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人在南京,除了处理国事,更多的时候是处理当初在江南遗留下来的问题。
比如,江南权利填补问题、科举问题、金券问题、东南资本无法激活、以及未来的粮食增产等等问题。
首先,江南权利核心问题,如今士绅已经被朱厚照弄去北方了。
那么,士绅离开,地方权利空缺,难免会被各种宵小趁虚而入。
为此,朱厚照决定推行城市工业,乡镇集体并举,然后率先推行补贴政策。
城市工业方面,之前是国营为主,现在还是国营为主,但允许城市户,开启行脚商业务,也就是运输业务。
这一块本来是乡镇在负责,各地就很容易形成匪徒,路霸,压制物流运转。
所以,朱厚照特地启用了黑社会称呼,开启给这些行会定性,对于黑社会呢,那就得扫黑除恶,从性质上将黑社会不道德化。
可不要小瞧了不道德化的威力。
之前,小男生小女生,一提到偶像,那就会兴奋。
但社会大众,对于偶像明星逐渐崩塌,这些词语渐渐被降等,一言以蔽之,就是从心理上觉得他们就是下九流,低一等。
那么之后,每每提起他们的事迹和做法,大家就看一个乐子。
然后你的儿女想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时,你就会第一时间进行扼杀和压制,对于某些资本捧起来的行业,就是决定性的打击。
比如现在的偶像造星的业务,不用几年,在社会大多数面前销声匿迹。
跟隔壁靠这个吃饭的日韩比起来,是不是差距很多?
所以,黑社会定性业务启动之后,一些本来无人管理的业务,第一时间被上了紧箍咒。
警部衙门立刻接管各地巡捕,全国范围内扫黑除恶。
张璁极其卖力,因为这些可都是业绩啊!
至于被定为黑社会的人怎么处理?
简单,边疆需要这些垃圾的建设。
总之,为了防止阶级固化,朱厚照也是煞费苦心。
当然,对于官员和士绅来说,这些都不是关键。
真正触动他们利益的是,朱厚照对于不伦不类的录科科举进行了调整。
正式将录科名字废止,整体嫁接进入科举体系。
也就是恩科科举。
恩科正式定为每年一届,每年的夏六月全国范围内补录。
录取对象为年满二十二的秀才,年满二十的举人,年满十八的进士,以及各级退役军官。
之所以定了录取年纪,目的是为了防止逃兵役,以及鼓励更多人投身进入朱厚照推行的全国统一的教育体系。
同时,配套的正科、二科录取方式进行调整。
正科三年一届,分三榜。
恩科每年一届,也分三榜。
全国统考,然后抽签分配,并且严格按照必须跨省府任职的方式,将各地的官吏系统,统合起来,防止地方与官面勾结。
同时,正科录取之后,直接发翰林院,并且不调往地方任职,只在清水衙门、太学府、太常寺等不涉及地方职务,朝中治理方面的业务范畴。
也就是说,朱厚照彻底定性了朝中的业务,将负责礼仪、宗教等等补充国家治理体系范畴的业务,全部剥离出行政体系内。
政教合一的朝廷,立刻就变成了政教分离,内阁负责统合地方,皇帝负责统合宗教、军事、财政等等业务,形成对内阁钳制。
也保证了后续的传承有序。
有能力的君主,自然会谋求政治权利,但若是没有能力,那就专注军事、经济的控制,一样能完成对国家的统合。
当然,后续如果有权臣擅权,那么只要外围的诸藩体系框架搭建完毕,大明就不可能从朱氏的政权被夺走,只可能君主立宪,彻底万世一系。
此外,为了防止各个地方吏员匹配不一,朱厚照决定,重启伟人做的事情。
将劳动技能比重在课业范围内,加大。
同时调整科举榜单,全面太高南榜和北榜的科举分数。
并且,推行官方层面的科举移民办法。
每年一届,“上山下乡,支边援建”选拔。
将各地年满十三毕业的秀才,自愿报名前往关西、青海、宁夏、顺化、滇黔桂等地。
到地方,分配工作,十三岁就开始历练。
同时家庭被搬迁过去,每年得在本地居住年满七个月,然后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就能自动获得中榜科举名额,也就是“举人”身份,并且边地支边,加分二十。
但这个身份只负责一届科举,如果你没有被选上,就得返回落籍地,干两年。
如果三届没有考上,那么就没有你的举荐名额,不过可以前往本地,参与升学业务,进一步学习。
这变相是吸纳了在江南志于科举的考生中下层的部分。
当然,也可以换个说法,那就是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
政策一出来,朝堂之上,所有官员表情各异。
皇帝终于还是对科举下手了。
但朝堂之上,却没有人反对。
因为国家的政策,与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是一致的。
谁也不想自己费劲巴拉的开垦出了一片土地,建了城市,然后自己不能靠城市吃租子。
必须要源源不断的有人过来,而且还是高质量的学子,才能负担得起他们的租金不是?
并且大家也都知道,正德皇帝最看重的是——务实。
你要是空口白话就以为皇帝会捧你,得了吧,脑袋都给你打掉。
不过支边援建暂且放一边,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科举移民上。
皇帝已经取消了官员荫补。
是的,皇帝已经取消了。
所有官员必须“明面”与地方举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不过,里头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
朱厚照也知道堵不死的。
不如纾解。
将大量的官员家庭,分散到边疆,然后再让他们通过科举当官反悔。
毕竟按照地方的任官必须跨省府的制度。
八品以下,及吏员,本府跨县,不可邻。
八品以上,六品以下,本省跨府任官。
六品以上,四品以下,跨省任官。
四品以上,统迁家庭入直隶落户。
这种跨省府任官的体系之下,只要这些在朝为官的官员紧着点自家人,他们去边地考中榜,然后在自己离职之前,安排好他们的升迁路途,一切也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总不可能朝中都混到了四品以上,你还没有办法给自己家人安排升迁混到六品的办法吧?
只要能跨省,未来就有解决办法。
当然了,朱厚照也有对付他们的手段。
除了官员必须统一并入城市户之外,朱厚照还同时调整了任期。
只要没有升迁,就不存在留任的方式。
吏部升迁条例明确规定。
吏员任期三年,两任无升,两条路可以选。
第一,申调边区搏一搏。
第二,买断工龄,离任,下海闯荡。
官员任期三年,三任无升,按照年纪进行处理。
八品以下:
四十以下,年富力强,买断工龄,或者外放海外。
四十以上,直接发边区任学校老师,五十五以上直接强制致仕。
六品以下:
四十以下,如八品。
四十以上,就强制致仕。
六品以上:
三任无升,强制致仕,同时年纪到六十,如无特调和皇帝留任,致仕。
而且明确规定,不满四十,不得当六品以上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