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若王山再聪明一点,这会儿大可不理会,今日这事儿他推的人不假,但看见的也没几个人,以他背后有王振这座大靠山,就算他不说,旁人也不敢说什么,况且外面的那些小官,根本还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正伸长着脖子张望,王山这么一问,无疑是将百官的目光吸引到他的脸上,颇有几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效果,以王朗、王文的精明,自然看得出来章郎的用心,虽说身为王振的人,但这事儿干系不小,为了前途着想,两人同时选择了沉默,况且两人心思与章郎一般无二,场上诸人,能抗下这份责任而没有任何风险的唯有王山,所以原先对立面的几个人,此时竟为了同一个目的将这份罪责推到王公公的头上,不知在上面看着的王公公若是知道了不知作何感想。

王山怒道:“姓章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说清楚点。”

章郎似怕场上的诸官儿听不明白,故意将语调提高了几分,道:“这还不明白,哪位大人为了劝王大人注意读书人的斯文,却被王大人给推到在地,大人用力大了些,把人给推死了,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人既是你推的,这杀人的罪名,当然得你来担了与我等可没有半分的干系。”

这王山为人虽鲁钝,但还不至于傻到好赖不分,一听章郎这话儿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张脸涨得红如猪血,忽的一把跳了起来,伸手指着章郎的鼻子破口大骂道:“好你个姓章的,你按的什么好心,别以为本官听不明白,告诉你想要我王山做这替罪羔羊想都不想要,今日杀人的在场都有份儿,一个都别想跑?”

心事被人叫破,章郎面上一热,道:“王大人这话儿从何说起,诸位大人可都看得一清二楚,这人可你推的,我们可一点都没碰,如今这人死了,纵然是王大人无心之举,那人毕竟是死了吧,怎么能说与你没干系呢?”

王山忽然冷笑了几声,道:“人是本官推的这个不假,可那个看见是本官把人给推死了?”说完冷笑了声,把脸转了过去,盯着左侧的一个小官儿问道:“你看到了么?”

那官儿不过是衙门里一个小得可怜的观政,这种官儿你说它大也大,说它小那也是真小,自洪武至永乐朝,进士观政制度是朝廷培养行政人才的重要举措,也受到朝野的普遍重视。永乐初年,观政制度已经发生变化──所取进士除去前几名仍然直入翰林院、承敕监为庶吉士、中书舍人者,并不是余下的进士全部观政,而是只留部分观政,其它的有直发诸王府为辅佐官,更多的则“悉遣归进学”。这应该是因为一段时间内无官可补采取的临时举措,并非定例。此外,永乐朝后期,开始直接任命及第进士为行人司行人。

《明太宗实录》永乐二年夏六月己丑:“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蹇义等言:……今年所取进士,诸司无缺铨注,各王府教授、伴读多缺,拟于第三甲内选用,仍令食进士八品之禄,第二甲、第三甲拟量留七十员,分隶诸司观政,遇缺取用,余悉遣归进学,凡冠带举人亦令归进学,以待后科会试。诸司历事监生例应三月后授官,近因少缺,有一年未授者,而内府办事监生止是誊写奏本,查理文册,稽算数目,别无政务,比内官监,奏准半岁授官,而历事监生有政务者,授官及迟,今后宜令所司,内府办事监生月日满者,定例给赏,仍令回监进学,依次历事出身。上皆从之。”也就是说,朝廷设置这官儿的初衷是好的,如果严格实行,应该可以起到锻炼人才,使之尽快熟悉政事的作用。但任何政策执行既久就会弊端丛生。有些进士假借、利用观政身份,骗取驿传待遇,甚至成了某些人谋取小利的工具。各种恩宠,各种弄虚作假,最大的原因在于观政的日子并不长,起不到根本上的作用,所以从永乐末年,就有不少官儿针对这一情况上奏,没少上奏,奈何这是朱元璋亲自制度的规矩,永乐不便更改,才没做理会。

那官儿陡然听得王大人问自己话儿,不免感到惊讶,随即大喜,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当即将胸脯儿一挺,顾不得百官怒目而视的目光,大声道:“方才人多,王大人退了于大人不假,可于大人倒在地上的时候,人还是活着的?”

此话一出,百官愤怒,王山大笑,频频对那官儿点头。

那官儿姓王单名一个琏字,自幼读书,过目不忘,看一眼就能背诵。于正统元年中了进士,被提拔做了户部官政,刚想大展身手,却不巧碰上了父亲去世,不得不回家丁忧三年,好不容易期满归来,却碰上了观政上的大改革,先是正统三年年初,吏部尚书胡滢上奏说:“朝廷设置观政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明达政体,扩充见闻、砺炼经验。并不是说,在礼部、户部观政,就不需要了解兵部、刑部的事体;在兵部、刑部观政,就不需要了解礼部、户部的政体。但现在的情况是,因为进士选官既有京职,又有外放,在刑部、大理寺观政者,只谙熟刑名,本衙门则往往题本欲就地任用。这不过是徇私之举,为人大开奔竞之门,破坏祖宗成法。刑部、大理寺现在非要任用在本衙门观政之进士,但南京刑部、大理寺遴选则依据成例,广泛选择,但也没听说出现用刑错误的。请立即命令吏部,今后依据进士及第名次,送各衙门观政,不许扰乱定例,以树私恩。

