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柴河上。

这柴河比大清河还要狭窄。双方弓弩箭矢都能越过河道射到对面。简直是平地之中的一道水沟。

这一场胜利,似乎要比大清河之战还要顺利。

元军仅仅伤亡千人,就已经踏足河对面。

只是一个很棘手的情况,传到了脱因帖木儿的手中。

那就是就在元军刚刚从大清河上撤离的时候,明军的船只再次出现在大清河之上。

这个局面,让脱因帖木儿觉得浑身上下如坠冰窟。

为了渡河作战,本来分散大军,又聚集起来了。为了打开前进道路,所付出的代价,并不大,但也不小。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进退两难。而今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继续进军。

看明军的架势,继续进军,遇见的抵抗不会太大。但是他恨不得,此刻与对面明军大战一场,那么折损多一些,也要取得一场决定性胜利。

脱因帖木儿心中暗道:“何夕,果然名不虚传。”

他揣测何夕的想法,宁肯让他们带着大军进入辽东腹地,宁肯这数年来兴旺发达的辽东横遭厄运,也要将他手头这些兵马留下来。毕竟,这是元廷最后的主力了。

一旦失去这一支主力精锐。

甚至不用明军北伐,元廷也维系不下去了。只能去依附于草原上其他部落了。

这个时候,脱因帖木儿根子里的缺陷,表露出来了。

他迟疑了。不敢跟着下注了。

或许是他承担的太多。但是更多是脱因帖木儿原本缺陷,什么时候能看出一个人品质,那就是要将其放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来看。时穷节乃现,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根本的品行是什么样的。

寻常将领与名将之间,就是名将能在不可能之中寻找可能。更是有大毅力大魄力,去做外人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脱因帖木儿,不是王保保。能在明军大举进入草原,所有人都人心惶惶,以为必败的情况下,逼退徐达。而今,脱因帖木儿只能选择撤军。

这是这个关头最合适的做法。

毕竟,如此大举南下,也是有收获的,劫掠了不少村落,拿下了不少部落。还得到很多铁器。

只要能安全撤回去,就是一场胜仗。

只是这样的胜仗,并不能扭转元清之间的问题。

脱因帖木儿有一件事情判断错误。

那就是何夕才没有这种兑子的魄力,他很宝贝的自己的工业基地,此刻他已经与吴高发生了冲突。

他们现在已经不再铁岭卫了。而是在泛河所。顾名思义,就是在靠近泛河的一个小城堡。此刻泛河两岸已经距离明军绝对主力,已经有三万上下。这一段时间,何夕屡屡下令。整个辽东的军队都在动员之中。

按照远近距离奔赴前线。

吴高两次阻击,拖延的时间一点也没有浪费。

何夕指着地图上一条河说道:“我不管什么情况,这一条河,就是截止线。”

泛河宽度上并不比柴河宽。总体上来说,也是一条小河。何夕之所以如此确定,就是因为,从地势上来看,冲出泛河之后,千山山脉与辽河之间的狭长平原,变宽了起来。已经很少有能横贯这么宽的河流的。

有的话,那就是浑河。

而浑河就在沈阳南边。

大量重工业区都在浑河北边。

这是何夕决计不能允许的。

“大人。”吴高说道:“泛河之后,虽然少有河流。但军堡渐多。绝对能将敌人挡住了。不会冲到沈阳城外,另外,这几日的情报,后续大军已经陆续赶到了。在后面足以抵挡住敌人。”

“请大人放心。”

何夕说道:“不准就不准。我重复一遍这是命令。”

前面两战,何夕也看出来,吴高谨慎得几乎胆怯,每一次都能脱身,没有一次都保留实力。每一次都没有拼尽全力。

这根本上是两人是对眼前战局判断不一样了。

在吴高看来,即便敌人到了沈阳城下又怎么样?铁厂是有城池的。抚顺煤矿倒是没有。但是煤矿任鞑子劫掠又能劫掠出来什么?至于其他地方,固然有一些问题,但是成大事不拘小节。

而今鞑子数倍于我,真要大战一场。

胜负难料。

吴高决计不会将自己陷入如此险境的。

胜了固然好。但是对吴高来说,并不是最紧要的事情。一旦败了,很多事情都不好说了。甚至能不能单凭辽东的力量将鞑子驱逐出去,也在两说之中。这对吴高的影响最大。是他这个辽东守将不称职。

至于辽东本地的损失。抱歉与我有什么关系?而且损失只要不是太大。他江阴侯的名头也不是白给的。他也是亲朋故旧一大堆,在皇帝面前也不说不上话的。

吴高谨慎与小心,固然是他的行事风格,但是与胆小是另外一回事。

何夕正是看明白这一点,才强烈要求吴高在泛河决战。说道:“正如你所言,数日之内大军就到了,你只需坚持泛河数日,就可建功。难道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吗?”

吴高自然不会中了何夕的激将法,说道:“鞑子此来,形势不一样,单单渡过两条河,就折损数千。特别是大清河上,浮尸数百,毫无退却之意,而今鞑子正以哀兵之气。破釜沉舟之态。我们这个时候,正当其锋,实在是下策。大人如果不放心,可以先行去蒲河所坐镇。请大人放心,我可以现在给你立军令状,不会让鞑子越过蒲河所一步的。”

何夕心中想了很多。

蒲河所南边,就是沈阳了。

而蒲河所正是下一道防线的核心地区。但是何夕最担心的也是这一条放心。因为蒲河所防线,比现在的防线宽了很多,在何夕看来很难防御住敌人,毕竟,骑兵是离合之兵。

而今鞑子一道一道的防线去打,是因为而今地形特殊,回旋的余地很小。这才有现在的情况。

但是接下来,却不一样了。

他很担心吴高的能力。但吴高说得也对,而今三万精锐,五个卫所的兵力。是集结起来最多的一支,其他军队还分散在各地,以卫所为核心,正在向这里赶过来。

所以这一支军队是核心。

其他援军,直接加入这一支军队,就可以了。但是一旦这一支军队承受巨大失败,或者崩溃。再将其他军队集结起来。组成一支大军,有要耗费时间了。

这是何夕担心的。

一瞬间,何夕想起了叶沈,暗道:“叶沈若在,我何至于如此?”

在军事上,何夕是相信叶沈的。如果叶沈在这里,叶沈也决计不会坐守的。而吴高却实在让何夕担心。

就在何夕犹豫之中。

忽然下面来报信,大声说道:“大人,将军,鞑子退兵了。”

何夕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脱因帖木儿居然退兵了。他这边的决策千难万难,在何夕看来,已经到了不得不冒险一战。脱因帖木儿应该得到他想要的战略形势。

他为什么要退兵?

一时间,何夕实在想不明白。

不过,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

两军对敌,当你觉得自己处于千难万难的时候,敌人情况也未必好。更因为双方消息封锁。对对方的情况,更多来自揣测。其中难免有夸大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敌人眼中的我军,或者我军眼中的敌军,都比现实中的敌人更加强大。

有时候,人并不是在与敌人作战。而是与自己的幻觉作战。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云州物语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秦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宋之天才鬼医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宋将门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
UU阅书最新小说: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穿越仙秦,开局战胜霍去病不良锦衣织罗网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