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一章三生(二)

“臣附议,五家伐周,定可将郭氏一族连根诛灭!”枢密副使赵华眼神一亮,果断在张元徵身后表示赞同。顺势,还隐隐点明了张元徵不识数的事实。

张元徵也不计较,笑了笑,低声补充道:“幽州韩氏乃辽国养的一头恶犬,当然不能单独算一家。只要大辽皇帝愿意出兵,幽州韩氏愿意出兵得出,不愿意出兵也得出!”

“还是单独派人跟韩匡嗣打声招呼为好,否则,其难免会出工不出力!”赵华脸色微微一红,笑着提议。

他二人分别是武将和文臣之首,既然意见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其他文武心中纵有疑虑,也不方便当众再说出来了。于是乎,今日的廷议很快就定了调,冬天时暂且按兵不动,积聚力量,同时派遣使节连横各国。力争在明年开春时,无路大军多头并进,攻入汴梁,分了“伪周”的如画江山。

这个策略可行性很高,然而执行起来,却颇费力气。

首先,北汉只与另外四家当中的辽国、幽州接壤,想要跟西蜀、南唐联络,必须绕过大周的地盘。

其次,眼下辽国的内乱虽然已经结束,天顺皇帝耶律璟,却没有任何实权。大辽的内政外交,全掌握在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之手。而那耶律屋质害怕自己成为史弘肇第二,轻易不敢离开驻地半步。所以,辽国即使出兵,可供派遣的兵马数量也非常有限,想重来一次耶律德光入汴,短时间内绝无可能。

再次,就是保密问题了。大辽国的高官里头,有很多都是游牧部落酋长,心中压根儿不存在保密这个概念。而这几年沧州跟辽国各部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任何事情只要部落头领们知道了,用不了几天,沧州那边就会知道,消息传得比奔马都快!

五家相约伐周的消息既然传到了沧州,就不可能不在最短时间被送往汴梁。大周皇帝柴荣闻听,勃然大怒。立刻就将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请入皇宫,共同商量应对方略。

他虽然在登基之时,得到了符彦卿、高行周、常思、冯道、白文珂等一干老臣的联手拥戴,但毕竟才只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威信还远远没有竖立得起来,更无法做到像传说中那样一言九鼎。因此,情况刚刚由张永德介绍完毕,底下的文武官员,立刻就分成了水火不容的两大派。

符彦卿和高行周都已经返回各自的封地,武将自然由资格最老的常思为首,擦拳磨掌,要与来犯各路敌军决一死战。只要大周能将五家入侵者一一击败,就可以趁势发起反攻,北上燕云,南下吴越,西入巴蜀。即便再不济,也能逆势攻入太原,彻底解决掉刘崇父子这一路隐患!

而大多数文官,则以冯道为首,坚定地认为,先主郭威刚刚逝世,王峻和王殷的叛乱也刚刚平息,大周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仓促与多路敌军交战,实乃下下之策。最好的选择是,分头送给辽国、孟蜀、南唐一些好处,令伪汉的谋划彻底落空。然后花费数年卧薪尝胆,积蓄实力,待国内百业俱兴之后,才可出兵先灭北汉,再图南唐、孟蜀;待将腹背之敌挨个消灭干净之后,再起倾国之兵,与契丹决一死战!

当然,也有个别文官如范质、吕余庆等,想法更倾向于常思。但与冯道、魏仁浦等老臣比起来,他们毕竟人微言轻,起不到任何作用。

同时,也有一些武将中的异类,如曹彬、李汉琼、郭进等,也认为冯道的提议更为稳妥。但是,与范质、吕庆余等文官一样,他们几个在常思面前,也属于小字辈。意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双方的说法都有道理,彼此不能妥协。争论来争论去,话语中就带上了烟火味道。其中以杨光义的话,听起来尤为刺耳。“那刘崇老贼为了讨好契丹,以区区十州之地,每年就要向契丹人上供绢二十万匹,粮草生铁无数。逢年过节和契丹贼酋的生日,还得再额外增加一笔孝敬。我大周的疆域是伪汉的七倍有余,想让收买契丹人不出兵,岂不是得花费上百万贯才行?诸君口口声声说许以好处,许以好处,这上百万绢,谁又肯自家掏?还不是要搜刮民脂民膏!”

“可不是么?给契丹百万,给孟蜀、南唐、幽州一家二三十万,再加上沿途损耗,差不多就得两百万计。”大将王全斌也是个暴脾气,冲着冯道及其身边的人,一边笑一边撇嘴,“呵呵,从自家百姓头上刮来,再转手送将出去。这一进一出,恐怕有些人会吃得满嘴流油!”

