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未央宫,前殿。

年轻的小皇帝威严的看着下方的朝臣,看着下方董卓空缺的地方,心里一片阴霾。

刘协觉得自己的人生简直是糟透了,尤其是和他的父皇一比,更是命苦。

父皇整天都是玩乐,朝野事也不管,虽然最后弄出了个黄巾起义,但到底是做了二十年的富贵天子。

而他刘协呢?

年纪轻轻就要奋斗,而越是奋斗,这局面却越发艰辛。

他本来以为自己勤于政事,将关西国力恢复的不错,但五月和泰山军的一场大战却直接扒掉了关西的华丽外衣,露出了它孱弱的身子。

原以为那一场大战最大的损失就是刘皇叔,但谁能想到,最大的危机却会在这个时候爆发呢?

不,这两者应该是影响的,如果皇叔犹在,这董胖子还能敢这样肆意妄为?

他竟然敢求封秦王?他怎么敢的?

其实刘协一直对董卓都抱有警惕,即便其人的确对他统御关西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董卓越发有权倾朝野的迹象了。

在本年初,当时为了彻底平定凉州的叛乱,当时董卓亲自出兵坐镇西线。

虽然董卓的队伍在行进到陈仓就停了下来,因为当时牛辅等平叛军将在凉州系土豪的帮助下,终于平定了叛乱。

虽然叛乱并不是董卓亲自平定的,但他还是以此功劳让朝廷给他安排大捷仪式。

而当董卓携平叛之功回到朝廷后,很快就以政出多头而不能应对乱局的名义,将朝廷的三公职位废除,而将当年的丞相一位又搬了出来。

而丞相的人选还是他董卓。

太师和丞相在汉的法理下可不是一回事。

太师也就是皇帝的老师,其实更多的是荣誉衔,属于内朝官。但丞相可是百僚之首,是帮助天下协理阴阳的外朝领袖。

可以说,谁能做丞相,谁就能将外朝控制在手里。

而不仅如此,董卓还提名李儒做了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朝领袖,可以说董卓如是丞相,李儒如是尚书令,那董卓就机会彻底控制住整个朝廷,再加上其人在军方的势力,易代天子也不过就是反掌之间。

所以刘协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当时支持刘协的重要大臣刘备被董卓支到了益州平叛,朝廷和军方都没有能抗衡刘协的人。

在刘协表达不同意后,董氏一派的人就开始停摆朝政,最后逼得刘协不得不同意了。

但刘协内心中还是有一丝幻觉的,那就是从今年开春以来董卓的身体就不好,那一次去陈仓都是拖着病体的,回来后更是不上朝政了。

刘协经过这么多年的权力厮杀,知道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权力的必要条件,如果身体不好,就是天子的意志都不能出身边,更何况是董卓呢?

所以刘协看董卓已经病到不能上朝了,那就是做了丞相也没办法制衡自己,而他则可以利用董卓重病的机会,不断拉拢他的政治党羽。

而且就是退一步来讲,他刘协又着急什么呢?自己年纪正好,就是靠熬都能熬死董卓。

到时候,董卓一死,这关西朝廷就只剩下自己一个声音。

也正是做此想,刘协才答应了董卓的条件。

可刘协哪里知道,几乎所有老道的政治家都会一招,那就是装病。

本以为病入膏肓的董卓,在被表为丞相的当天就入殿主持朝议了。不仅如此,他还按照汉家制度,开始组建自己丞相府的班子。

他以太师府司马刘靖为丞相西曹掾,以南阳何颙为丞相东曹掾,以田景为主簿,以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为法曹议令史,以王曜为文学掾。

刘协在看到这几个名单,大惊失色,为何?

