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祁镇看着曹鼐和户部侍郎陈循,兵部尚书邝埜开口道。

他们算是如今大明最核心中枢的臣子了,也是朱祁镇的左膀右臂。

几人闻言随即将目光投向曹鼐,他算是几人的之首。

曹鼐有些浑浊的眼神怔怔的盯着朱祁镇许久,才开口道:

“陛下所言我等岂会不知,然历朝历代皆废止其他取仕之途,陛下可知其缘由?”

“于国不稳!”

曹鼐年迈的声音缓缓响起。

于国不稳?大开民智能为朝廷提供多少仁人志士,怎会于国不稳,大明应该更加繁荣昌盛才是!

朱祁镇皱起眉头,不懂曹鼐话中的深意。

随即曹鼐继续开口道:

“陛下,臣等知您有雄才大略,有吞吐天地之志,海纳百川之心,然这件事臣还是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改革科举历代有之确实不错,然陛下可曾想过,科举取仕内容为何独独剩下四书五经了吗?”

“因为只有四书五经最易于朝廷驾驭这些士子啊!”

曹鼐摇了摇头开口道,这算是历朝历代秘而不宣的共识,如今被朱祁镇逼问,曹鼐极不愿意揭露这阴暗处。

四书五经真的能选出来什么人才吗?曹鼐不敢说一定选拔不出,但选拔出的天纵之才绝对极少。

四书五经更多的作用是用来控制人心,控制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不让这些读书人,有文化的人胡思乱想,从而祸乱天下。

毕竟四书五经的内容都是伦理纲常教人为善的内容,怎么学都没事,但其他的学科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渐渐的,科举的内容开始越来越单一,越来越禁锢。

毕竟官员这东西谁都干得了,不用什么技术含量,朝廷要的第一是忠诚,不是能力。

“陛下,一旦民智一开,那各地都将动荡不安,大好的局面又要一团糟啊!”

“商君书曾言驭民五术,一曰壹民:统一思想;二曰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三曰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四曰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天生活于恐惧氛围;

五曰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

“历朝历代无不出内儒外法之策,驭民五术也是历朝历代奉行的不二法门,陛下此举大开民智,大明江山社稷转眼就是一场浩劫啊!”

曹鼐开口道,他作为内阁首辅,对历朝历代研究的很是清楚,饱读历代治国之学,深知历朝历代的国策。

内儒外法是延续几千年的正统思想,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被历代奉为真理。

朱祁镇现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个不留心便会致使大明江山不稳。

朱祁镇静静听着,越听眉头皱的越深。

他原来一直以为曹鼐和几个大员是担心自己和孔府针锋相对起来闹出乱子,又或者是天下儒生造反,没想到几人担心的和朱祁镇完全不同。

曹鼐等人久为高官,对朝政看的更远,他们更担心的是朱祁镇此举对后世的影响。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不由淡然一笑:

“诸卿,你等说商君书为历代奉为真理,那我问问诸位商君书既如此之好,那秦国何在?汉唐何在?如此真理当为万古盛世,怎会化作史书中一笔重彩?”

朱祁镇的声音不大,但传到曹鼐等人耳中却如惊雷般炸响。

如果那些所谓的治国良言真为真理,那如今也不会出现改朝换代之事了。

朝代兴替不绝,历朝历代兴衰往替仿佛成了一个魔咒,难以打破三百年的国柞。

“这……”

几人嘴唇蠕动,但却无声音发出,被朱祁镇一句话怼的哑口无言。

每朝每代都言千秋万代,对陛下称呼也为万岁,都希望自己的朝代可以永远的传承下去,但事实却给了他们重重的一个嘴巴。

朱祁镇站起身来,继续开口道:

“根本没有能永远兴盛的朝代,朝代灭亡留下的只有一地狼藉以及遍地流民罢了,于天下未有寸功,这对苍生来说又是一场浩劫。”

“诸卿,这就是你等所愿吗?”

