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面对大家激动地情绪,姬松好似早有预料,丝毫不感意外!

“所以,在我们开拓到马六甲海峡之后,他们急了!”

“急到不惜立即发起战争,结果你们也看到了,对方是有备而来,如此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是短时间就能齐备的。”

他沉声道:“不怕告诉大家,此战......我们胜算不大,无论是军力还是战船数量都不及对方。并且他们还有裴家那位给的情报,而我们对其基本上一无所知。”

“怎么可能?”

崔固惊的倒退一步,不可思议道:“您可是咱们大唐少有的统兵大将,自出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算是高句丽那么悬殊的战争您都打的对方而逃,大食不过区区蛮夷.........”

待说到这里他突然说不下去了,蛮夷?天下有这样的蛮夷吗?不管的兵力,战备,装备,文明,就真的比大唐差吗?

并且有如此高的战略目光,说明对方有聪明人,一看到己方利益受损,立即就开启战争,这是一般国家能做到的?

果决,迅速,强大,这事对大食的映像!

“那我们怎么办?朝廷让我们来海上开疆拓土,我们答应了。现在出现如此情况难道朝廷就不管了吗?”

有人悲愤道。

其他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姬松明白,他们心凉了。一旦朝廷战败,或者不在管他们死活。世家在海上的投入将彻底打了水漂,数百上千年的积累没了。如此大的损失,他们是绝对承受不了的。

他们此时就像是被抛弃的孩子,孤独而无助。作为海外领地此时的实际管理人,无论那种情况他们都将是首当其冲,涉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危,没有人比他们更着急。

“都闭嘴!”

一旁顾延之怒声道:“看看你们现在一个个的样子?还有半点世家大族的从容和冷静?不就是大食吗?不就是被我们人多吗?”

“诸位别忘了,郕公这才来南海是做什么的?一旦战败,郕公的一世英名将毁于一旦,并且..........”

他有些沉默地看了闭眼的姬松,道:“并且,郕公已经做好了随时殉国的打算。他告诉我,一旦战败,除了死,他别无选择。”

众人闻言震惊地看着安然的姬松,他们没想到大唐的郕国公,名满天下的宗师,和五姓期望媲美的姬氏家主,竟然如此决绝?

他们没想过姬松会欺骗他们,因为在这个时代,一旦说出去的话不能兑现,必然会受到天下人唾弃。

要是战败逃跑,那就更不用说了。到了那时,就算有皇帝护着,太子护着,天下的世家也绝不会放过他的。

所以,除了死,姬松别无选择!

“诸位!”

姬松站起来,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躬身抱拳,朝众人行礼!

“可能诸位还不太明白战败的后果,大家想想,一旦本公战败,面对大唐空虚的海防,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吗?”

他自问自答:“不,绝不会!”

“他们一定会长驱直入,入侵大唐沿海,到时候数万里海疆将永无宁日,当年渭水之耻将重现,我们.......”

他先是指了指自己,然后指向他们:“你们。”

“做好准备了吗?”

众人傻眼了,他们没想到姬松会会说的如此严重。但仔细想想,易地而处的话,他们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不,不会。

只会做的更过分!

“所以,此战不仅关乎尔等在海外的利益,它甚至还关乎大唐的国运。”

“请诸位助本公一臂之力!”

姬松再次躬身行礼。

众人缓过神来,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落针可闻。

“我郑氏全力支持郕公,凡我郑氏在海外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只要我郑氏有的,郕公可随意调配,凡有懈怠者,杀!”

郑氏主事人或许得到过郑虔的交代,第一个站起来说道。

“多谢!”

姬松抱拳道。

“我汝南周氏全力支持郕公,凡我周氏所有,听从郕公命令!”

第二个是汝南周氏,这是在大唐仅仅略逊色五姓七望的家族。

“江东四家,代表所有江东世家,听从郕公指挥!”