刘靖、田景二人也倒是算了,因为这两人本就是董卓的私人,此前就是太师府的掾吏。

但何颙、皇甫坚寿、王曜三人却完全不同。

这三份分别代表了士林、军方、政坛三个方面。

何颙自不用谈,他是党人当中的元老,原先和董卓八竿子打不着的对象,唯一的联系可能就是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

但现在何颙加入了丞相府,这就说明关西剩下的党人势力已经投靠了董卓。

虽然关西境内党人的力量并没有多强,但这些人却把持着清议,可以在野对朝廷的政策和人事造成舆论影响。

讲个大不忍言的事情,一旦董卓有个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那这些人也可以为董卓鼓吹,可以说是大大的不妙。

而另一个叫王曜的,虽然不出名,但他是前朝老太尉刘宽的学生。

朝中刘宽的门生和故吏占据着不少位置,王曜进入丞相府,不能不让刘协怀疑,刘宽一系的朝臣是不是投靠了董卓。

但如果说何颙、王曜还只是让刘协惊异,那皇甫坚寿出现在丞相府,就是让刘协肝胆都要颤一下。

他是皇甫嵩的儿子,在其父被关东冤杀后,单车携带家眷跑到了关西。

虽然在两京分立中,皇甫嵩是倒向了关东那一边,但皇甫家作为关西一等一的将门,其实力和威望都是很强的,在军中依旧有不少皇甫家的旧部。

而董卓与皇甫嵩不对付,但和他的儿子皇甫坚寿关系很好,所以在皇甫坚寿跑到关西后,董卓还让其统合了一批皇甫家的旧部,又在军中立了一支旗。

而之后关东因内部倾轧严重,尤其是甘露之变后,不少皇甫嵩的旧部也从关东跑到关西来投奔。

董卓都将这些人安排到了皇甫坚寿的麾下。

但当时皇甫坚寿却不能说就是董卓的人了,本来他就和刘备的关系很好,其人又深受其父的影响,忠君是他们皇甫家的信条,所以也一直算是支持刘协的一派军队力量。

但现在这股军方力量竟然投靠了董卓,这不能不让刘协惊骇欲死。

在军队的影响力再受重挫,刘协一点也不敢妄动,在朝会上就开始装起了榆木雕像。

凡董卓说的都是对的,凡董卓做的,都要坚持推行。

见刘协这般配合,董卓并没有采取更加过分的行动,只是给自己几个侄子和侄女封侯封君,甚至还在襁褓中的孙子都加了食邑。

之后,董卓在朝临政,倒真的做了不少丞相该做事。

劝农桑、修直道、缮沟渠,整经备武,以讨不服。

比如在刘备平益州的时候,让李傕从武都直袭成都就是董卓的手笔。

且不说这背后抢夺军功的深意外,单从军事角度,这无疑是相当精彩的军事行动。

也因此,等平定益州乱后,董卓又因此功而被赏赐了三项特权。

分别是朝拜时司仪唱礼不直呼其姓名、上朝时不必像其他大臣一样小步快走,同时可以带剑穿鞋这三项权利,是与前汉萧何一样的礼遇。

可以说董卓的确是实打实的立下大功,但也是实打实的权倾朝野的。

本来刘协都已经绝望地要做一个傀儡了,但谁知道老天又一次照顾刘姓子孙。

那就是董卓身体原来真的要不行了,而这一次真的不是在演。

但刘协却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董卓身体走到了最后关头,他才终于提出了要封王!

在前日李儒上表的时候,其人言语间就表露出这所谓的封王其实是对董卓将死的慰藉。

反正董卓都要死了,临死前封个王,也算是对董系一派的安慰吧。

李儒话说得好听,但刘协敏锐的意识到不能答应。

之后他争取了两天时间,和自己的心腹士孙瑞、赵温二人商议。

两人都是富余政治斗争的老臣了,一下子就看出了李儒的上表的目的。

那就是为董卓的弟弟、侄子和女婿铺路。

因为随着李儒请封秦王表之外,还有一条给董卓请的封国。

这所谓的封国正是大九州的雍州之地。

众所周知,大汉天下有十四个州,但在大禹划定的天下中,其实是大九州。

而这雍州就是司、凉二州。

是的,这董卓要封秦王,竟然一下子就想要走司、凉二州作为封国,那最后天子还能剩下什么?

