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阁老和郑天安恭敬地跪在殿中。许久,殿中都未响起“平身”声。
若是以往,两人必然悄悄交换个心领神会的眼神,而后咄咄相逼,一同对那年轻的帝王发难。
但此时此刻,朝中两位老臣却是神色不动,跪到近乎于伏地,却无半点不耐。
嗒。嗒。嗒。
指尖轻叩扶手之声缓慢响起,宛若钝剑,一下下地扎得人心里发疼发颤。
最终还是祝阁老按捺不住,当先叩头,谈起黄河沿岸的水利问题。
他侃侃而谈,苍老的声音在殿中回响。但,直到最后一个尾音飘然而逝,都未得到君王的半点回音。
祝阁老一向挺直的身子微不可见地抖了下,往下弓得更弯了些,悄悄抬起手来,将额上的汗珠轻轻拭去。
郑天安却显然镇静得多。
他虽也比以往恭敬了些,开口之时却是不卑不亢:“如今已经入春。若不即刻处理黄河问题,待到夏日,汛期已至,再要防范已然晚……”
“帝师长子现今何处?”
冷冽的问话,挟带着帝王威势,忽然而至。
郑天安的话猛然一顿,尔后回道:“已回老家去了。”
指尖叩击扶手之声蓦地停住。
年轻的帝王淡淡地勾了勾唇,“哦?”
“确实如此。”不待霍云霭继续发问,郑天安已然主动说道:“前两日回去的。眼看着不久就要到清明,臣无法回去祭祖,便让犬子代为归家。”
虽然脊背弯起的弧度略大,但他神色坦然,语气不卑不亢,听上去竟是和往日并无太大区别。
“郑大人为国尽忠多年,连家中之事也无法顾及,朕心甚慰。”霍云霭唇角的笑意愈发深浓了两分,“来人。将之前所备之物送与郑家祖宅,交到郑公子的手中,以做赏赐。”
他语气平淡清冷,听到郑天安的心里,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皇上这意思,分明是要人将赏赐亲自交给那不成器的东西!
郑天安忙道:“谢陛下恩典。只是犬子临走前说过,路上会与友人游玩一番,能几时到达,着实难说。若让公公们在郑家久等,误了回宫的日期,臣,着实心中难安。”
“郑大人言重了。”于公公在旁笑得温和,“这本是奴才们的分内之事。”
郑天安还欲再辩,就听霍云霭话锋一转,又问道:“祝阁老家,好似有一位画画不错?”
祝家诗书传家,“作画不错”的,没有十个也能挑出七八个来。
但祝阁老听了之前霍云霭和郑天安那番对话后,并不打算转弯抹角猜来猜去是哪一个了,直截了当地道:“敏然年纪尚小,技艺不娴熟。只算得上‘尚可’罢了。离‘不错’,却还差得远。”
他说这话的时候,脊背微微挺起,语气极其坚定。
霍云霭并未开口,只眼帘微垂,唇角逸出了略带嘲讽的笑意。
于公公笑道:“祝大人可是谦虚了。祝姑娘的画作,那可是在京城里头一份的。之前秦大将军还说,改日寻了机会请姑娘作画一副,挂在书景楼第一层最显眼处,好让旁人观摩赞赏。”
这话倒真的是秦疏影说的。而且,这话还是他特意和于公公讲了,让他务必转达的。
须知那书景楼,是秦疏影开的一间专卖字画的铺子。
只是那铺子第一层是谁都进得去,卖的也是十分一般的作品。稍微有些价值的,都会放到二楼三楼的雅间去。
他说着将祝敏然的画挂着让人品评,却又说要搁在第一层,何尝不是在讥讽她的画根本不值得到楼上去?
