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招待所住了一晚上。
而运十飞机的技术团队则是在仓库里奋战了一个晚上。
前面说过,为了维持运十飞机的研发资金来源。
他们不仅仅开了观光旅游,还搞货运运输。
这会座椅都拆除了,得及时的安装回去。
此外有些固定卡扣一部分固定绳索需要拆除,不然影响美观。
好在一行人奋斗了一个晚上,终于在天亮前,完成了改造工作。
技术人员这才赶回去休息。
第二天,讲解员换了另外一个人。
车子也换成了较为新颖的丰田海狮面包车。
一进入工厂范围,就传来广播的洗脑声。
就是那一份麦道引领中国航空事业说辞。
讲解员还煞有其事的说道:“这边就是我们最先进的厂房改造计划。预计明年就引进先进的麦道客机技术。”
“到时候可就不得了了。计划生产25架最先进的客机,足足40亿的订单。”
杨先进也吓了一跳:“40亿!这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吗?”
他曾经作为南头的一把手,都没有花掉这么多钱。
赤湾码头一期工程,也不过一千多万,历时两年多时间完工。
办民用的机场,在杨杰的引导下变成对标白云国际机场的百分之八十标准。
三跑道改成双跑道设计。
总投资也仅仅只有七千万。
此外还有南头铁路项目,环特区周边高速货运通道项目,这些都在一千万左右。
就算是旧罗湖区,也没有说一次性投资40亿的大项目。
上飞这是要发疯了吗?
杨杰也很不理解上飞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事情不是一家制造厂能决定的事情。
他要是真有40亿,估计运十飞机早就出了四五架试验机。
这么多的资金只能是来自于魔都的财政支持。
麦道公司也特别狡猾,不仅仅和上飞合作,还和沈飞合作。
后来的东北航空公司,基本上就是清一色麦道飞机机组。
麦道公司确实是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市场打开了前景。
但问题是,你说好要给我们的技术呢?
如果真的有新的技术,也不会有后来的ARJ飞机计划。
甚至商飞也不需要全部从零开始。
这么明显的骗局,居然也有人相信?
还别说,上飞和魔都的领导就相信了。
他们已经开始倒腾旧的运十生产线,这些地方专门空出来,留给最先进的客机做生产线准备。
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如何的火热。
最先进的飞机,引领航空新潮流。
这搁谁都不能压抑内心的激动。
...
下午,某仓库的一角落,运十飞机就这样静静的坐落在那里。
战略忽悠局的张局座有一句名言。
“任何军事装备你首先得看它好不好看。”
“不好看的装备,战斗力一定是有问题的。”
于是很多人反推这个结论。
那就是颜值高,可以确保战斗力。
运十飞机的颜值,放到二十一世纪的机场上,那也不过时。
杨杰看着万分激动,他以前只在照片上看见过这架大飞机。
杨杰问道:“可以上去摸摸看吗?”
讲解员:“可以。”
随后,工作有人搬来了人工梯子。
一行人开始沿着木梯子爬上去。
运十飞采用了西方经典的座椅布局方式。
中后段是单通道,单排6座。
前半段为单通道,单排4座。
厕所则是在最末端。
此外有点与现代客机不太一样的地方。
首先是机组乘务人员的休息区。
一般飞机是在乘客头顶的某个小夹层中。
而运十飞机则是在乘客区的下方和货仓挨着。
其次就是仪表盘,乍一看毛系风格十足。
密密麻麻的操控按钮和仪表盘,全是中文标注着。
通常驾驶室需要2名驾驶员和2名通讯员一起配合工作。
象征着现代化的液晶显示屏一类的,压根不存在。
航空仪表上,运十飞机无疑是落后了许多。
差距大概就像是新舟60和运7的区别。
而这么多仪表盘的背后,代表着各种超重问题。
为了平衡这个重量,设计人员又会对飞机作出不一样的调整。
虽然它的外形和波音707很相似(貌似现代飞机都差不多样子)。
但各种零部件配平,内部基本框架已经大幅度的变样了。
唯一能算借鉴的,大概就是大致的外形,还有内饰座椅布局。
尾部的气动外形则是接近英国喷气式飞机的标准。
此外还有一部分钢索控制的操控,这是沿用了毛系的操控。
优点是结实,耐用。
缺点就是,再次超重。
至于运十和波音707对比,其实很多资料给大家一个误导。
好像不如美国人的五十年代旧飞机。
实际上波音707也是不断改进的。
你能说1935年生产的汉阳造步枪和1900年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是同一个水平吗?
完全不能。
运十的性能指标,吊打波音707飞机的早期型号完全没有问题。
但运十比不过波音707飞机的最后两款改进型号,这也是事实。
人家的发动机是康维508涡轮风扇发动机(另一款没查到),技术更加先进,能承载的推力更强大。
这就是技术差距,这个没办法解决。。
而这个差距,即便是麦道公司吹嘘的现役飞机也比不过波音707的改进型号。
此外,波音有更好更加经济实用的双发波音737。
波音707的4个发动机,无论怎么改良,自然比不过波音737的2个发动机的燃油经济。
比起载客量,波音还有更加高大上的空中女王波音747。
这才让波音707的改进型号只有少量的生产后,就匆匆忙忙的关闭了旧生产线。
大家都会认为,波音707这样的布局,已经过时了。
同样,上飞的领导和魔都的领导在得知可以获得双发麦道82飞机效果图后,果断抛弃了4发运十客机的研发。
至少这算是高明的举动。
双发客机取代四发客机,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
但,这时间上是不是早了点?
现在才83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