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思前想后,如今自己内帑的银子已经够多了,户部的国库存银也不算少,满足于自己的一己之私和贪图个人的享受意义已经不大,要干就干一票大的,朱厚照狠下了决心。

次日,奉天殿内,李东阳已经成了新任的内阁首辅,而王鳌和王养廉也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内阁,四人组成的全新内阁已经开始在帮助大明朝的运转。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刘瑾的声音再一次响彻在了奉天殿内,显得格外的庄严,百官们也立即正色以待起来。

看着下边的大臣在李东阳的带领下向自己行了礼,一脸的恭顺,再也没有几年前的跃跃欲试,朱厚照满意了不少。

一个国家,一个政体,出现太多的声音可不是一件好事,统一,可不仅仅是思想到文化的统一,更是政务意见的统一。

而在封建王朝,这种政见的态度,更是绝对的统一,由天子一个人垄断的统一!

百官们已经没什么大事想要上奏了,如今各地都算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算是受到近些年来气温下降的冲击,朝廷也有了银子去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百姓。

而历经了宁王叛乱,各地的藩王也是老老实实的缩在了封地之中,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全心全意的践行着自己祖宗赐予自己的姓氏。

对外,鞑靼人经过了锦州之战,又加上天灾连绵不绝,早已经是元气大伤,一两年内肯定是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和胆量来再次侵扰大明的边疆了。

可以说,除了还没实现万国来朝以外,朱厚照如今的功绩,已经超越了前几任的君主,还是吊打的那种。

众臣也开始重新审视起了自己的这位天子,如今的局势,人家要钱有钱要兵有兵有笔杆子有笔杆子,在和他对着干就不太划算了,与其作茧自缚,倒不如安安稳稳的过渡,到时候后人提起“正德盛世”的时候,自己也能够有上寥寥几笔。

其实这群大臣已经够幸福的了,只要挂机就行,按规矩办事,只要不自己作死,那就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当官的嘛,有时候没有过失就是最大的功劳,只要能够安全下庄,那么一生的奋斗必定是不会被辜负的。

等了半天没人开口说话,朱厚照也就不等了,看着李东阳问道:“户部尚书李东阳何在?”

“回陛下的话,臣在。”听到自己居然第一个被点名了,李东阳站了出来,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这些年,被陛下盯上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截止到今日,户部国库的存银有多少?”

“回陛下的话,据统计,现如今我大明的国库共有存银二千六百七十三两白银,此外还有粮食,黄金,田产不等。”

说起自己户部的事情,李东阳一脸的自信,说起国库的家底,更是如数家珍,怪不得外头都说历届的户部尚书都是将国库当作自家的钱袋子一样上心的。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个数据还算不错,二千六百七十三两,比起自己接受大明朝第一年的七百多两,已经翻了整整三倍有余!

只可惜,这点自己和自己的内帑比起来,还是显得有些片面和瘦弱了。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刘瑾那狗东西说自己的内帑现在可是有四千多万两银子的。

“那么,我大明朝现如今官员的俸禄又是多少银子呢?”

朱厚照突然有些好奇起这帮子大臣的工资了,想知道到底是多么高额的工资,才能供养起这群人如此大的排场。

“回陛下的话,根据定律,我大明朝的俸禄一直都是用俸米来发放的。”

李东阳显得有些尴尬,在场的文武百官,包括各家勋贵也有些脸红。

确实,大明朝的官员俸禄一直都是发的粮食和布匹,这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来的规矩,至于银子,那是什么东西,不好意思,没见过。

其实也不能怪朱元璋太吝啬,在他老人家看来,想要马儿跑,就要马儿吃草,自己要让这群官员给自己卖力干活,那就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所以发放粮食和布匹,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自己做皇帝的,要什么有什么,反正你也不领工资,自然是没问题的,可对于这群官员来说,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平日里逢年过节的迎来往送要花钱吧,你总不可能送人家几斤米,几匹布吧?自己的马车,车夫,家中的奴仆,这些不花钱吗?夫人要买点胭脂水粉,你总不能让我抱着一堆大米和布匹去跟人家交换吧?