江东四家,吴、顾、张、朱四家主事人表态,并且代表所有江东世家表态。

此言一出所有世家主事人都惊讶地看着他们。

“宣州世家听从郕公调遣!”

宣州的世家从一开始就对姬松有天然的好感,并且有家主的亲笔签名,对于服从姬松指挥,没有一点抵触!

“登州,明州所有世家都听从郕公调遣!”

这次大家没有丝毫意外,登州和明州都是姬松一己之力扶持起来的。要是没有姬松,他们最多就是一个中小世家,想要获得的现在的地位,根本就不用想。

并且,一旦此次不支持,等消息传到长安,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必将被姬氏派系清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听从郕公调遣!”

陇西李氏是皇族,他们当然会支持,赵郡李氏一向和陇西李氏走的近,能同意也无可厚非。

此时剩下的就只有以崔固为代表的三家了,也是最为强大的就是崔家。也是一直以来对姬氏和姬松最为敌视的三家。

此时三人如坐针毡,看向用异样眼光看向他们的众人,崔固苦笑一声。他明白,现在已经不是他们答不答应的问题了,而是他们必须答应。

不然,他们三家将会成为天下世家公敌!

“崔氏!”

“王氏!”

“卢氏!”

“听从郕公调遣!”

啪~

姬松高兴地拍桉而起,笑道:“本公在这里多谢诸位了,请诸位放心,本公已经请示陛下,一旦此战胜利,诸位都将获得一定的土地补偿,并且要是将来达到封爵标准,爵位提升一级,可袭承三代!”

.............................................

待众人离去,姬松端坐在椅子上发呆,当顾延之进来的时候都没发现!

“郕公!”

“嗯?哦,是你啊!”

姬松回过神来,看着顾延之手中的纸张,笑道:“都统计好了?”

“不错,这是他们报上的各自领地的人口,资源,粮草。按照朝廷的统计对比,除了人口,其他的虽然有所出入,但相差不大。看来这次他们真的是将老底都掏出来了啊!”

姬松摇头笑了笑:“都这个时候了,他们要是还藏着掖着,那就不是他们了。”

“说说吧,我们此次可以利用的资源到底有多少,人口的差距又有多少?我也好奇他们到底隐藏了多少隐户!”

顾延之看到姬松如此说,也就不在赘言,直接念道:“经过统计,所有世家控制下的人口足有一百三十五万。这还不算土着人口,要是加上这些人口,他们足以用一百万人口撬动不下于五百人的人力。”

姬松闻言也有些惊讶:“这么多?”

“是啊,我也没想到,他们短短几年时间竟然拥有如此多的人口。要是不出所料的话,这些人口都是不在册的,因为大唐统计的人口只有五十多万人。”

“足足多出了将近八十万人,这还是在不影响自家在中原产业的情况下啊!”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姬松倒吸一口凉气,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多。

现在大唐才多少人?只有不到三千万人,就这还是司农寺不断吸引隐户才有了这些人口。大唐初建时,统计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万的人口。现在三千万人很多吗?这可是经过三十多年休养生息后的人口总数。

“这么算来,他们在中原至少还有将近五百万人的隐户,真是.....厉害啊!”

他现在突然感觉脖子有些凉,这些年自己还能安安稳稳地活着,现在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姬氏是不错,势力,钱财却是比世家还要高出几分来。但隐性势力却差的十万八千里。

姬氏要是造反,撑死了也就拉出数千人。但要是天下世家造反,他娘的随随便便都能拉出至少数十万人的军队。

要不是这次将他们逼到了绝路上,他还真不知道世家的潜力竟然这么大。

“侥幸啊!”

姬氏小声喃喃道。

“什么?您刚才说什么?”

顾延之纳闷道。

“哦,没什么,你继续说!”

