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十日。

新乡的劳役丁已经各自收拾好了包裹,天刚蒙蒙亮,就在场子上等着。

在内里,赵三老正对邓当做最后的嘱咐。

此时邓当一身短打,踩着个草鞋就听赵三老念叨:

“这一次不该让你去的,你都要和吕氏壁那边完婚了,还揽这个事干什么?”

邓当将麻衣上的绳子小心系好,笑道:

“这不是让你放心嘛。那钱大兄和老高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指不定在路上惹个什么事端来。我去,你也放心些。”

赵三老叹了一口气,知道邓当是为乡里的袍泽们着想,遂不再劝。

他问起:

“这一次你为何不要大车呢?有大车在路上,你们背负也省些力气。”

邓当没所谓道:

“乡里就一辆大车,平日做活的事多呢。这次咱们一次出去八十二人,乡里的人手本来就不够,再把大车带走,那春耕咋办。”

见赵三老还要说,邓当笑着拦住:

“三老,你放心吧。这趟劳役也就是去平舆,顶多两个月就回来了。到时候我还要你给我主婚呢。”

赵三老听这话也笑了。

两人又说了一下这次路上的安排。

他们一会出发后,大概到晌午的时候就能到富陂县里,到时候交结了军粮后当时就要出发。

富陂偏僻没有直接到平舆的官道,所以要先沿着淮水向西,过原鹿县再到期思县,在那里有一条澺水,后面只要沿着澺水的官道就可以抵达平舆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世的道路几乎都是沿着河流的方向布置的。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路上用水方便。

不过既然邓当他们又是沿着淮水、又是沿澺水的,为何不直接坐船呢?坐船哪不比走路舒服?

但可惜,富陂并没有“富裕”的船只让邓当他们用。给他们的尺牍文书就是让他们走路去。

看天要亮了,邓当也不再和赵三老多说什么,就出厅堂和外面的劳役丁们准备出发。

此时在外面的这些劳役丁们和邓当的打扮还不一样。

大部分人都是赤裸着上身,手里一副扁担和数捆麻绳,还有一些家里给他们准备好的干粮。

邓当作为他们的劳头,因为要一路上和官府的小吏们打交道,所以才穿了一件短衣,不然总要被人家奚落的。

随后众人就在家人们担忧的目光中,踏着第一缕阳光,向着北面的县城走去。

在场的八十二丁皆是军中出身,可能武勇不一,但皆有一副铁脚板。今天天气也好,不冷不热的,所以众人比预计中要更早到了富陂城。

此时富陂城的南门已经打开,不断有往来的商旅正从城内外通过。

富陂这地方别看小,但却坐落在淮水之上,中原到徐州,尤其是广陵的货物都要从这里通过。

所以只看这人声鼎沸的样子,也不输郡内其他大县。

新乡众中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入富陂城,眼里都带着几分小心。

而邓当也担心出什么意外,即便早来了,也还是先带着众人去往了在城东南的县仓。

到了这里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时不时就能见到衣着华贵的,但看着就是仆隶的人来往其间。他们不断指使着人将一包一包米俵放在仓外的大车上。

从那些深深的车辙看,这些车上的货物不轻。

邓当也好奇的看着这些人忙碌,而其他众人也蹲在墙跟处喝着水。

但这么一帮人出现在这里,自然也引起了县仓小吏们的注意。

在一个小高楼上,一个豪奴正和一个黑帻头的小吏聊着,时不时比划着下面正等待的邓当等人。

小吏点头哈腰,在将豪奴送走后,忙下了楼,走到邓当面前。

见邓当打扮是个领头的,小吏就道:

“你们是新乡的服役众?”