就连益州现在也是李傕这些人的地盘,换言之,一旦答应董卓,那他刘协真就是一个名义的天子了。

虽然现在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但实际是这样,就更不能让名分也给出去。

所以,君臣三人仔细想了一遍,终究让他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那就是董卓的弟弟董旻,那个在大乱中护着自己的奉车都尉。

……

此时,大殿内,董系大臣们已经全部到场了。

因为董卓不在,这些人颇为放肆,就在大殿内随意走动,言谈无忌,全然没有将天子放在眼里。

最后还是李儒看不下去,才出言呵斥这些粗汉,让他们保持安静。

等前殿陆续安静下来,该走的朝议就开始了。

其实这一次大朝在关西也是非常罕见的。

在最乱的那几年,无论是先帝还是现在的小皇帝,都是每日具体点名召见三公九卿,然后具体事情具体决断。

像现在这么这般将人叫来得这么齐的,还是第一次。

但大伙都知道原由,看来陛下终于还是扛不住董卓那些人的压力,真就要给董卓封王了。

想到这里,一些依旧忠诚于大汉的朝臣们黯然神伤。

果然,不用边上小黄门说话,陛阶下的李儒出列奏表。

他直视上面的刘协,见他脸色平静,虽然讶异,但还是朗声说道:

“当初先帝西奔,海内沸腾,天下变民四起,人心几不属汉。而当时,是丞相于河东挡住了乱军。继后,先帝驾崩,宫内府内相争,长安一日三惊,也是丞相临危受命,长驱入京,扶保汉室。”

“此两大功,只一个放在他人头上,就是封侯之功了。而丞相呢?之后又略定不顺,征讨不忠,如此大功,大恩,封王之赏本就应当,更不用说丞相病笃,此生所愿不过如此。请陛下恩准?”

如同是说好的一样,随着李儒这一句话,背后齐刷刷的大臣们出列附和,其人数占据了前殿里的一大部分。

剩下的一些人,本来也想出列的,但看到前头的赵温看过来的眼神,整个人就僵在那不动了。

那副想迈又不敢迈的样子,颇为滑稽。

今日,离庚子年元旦,只有七日。

但这一番唱表,上头的刘协还是不动声色,完全不接话。

但其实李儒到这个时候,已经不用管什么刘协同意不同意了,他只是当这一次是走个过场。

实际上,他这次正好是要讨论,那就是给董卓加封秦王的流程该怎么走。

这并不是李儒不学无术,而是大汉除了在前汉时期封了异姓八王,和吕氏兄弟之外,之后就再没有封过异姓王了。

所以该给异姓封王到底是个什么流程,天下能知道的也就是那些钻研古籍的人才知道。

所以,不用上面刘协说话,李儒就越俎代庖的面向全体朝臣:

“只是封王之事重大,兹由卿等商议,应如何封之。”

李儒这时候是真的什么话都敢说了,那句卿等也是他能讲的?

一些朝臣偷偷的看向刘协,见他依旧面无表情,似乎对李儒的僭越无动于衷了。

如此,一些摇摆的朝臣再一次倾斜了他们心头的天平。

其实在小皇帝准备的时候,李儒也在准备。

就在他这话落下后,当即就有人出列给了“答案”:

“昔周天子封诸侯,谓之锡命。受封诸侯当于黄土之上,接天子册命,受九锡,得爵王之土也。”

这句话其实暴露了董系一派的共识,那就是要把刘协当成虚天子,实权尽归秦王。

从王莽当年故事来看,董卓真的还是够意思的,也许他真的只是想做大汉天子下的秦王吧。

但现场是什么状况呢?只四个字:

“缄默无言”!

而打破沉默的,就是外朝帝党的领袖,赵温。

他没有让他的门生出头说话,而是直接站出来说道:

“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汉封八王,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其功至大,董卓何可比之?”

赵温直呼董卓其名,让李儒脸色非常难看。

于是他手往下一压,背后一个粗豪的武士直接冲了出来。

他拽住赵温的袖子,一把就将他拉到了过道,然后对着赵温的肚子就是一脚,只把老头踹得砸在了地上。

此人当众揍完赵温后,扭头就狰狞得看向众胆寒的朝臣,骂道:

“无我家丞相在,尔等早就不知道死求在哪了,还能在这里指三道四?”

“我看你们是活腻歪了。”

整个前殿雅雀无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灵剑尊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一品妖后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醉枕江山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