他被顾延之这么一问,顿时反应上来,连忙道。

顾延之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没打算多问,继续念道:“现各家拓荒的田地总计有三百万亩左右,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种植三季稻,一年可三熟。因此存粮足够大军食用三年,这还不算每年新产的粮食。”

听到这些姬氏并无意外,这里的气候虽然热,但也也是粮食生产的最合适的地方,一年顶中原北方三年。

加上数千万年基本上不曾被开采,土地肥沃至极,亩产也完爆中原。

“郕公,此地简直就是宝地,您看看,光铁矿发现十多处,现在加起来每年能产铁锭数百万斤,只要我们在一地建立一处军工作坊,我们的后勤将毫无压力!”

其他的顾延之没念,因为没必要。这些海外领地建立时间有长有短,能在这些年做成这些已经不错了。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大多都是寻找香料和金银矿,也就是发现了海外的富饶之后,才下定决心开发的。

所以,像布匹,瓷器,以及生活用品,都是依靠大唐来的。

“不错了,真的不错了。”

姬松感慨道:“本公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能做出如此成绩,要是给他们数十年时间,一个不小的国家就会建立,真是小瞧他们了啊!”

“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和大食人在海峡处对峙,后勤无压力,这将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只要时间一长,他们必然会因为粮草原因着急。一旦他们着急,就必然会出错,而一旦他们出错,那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并且,朝廷现在全力打造战船,每过一月,我们就会多十艘战船,并且这个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所以,现在我们只要拖住他们,胜利的天平就会朝我们倾斜!”

姬松握紧拳头,振奋道。

顾延之也感叹道:“您的拖字绝,可谓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上乘境界。就算敌人知道我们的计策也只能干看着,因为这是阳谋。”

“不错!”

现在解决了战略的最大问题,他此行时也算是轻松了不少。笑着说道:“但这也需要强大的国力,没有强盛,稳定的大唐在后面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当年长平之战,要不是赵国国力不济,岂会换一个毛头小子去替换廉颇?因为他们撑不住了,这才急于决战。一旦再拖下去,赵国将不战自溃。”

“而秦国坐拥关中八百里秦川,还有陇西粮仓,以及蜀中粮仓。白起也明白,赵国必然先一步秦国撑不住,这才与其对峙。”

“上兵伐谋,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才是兵家的最高境界,你我啊,只是幸运地生在了这个大唐镇压天下的时代。要是换做一个国力衰微的国家,敌我将易地而处,难受的就是我们喽!”

顾延之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一时间也是感慨良多,叹道:“是啊,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天下百姓的幸运!”

“而这份幸运,值得我们去拥护!”

...................................................

长安,郑府。

今日,大唐凡是能叫出名字的世家,甚至是豪强,都派出主事人前来长安。而聚会的地方最终放在了郑府在长安城外的庄园中。倒不是不方便之类的,而是人实在太多了,就算是以郑府在长安的住宅,都不能满足要求。

经过统计,除过五姓七家外,一流世家,包含河东柳氏。汝南周氏,江东顾、张、吴、朱。以及关陇军事贵族的窦氏,独孤氏,长孙氏;长安的杜氏,韦氏,杨氏等等。光一流世家就有三十多家。

二流世家就更多了,江东谢氏,孙氏,郑氏,苟氏。中原荀氏,曲阜孔氏,颜氏。北方的罗氏,赵氏,蒋氏,刘氏等等。足有三百多家。

三流世家虽然没来,但也由当地望族代表了其意见,而这些人是最多了。

再加上勋贵集团,也有一百多家,就这还不算那些那些已经衰落的的勋贵。

并且皇家也来了,来的人是太子李承乾,其代表的是陇西李氏。可以说,今日聚会甚至可以代表大唐所有世家。

一旦做出决定,也必然会影响天下的局势!

要不是李世民身份不合适,他今日必来。但为了不影响聚会顺利进行,在房玄龄等人劝谏下,这才派监国太子前来。

这也让所有世家都松了口气,要是皇帝来了,那和朝会有什么区别?

索性没来,不然,这场聚会必然虎头蛇尾。还准备商议?商议个屁啊,装模做样一番回家就是了。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南明谍影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
UU阅书最新小说: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