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大帐。
毛纪找到了杨廷和:“陛下积威甚重,只怕不是好事。”
杨廷和却摇头:“陛下开始治国理政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难道没看出来吗?”
毛纪看杨廷和不上道,脸色发黑。
他能没看出来?
朱厚照手段高明了起来!已经摆开了车马炮。
名唤“学术之争”的并辔马车,已经下场了。
左车“心学”,右车“圣学”,开始要对天下所有读书人下手了。
另外两匹战马,左马“镇国府”,右马“大理寺”。
他们这些阁臣,被朱厚照用高官限制住了。
看起来他们好像成了货真价实的丞相,朝中选吏的权限好像落在了他们手中,可是大理寺在朱厚照手中。
刑部的立法权被夺走了,大理寺获得了立法权,意味着朱厚照想要审议新法,只需要制定下去发行,朝堂最多异议和提醒,根本没有办法形成的约束。
更何况还有整个北直隶、宣大、蓟镇,未来还有辽东兵权,必然全部落入朱厚照手中。
天津兵变,朱厚照领军抵达,张永却带着人反攻成功,说是没有约束好手下,导致了屠城。
张永被贬昌平镇守太监,去看顾那边的战马问题。
可是御马太监之位还留着。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永就是来给朱厚照背锅的。
下令屠城的,必然是朱厚照!
天津卫被屠,万人罹难,已经彰显了朱厚照的残忍。
他已经开始朝着暴君进化了。
但他包装得很好,张永出来挨骂,他光鲜亮丽。
还顺道将天津三卫变成直沽州和津门州,看起来让利给文官。但地方上的田亩,统一改为镇户、乡户。
并且工部的官员已经去选址安排了,一旦确定了位置,天津开埠,再加上朱厚照方才提出的徙流民前往辽东开垦,加强辽东边防。
难保朱厚照不会跟着开海?
这一套手段下来,全都是有迹可循。
看起来朱厚照不北伐了,但他开始玩起了集权。
鞑靼小王子一旦南征,辽东必然是九边重点。
朱厚照加大对辽东的投入,甚至征调天下财力物力开发东北,都不见得有什么问题。
那么怎么运财货最快抵达东北?
漕运?最近漕运多糟?谁人不知?届时,必然走海路。
开海,对于东南士大夫阶层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而且毛纪自己是山东人,辽东属于山东布政司,一旦朱厚照给辽东升为布政司,那么山东的父老还不炸锅?
不知道山东每年从辽东、奴儿干都司,获得多少利润?
朱厚照开海,渤海必定为朱厚照所重视,这种走私……还能有利益吗?搞不好要杀头的!
所以,毛纪想要撺掇杨廷和去搞事。
但杨廷和却装聋作哑。
两人又聊了两句,毛纪看他油盐不进,只能告辞。
走后上了车,忍不住振袖:“好一个太平阁老!陛下到底是厉害了!不行,岂能让你如愿以偿!就你杨介夫沽名钓誉之辈!还想与陛下和睦共处,缔造佳话?休想!”
杨慎来接杨廷和,结果看到了毛纪气呼呼走了,不由古怪问道:“父亲,方才毛阁老似乎很生气。”
“财帛动人心。你来作甚?”
杨廷和可从来不会让杨慎来接自己,本来父子同朝为官,早年或许佳话,但现在杨廷和是一朝首辅,官列一品,正二八百的宰相!
得小心被抓把柄。
所以杨廷和不想杨慎来。
“二叔他……”杨慎说明来意,他二叔托了狱卒来给他传信,为了活下来,他二叔也是拼了脸不要,求小辈了。
所以杨慎不得不来。
“你去天牢告诉他,陛下没杀他,只是流放了他。这已经是给我面子了,但我的面子就这么多,不能全部用完,否则举族都会有危险。”
杨廷和叹了一声:“陛下稳着我,但希望我装聋作哑,或者当攻城略地的急先锋。可惜,我不能这么做。”
“父亲的意思是……”
“嗯,为官一任,我有意主持新政,但更多只是修修补补,根本没有大用。”杨廷和叹了一声,“陛下要来一场大新政,已经摆开了架势。你若是有想法,不妨学学那王守仁,寻个贤人当当。”
杨廷和知道,他一以贯之的做事手段,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朱厚照来说,已经没用了。
皇帝皇帝,只要威胁了皇权的东西,朱厚照都会不遗余力的除去。
杨廷和的“新政”本质上,是扩张文官的主导权,是进一步让文官获得地方权利的“新政”。
所以,杨廷和在明代历史上,赞誉极高。
根本原因就是他让明代的官员,在弘治一朝获得的特权,进一步加强乃至成为常例。
你说文官能不夸他吗?
哪怕大礼议的时候被张璁干趴下,杨廷和依旧快快乐乐回老家安享晚年,他儿子杨慎被流放云南,不也是一辈子享受赞誉,得了大明第一才子的名头?
但现在,宁王造反,牵扯京官南北无数人,朱厚照人无病无灾,并且控制精锐数万,不存在任何暴毙可能。
朱厚照已经小心到军中吃饭,跟着全军一起吃。
要是连军中的饭菜都能一口气毒死全军人,那他娘的朱厚照也认!
可要是朱厚照没被毒死,这些差点被毒死的军队,会怎么看待下手的人?
几万人,还是甲兵勇士,谁他娘的活得不耐烦了敢招惹他们?
所以,毛纪这边想要挑起杨廷和和朱厚照顶牛,他杨廷和傻逼了才会去做。
因此,朱厚照嘲讽他,太平阁老,阁老太平。
也是在警告他,他这一任阁老,乖一点,要是想着跟他反对,他的赞誉,都会变成他的噩梦。
同时,朱厚照没有下令杀死杨廷仪,就是告诉杨廷和,他们家生死,全在朱厚照一念之间。
夹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杨廷和知道他必须熬过这五年,若是熬不过,他两边得罪不讨好。
熬过了,他就安宁了。
带着荣誉加身回乡,名留青史。
大明朝第一任首辅。
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所以,下边不管怎么闹,怎么搞,他只要安心的治理国家就是。
杨慎看父亲神采飞扬了几分,也不由得古怪。
不知道杨廷和为什么这般兴奋,他二叔都要被流放了……
但他也不好问,只能想想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大明文学盛世!
朱厚照崇尚心学,编写《告天下民诏》,阐述了天下与国家的关系。
这简直太霸气了!
可以写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