封建王朝的无论何朝何代都只有一件事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是保皇位!

随着王朝建立时间越长,这个理念就越会被统治者重视。

他们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各种方式想牢牢控制住百姓,不让他们起谋逆的心思。

然而事实证明这是饮鸩止渴,并不能解决问题。

根本实质便是重驭世之术轻经世之道,完全本末倒置,民众要反,不是朝廷的法令不够完善严苛,也不是朝廷的刀兵不够锋利,反而随着这些手段的越来越严厉加快了王朝覆灭的步伐。

如此作为于天下,于苍生,于社稷有大害也,对后世未留下足以珍视的宝藏,那这朝廷,灭了也罢。

曹鼐等人被朱祁镇的话震的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之色。

这句话要是从一个民间之人说出他们或许不会感到有什么奇怪,哪怕是官员说出几人也只会觉得是离经叛道罢了,但是从朱祁镇口中说出那可就太让人震撼了!

这句句都是真知灼见,句句都振聋发聩,句句都有益天下百姓,但句句都于他们老朱家的皇位没有好处!

他们这一刻才发现或许自己真的小看了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天子,小看了如今的大明陛下。

陛下所思所想简直让几人感觉到惊骇异常,他们现在好像明白了朱祁镇把天下皇家宗室全部拢到京城的用意了,朱祁镇心中只有国,没有家!

他不在乎他们老朱家的皇位会不会被人拿去,又或者可以说朱祁镇敢于用历朝历代皇帝视为根基的皇权来赌一条对万民更加有益的道路。

这真的是一个国家皇帝能说出的话吗?此等胸怀恐怕只有先古的圣人才有之了!

朱祁镇的形象这一刻在几人眼中变得更加的难以琢磨已经疯狂起来!

第一刀先自斩,够狠,也够疯!

以如今大明鼎盛的国运要是朱祁镇什么也不做,也能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死后再混个圣君的称号也是绰绰有余。

但朱祁镇偏偏就不,要赌上他们老朱家的皇位来为大明搏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曹鼐和陈循,邝埜三人这一刻终于明白了朱祁镇的志向,几人瞬间跪倒在地,脑袋紧紧贴在地板上开口:

“陛下之志实乃圣人之志也,是臣等狭隘寸目。”

朱祁镇闻言伸手扶起了几人,轻笑开口道:

“朕哪有什么圣人之志,朕只想让我大明百姓人人能吃饱饭,穿上衣,不再受战乱之苦罢了。”

“你我既生于世,若能为天下百姓谋些福泽,也不枉此生了!”

朱祁镇声音很轻,但听到几人耳中却别有一番滋味,有人更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是啊,自先秦时期开始,以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就不该再饿死人了,但是古往今来多少盛世饿殍遍野,时至今日,受饥寒者也不在少数。

这一切皇帝和他们这些臣子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盛世,连人民吃饱穿暖都做不到,真是哪门子盛世?

“陛下,臣等惭愧!”

朱祁镇地位话虽然没有针对他们,但还是说的几人脸颊发烫。

他们一个个自称国家柱石,衣着华贵,受万民敬仰,他们自己也视平日的工作为无上光荣,为万民谏册。

结果呢?完全就是一场笑话,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他们还有何颜面享万民敬仰?以往的称赞如今看来仿佛更像是一把把尖刀狠狠刺入他们的胸膛。

“诸卿莫要自惭,你我君臣同心,齐心共力,定能让万民丰衣足食!”

