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将军命君统筹淇水,为国干城,其任至重。但君就任多日,耗饷无数,土一寸未复,贼一部未破。自北岸百姓闻听我王师将渡,谁不引颈而盼?但将军坐守北岸,倦怠消极,岂不是蹉跎士心?所以,将军令我来,再问问曹君,这兵它还发吗?”

此时,在淇水的南岸大营,奉镇东将军命来传令的荀攸,正声色俱厉的对假节校尉曹操训斥。

荀攸之前一直在敖仓的粮台抚镇,其凭借出色的军需调度能力成功让张温刮目相看。这次淇水对峙,张温将镇东幕府驻节在朝歌,也将荀攸调来统筹幕府粮秣。

说实在的,荀攸本该有更好的前程。因为他的叔叔荀爽与张温是同道好友,他入了张温幕府,自然受提携。

但问题是,荀氏这两年时运确实有些背。之前荀或的父亲以自己儿子声名来抵,好不容易成了家族里唯一一个初仕的。

但谁知道遇到了个泰山贼破城,不仅荀或父亲畏罪自焚,荀或自己也因成了此乱之源头,被拿送牢寺,至今还未被营救出来。

张温确实是想提携荀攸的,但奈何荀攸和之前皇甫嵩的那帮幕僚走的太近。张温几次让他和这些人切割,荀攸都不愿意,那只能让他蹉跎几年了。

而现在,荀攸却改了性子,不仅主动要求来朝歌的幕府,在知道张温要遣人去淇水大营训斥曹操,其人也主动请缨。

对此,张温只觉得是荀攸想清楚了,到底谁才是他的贵人。

所以在淇水大营,荀攸声色俱厉的讲,曹操老老实实的听,其余众将则或喜悦,或嘲讽,或羞恼,不一而足。

最后,荀攸将口令一一说完,然后最后问了一句曹操:

“曹校尉,咱这兵就这么难发吗?”

曹操脸色难看,他犹豫的看了眼帐内的众将,难为道:

“谒者,不知道能否让众将暂为避让?操有几句难言之隐。”

荀攸看了眼众将,缓缓点头。

于是,孙坚、赵融、淳于琼、郑泰、鲍鸿、皇甫丽、冯芳、张超等八校尉,相互看了看,便告辞退出帐外。

这八校尉一退出帐,就自动分成了几个圈子。

其中孙坚、张超一个圈子,郑泰、皇甫丽一个圈子。剩下的赵融、淳于琼、鲍鸿、冯芳一个圈子。

这三拨圈子可谓大有说道,甚至直接将淇水汉军大营的派系和矛盾讲得一清二楚。

其中赵融、淳于琼、鲍鸿、冯芳四人没什么问题,这四人是原左中郎将部的四位校尉,他们一起从颍阳战场侥幸生存,虽然也有矛盾,但还是能抱成一团的。其中领头的就是赵融。

而郑泰、皇甫丽这个圈子有点不同,他们是不同系统的,却聚在了一起。其中郑泰是原右中郎将朱儁的麾下校尉,而皇甫丽作为皇甫嵩的侄子,在其叔父养病期间,继承了其扈兵,也成一别部校尉。

这两人碰到一起,除了皆是高门子弟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这不得而知。

至于剩下的一圈,就是孙坚和张超了。实际上,这组人也颇为有趣,孙坚是南人寒素,但张超却是北地世家。

这里的张超并不是我们以前的那位老朋友张邈之弟张超,其人在兖州败给泰山军后就泅渡汶水回乡了。

这里的张超是出自河间鄚县张氏,是本地一等一的大族。其族是当年留侯张良所传,他们这族还有个族人叫张合,此时也参加了平黄巾的战事,就在他的军中。

张超之所以与孙坚相善,理由不复杂,因为他两之前同在朱儁麾下,原先在攻灭汝南黄巾的时候,孙坚更是屡次营救张超军于危难。张超也在长久的战事中,对这个来自江东的勇将,钦佩至极。

两人甚至各自为自己的子女约为婚姻,袍泽情谊就是这么牢固。

所以,孙坚和张超一同出帐后,就聊起了刚刚帐内的事情。

张超问孙坚如何看待刚刚的事。

孙坚说出了独到的看法:

“那曹孟德何人,我一眼看透,其人就是典型的矜骄公族子弟,又有些游侠气,倒显得另类。这种人,天不怕地不怕,会因为几十里外的镇东将军的一条申饬就这么诚惶诚恐?”

