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南得知此事后,又给史湘云、三春、薛宝钗、林黛玉送去了自动写字笔。
这种笔只要听到主人的声音,就可以将她的话写下来,甚至还可以做相当程度的美化。
这样一来,史湘云的双手就解放了,可以一边做针织女红,一边跟姐姐妹妹们聊天,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
“仙法真是了不起,这样的东西都有,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见到这自动写字笔,三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都很是惊奇。
“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其实自动的东西还多着呢。”项南笑道,“我甚至有自动做菜,自动刷锅、洗碗,自动洗衣服、叠衣服,自动清扫,自动泡茶,自动刺绣的玩意儿。只不过要是全拿出来,咱们贾家所有奴仆,几乎全都得失业,那就麻烦大了。”
以项南的本事,哪怕身边一个丫鬟、奴才都没有,他的生活质量依旧不会下降。但是那些丫鬟、奴才一旦失业,可就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了。
在贾府做事,大丫鬟月钱就有一两,次一点的月钱一吊,连小丫鬟都有五百钱。另外过年过节,或者运气好了,还有各种赏赐。
按刘姥姥所说,二十两已经够庄户人家一年所需。一个大丫鬟的月钱,就够养活一家的了。而且贾府管吃管住,工作又不很累,绝对算得上是优差。
因此当晴雯、袭人、金钏、司棋等要被赶出贾府时,都是又哭又闹,百般不乐意,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项南把所有奴才全遣散,一切都交由自动化的魔法道具,那不知得有多少人跳井呢。
……
两个月后,省亲别墅正式落成。
随后,项南陪着贾政好好地逛了一圈,以作验收。
当然也顺道帮着几处景点都取了名字,什么“曲径通幽”、“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沁芳亭”等等。
贾政看着这些房子都非常满意,不仅富丽堂皇,气象万千,关键是各处院落都有巧思,一步十景,实在是美不胜收。
“宝玉,这园子是你设计的,真是不错。”贾政都难得的夸奖项南道。
“谢老爷夸奖。”项南笑道,“老爷,请看,这些房子全不用灯火、蜡烛照明,只用磁欧石照亮,所以绝不会有失火的风险。”
说着,他便演示了一下,只见屋中十分光亮,却只见光不见火,更不见半点油烟,自然令人咋舌。
各房间还有磁欧石驱动的空调,能够根据人的体温自动调节温度,让房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舒适宜人的程度。
“这些房间都能冬暖夏凉,永远保持在人体最适宜的温度。”项南笑道,“老爷要是喜欢的话,回头我给老祖宗和您也弄一套。”
“这怎么行呢,这园子是为皇后省亲盖得,理应由皇后独享,我们与皇后用同等东西,那不是僭越么,坚决不行。”贾政立刻否决道。
项南一听,撇了撇嘴,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
“这园子倒是极好,只是这些花木还是显小,不够气派。”逛了一遭之后,贾政稍微有些不满意道。
省亲别墅中的花木,有些是从宁国府、荣国府的花园移植过来的,有些是从苗圃买来的,
虽然这些花草树木都活了,但是不得不说个头都显小,毕竟太大的树也栽不过来,这也是贾政唯一不满的地方。
因为京城有句老话,“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这句话是说皇上的内务府容易出暴发户。暴发户有了钱盖房子,盖园子,还一味追求高雅。
但因为没有底蕴,因此房子新、园中的树木矮,屋里挂的字画还都是赝品,惹人笑话。
贾家则是一门双国公,传承近百年,岂能跟那些暴发户一样。
“老爷别烦,这也简单。”项南笑着说道,随后掐诀念咒,只见园中的树木花草,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蹭蹭蹭的长。
片刻时间,苍松翠柏、红桃绿柳、青竹芭蕉……便都窜高了一大截儿,一改刚才的模样。
“老爷觉得够了么?”项南笑道。
贾政方才点了点头。
“宝兄弟真不愧是神仙手段。”贾珍佩服的道。
“想不到宝兄弟还有这种手段。”贾琏也笑道,“若是娘娘省亲当日,园中的鲜花一齐盛开,那就更妙了。”
“那也容易。”项南点点头。
……
省亲别墅建起之后,其他各项也都逐渐齐备。
比如园中的花鸟鱼虫、道观中的小道姑、佛寺中的小尼姑,戏班里的小戏子等,也都置办齐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带发修行的妙玉姑娘。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因为体弱多病,所以才遁入空门,也被邀来了贾府,做栊翠庵的主持。
道姑、尼姑都学了几卷经书,小戏子也排演了二十出杂戏。另外各处房间的陈设,诸如金银玉器、古董文玩也都备齐了。
贾政看着差不多了,便正式上表,希望元春回家省亲。
皇上随后批复,便在五月初五端阳日,由皇后回家省亲。
贾家一看,自然又忙着筹备起来,日夜不停闲。
转眼到五月初一,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
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幙;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
当然,因为贾家也并非一般家庭。
这些太监也好、工部及五城兵马司也好,到了贾家也是毕恭毕敬,不敢像书中、剧中那般倨傲。
很快来到五月初五,端阳日。
五鼓时分,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
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
贾赦人等在西街门外等候。项南也排在其列。而林黛玉、三春、薛宝钗等则跟着贾母在荣府门外。
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一个闲人都不让过。现场的气氛就是庄严肃穆、神圣凛然。
等到天亮时分,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又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
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府众人也都抖擞精神,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