这下,可是揭了太多人的短。自打后唐明宗以来,各朝各代,文臣武将,就很少有两袖清风者。包括大周,立国时间虽然短,太祖皇帝郭威虽然简朴到最后以纸衣瓦棺入葬,众文武大臣的宅院,却一个修得比一个富丽堂皇。特别是前枢密使王峻和枢密副使冯道的私邸,简直都是小一号的皇宫。内部陈设,甚至比皇宫里面还要奢华!

当即,吏部尚书,郑国公张昭就站了起来,颤抖着雪白的胡子,大声断喝:“竖子,岂能如此血口喷人?各部经手钱粮,都有账册,先皇在位时,每年也会派遣专人复核,不敢说每一笔进出都清清楚楚,至少其中九成九,都经得起查验!”

“是啊,做假账么,谁不会?”王全斌火气上来,才不在乎张昭的胡须是白色还是黑色,撇撇嘴,冷笑着还击,“不信咱们就核实各位的家产,谁家的田产宅院及库中所藏,如果也能进出有账,清清楚楚,并且总额低于十年俸禄之和,就当我刚才是在放屁!”

此话,比先前那句还要过分,顿时,如同滚油中落入了一滴冷水,掀起了剧烈的反应。非但绝大多数文官忍无可忍,甚至连一些武将,也都对王全斌怒目而视。

而那王全斌,却毫无自觉,继续冷笑着补充,“怎么,我说错了么,诸君谁的家产,都是清清白白而来?百姓供着尔等吃穿,供着尔等挥霍无度,先皇对尔等监守自盗,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敌当前,尔等却不思拼将一死报效国家,却仍然琢磨着如何从老百姓头上搜刮更多的钱粮,然后截留好处自肥。尔等对外卑躬屈膝,拿钱不当钱。对内则残忍凶暴,敲骨吸髓。如此一群忘恩负义之辈,国家养尔等何用?还不如喂几条狗,好歹贼人来了,也能张开嘴巴汪汪几声!”

“你,你该死!”郑国公张昭被数落得眼前阵阵发黑,手指王全斌,哆哆嗦嗦地反击,“文官屁股底下不干净,尔等就干净了。论家产之厚,谁比得上你的老上司常克功?!”

“老匹夫无耻!”作为常思的心腹和弟子,杨光义怒不可遏。一个箭步跳到张昭面前,拳头高高举起,“我师父的家财,都是放钱吃利息而来,比你等清白得多。”

“郑公,请慎言!”唯恐杨光义当着柴荣的面儿殴打大臣,犯下不恕之罪,韩重赟赶紧闪身挡在了两人之间,大声断喝。

紧跟着,原本准备最近就离开汴梁的郑子明也站了起来,将杨光义强行拉回武将行列。临回头之时,却冲着张昭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郑国公张昭这才想起来,常思的两个女婿都是谁?顿时脊背处就是一凉。赶紧收起肚子里的委屈,斟酌该如何去补救。还没等他把说辞编好,却见常思长身而起,走到柴荣的御案前,大声说道:“陛下,臣常思,在泽潞两州放贷图利,多年来,得利息数十万,除去养兵和筑城的花销,还能折银十万。今日愿将本钱和利息一并捐献于陛下,以充抵御外辱之资!”

“这……”话音落下,非但张昭本人,先前跟着他一道对常思含沙射影的众文官们,也全都目瞪口呆。紧跟着,就纷纷低下了头,脸孔红得如同猴子屁股。

泽潞节度使常思有钱,会赚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常思当年以五百亲兵平定泽潞两州,以高利贷逼迫地方豪强对自己俯首帖耳的创举,也是得到了刘知远的默许,并且令很多文官表示叹服。今天张昭被王全斌挤兑狠了,情急之下去翻常思的旧账,原本做得就有些亏心。而常思毅然将高利贷的本钱和利息都交给国家的举动,更令许多人自惭形秽!

唯独瀛国公冯道,此刻依旧气定神闲。见众文官纷纷低头看地,笑了笑,朝着唐国公常思轻轻拱手,“唐公,好手段,用十万钱息和百万不可能收得上来的旧债,逼满朝文武三缄其口,这笔买卖,绝对合算。”

说罢,也不管常思如何反应,将身体又迅速转向柴荣,郑重躬身行礼,“陛下,老臣家底儿虽然没有唐公丰厚,也捐捐出良田三千顷,汴梁城内商铺十二间,连同货物,本钱,大概也能凑出十万贯上下。不做抵御外辱之资,只做收买敌国权臣之本,令其想方设法阻止各自的国主出兵,避免我大周四面受敌!”

