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趟航班的飞机,是英国人的三叉戟飞机。
这是一款和波音707差不多时期相互竞争市场的飞机。
波音707诞生之初,英国人没有大型远程客机。
于是英国人开始研制。
玩四发喷气式飞机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油耗过高。
油耗高,就容易飞不远。
英国人选择了三个发动机组合。
机翼两侧各一台发动机,机翼尾部一台发动机。
这就是三叉戟的由来。
这个操作当时是惊呆了业内人士。
但考虑到英国人曾经把2台发动机叠加放尾部的做法,似乎也没毛病。
还别说,三叉戟出来的时候,就引领的时代的潮流。
三发飞机的燃油经济效益比起四发飞机好多了。
并且可以从欧洲飞越大西洋,直达纽约。
当时的波音707飞机,载客120人,一小时烧油12吨。
而三叉戟载客110人,只需要烧油9吨。
这中间的经济效益差距很大。
于是各国纷纷开始加入三发飞机的研制序列。
到了国航手里的三叉戟飞机,早就不是初期的型号,而是改进型号。
载客量也比最早的版本提高到120人左右
因为改良了发动机,平均燃油消耗大约是6吨多一点。
理性状态下,飞长途则可以下降到每小时5.2吨燃油。
这并不是说运十的客机比它更加的省油。
而是大众廉航玩的就是减重。
满载燃油是55吨,但我只带20吨。
同时对乘客的重量大幅度的限制。
飞机的整体重量降低,这平均油耗自然就被压低了。
网络传言某秋要求空姐减重。
开玩笑呢,一个空姐能减几斤重量。
远远不如减少燃油装载量,和乘客行李重量减的多。
改进版本的三叉戟飞机的发动机,则是换成了大名鼎鼎的贝斯mK512涡扇发动机。
顺带一提,这款发动机的国产化版本,就是大名鼎鼎的涡扇9。
至于网友吹嘘的贝斯发动机比涡扇8(运十发动机)强,更省油的逻辑。
其实是实在是搞不懂这个逻辑。
贝斯mK512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54千牛。
而涡扇8传言是仿造Jt3d-7发动机,装机测试结果,单台最大推力是82千牛。
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水平。
推力小,自然相对油耗低。
这个解释,估计大家应该很清楚吧。
不管如何,总之这架三叉戟飞机和中国的渊源还是很长的。
很早就引进了中国使用。
此外英国人也是选择了市场换技术的形式。
引进的贝斯发动机总金额,在七十年代早期是七千万英镑。
其实和79年,上飞引进麦道飞机那40亿的投资,两者体量差不多。
区别在于美国人使诈,麦道项目失败了。
而英国人的很多技术是实打实的,真给图纸。
运十飞机就借用了大量的三叉戟技术,而不是波音707的技术。
...
国航从白云机场到首都机场的票价是91元。
乘客需要提供单位介绍信,以及副省级单位的盖章才能购票。
这无疑是会大大的削弱旅客乘坐的数量。
但人家不在乎。
国航是唯一指定可以涂装国旗图标的飞机,还有专属代号cA(中国航空)。
他存在的意义是独一无二的。
是不是盈利,这不是他们的员工该关心的事情。
能不能体现大国形象,这才是最重要的。
国航运营的模式依旧是计划经济的那种任务指标模式,而不是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新飞机和经验老道的驾驶员都飞国际航线。
留在国内的则是机龄老旧的飞机。
豪华奢侈的波音飞机是看不到了,但三叉戟似乎也不错。
登机前压根没有所谓的检查。
不少人一边抽烟,一边吹牛上飞机。
不少人携带着大量的行李箱,让工作人员塞入飞机的内部。
这其实是后来出现的海外代购模式。
首都是极其保守的,外国货并不多。
很多干部就利用特殊身份,搞起来代购的项目。
因为国航没有行李托运的限制。
飞机运输比起火车运输,可真的是太方便了。
前方某个小眼镜干部还在和同伴吐槽:“要我说,这大众廉航是个大坑。”
“我带80斤的货,他们敢找我要50元。”
“我坐个飞机,这货物比我还值钱。”
同行则是指点到:“笨呐。你不会从这带货,在坐大众廉航从魔都飞回来吗?”
小眼镜恍然大悟:“哦!老弟,果然是技高一筹。”
杨杰听着满头黑线。
他原本给公司的定价是托运货物5毛钱一斤。
后来赵书记找他反馈,最近有不少不法分子在往内地大量倾销商品。
他的大众廉航作为空中运输的关口,也要卡死这个路子。
于是,托运重量逐级增加的运费的计算模式出现了。
7公斤内免费。
7-10公斤的,超额重量收费为1毛钱一斤。
10-15公斤的,超额重量收费为3毛钱一斤。
15-20公斤的,超额重量收费为5毛钱一斤。
超过20公斤,加大收费标准,并且不享有7公斤的免费托运额。
而且对于某些特殊的电子产品,还有额外收取所谓的安全费,额外保险费。
大部分人出行可没有那么多的行李。
这个成本很合算。
带货的人被玩的欲仙欲死。
最后吓跑了一大堆人。
他们走了,去了白云机场也无所谓。
鹏城目前初步估算人口达到了500万,潜在客户估计有个四五万人。
运营半年时间了,几乎每天都是爆满的存在
有的是需要体验飞行的乘客。
少量这些人,完全不碍事。
有大把的有钱人,每周都想要去体验空中飞行。
还有人专门体验在万米高空上吃午餐。
玩的就是上流社会(1.1万米,确实上流)。
为此,大众廉航还专门开辟了VIp订餐服务。
去大酒店订购高档的美食,赚一波额外的服务费。
空中小卖部已经进化成了空中旅游服务。
虽然空间稍微狭窄了一点点,但问题不大。
大众廉航不需要介绍信,这就等于放开了水闸。
客源特别多。
还有从广州专门跑来特区体验的乘客。
此外,不少商人也打起了空中广告的主意。
飞机上有专门的彩色电视,播放各种广告。
这收益是杠杠的。
那些去香港创业的成功人士,或者在香港拍电影的公司老板。
一年的盈利都都赶不上他两架飞机的广告费盈利能力。
精准定位高收入人群的专项广告,必须高额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