以及百姓的反应。有些地方的粮价已经上涨了一倍有余,百姓怨声载道,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骚乱,但是都被地方的驻扎军队镇压。
他看完后,将竹简重新卷起,递给白玥。“继续密切关注燕国的局势,有任何新的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白玥接过竹简,恭敬地应道:“是,公子。” 她与黑瑜对视一眼,然后两人一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
-燕国朝堂-
早朝过后,日雁春君告病未上朝,燕王喜召集心腹大臣议事。
燕王喜面色阴沉,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他手中的奏折已被捏得变形,褶皱中依稀可见“雁春君”、“粮价”、“民怨”等字眼。 沉寂的大殿中,掉落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燕王喜虽默许雁春君之事,但心中疑虑难消。燕王喜对着群臣大发雷霆:“如今粮价飞涨,民心不稳,你们可有何良策?”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先发声。
这时,一直与雁春君不合的栗腹站了出来:“王上,臣以为雁春君私自募兵,耗费大量钱粮,此乃粮价上涨根源之一,应加以节制。”燕王喜听后沉默不语。
“岂有此理!”燕王喜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奏折在光滑的地砖上滑行了一段距离才停下。他怒喝道:“雁春君日渐骄纵,私兵数量竟已达五千之众!各地粮价飞涨,百姓民不聊生,他可有将寡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