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属下关押起来,准备押解归朝歌。”
“切记勿要走漏风声。”殷辛点点头。
殷辛知晓,如若继续将那些铸兵匠人留在昆吾山已不安全,东夷族人或随时杀回马枪。
但总不能让张奎一直留守那地,还是押解回京秘密看管,东夷人即便想救都寻不到地。
“殿下,昆吾山腹中除那数千件兵器外,尚有数量庞大的青铜,不知如何处置,请殿下明示。”
“连同兵器一并押送回朝歌,暂存于那飞廉府!”殷辛想了一会儿,这才启口道。
“飞廉府?殿下这……”
张奎不由愣住,他如何都没料到殷辛会将藏宝之地选择在那飞廉府。
如若飞廉回朝歌,那他们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替人做嫁衣,白折腾一番。
“并派人手日夜盯住飞廉府,如若飞廉再敢现身,定让他有来无回。”
“啊……”
张奎顿时明白殷辛打的好算盘,原来是殷辛针对飞廉的计谋。
若飞廉出现,那自然再好不过,若不出现,兵器和青铜暂存于那,亦可保无忧,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殿下,还有那昆吾山……”张奎再次请示。
“派百余禁卫军暂驻守此地。待本王登基后,自会派兵加强戒备,昆吾山如此良地,岂能弃之。”
殷辛早有打算,昆吾山出青铜,且量大,颜色赤之,较之寻常青铜有别,何不用作大商新货币之材料。
当然,这仅仅是殷辛初步谋划,并未定型,有待日后细细盘算考究。
不过统一大商货币势在必行,殷辛登基后要放的三把火,此便是其一。
殷辛将希望大都寄托于那块紫金玉石,当然信仰落宝金钱亦是他的秘密法宝,殷辛同样对其寄予厚望,信仰落宝金钱可落宝、可推演忠诚度,让殷辛尝尽了甜头。
唯独落宝金钱那可收集信仰之力的力量,殷辛尚未开启,他需要借助统一大商货币,再以落宝金钱烙印信仰之源,以此来借助货币流通不断收集民众之信仰之力,如此可快速提升自身境界,甚至达到一定地步,他或可借助信仰之力而不朽,更或者成圣都不是没有可能的,就好比女娲娘娘借助补天功德成圣一般。
殷辛对此甚是期待。
一旦登基,距离封神开启就越来越近,留给殷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对于殷辛而言,也恰是如此,不管是什么力量,信仰之力也好、凤凰之力也罢、紫金玉石的开天之力亦可,只要能尽快提升他的战斗力,他都愿意并全力尝试,他别无选择。
帝乙三十载十月初三。
帝乙与太师闻仲君臣会面,拟定遗诏,遂与世长辞。
帝乙驾崩!
闻太师为托孤大臣,手持遗诏,侍立在侧。
消息传至太子府,太子殷辛火速入宫。
“老臣参见太子殿下。”殷辛进显庆殿,闻太师朝殷辛稽首。
殷辛与闻太师第一次见面,并未多余的言语,此时帝乙驾崩乃头等大事。
“太师请起。”
“父王!”殷辛走至床榻前,跪倒在地,恭敬的磕头。
“先帝遗诏!太子接旨!”闻太师待殷辛情绪稳定,打开诏书,宣读遗诏。
殷辛跪在大殿,转向闻太师。
“太子子辛骁勇善战,人品贵重,深肖孤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孤登基,即帝王位。”
“儿臣接旨!”
殷辛双手高举,接过闻太师递来的圣旨遗诏。
殷辛将遗诏拿在手里,犹如千斤重,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帝乙时代结束,帝辛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但也意味着封神之战即将开启!自即日起,大商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人之身。
自此,各路牛鬼蛇神粉墨登场,魑魅魍魉作妖使怪。
搭起戏台子,开始唱戏!
最关键的还是阐教,以及阐教背后的大佬元始天尊,圣人亲自下场算计封神,抢夺气运。
殷辛每当想及此,总有一股无力感。
混元圣人,可重开地水风火的存在,与之相比,殷辛无疑是萤虫一般,即将要与皓月争辉。
且是不死不休!
“殿下,先帝驾崩,不知派何人负责先帝治丧大礼?”闻太师乃托孤大臣,辅佐殷辛继位,眼下事无巨细,需从旁打理提醒,以免出现差池。
“太师觉得呢?”
殷辛并未指定人选,现下他更需要倾听,摸清众臣的心思是为关键,尤其是几个重臣。
“老臣认为,商容曾侍奉两代先帝,为文臣之首,比干为先帝之弟,殿下之皇叔,他二人乃群臣之楷模,先帝所依仗之大臣,可为先帝治丧礼官。”
闻太师未再推辞,将心中想法道出。
“准!”
殷辛心中亦是如此想法,不曾想与闻太师不谋而合。
“来人,传旨商容、比干速速进宫。”内侍太监接口谕,忙出殿外传旨。
殷辛此刻悄悄将落宝金钱攥在手里,心中默念闻仲的名讳。
闻仲,名讳下十颗星,仅有六颗星亮起。
殷辛心中略有叹息,虽早料到闻太师忠诚度不会太高,但见此结果依然有些失落,不过至少亮起六颗,闻太师大多时候还是忠诚于他的。
况殷辛新王上位,羽翼尚未丰满。
闻太师又乃帝乙托孤之大臣,在先帝时期已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有上代先王文丁御赐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且他亦是截教门人,师尊乃通天教主四大亲传弟子金灵圣母,他自身修为惊人,虽登大罗而无缘,但已闻朝元之果,法力无双,根骨奇佳。
如此算来,他对殷辛这个新皇的忠诚度不高亦是可接受的,能有六颗星已经很不错了。
现下殷辛对其要求并不高,只要闻仲能忠于大商足矣。
当然,殷辛对闻仲倒也放心。
从封神演义中记载来看,闻太师南征北战,为大商开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虽略有倚老卖老之嫌疑,但为人刚正不阿,对朝廷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