祝阁老气得脸色铁青,语气便生硬了些,“敏然如今不在京中,怕是要拂了大将军的好意了。”
“祝姑娘也不在京里?”于公公甚是惊讶,道:“那咱家到时和大将军说一声。”
此刻于公公侍立在霍云霭身侧,但祝青柏却是跪着的。
祝阁老之前是只提防着霍云霭的问话,想好了问起祝敏然时候的说辞,故而于公公一讲,他下意识就那般讲了出来。
待到反应过来自己竟是这般状况下在和一个内侍讲话,祝青柏脸色瞬变登时大怒。抬起手来指向于公公便欲驳斥。
冷不防一道冰寒的语声忽地响起,将他后面的话尽数堵了回去。
“二位是说,那日在侯府宴席上闹出事端的两个人,俱都不在京中?”
虽然话语好似平日里闲暇交谈时那般随意,但是那语气中透着的森森之意,却让人无法忽视和大意。
祝阁老和郑天安俱都回道:“正是如此。”
“那日与黑衣之人在一起的,也并非他们两人?”
年轻的帝王轻叩桌案,声音仿若寒天里的玉泉,字字敲在人心,冷彻心扉,“听说,对黑衣人发号施令之物,乃是祝姑娘从郑公子怀中取出。”
“许是旁人看错了。”
郑天安知晓祝阁老年纪大了,又久居上位,脾气不如当年能够压得住。忙在祝阁老开口前当先说道:“甚么黑衣人?我们自是不知。那一日犬子与祝姑娘跟随众人一起吓得跑了出来,并未见到甚么黑衣人。”
说罢,他拧眉半晌,好似在苦苦思索,喃喃地道:“许是人有相似也说不定。”语毕,重重叩头,“陛下!或许有人假冒二人,借以诬蔑。还请陛下明察!”
这话一出,屏风后诸人尽皆色变。
恰在此时,祝阁老也在旁附和:“请陛下明察!”
屋内瞬时间静寂到了极致。
穆海和孟梁对视一眼,又缓缓转过脸去,面无表情目视前方。
祝敏然惊惧得眼泪直流,晃动着脑袋,口中却是因了进屋之前喝下的汤药,连呜呜声都发不出来。
郑公子先前还眼露期盼。这时猛地一怔,转为茫然。继而渐渐沉寂,慢慢现出阴沉。
清雾怎么也没料到,郑家和祝家居然直接把这两人当做了弃子,和他们划清了一切的界限。
若非她亲眼看着这两个人参加了宴席上的比试、做出了那番举动,只听着外面跪着的两人斩钉截铁的声音,怕是都要相信了。
二人既是敢这样说,便是已经有了万全的后路,来圆了之前他们的说法。
想必,是在那宴会之前、做了那番部署之前,就已经有了打算和安排。
不。
或许,比那还要早……
后面的对话,清雾已然无法再去细听了。
每当郑天安和祝阁老做一次保证、说一句话,屏风后祝敏然的身子就颓然得愈发厉害,郑公子的神色就更加阴沉一分。
到了最后,连那跪着的两人是何时起身的、何时离去的,她都不曾知晓。只是遍体生寒地想着那两人的做派,心中缓缓想起一事。
——秦疏影和郑天宁都和她说过,先帝在位时,祝阁老和郑天安根本不是如今的模样。
彼时的他们,倾尽了全力去辅佐帝王,对身为太子的霍云霭也极其维护、照顾。不然的话,当初先皇驾崩前,也不会将幼子托于他们。
只是,先皇到底还是留了一手。
他生前最信任的,是镇国大将军。最疼爱的,是霍云霭和秦疏影。
虽然当时秦疏影领兵作战节节胜利,但为了霍云霭,先皇还是将秦疏影急召回京,托孤于他。又暗中吩咐秦疏影,但凡霍云霭未曾掌控朝中全局,他就不准离京。务必要守住年轻的帝王,保他安然无恙。
秦疏影和清雾说起这些,也是为了霍云霭。
当时秦大将军难得地收起了惯爱带着的三分笑,眉目间凝着郁色,与她说道:“他这人,甚么都憋在心里。平日里又无甚喜好之事,即便有苦闷,除了不停伏案处理政事外,也无处发泄。时日久了,这些事情越积越多,怕是承受不住。”