朱祁镇开口宽慰,但更多的还是想看看几人的态度。

朱祁镇经过数场大战在朝中的地位已经无比稳固,民间声望更是无人能及,朝中大小事朱祁镇都能一言断之。

无论这些官员们心中怎么想,但面子上对朱祁镇的谕令都是格外的顺从。

朱祁镇平日也和他们一同在谨身殿办公,期间对几人的心思都有了深入了解。

几人能爬上朝中高位都不是蠢材,而且到了这个位置几人对事情的思虑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会再愚昧的听信孔儒或者其他的一家之言了,对万事万物都有了自己的考量。

朱祁镇在这些官员中挑出了他认为比较开明且有大义的几人扶持,而曹鼐和陈循,邝埜这三人正是朱祁镇的扶持对象。

看到几人的反应朱祁镇的心中微松,起码他们还有基本的良知。

这也是四书五经为数不多的那一点作用,教人为善,整体上还是提高了一截文人的风骨。

“臣等谨遵陛下谕令!”

几人跪倒在地,语气恳切的开口保证。

若真能像朱祁镇说的一样,那定然能开创出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

几人心中也开始隐隐期待起来,他们也想见证这样盛世的诞生!

过了许久,谨身殿偏殿的殿门终于打开,朱祁镇带着三人鱼贯而出。

原本紧紧盯着偏殿的官员此刻连忙拿起早已干涩的毛笔在案牍上继续书写起来。

只是随着落笔,干涩的毛笔分叉开来,瞬间在奏章上污了一片。

朱祁镇几人恰好走到这名大臣面前,吓得此人脑门上冷汗直冒。

朱祁镇见状笑着摇了摇头也未追究,果然,看热闹的基因已经深入百姓的骨髓。

谨身殿内的气氛随着几人的回归瞬间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朱祁镇回到座位,拿起手中的奏章看了起来,很快朱祁镇就在一堆奏折中找到了一封样式与众不同的。

这是军报!

军报?朱祁镇隐隐已经猜出这封军报是从何而来的了。

现在整个大明军队调动的地方寥寥无几,四海升平,有军报的恐怕只有曲阜地界了。

朱祁镇拆开军报的封泥,看了一眼后就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这封军报正是沈安发来的!

地点,山东曲阜。

“没看出来这沈安办事倒是果决,是个将才,以后倒是可以考虑考虑给他升个官了。”

朱祁镇轻声道。

这沈安在朝鲜汉城苦守数月,鏖战数十万倭军,死战不退,可谓朝鲜战场一大亮眼之处。

五千对战数十万,兵力如此悬殊,沈安还能死守不退,属实彰显了大明国威。

朱祁镇当时就对此人重点关注,这次回国就命沈安来负责对山东曲阜孔府一事,等办好了就他高升。

“臣沈安叩问陛下圣躬金安。”

“山东久有倭患,曲阜为甚,孔府为我大明学子圣府,安危尤甚,臣已奉命人将孔府牢牢拱卫,孔府众人已悉数回府,还请陛下勿忧。”

这封军报很是简练,从曲阜发出,是沈安的手笔。

但沈安却没有通过密报发出,而是通过这种公开奏章上奏,措辞也很是委婉。

朱祁镇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不禁开口道:“这个沈安,倒是心思细腻。”

这封奏报说白了,既是给朱祁镇看的,也是给百官看的。

毕竟大军调动哪怕做的再隐秘还是会露出破绽,难以遮住天下人的耳目。

更何况是孔府这桩大树,尽管沈安带军合围了孔府,但恐怕大军围府的消息早已被泄露。

天下人看到沈安带军不由分说合围孔府,难免不会升起恐慌的心思,这时候就要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安天下人心。

倭患就是个不错的借口,山东本就有倭患,沈安打出倭患严重的旗号也并无不妥。

沈安去山东围困孔府外的第二个任务就是除倭,现在正逢其时。

杨真也已筹备率军直插倭国腹地,届时这些黑锅全部给倭国背就行了。

现在朱祁镇只要控制住孔府让它不要再闹什么幺蛾子就行了,等过些日子邸报的舆论发酵起来,也就到了朱祁镇摘果子的时候了。

关键还是要煽动起民意来,让百姓掘弃孔府,天下仕子和孔府离心离德,这才是朱祁镇的最终目的。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