邓当见是仓吏过来了,忙带着众人起身。

他弯着腰,对小吏点头道:

“是的,县里陈书佐让咱们来这个仓的。”

那小吏没和邓当多话,就让他们跟着进来。

等邓当几个领头的进来,就看见一百多个米俵已经落在仓里,外面还停了二十辆大车,每个车还都有了一个车夫。

正当邓当疑惑的时候,那小吏乜道:

“也是你们走运,这次正好县里有贵人有车去郡里,你们到时候可以多运一点。”

邓当大喜,忙就要感谢。

但那小吏说完这话就转头走了。

这个时候,一个衣着光鲜的豪奴走了过来,正是刚刚和仓吏在楼上说话之人。

他走过来,就对邓当抱拳:

“在下周直,是这次车队的管长,这一路就由我们互相帮助了。”

邓当听这话是受宠若惊,忙言不敢不敢。

不过别看邓当这会这个表情,但其实心里已经在犯嘀咕了:

“这哪家贵人会好心帮我们带货?真有空车了,随便带点什么不行?到时候到郡里一卖,哪不是钱?”

但其实邓当倒是怀疑错了。

其实呀,这二十辆大车压根就是县里的。这富陂县令也是一个体恤民情的,知道春耕在即征发人来服役就已经为难下面了,更不用说还要走路去县里。

这县令少时曾游河内,是亲眼见过当年河内征夫们是怎么辛苦转输军资到太原的。

所以这富陂县令专门为这次的征夫调发了一批大车。原有五十辆大车,按每车可载十二石粟,那一趟就可以转输六百石。再加上征夫们自己背负的,差不多也有百石,那一次可转七百石。

但可惜,这批大车真到下面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二十车了,其他都被县里的豪强夺去用作了他用。

只是最后到底不敢吃相太难看,才留了这二十车,还讨了个便宜。

对于这些,邓当自是不清楚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内心已经有了警惕。

他觉得这一趟劳役怕是不简单。

很快,新乡众们就将仓里的米俵都落在了大车上。这米俵一个就重三石,总共八十包米俵就落在了大车上。

然后新乡众们,每一个都背了一石,都用麻绳结结实实的绑在了背上驮运。一石糙米就是六十斤重。

这重量压得这些新乡众们腰都弯了下来。

可怜,本来这些人是不用自己驮运的。

邓当已经将短衣脱掉了,也扛了一石。这一石米落在邓当的背上,彷佛是没重量一样,腰都没弯一下。

他走到大车边的周直,恭敬道:

“咱们都准备好了,不知道周兄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这周直也是游侠一类的人物,在江淮间也是有点名气的。他见邓当背着一石米,脸不红气不喘的,不禁赞叹:

“是个好汉子,不知道怎么称呼。”

邓当惭愧道:

“乡野人,也就有一份粗力气。我叫邓当,周兄要是不嫌弃,就叫我阿当吧。”

周直本还不太在乎这事,现在看到邓当有武勇,就起了结交的心思。

他爽朗道:

“行,既然你们准备好了,那咱们就走。”

于是,在车轮粼粼中,邓当等人从富陂西城门而过,沿着一条土路南下,准备去往南面的淮水道。

此时的邓当并不清楚,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

二月十二日。

邓当一行人,并二十辆大车走在淮水北岸的官道上了。

自离开富陂县,邓当等人就是一路兼行。累了就咬咬牙,渴了就喝一口挂在脖子上的竹筒水。

新乡众就和一群蚂蚁一样,驮运着军粮,汗流雨下。

但好在,他们走到了淮水北岸的官道上了。

相比于之前走的土路,现在的路着实好走了不少。再加上此时淮水上刮起的河风,清徐爽朗,让人心情愉悦不少。

此时周直坐在车前,望着淮水上那一片片起帆南下的舟船,发着愣。

在车旁,邓当还在背着米俵,这会看到周直在发呆,便问:

“周兄这是想什么?”

这两日,邓当和周直的关系好上不少。他也从周直那里了解到,原先是有五十辆大车的情况。

对于这个,邓当并不怨,因为在军中就是这个情况了。

他习惯了。

只是对于将内情告诉自己的周直,邓当就大有好感了。

此时,周直在听邓当话后,从恍惚中醒来,笑道:

“其实没想什么,就是觉得有些恍如隔世吧。我家就是富陂的,但幼贫,家里没法养我,就让我随了在外面浪荡江海的二叔。然后七八年间,就在这淮水上厮混。刚看到那片船队,就想到了自己的过去。”

邓当奉承了句:

“周兄当年也是纵横江淮的豪侠呀。”

周直摇了摇头:

“当年那总混着,没出路的。我那一圈游侠,没一个超过三十的。我那二叔就已经是年纪最大了,但也在我随他没几年也被人砍死在了淮水上。还是现在好,有宅有妻的,还有靠山。你看今年我不就三十了?当游侠能有这个造化?”