好在从古至今向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发银子给我们不要紧,我们自己有的是办法搞到银子。

手段低劣一些的,就直接将手伸到了自己所在的衙门,或者直接利用自己的特权身份来强取豪夺,手段高明一些的,则各种名目的“冰敬”“炭敬”,光这些东西每年就能收上不少,手段再厉害一点的,就直接扶持商人或者是与商人合作,官商勾结,狼狈为奸,有钱一起赚,各取所需罢了。

如此一来,原本是为了肃清吏治,避免贪官滋生的国策,反倒是成了逼迫官员们不得不动歪脑筋的政策,说来也是造化弄人。

要是有谁说自己仅仅是靠着朝廷发放的俸米过日子的,那恐怕要被当成天底下头号大蠢货。

不过你还别说,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海青天,蠢得有些让人无语,让人无可奈何,但又让人心生敬佩。

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是天子还是六部尚书,甚至是吏部尚书这个专门管理贪官污吏的机构,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做的不太过分,一般也都是由着他去了,渐渐地也形成了一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暗规则。

所以说,朱厚照今天这么一问,真的把大家难住了,这可要怎么回答,若是告诉陛下你老朱家发给我们的都是粮食和布匹,那么如果陛下问你你们那么多的田产,那么多的宅子怎么来的,自己总不能说是用大米和布匹换来的吧?

看着下头突然沉默的有些可怕,朱厚照也有些尴尬,有些东西大家都懂,可你要是放在明面上来说,那可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牌坊,还是要立一立的嘛。

“诸位爱卿不必多想,朕的意思是,问一问我大明朝对诸位爱卿的待遇怎么样,是为了关心大家,没有别的意思。”

听了陛下的话,李东阳才松了口气,生怕这位小祖宗又要搞事情,沉默了一下才开口道。

“回陛下的话,我大明如今的俸禄机制,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正二品官员月俸六十一石,正三品官员月俸三十五石,正四品官员月俸二十四石,正五品官员月俸十六石,正六品官员月俸十石……”

后头的俸禄李东阳没说,因为今天能够站在奉天殿内参加早朝的官员,之前都是正六品的,所以再往下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诸位爱卿,可都觉得我大明朝对待官员的俸禄有些问题,或者说少了一些,是否应该换做发放现银呢?”

朱厚照一头黑线,这朱元璋做的也太狠了一些,全部是粮食,这可让人怎么活啊,简直就是逼着大家上下其手,损公肥私。

虽然自己有心改善这群官员的俸禄状况,但总不能由自己主动提出来吧,我朱厚照不要面子的吗?

听了陛下的话,这群百官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当老板的主动要给自己升职加薪,这想一想都有些不太现实。

第二个反应就是幸福来的太突然,这点俸禄确实什么都干不了,要是董事长愿意的话,大家自然是双手赞成的。

第三个反应就是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说明现在的俸禄窘境,让陛下将俸米改成现银来发放,那可就比较幸福了。

原本以为这帮子大臣会顺着杆子往上爬,结果朱厚照发现,这群该死的狗东西居然害羞了,平日里嘴上说着大道理,实际上不干人事的这帮子大臣,居然害羞了?

“回陛下的话,臣觉得我大明的俸禄制度挺好的,太祖高皇帝何等雄才大略,他老人家定下的俸禄制度,必定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是啊是啊,陛下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我们为官一方,为的就是心中的理想,为的是替百姓谋福利,为的是让大明国富民强,至于俸禄,完全够吃也够用了,挺好的,挺好的。”

……

听着这群狗东西争先恐后地夸赞着朱元璋的大智慧,一个个都说朱元璋定下的俸禄制度好得很,这点大米够家里吃了,布匹也够大家做衣服穿了,朱厚照就有些好笑。

既然够了,你们还搞这么多的产业做什么?还搞这么多明目的孝敬干什么?还天天争名逐利干什么?