到这里,孙坚一顿,用非常笃定的语气对张超道:

“所以,那曹操就是在演!”

张超不解,疑惑道:

“在演?他要演什么?”

孙坚一摊手,为张超分析:

“这事不复杂。子并,你看。原先咱们镇东将军给咱们定的是以守待攻之策。这策在我看来,虽然稍微保守,但不失为一个稳妥的。毕竟咱们九个校尉部来自不同系统,还为凝成一军,不如以守练军,练气。”

然后孙坚看了看周围人,见其他几个校尉也都各自说着话,没关注到他这边,于是他低着声音继续道:

“子并,但你看。自从那朝庭的谒者来咱们这后。那镇东将军说得还算个啥?只能从头到尾应诺。现在军中都传了,人家那谒者才是真主帅,咱那镇东将军呐,不过是个传声盖印的罢了。”

张超皱着眉,反问了句:

“文台,你也是这样想张帅的?”

孙坚整理了下自己的腹围,满不在乎道:

“子并,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军中都是这么想。你就说,大军临战,主帅却缩在几十里的后方,那弟兄们还能有心气?还能不谣言四起。”

见张超要说,孙坚摇了摇头:

“子并,我明白你要说什么。你多半是说,张帅自有韬略,不是什么虚应的傀儡。没错,实际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我还猜到了张帅的打算?”

“什么打算?”

大聪明孙坚,悄悄道:

“所以就回到刚才了呀,那曹孟德为何演戏?根子就在这。他为何能持节统军前线诸兵?多半就是配合张帅的。你想呀,此人来持节,但所做的还是和之前张帅所定之策一样。除了耍了些花招,打着选精兵的名义扩充自己实力,就没干啥。”

张超也赞同的点了头。

之前那个军中大比,他就颇有微词。之前大比的善战武士,哪个不是各部的选锋排头?现在被他曹操纳做麾下,还请来张帅授旗,号虎士营。

吸他们的精兵,给自己补充实力,真的是打的一副好主意。后面又拉出去打了几次胜仗,倒真的让此人消化了这批勇士。

这曹操啊,太奸!

张超之所以如此愤怒,还因为他的族弟张合,是那次大比的第三名。那曹操还握着张合的手不放,不是他差点和曹操翻脸,这五寸丁的白脸贼,真的敢抢他这个族弟。

这曹操,太视我张超如无物了。

张超这边激起愤满,那边孙坚继续道:

“所以到现在就很清楚了呀,就是张帅依然是要实行以守代攻之策的。只是现在朝庭的谒者在侧,张帅只能面上屈服。实际上,是将那曹孟德推到台前,让他顶。所以,子并你就看着吧。那曹操啊,后面还是不会改,依旧会执行坐守之策。这就是咱张帅之智,他对付那谒者也是以守待攻啊。既不改其策,又不担其责,岂不妙哉?”

一通话说完,张超对孙坚真有点刮目相看了。

于是,张超忍不住夸道:

“文台,我本以为你在战场上是江东勐虎,没想到这揣度人心上,也堪称江东智狐啊?佩服!”

孙坚自矜的摆摆手,意思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只是可惜,孙坚这一通分析,看似头头是道,但终究不过是以他的视角和位置所得。他不是不智,在另一个位面,孙坚在北伐董卓的过程中,以大义之名,接连火拼掉荆州诸多大郡官长,一度彻底掌握荆州这个大州。

但为何却被刘表匹马入襄阳给坏了大好局面?