邓当点头,知道周直说的是赤忱话。

他知道周直是给人做了部曲,应该是家将一流的。只是可惜,周直一直没说过自己背后的主人到底是谁。

不然兴许是一个能庇护新乡复民户的机会呢?

在邓当琢磨的时候,旁边周直也有心思。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些背着军粮不吭声的新乡众,内心感叹:

“真的是一群好兵啊。”

他也在这两日中,从这些人口中探得了底细,知道这是一群平定过黄巾军的老兵,据说还是当年王刺史的兵。

之所以是据说,是因为周直不大相信这话。毕竟自朝庭改制后,这刺史的职权地位越来越像是州牧了。有这样的大人物做靠山,还会被征发做劳役?

不过这不妨碍周直惦记了这些人。这些人各个都是老兵,只要武装一下就是一支劲兵。而且这样的兵,在新乡一共有五百人。

这不能不使周直眼馋。

他的主人因为出身士族,常与各地亲友同门往来书信。周直就常常听自己主人感叹着乱世将至,国已不国。

周直不清楚这天下怎么就乱了的,这汝南不是好好的吗?难道说那些黄巾贼?这些人都被灭了两年了,据说也就少部分在葛陂种地。

但就那些人,能乱得了天下。

不过自家主人说这个肯定是有原因的,他周直肯定是不懂。但周直懂一个道理:

“乱世来了,这手里的刀最重要。”

所以,他就想替自己主人吸纳这批复民户,看有没有机会招徕到部曲里。

正当周直准备透露点这个意思,却突然看到淮水上行驶过来三艘单帆船。

看到这,周直的眉头皱起来了。

……

此时在淮水上,在三条单帆船最中间的一艘。

二十几个恶少年正围着一个穿着皮甲,带赤帻的英武汉子,恶狠狠的看着岸边官道。

在那里,一支由二十辆大车组成的车队正缓慢行进着。

其中一个恶少年,问那英武汉子:

“李魁,这就是咱们要劫的?”

那英武汉子不说话,他边上的一个人就骂了过去:

“不认识字啊,没看到那车队上挂的旗帜?还有,咱们这次不是劫,是要杀光他们。懂吗?”

那个被骂的恶少年有点委屈,因为他真的不认识字。

即便那个车队上高挂的旗帜上写的就是“输”字,他也分不出这字和其他有什么不同。

那恶少年被骂后,甲板上的氛围就有点低。

其中一个想活跃一下,就开了一个话题。他问英武汉子:

“李魁,之前你去京都还没和弟兄们讲讲呢?那京都到底怎么样啊?女人白吗?”

这个时候,这英武的汉子开头了:

“白,不仅是女人白,男丁也白,还香。”

这句话说得一众恶少年自惭形秽,他们互相看了看大伙那黝黑的皮肤,再温着甲板上的鱼腥味,始终无法想象,又白又香是什么样的。

但英武汉子下面的话却打破了众恶少年对遥远京都的幻想:

“但我李通这辈子却再不想去京都了。那里不属于我,只有这淮水才是咱们的根。人没了跟,离死也不远了。”

恶少年们并不知道自家魁为何说这样的话。总之,他自打从京都回来后,就一直操练弟兄们,还总说一些他们不懂的道理。

但这些都不重要,反正魁回来了,咱们又能在淮水上快活了。

于是,三艘船很快就靠了岸。

之后李通率先跳下了甲板,只说了一句话:

“给我全部杀光。”

……

共和三年,二月。天下扰攘,淮北盗起,各率强人,掳掠甚众。一时,江淮输贡阻绝不通。——《汝南英雄传》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混在三国当军阀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南宋游记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