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顾鼎臣这些时日来可谓春风得意。

自从被天子任命为会试副考官以来,他便知道自己时来运转了。

从万人艳羡的状元郎到清贵的翰林修撰,再到差强人意的东宫讲官,顾鼎臣的仕途并不能算完美。

好在天子没有忘记他,加之小阁老一再提携,他直升至礼部右侍郎,入阁参与政务。更在谢迁致仕后补了大学士头衔。虽然只是排名最后的东阁大学士,但那也是大学士,可谓宰辅相臣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切除了皇恩浩荡外,多亏了小阁老谢慎。

顾鼎臣自然对谢慎感激不已,发誓要竭尽全力报答小阁老大恩。

谢慎叫他主推匠作学院一事,这本是个烫手的山芋但顾鼎臣毫不犹豫的应下了。

这在他看来是个展现能力的绝佳机会。他入阁以来还没有独自主持过什么大事,如何让百官信服?

越是有争议的事情越是能够让人信服,顾鼎臣现在急需证明自己。

匠作学院的博士训导都是匠人,可高层官员还是儒官居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朝廷是由文官把持的,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

匠作学院祭酒孔谕原本官职是工部郎中,也算是不小的官员了。虽然被授予品级更高一级的匠作学院祭酒,可孔祭酒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吏、户、礼、兵、刑、工。

这是六部的排名。工部虽然在最后但好歹也算是六部。

从这么一个重要衙门“下放”到劳什子的匠作学院,估计正常人都不会高兴。

但不高兴也没有办法,这是天子亲自下的旨意,孔祭酒总不能入宫抱住天子的大腿大哭一场叫天子改掉圣旨吧?

以朱厚照的性格,那孔祭酒估计就要被锦衣卫驾到午门外廷杖打屁股了。

既然不能拒绝,那就老老实实的干吧。何况连东阁大学士顾大人都来主管此事,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这日顾鼎臣来到匠作学院视察,孔祭酒满脸堆笑的陪在一旁。

“顾阁老,这些都是国学院招收的学生......啊这些是国学院的博士,训导......”

孔祭酒殷勤的介绍着,生怕因为错漏了什么导致顾鼎臣对他的印象减分。

顾鼎臣推了推手咳嗽一声道:“孔祭酒不必着急介绍,这些本官都看在眼里。本官真正关心的是这些生员有没有什么新奇的发明?”

“呃......”

面对顾鼎臣的询问,孔祭酒显然有些手足无措。

发明这东西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啊。

“启禀顾阁老,目前还没有。”

“哦。”

顾鼎臣有些失望,沉声道:“授课之余还应该多引导生员思考,毕竟朝廷培养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推陈出新的。”

孔祭酒忙不迭点头道:“下官明白。”

顾鼎臣甩袖而去,一路来到内阁。

一进内阁值房,他便冲谢慎礼道:“小阁老,匠作学院的情况恐怕不像想象中那么理想啊。”

谢慎放下笔来点头道:“这是自然,发明不似作八股文章,怎可能信手拈来。九和也不要太着急。”

“唉,下官是担心长此以往,给了那些嫉妒之人攻讦的理由。”

谢慎微微眯着眼睛,并没有立刻作答。

“九和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他们攻讦又如何?难道就能改变陛下的意志吗?”

谢慎不疾不徐的说道:“匠作学院是陛下力推的,怎么可能朝令夕改。九和放手去干好了,天塌下来有陛下和本官给你顶着。”

顾鼎臣闻言大喜,谢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说什么?他再说任何话都是矫情了!

“九和看看这份奏疏吧,这才是当务之急。”

谢慎将手中奏疏递给了顾鼎臣,顾鼎臣小心翼翼的接过一字一句的读来。

读过奏疏后顾鼎臣神色极为凝重。

“小阁老,这运河一事事关国运不可草率处置啊。”

谢慎点了点头道:“九和说的本官又如何不知呢?运河是连接南北的要道,是大明的命脉。现在河道淤塞,通航能力大大下降,若不治理情况只会更加恶化。”

顾鼎臣试探着问道:“小阁老心中可有计较了?”

谢慎轻叩了叩手指道:“现在大致有两个办法。其一是重新挖一条新渠,连接大运河。其二是清挖淤泥,疏通河道。”

顾鼎臣恭敬道:“小阁老倾向于哪一种?”

谢慎苦笑道:“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对财力物力的要求极高。”

这真的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干的好了别人会说你是应该的。干的不好立刻会有人跳出来攻讦,说你是糟蹋国库存银。

实际上隋唐大运河到了明朝运力已经大大降低。山东至北京段是重新挖的新渠。

可即便如此,刚过了一百年河道便又是被淤泥垫高,通航能力大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阶段。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运河是人工河,河水流速太慢,淤泥容易沉积。所以每到一段时间便需要人工进行清淤,要不就得重新挖一条河道代替原本的。

挖河道肯定耗资巨大,但能维持的时间长,至少一百年内没有问题。

而挖淤泥收效快,可没准十年二十年又得犯老毛病。

“这件事还得看陛下的意思,吾辈也只是将利弊陈给陛下而已。”

朱厚照的意志在此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皇帝的支持运河不不管是重挖还是清淤都不可能完成。

“嗯,自该如此。”顾鼎臣也认为先将奏疏陈报给天子最稳妥。

明代大运河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性。

漕运主要是将江南湖广的粮食运到北面,如果走陆路损耗太大,走水运则相对好些。

在更好的运输方式出现前,大运河的地位都不会改变。

谢慎希望将来有一天大明不再依赖运河,那就证明运输方式上有了革新。

有了匠作学院,他相信这一天终会来临。

......

......