“微臣愿捐资两万,收买敌国!”

“微臣家底单薄,愿捐资一万贯,换取我大周百姓休生养息!”

“微臣愿意捐资……”

“微臣……”

无论任何时候,文官的头脑都比武将灵活,纷纷跟在冯道身后,郑重表态。

捐出部分家产虽然令人肉痛,可是跟让主战派的意见占据上风比起来,这点痛楚就可以直接忽略了。况且以前太祖皇帝念旧情,不追究大伙损公肥私,新皇帝却未必有如此“雅量”。捐出部分家财换取对以往的贪污行为不予追究,这笔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够了,诸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事关国家生死的廷议,竟然变成了募捐大会,柴荣被气得脸色铁青。用手拍了下桌案,大声吩咐,“陈留侯何在?替朕把众爱卿刚才的捐献数额记录在案,择日将捐献收齐,充实国库!”

“臣遵命!”赵匡胤大步上前施礼,然后接过太监送上了纸笔,就开始动手“记账!”

“真收啊?”众官员肉疼地偷偷咧嘴,却没胆子当场耍赖,只好低下头,默默地盘算,自己家里那些产业可以让出,哪些地方可以挪些钱财来,以弥补今天因为一时冲动所造成的亏空。

将众人脸上的表情看在了眼里,柴荣叹了口气,将目光再度转向常思,“唐公,当年你在泽潞两地放债之举,乃是为了逼迫地方豪强们就范的权宜之计。朕听先皇不止一次说过,先皇对此事也颇为赞同。然而,事情已经过去四、五年了,泽潞两州的城防都已经整饬完毕,地方豪强们也没有力气继续残民自肥,所以,钱息朕收下,至于本金的债条,你回到任上之后,就一把火全烧了吧!”

“老臣已经将其献给了陛下,陛下说烧,老臣绝无二话!”常思早就想好了自己该怎么办,再度站起身,肃立拱手。

“唐公坐,朕绝不辜负您老的一番苦心!”柴荣虚按了一下手臂,示意常思落座。随即,又大声吩咐,“来人,替朕拟旨,唐公常思,有大功于国,晋中书令,唐王。赐汴梁城外庄园一所,良田一千亩,以嘉其忠!”

“谢陛下!”常思第三次起身,恭恭敬敬给柴荣行礼。

君臣之间如此做作,武将们焉能还转不过弯子来。也学着先前的文臣们那样,纷纷表态要捐钱捐物,替国家筹备军资,以御外寇。

柴荣对武将与文官们一视同仁,照先前的办法,让赵匡胤负责把大伙答应捐献的钱财一一记录在案。然后又勉励了武将们几句,笑着说道:“父皇刚刚龙驽归天,伪汉就敢联合诸国伐周,实在辱我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况且用钱纵使能买来一时平安,却易令我大周上下心生懈怠。今后凡有外敌入侵,无论打得过,打不过,首先想到的就是花钱消灾。长此以往,日削月割,我大周亡国无日矣!”

“陛下,即便大唐太宗刚刚即位之时,亦有渭水之耻。可短短几年之后,便令突厥灰飞烟灭!”冯道越听越不对劲儿,赶紧起身行礼,大声打断。

“朕不是唐太宗!”柴荣心里微怒,皱了皱眉,低声回应。

“大唐太宗,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几朝几代就只知道顺着国君意思说话的冯道,今天却突然一反常态,又躬了下身,大声补充,“但陛下却可以大唐太宗为楷模。此生甭说与其比肩,只要达到其一半,则天下幸甚!”

“你,你……”柴荣即便再尊老敬贤,也被气得脸色铁青。忍了又忍,咬着牙道,“瀛国公说得是,朕开春之后,就效仿唐太宗,御驾亲征太原!”

明知柴荣已经到了暴怒的边缘,冯道却丝毫不做收敛,摇摇头,冷笑着提醒。“陛下慎重,当心做了石重贵第二,丧师辱国!”

“住口,汉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朕,朕麾下有子明,有元朗,有诸位将军,定然如泰山压卵!”

“陛下不是泰山!”

“你……”柴荣终于忍无可忍,拔出宝剑,对着御书案狠狠劈下,“休要胡说!朕意已决,亲征太原。群臣如敢再出言慢我军心者,有如此案!”

“喀嚓!”书案从中央应声而断。柴荣扭过头,提剑不顾而去!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南宋游记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