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家长都说那个小孩和老人不干净,让他们离他们远远的。
蒋蓉和姜华倒是没说过这种话,但也从未接近过那位老人。
至少在姜语的印象里是那样的。
姜语收回落在那个男孩身上的目光之后,梦中的画面忽然转成了其他的模样。
梦中的画面天气很好,阳光洒在大地上,金黄色的麦田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起了更耀眼的光芒。
是收麦子的季节。
姜语和姜叙坐在三轮车上等蒋树和柴珍。
蒋树和柴珍在麦田地里忙碌,收废品的老人就在他们二人隔壁的那片地上,和捡来的男孩一同忙碌着。
画面中的男孩比之前要胖了一些,但看起来还是干瘪瘪的。
姜语盯着远处忙碌的几人看了一阵儿,然后又回眸看向了还处于只会捣蛋年纪的弟弟,认真地思酌了一阵儿,决定还是不要去捣乱了。
他们二人如果过去帮忙,估计只会越帮越忙。
姜叙被阳光晒得头晕晕的,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坐在三轮车上的姜语拿着蒋树的蒲扇,原本扇风的动作慢慢地停了下来,帮姜叙遮住了落在他眼前的阳光。
远处传来了蒋树的声音,但并不是在叫姜语,而是叫那个捡废品的老人。
蒋树直起腰来吆喝了他一声:“永福啊,累不累啊?”
收麦子哪儿能不累呢?但蒋树问的不是收麦子,而是问他,本就孤身一人,再加上年纪又大了,一个人带着孩子累不累。
收废品的老人姓万,叫万永福。
万永福看了眼帮着他收麦子的男孩,笑了笑说:“不累。”
零几年的农村收麦子都有专门的机器,但要从外面雇,万永福没钱,只能一个人慢慢地收。
其他人一天就能收完的麦子,他要一个人干上一星期。
万永福之前都是一个人过,所以他的地便一直荒废着,没怎么种过。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捡了个孩子,这孩子比他还要可怜。
刚捡来孩子的第一年,万永福抗日锄头重新开垦了已经荒废了几十年的地,然后买了一包小麦种子,种好,等着来年的夏天丰收。
万永福本打算一个人来的,但那孩子执意要过来帮忙。万永福没办法就将他也带上了,就当是带他来
孩子虽然瘦瘦小小的,但还算聪明。
万永福本打算收完麦子以后,过两天在除一除地里的杂草,然后再过来将玉米种上的。
然而男孩却偷偷将家里的玉米种子带了出来,万永福在前面收割麦子的时候,他在后面翻土,种玉米。
每次上下学他都会经过这条小路,他看过农民忙碌的身影。
他很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
万永福感觉落下了身后的人很长的一节距离,然后就回头看了一眼,只一眼就看出了男孩在干什么。
他盯着他忙碌的身影笑了笑,没说什么,然后便继续低头收麦子了。
只是收麦子的时候他也会特意的除去一旁的杂草,重新翻一翻土地。
哪怕他们的进程很慢,但重新播种的过程很美好。
男孩察觉到了万永福落在他身上的目光,也仰起头看了眼站在阳光之下的男孩。
万永福的脸上挂着笑,男孩也跟着他笑了起来。
蒋树回头看了眼身旁的柴珍,随后又抬眸看向了坐在三轮车上的姜语和姜叙。
姜叙躺在三轮车的车兜内睡着了,蒋树没有看到,但依稀也可以看到姜语的身影。
他也跟着笑了笑说:“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话音落下后,蒋树和柴珍礼继续投入了忙碌的农活之种。
夏季收了跨过严寒的麦苗,播种下了下个季度的玉米,等着秋季的丰收。
收走了一批果实之后,再播种下下个季度的希望,期待着迎接下个季度的果实。
忙碌着的每一个农民都满怀着期待迎接,蒋树和柴珍一样,万永福和那个男孩也一样。
万永福说自己没文化,就没敢给男孩取名字,他暂时叫他阿福,给了他名字里的最后一个字。
他说,阿福是上天给他的恩赐,捡到阿福是他最大的福气。
然而他的福气好像仅限于捡到阿福了。
他没能等到下个季度的秋收,没给阿福煮上他们一同种下的玉米,也没能带着阿福过上更好的日子。
梦中的画面忽然就变得模糊了起来。
梦中的蒋蓉掏出来两块钱交给了姜语,“你去买两块钱的馒头。”
五岁的姜语握着钱“嗯”了一声,拿着钱出了家门。
卖馒头的店离他们家不远,姜语沿着街走了一段距离就到了。
馒头店的前方是万永福的家,很破,上面蒙着很大的一块雨布,是防止屋子漏雨的。
因为太过显眼,姜语不由地往哪里看了一眼。
那个阿福蹲坐在屋外,看着街边的孩子玩耍打闹,热闹是他们的,孤寂是他一个人的。
姜语淡淡地看了一眼,然后从兜内掏出一个五毛钱的硬币,打算在买两个馒头,给他和万永福送过去。
只因蒋树说,当时他刚搬到这个村里来的时候,只有万永福来帮过他。
蒋树说万永福是好人。
姜语便认为他是好人。
馒头店的奶奶笑着将格外装出来的馒头递给她,姜语点头接过。
接过馒头的姜语正准备跨过街道去将馒头送过去时,一眼就瞥到了一个穿的像小公主一样的女孩。
她不知道那个女孩和阿福说了什么,只见阿福慢慢地低下了头,看起来很自卑。
阿福低下头的那一瞬间,女孩也提着裙子离开了。
这时有车穿过路面,姜语被迫往后退了一步。
等再抬头时,原本已经离开的女孩再次出现在了阿福的面前。
原本光鲜亮丽的所以带了很多的灰尘,漂亮的小白鞋上也粘了泥土,脸颊的一侧也黑黑的。
姜语看着这副情况的女孩愣了阵儿。
只见女孩忽然弯腰抱上了阿福,原本蹲坐在地上的阿福也在没有万永福的时候难得地露出了一抹笑。
包括站在对面看到这一切的姜语。
他们都喜欢这种被平等对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