内阁将难题抛给了正德帝,这让朱厚照头疼不已。

他已经习惯了内阁帮他处理政务,突然间要他乾纲独断还真是有些不适应。何况一上来就丢给他这么大难题,没有缓冲啊。

开挖运河这种事情绝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一旦处理不当将引起极大的民怨甚至爆发骚乱。

正德初年就已经发生过农民起义,这让朱厚照心有余悸,一直谨小慎微生怕再激起民怨。

背负双手在殿内踱了数步,朱厚照还是不能决断,懊恼之下连叹数声。

见天子这幅愁苦模样,张永小心翼翼的说道:“既然陛下也为难,不妨叫九卿廷议看看。”

朱厚照眼前一亮。

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内阁也一时给不出答案,多问问意见总是好的。

张永遂前去外朝传口谕了。

六部尚书、通政使、都御史、大理寺卿等九位重要朝臣遂聚集在一起讨论,运河之事本就是很难讨论出个所以然的,加之九卿都急着表现自己,难免出现意见不一致,好在九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懂得克制情绪,最多便是负气不语,并没有出现拳脚相向的尴尬情况。

整整一天过去,支持清淤的人占了上风,张永遂回到豹房向天子奏报--九卿主张对运河清淤。

这也和朱厚照的意见不谋而合。

他确实不太敢在这个时间下旨重新开挖运河。一旦挖掘新运河,国库甚至内帑的银钱全搭进去都不一定够。最重要的是开挖运河需要征发大量的徭役,这可是会引发民怨的。

朱厚照虽然贵为天子,但也是怕生变的。

唐太宗不是说过吗,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假使一个皇帝作出有违民心的举动,肯定会引发危机的。

朱厚照长长吐出一口气,朝张永摆手道:“还等什么,把旨意传到内阁去吧。”

......

......

张永到内阁宣旨时适逢内阁三巨头都在。

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李东阳沉吟了良久才问道:“陛下英明,不过即便是清淤河道也要征发徭役,是只征发河北布政司的还是连带山东也要征发?”

“这个......”

张永不过是个传声筒,哪里知道该怎么回答,哭丧着脸道:“李阁老这个奴婢也不知啊。”

从理论上来说整个山东到京师的河道都应该清淤,但若如此征发徭役最少几十万,数量并没有比开凿运河减少太多,只不过徭役时间大大减少。

而如果偷些懒清淤部分严重淤塞的河段,征发徭役数量也能降下来。

剩下那些淤塞不太严重的河段则可以等一等,过段时间再征发徭役来清淤。

错开时间民间的反应也不会那么激烈,其实是最合理的。

“那就有劳张公公再跑一趟了。这种事情关乎国家大计,丝毫错不得。”

“奴婢晓得。”

在李东阳面前张永自然只有装孙子的份,连忙应声离去。

张永一走,谢慎便拱手道:“西涯公觉得应先清理一段,还是全部清淤?”

“四明觉得呢?”

李东阳面上带笑,反问道。

“当然是全部清淤。”

谢慎斩钉截铁的说道。

其实他本来是希望能够挖掘一条新渠引流的。可是这样一来需要耗费太多银钱,大明朝廷恐怕吃不消。

那就执行备选方案好了。可要是连备选方案都扣扣索索,就太不像话了。

“分段清淤等于是自己在骗自己,不出几年那些未清理垫高的河床还得清淤。如此反复还不如一步到位。”

李东阳赞许的点了点头道:“老夫也是这么想的。九和你怎么看?”

李东阳又转向了顾鼎臣,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

顾鼎臣深吸了一口气道:“学生愚见,觉得也应该对全部河道清淤。”

“老夫之所以叫张公公前去奏禀天子,是为了让陛下独立思考这个问题。若是事事都由内阁代劳,将来若真有大事需要陛下独断恐怕会有问题啊。”

李东阳说的已经很明白了。朱厚照是个甩手大掌柜,几乎把所有政务都交给内阁处理。

从阁臣能力来说这当然没问题,但就像李东阳说的,天子把内阁当作拐棍一直拄着,将来有一天万一松不开了呢?

有些事情内阁可以处理,有些事情内阁却是不能处理啊。

天子若是丧失了乾纲独断的勇气对大明帝国来说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西涯公真是用心良苦啊。”

谢慎不由得感慨道:“陛下若是能通过此事重拾理政的责任,最好不过了。”

“征发徭役这点其实不必担心。四明你进行赋税改革后徭役已经少了不少,像清淤河道这样的几十年只需要一次百姓们还是能够承受的。”

谢慎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还是应该对征发徭役的百姓减免至少一年的税收。”

以徭役抵税并不稀奇,谢慎这么做也是希望百姓们心里可以更平衡一些。

“哈哈,老夫不反对。只要四明能够劝服陛下,老夫一定支持。”

这等于就是表明态度支持谢慎了。以谢慎和朱厚照的关系,只要想要说服天子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江南的漕粮可一定不能断,不然北边驻军就要饿肚子了。这件事宜早不宜迟,等陛下下了旨意便发六科给事中誊抄邸报吧。”

李东阳有了些许倦意打了个哈欠道:“老夫先小憩一会,有什么事四明可随时叫醒老夫。”

谢慎眼眶一红道:“西涯公放心休息,这里有我与九和呢。”

李东阳的身体虽然比谢迁健朗,但毕竟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样年纪的老者还得天天来到内阁当值,为大明朝操碎了心,真的值得敬服。

谢慎觉得自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让李东阳多少轻松一些。

他把顾鼎臣拉到一边,低声嘱咐道:“谢某要离开内阁一会,这里便有劳九和了。”

顾鼎臣点了点头道:“次辅放心去吧。”

......

......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南宋游记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