等了半天,硬是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说大明朝的俸禄制度有问题,应该增加俸禄,并且该用银子来代替粮食和布匹,朱厚照渐渐地也没耐心了。

第一次见这么贱的人,自己给他钱,提高他的待遇,他却嘴里一边喊着不要,背地里一边想方设法搜刮着银子,实在是虚伪至极,虚伪至极!

殊不知底下的这帮子大臣,一个个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银子是个好东西,谁又不想要呢?若是能够光明正大的拿银子,拿工资,谁又愿意去顶风作案搞钱呢?

说句难听的,朝廷给自己发的那些粮食和布匹,自己堆在家中看着都心烦,简直就是浪费空间,浪费资源。

虽然心里一个个都想要,可没人有胆子站出来说啊,你一说就是否定了开国皇帝定下的规矩,就是贪婪无道,就是追名逐利,就不再是两袖清风,不再是为了百姓谋福利才来当官,不再是为爱发电。

大家都在等,等有一位有识之士站出来告诉陛下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可偏偏大家都是聪明人,也都是要面子的人,就是没人愿意站出来当这只出头鸟。

又过了一会,还是没人愿意抛下伪装,朱厚照终于忍无可忍了,银子你想要,脸皮你也想要,你咋不去死呢?

“依朕看,俸禄用粮食和布匹之类的生存物资发放,在太祖爷那个年代的确是一个善政,可放在如今,确实是有些过时了,所以朕觉得,以后的俸禄,还是改用现银来发放比较合适。另外,这不同官员的俸禄额度,应该发放多少,朕觉得也应该重新议论一下。”

“不知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若是觉得朕说的对的,就站来左边,若还是想保持原状的,就站来右边。老规矩,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开始吧。”

这下子大家不矜持了,只要不用站出来表态,那么一切都好说,不就是站个队吗,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于是百官纷纷低下了脑袋,不约而同地朝着左边走去,不一会儿,右边就仅仅只剩下了两个不知好歹的御史言官。

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凶光,两人犹豫了片刻,还是灰溜溜地跑去了左边站着,这才得到了大家的谅解。

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右边,朱厚照有些好笑,示意大家可以站回原地了,他们的意思自己也明白了。

等百官们重新站好,朱厚照才缓缓开口道:“好了,诸位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就众望所归,朕宣布,从此以后,我大明朝官员的俸禄,一律改用现银来发放,不再像往常一样发放粮食和布匹。”

听了朱厚照的话,大家觉得陛下长大了,懂得关心体恤大家了,更有甚者,觉得这是自己认识朱厚照这么多年以来,听到的第一句人话。

“多谢陛下厚爱,陛下如此仁慈,实乃圣君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这次是心甘情愿地拜倒的,对于朱厚照的夸赞和吹捧,也是发自内心的。

原因无他,这是陛下第一次代表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为自己的利益所考虑,这样的好人,夸几句怎么了?不给陛下写本书都不好意思拿银子啊。

“那么,对于不同品级的官员应该发放多少俸禄,大家又有什么好的提议呢?”

……未完待续

UU阅书推荐阅读: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大宋男儿大明测字天师为祖龙指路,九州之外亦是秦土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带着皇帝到处溜达纵马西域总关情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北隋军神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开局就被流放,系统奖励精兵百万不做蛀米大虫,接管密骑营创功业懒妃有毒老子传奇:大道至简白话西游记:精编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大唐贞观小地主风澜策月华长安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大唐太子太嚣张三国之再兴汉室最强兵王血雨腥风逆天行龙符令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少爷真厉害英雄恨之帝王雄心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安家立业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三国:我把貂蝉训成了绝世猛将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一梦南唐王室的弃儿快穿之影视世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