终究是因为他事业格局太小,眼里看到的东西太窄,终究是不如刘表这个宗族子弟知道权谋运作的真实逻辑。

不提孙坚这个大聪明和张超这里一顿分析,只说在他不远处,同样有一批人在说着刚刚帐内的事。

却说赵融、淳于琼、鲍鸿、冯芳四人出帐后,最会活跃氛围的淳于琼率先问道:

“稚长,你说张帅会让咱们什么时候出兵?”

稚长,赵融之字也。

淳于琼问这事,素有团体老大哥自居的赵融,想了想说了另一个事:

“我是觉得现在时局有些不妙。”

冯芳是大宦官曹节的女婿,其利益和宦官们的利益高度一致。而宦官作为依附在皇权的势力,对汉室的利益高度关心。

于是,冯芳听赵融说这局势不妙,略关心道:

“赵兄,这话怎么说。”

对于冯芳的身份,赵融不怎么在乎。军中到底是讲能力的,背景再大又如何?他赵融背后还有国家呢?

不过看在冯芳这么乖觉的份上,赵融将自己的分析说给其余三人听:

“在我看,张帅不知兵。”

此言一出,让淳于琼三人颇有点哗然,没想到这赵融这么敢说?

赵融继续道:

“原先张帅定的所谓什么以守代攻之策,于我看来可谓大大败笔。须知道,此时时间不是在我们这,而是在泰山军那里。因为泰山军的机动偷袭,直接拿下了邺城。我们已经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局面。”

说着,赵融蹲在地上,以指在地上作画。

“你们看,现在泰山军正正插在了咱们的北面,堵住了我们和卢帅那边汇合的通道。那这时候,如果我们按照张帅原先的计划,坐守。那局面会如何?那泰山军一定会联络其余两路的黄巾军,三路出击,先行击败邯郸的卢帅。等那时候,我们这一万多的人马,要面对的是整个黄巾军,我们再能打又如何?”

赵融说的,大伙明白了。

但团体中的鲍鸿有点不确定道:

“会不会那泰山贼也想坐山观虎斗,等其他黄巾去攻打卢帅呢?”

赵融摇了摇头,他虽然颇恨泰山军,但心里不得不也佩服。所以他就告诉三人:

“这泰山贼不是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蟊贼,其兵之精,其将之勇,其帅之智,其军之仁,其上下之义,都是我平生仅见。所以他们打下邺城,就不是什么昏招,就是打定要南守北攻,和我们抢时间。而这也从我们现在对岸的贼部可看出来。”

“其部要不是打算北上,为何会在淇水做营垒?其就是做了加深防御纵深的打算。所以这一次,朝廷的谒者来此,要我们速攻,我是赞成的。真要按咱们那位张帅的策略,咱们死无葬身之地。”

果然啊,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敌人。

这赵融不愧有日后曹魏之军中宿将的地位,其眼光之老辣,真的颇有见地。

不过,赵融话音刚落,一直不说话的淳于琼突然插了一句话:

“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赵融明显被这话说得一愣,但马上就反应过来,拍着淳于琼的肩膀,大笑:

“是啊,只要咱们四校尉同气连枝,是战是守和咱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下子,鲍鸿、冯芳也明白过来了。

原来,淳于琼的意思是指,咱们手上有兵,又在南面。何苦为了河北汉军的死活去卖力?至于什么河北汉军覆灭,剩下他们河南汉军独木难支?那又如何?

他们四个只要团在一起,照样可以弃军南下,重新回河南。到时候,汉军一垮,朝庭能战之兵就剩下他们,那朝庭又能奈他们何?

不仅人头落不了地,还会高官厚爵。

那赵融、鲍鸿正是明白了这话的所指,才哈哈大笑。至于冯芳,只能勉强苦笑的看着这帮不将朝庭利益放在眼里的跋扈悍将。

但他也没勇气呵斥他们,说到底,他冯芳现在也要仰仗他们,更何况,真那时候,他冯芳也不亏啊。

就这样,在赵融四将各怀鬼胎的时候,大帐突然传入一声令:

“令校尉孙坚入帐!”

这句话打破了众人的遐思,内心皆在问一句:

“喊他进入作甚?”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越战的血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邪龙狂兵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