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种种迹象都表明曼施坦因最终的目的地是第聂伯河。
你们所有人都说曼施坦因要在第聂伯河建立防线。”
“可现在为什么曼施坦因的主力装甲部队会出现在北线”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部。
尼基塔看着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党卫军第一和第二装甲师的位置,向正在思考中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问道。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的脸色也非常难看,他用余光小心地观察了一下朱可夫元帅的表情,这才有些无奈地说道:
“曼施坦因实在是太过于狡猾。”
“此前参谋部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他根本就没有打算离开哈尔科夫。”
司令部里的众人脸色异常凝重,眼睛盯着沙盘,心中想着该如何应对党卫军的攻击。
可是曼施坦因选择的位置实在是太过于刁钻,在北线只有一个第40集团军,第40集团军的反坦克力量非常薄弱,根本无法挡住疯狂进攻的党卫军装甲师。
党卫军装甲师此前在战场上就曾经给予苏联军队重创,如今只是听到这支部队的番号就让人感到畏惧。
这绝对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对付的对手。
第40集团军有大概率是挡不住党卫军的攻击。
沃罗涅日方面军参谋长伊里奇卡扎科夫站出来说道:
“目前最关键的是阻止党卫军的装甲师攻占比尔格罗德。”
“如果别尔哥罗德被党卫军攻占,那不只是第40集团军,哈尔科夫地区的第三坦克集团军以及第69集团军都面临后路被切断的危险。”
司令员戈利科夫连连点头。
“预备队已经派出去了。”
“虽然党卫军装甲师的战斗力不俗,但是他们毕竟只有23个师的兵力,只要第40集团军和预备队配合得当,应该是能够挡住党卫军的冲击。”
说完,他转头看向朱可夫元帅。
沉默良久后,朱可夫元帅终于开口了:
“部队的补给线太长,此前就曾经发现这个问题,只是大家都认为曼施坦因要逃往第聂伯河,各部队争先恐后地追赶,生怕抢不到战功。”
“现在曼施坦因不仅没有朝向第聂伯河,反而发起了反击,补给线太长的问题就必须考虑。”
“曼施坦因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实在是非常迅速。
第三坦克集团军、第40集团军等部队现在正与前线的纳粹部队纠缠。”
“现在是应该考虑是不是要将所有部队撤回来。”
“如果不立即撤出,极有可能导致各个主力部队被德军包围。”
听到“撤退”两个字的时候,戈利科夫、伊里奇卡扎科夫和尼基塔等人的脸色都非常严肃和纠结。
所有人都知道曼施坦因的兵力严重不足,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加起来的兵力至少是曼施坦因的5倍。
在掌握如此巨大优势的前提下,主动选择撤退,他们实在是不甘心也不愿意。
朱可夫知道众人心里所想,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党卫军帝国师、骷髅师和维京师几个师的战斗力毋庸置疑。
此前总参谋部就多次下令,在面对这几支部队的时候,我军至少要有5倍于敌的兵力,方可与之交战。”
“现在在北线的战场上,我们的兵力是对方的5倍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戈利科夫微微低头。
朱可夫又说道:
“并且这几个党卫军的装甲师选择攻击的是大军的侧翼,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只有步兵集团军,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坦克部队。”
“根据前线部队的报告,党卫军装甲师装备了大量的虎式坦克。”
“步兵手上的反坦克武器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也就意味着第40集团军在面对党卫军装甲师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一战之力。”
朱可夫感觉有些郁闷,他并不是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真正的最高指挥官,否则的话不需要解释那么多,直接命令部队撤退即可。
他承认自己之前也低估了曼施坦因,虽然心中有怀疑,但想法和大多数人一样,都认为曼施坦因应该正在向着第聂伯河跑路。
所有人都被曼施坦因欺骗了。
朱可夫自己也不知道现在挽救战局是否还来得及。
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戈利科夫和伊里奇卡扎科夫交换了几个眼神。
前者舔了舔嘴唇,鼓起勇气对朱可夫说道:
“需要马上向喀山方面报告,是撤退还是继续保持攻势,等待喀山的命令吧”
朱可夫点了点头。
毕竟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布尔什维克集结了近60万大军,携斯大林格勒大胜之威而来。
如果就这么草率地撤退,会对部队军心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同时让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反攻势头也会就此熄灭。
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员以及参谋长等人,无法承担这个后果。
在等待喀山回复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军情从前线传到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部。
党卫军装甲师的推进速度非常迅速,目前已经有三个步兵师被对方击溃,大量的部队被打散。
对方以每日3050公里的速度向别尔哥罗德推进,最多再有两天的时间,他们就会抵达别尔哥罗德。