兵部尚书杨峥也往里面递了一道奏折,大意是,进士观政各衙门三月,乃始选除。近科以来,观政仅参谒之虚文,不知所观何政?!为大臣者除卯簿画押而外,亦不可言何政当观而有所指示,有所省试也。无何而请假归里矣,无何而谒选之任矣。臣请自今伊始,观政令典宜实实举行者。曰询事考言,或进相质辩而得之,或退悉敷陈而得之,嘿察其品,曲尽其材,一一别识之而密致之阁部。阁部再加咨讯,而登之选除。酌量于成例之中,转移于选法之内,将使博雅者就馆职,心计者主钱谷,文理者典仪章,谋断者司兵务,明辨者折刑名,精敏者督工作,丰采才猷可以率属励俗剸繁理剧者任州守,及各郡岩邑之推知。其间或才有余而凌厉过当,德有余而强干不足者,器使之,令得各见所长。傥更有大识,力大风节,能排大难、决大疑,扶植大纲常者,另储以待破格不次擢用。如蒙正之夹袋、允文之才馆,陶铸而简任之。庶几,皇上崇重养成之意不为具文,而祖宗责实求才之典可收成效矣。

南京太仆卿沈春上言:‘二三年来,今日以建言防人,明日以越职加人罪,且移牒诸司约禁,而进士观政者,复令堂官钳束之。夫禁其作奸犯科可也,而反禁其谠言直谏;教其砥行立节可也,而反教以缄默取容。此风一开,流弊何极。谏官避祸希宠不言矣,庶官又不当言;大臣持禄养交不言矣,小臣又不许言。万一权奸擅朝,倾危宗社,陛下安从闻之。针对观政种种弊端,朝廷与年初在三法司观政者例除本衙门之例。而进士们因此例,希望留在三法司得京职,而外放者因此有怨言,王大人仗着才情勉为其难的留在了京城,入了户部,但他心里明白似他这种无背景,无权势,无名望的小官,想要留在京城无疑是难于登天了,最好的法子是抱上一颗大树靠一靠才好,苦于一直没机会,却不想机会从天而降,可谓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虽说是王振的侄儿,这可有什么关系,只要名望有些好处,就算依附太监又如何,那些眼热的官儿想依附,还么这个机会,所以王大人很知趣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大人得这小官的指点顿时大喜过望,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人是本官推的,可本官推的时候人可没死,章大人若是觉得王某出手重了些,本官大可送点银子赔偿便是,千儿八百的银子,王某还是出得起的,可要我认这个杀人罪,可就由不得章大人了,本官虽位卑职小,可也不是任由诸位大人胡来的人,谁胆敢昧着良心做那亏心之事,就算本官大人有大量可以放过诸位,我那叔叔怕也是不会答应。”

诸官儿心头一震,这是**裸的威胁了,刚刚还跃跃欲试的几个官儿立即缩了缩脖子,退了回去。

章郎眉头皱了皱想要反驳几句,目光落在了王山恶狠狠的目光上,嘴唇动了动,轻叹了声终究是一言不发。

王山甚至得意,扬天哈哈大笑了几声,转身便离去了,刚走了几步,却听得一个声音,道:“王大人请留步,下官不才,愿与王大人同行可否?”

王山对这个知趣的小官儿颇有印象,听了这话儿,道:“你愿意跟来,跟来便是。”

那官儿也不顾及,嘿嘿笑道:“愿意,愿意!”说完三步两步跟着去了。

众官儿你看看我,我看看,谁也没说话,任由王山一干人等的身影消失在太仓库外,渐渐不见了踪影。

景阳宫位于紫禁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是东西六宫中最冷清的院落,当初修建这座宫殿的时候,永乐皇帝特意请了钦天监来看了位置,哪位据说是唐代袁天罡的后代的天师,以《周易》推演了一番,称“其道光明”,“景阳”即景仰光明之意。永乐皇帝很是喜欢景阳二字,又因该宫殿位于东六宫东北部,对应八卦中的东北方向艮位,便以为景阳二字做了宫殿之名,并做了妃嫔宫殿,仁宗后景阳宫的规格却因住着该段的妃嫔犯了事儿,这座阳光的宫殿便成了后宫冷宫之一,虽说在宣德年这一情况有所改变,但地位规格终究不如坤宁宫了,冷清也成了这里的常态。

平日里这里除了几个宫娥,太监出入外,并没什么太多的人,偶尔有几个外廷的官儿,也只是来坐一坐就走了,没有太多的逗留,但今日有些例外,自一早这里就热闹起来,先是小皇帝领着人来了,跟着连多日不曾露面的孙太后也来了一趟,只是来得也快,去得也快,不到小半日的功夫,这里又重新恢复了冷清,留下了殿外值守的几个侍卫在咬舌根子。

一人从怀里摸出一张面饼来,左右看了一眼,便迅速将其一分二递给了对面的侍卫一半,道:“饿了吧,来吃点饼充充饥?”

对面的侍卫也不客气,况且今日跟着小皇帝身后忙前忙后,累得够呛,这会儿过了吃午饭的时候,早上吃的那点稀饭面饼早就不见了踪影,真饿得慌一看大饼吞了口口水,一把接了过来,微微卷了半边,张开大嘴就吃了起来,边吃边含糊的道:“可不是饿坏了,今日是太皇太后四十八岁寿辰,还以为皇上会大操大办呢,为此我今早还特意留着肚子只吃了一碗饭菜,哪知小皇帝全没这个意思,领着一干群臣来看看就拍拍屁股去了,可害苦了我等差点没饿死。”

“这可不能怪小皇帝不地道,我听说是太皇太后听说咱们户部没了银子才没让小皇帝大操大办的,说是不想因一个寿辰苦了百姓。”另一个侍卫吃了一口大饼道。

“太皇太后倒是个好人,只可惜小皇帝不懂百姓之苦啊,你这看两年光是三座大殿就翻修了好几次,你没听外面的那些官儿说么,说是如今的三座大殿可算是历朝之最了,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凡百营造,祥无不与”耗费的银子可不下千万,先帝爷打造了那点家业全都用在这上面了,户部有银子才怪呢?”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席卷天下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