说罢,他重重一叹,扭头对她道:“小时候他还肯对我说起一些,自打先皇驾崩,他就甚么也不与我说了。旁的我不知晓,但最信任之人的背叛,对他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我只盼着你能多留意下他,在他心情不佳之时,陪伴一二,也就足够了。”
秦疏影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先前提到的那些,已然暗示了清雾——当年祝阁老和郑天安对霍云霭极好。不然,两人也不会是托孤忠臣之二。特别是郑天安,更是被先帝封为霍云霭之师。
可谁曾想,就是这两人,在先帝驾崩后,联起手来压制年少的新帝……
杂乱的脚步声渐渐远离。
屏风尽数被合起、撤离。
清雾环顾四周,不知何时起,屋内竟只剩下了她和霍云霭两人。
缓步向前,走到他的身边。正斟酌着心里的话语,却听他当先开了口。
“他们早知我去了那里。”霍云霭冷冷说道:“沈府的一个丫鬟被祝敏然收买。若不是发生了那事,恐怕出现在我屋子里的茶水,便是加过‘药’的了。”
他这一说,清雾忽地记起来祝敏然手臂上缠着的那几包药。顿时明白过来,他说的是甚么“药”了。
原来,那日他们针对的,不仅仅是易家。还有霍云霭!
明面上的易家的处境固然危险,但霍云霭,岂不是更加的身处险境!
“竟然是这样?”她有些后怕地喃喃说道:“他们……居然这样……”
这样的不顾情意!
霍云霭因着刚才郑、祝两人的无情举动而想起往事,心中怒气更胜,这才在清雾过来的时候还来不及改变语气和神色。
他没料到清雾反应这样大。本以为是自己吓到了她,再看她眸中担忧,仔细一想,顿时明白她是太过于担忧他了方才如此。
年轻的帝王心中慢慢汇聚起了暖暖情意,忙将刚才面上难以掩住的冷色收起,握了她冰凉的手,在掌心里慢慢揉搓着。
“何须担忧我?不过雕虫小技罢了。有穆海他们在,我又怎会有危险?”
他说得轻巧,但清雾知道,那些人既是让至亲的儿子和孙女也做了准备,必然还有其他的招数。
当时孟梁不也说了么?
他们禁卫军的兄弟,之前已经处置了两拨人……
不过是个宴会罢了,竟然也出了这样的岔子。
霍云霭平日里,究竟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虽然站在这最高处,却时时需得小心、日日需得提防。
可那日,若不是为了她,他又何必身处险境……
清雾又是心疼,又是心忧,轻声问道:“你可还好?”
霍云霭自幼在战火中长大,后又执掌天下,心性绝非寻常同龄人可比。
虽说身边时有暗算发生,但他即位多年,早已收了许多高手在身边。宴会那日之事,虽费了他一些心神,却远不足以让他手忙脚乱。
不过……
看着眼前女孩儿那忧心至极的模样,少年帝王心下一动,那到了唇边的“无妨”二字,在唇齿间打了个转,便又咽了回去。
心念电转间,他适时地轻轻一叹,“尚可。”
虽然说了是“尚可”,可这叹息里带着无限的愁郁和烦忧,清雾又怎能放心得下来?
她心下更加忧虑,上前握了他的手。踌躇半晌,终是红着脸说道:“你不必担忧。我、我终归是会一直陪着你的。”
是的。她要陪着他。
既然曾经伴着他的许多人都背叛了他、伤害了他,那就让她好好地守在他的身边,让他不再孤身一人罢。
霍云霭猛然一怔。
她素来是羞赧的、爱脸红的。若他不迫着,她就不会主动。
可方才那话语中,分明透着显而易见的坚定和允诺。
年轻的帝王生怕自己听错了,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你……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