尽管第40集团军在司令员莫斯科连科的指挥之下疯狂阻击党卫军装甲师,但是第40集团军战斗力相对较弱,根本不是党卫军装甲师的对手。
战场的情况正在飞速恶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可夫只能命令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指挥第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从南线发起攻击,一部分兵力牵制曼施坦因的步兵部队,一部分兵力开始支援沃罗涅日方面军。
喀山的总参谋部在接到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军情报告之后,华西列夫斯基立刻就找到了约瑟夫。
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向约瑟夫讲述了两个结局:
第一,部队继续保持攻势,以哈尔科夫为中心,坚决不后退,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攻来,战斗到底。
这样的结果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可能会伤亡过半,但是能够保住哈尔科夫,能够消耗曼施坦因的装甲部队。
第二,部队马上撤退,在面对党卫军装甲师汹涌攻击的时候,撤退恐怕会演变成溃败。
但是能够确保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主力部队顺利撤出来。
如果再晚两天时间,一旦党卫军装甲师攻占了别尔哥罗德,那么沃罗涅日方面军就将被对方包围。
那个时候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约瑟夫又详细询问了战场的具体细节,华西列夫斯基认真地讲解。
华西列夫斯基明确地告诉约瑟夫,第一个结果实现的概率也就50%左右,因为现在部队的补给线太长,油料、弹药以及粮食都极度匮乏。
就算他们愿意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恐怕也难以和曼施坦因打个平手。
约瑟夫实在是不愿意看到第一次大反攻就被敌人赶回来。
现在不管是战场情况还是盟军内部的势力角逐,约瑟夫都非常渴望军队能够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让他能够在谈判桌上增加一丝丝底气。
约瑟夫并没有立刻下定决心到底选择哪个方案。
与喀山和沃罗涅日的犹豫和迟疑不同,曼施坦因自从决定反击之后,一系列命令都下得非常干脆和果决,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
党卫军帝国师已经按照原定计划向别尔哥罗德推进,所有的一切都如曼施坦因预料中的一样。
布尔什维克的第三坦克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被骷髅师和维京师牵制在哈尔科夫周围,这两个集团军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撤退的可能了。
北线战场最坏的情况也能够重创第三坦克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可以留下1020个师的布尔什维克部队。
曼施坦因的目光已经越过了哈尔科夫,越过了整个北线战场,开始盯上了瓦图京指挥的西南方面军。
目前他手上还有第三装甲军、第十一军、第四十二军、第四十装甲军、第五十七装甲军等机动部队。
这些部队有的是刚刚从北高加索地区退回来的,有的则是曼施坦因一直预留的预备队。
也就是说,在针对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曼施坦因并没有投入所有的力量。
当喀山和沃罗涅日仍然将目光聚焦在北线的时候,曼施坦因已经在预谋针对西南方面军的攻势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则消息让曼施坦因元帅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舒尔茨参谋长拿着紧急军情对曼施坦因元帅说道:
“东方的航母战斗群所搭配的海军陆战队在今日上午已登陆克里木半岛。”
“他们没有直接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正面登陆,而是选择从东部平缓区域上岸,目前已经控制了几条交通干线。”
说话间,舒尔茨参谋长指挥参谋人员将克里木半岛的情况描绘在地图上。
曼施坦因的心中难以遏制地升起愤怒的情绪,东方人真是阴魂不散。
自己好不容易让装甲部队牵制了他们的重装合成旅,海军却突然登陆。
克里木半岛上的地方虽然不小,但纵横全岛的交通干线总的也就那么几条,一旦让东方的海军陆战队全部占领交通干线,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里的帝国军队很快就会成为孤军。
没有援兵,没有粮食和弹药的补给,他们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投降。
曼施坦因看着克里木半岛的地图,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克里木半岛的战略地位实在非同寻常,尤其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如果帝国军队放弃要塞和半岛,那么东方的航母战斗群便能够在黑海上得到一个可以随时停靠和补给的港口,对于东线战场上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可是现在他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克里木半岛。
曼施坦因掐着自己的太阳穴,目光在地图和沙盘上不停地移动,想要找到解决的办法。
半个小时之后,曼施坦因命令舒尔茨给小胡子发电报,他需要至少10个师的援兵。
绝对不能丢失克里木半岛。
可是就在舒尔茨准备发电报的时候,忽然接到了兰茨方面的急电:
元首的飞机已经起飞,一个小时内将降落在第聂伯河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