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中的老学究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研究古礼出身,连这些人都并不全都认可儒学,或者说不认可其中某些言论。
就更不必说其他学派了。
这段时间里,朝廷新发的三册书籍,在民间文人群体中同样引起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儒学》一书,各学派门生对其褒贬不一。
但大体上,还是不看好的居多。
此时的人族,仍处于思想的萌芽阶段。即便是法家这种当之无愧的第一显学,依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就更不必说新兴的儒学了。
因此,民间讨论声之激烈,还要胜过学宫中许多。
就连阳城这种皇帝脚下,都有不少人在交流着儒家学说。
其中有普通官员,也有还未出仕的文人。
妙音阁中,今日的喧哗声比起以往明显还要更大几分,不过这时候说话的基本都是没有官职在身的普通文人。
平时官员们虽然喜欢来此,但白天肯定是不行的,有公务要忙。
就算想摸鱼,也不可能明目张胆来这种地方。要是被人发现,官还做不做了?
晚上来玩玩倒是可以,那时候没人管。
何况青楼这种地方,白天来本身也没什么意义,和普通酒楼茶楼没什么区别。
姑娘们白天都休息,没有营业的,最多偶尔出来个人弹上一曲。
此时的妙音阁内,就有些白日里没什么事的白身文人在这打茶围闲聊。
说着说着话题便引到了近期风靡天下的三本启蒙书籍上。
“……圣上还真是厉害,听说这《识字》是出自他的手笔,这种断字方法的确实用。”一名青衣文生出言感叹道。
“《识字》算什么,要我说最厉害的还是《儒学》。看过此书之后,感觉心境都升华了不少。每次阅读,都能有不同的体会。”另一人放下手中的书籍,反驳道。
那册书上赫然写着“儒学”二字。显然,此人正在反复品读。
“我倒觉得这个《儒学》有些误人子弟。相较于法家的出发点来说,这儒家一说未免私心过重了。”
“言之有理,我也有此想法。你且看这里,”又有一人,一边说着一边取过桌上那本书翻到其中一页,“‘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讲的是劝人向善。”
说着又翻了一页,“还有这句,‘德不孤,必有邻’,同样如此。”
之后又找到几处类似言论,方才总结道:“通篇下来,尽是仁义礼教,却无明确标准。此为私。”
“呵呵,李兄,这么想你就错了。”旁边有人闻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笑道。
“哦?那张兄有何高见?”
“我有幸也在天下学宫中待过几天,聆听圣皇教诲,倒是可以分说一二。”被称作“张兄”的年轻文生目露崇敬,肃然道。
“张兄进过天下学宫?!你是怎么进去的,不是说那里选拔严格,以前一直是许进不许出吗?”
“也并非完全如此。藏书阁的核心区域,确实许进不许出,审核严格,但其他内容,却是并不忌讳的。你们没看到六部官员们也在天下学宫中进修,却依然来去自如吗?”
其实此人名为张颜,乃是名家之人,也就是宣委会的核心成员之一。
有一部分人,秦昭是专门让他们一起进入学宫中学习儒家思想的。为的就是日后方便这些人替他在民间做些这方面的宣传。
其实名家这个学派,本质在于“思辨”与“扬名”,政治理念反而模糊不清。也不忌讳学习其他学派,甚至喜欢寻找其中漏洞。
当然,这与子非的批判是完全两码事。名家更多的是诡辩,而非真正从本质上去钻研其他学派的问题与缺陷。
“李兄,与你说的恰恰相反,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为公’。”
“没有标准,谈何为公?”那个“李兄”明显有些不服气。
其他人也凝神看向张颜,想听听当初夏皇是如何说的。
“此为‘道’,指明的乃是一个方向,是一条约束自我的准则,而非法律,自不需要明确标准。刑罚不用儒家去践行,有《夏律》在便够了。”
见众人神情疑惑,他继续解释起来——
“比如‘仁以为己任’,比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比如‘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这些原则,都是指向他人。
“不同于天师道那些人所推崇的‘坐忘心斋’这种修身路径。儒家谈及提高自我,克制自我时,目标,或者说受益者,最终指向的是他人,是公共利益。
“儒学,最终所追求的乃是‘天下大同’!”
等他说完之后,这些文生有些凝眉思索,有的恍然大悟,但也有人并不服气,欲言又止。
张颜微微一笑,明白他们在顾忌什么——这里毕竟是皇城脚下。
也不在意,直言道:“圣上曾言,要解读儒学内涵,应与时偕行,不要强作结论。以上这些,也不过是一家之言,其中真意,还需要诸位自行发散。”
“原来如此……”听到这话,在座众人顿时肃然起敬。
更有许多人眼中流露出强烈的渴望之情,“天下学宫……何时我也有机会能进入其中学习一番呢……”
见此情景,张颜在心底暗笑一声,“陛下的任务,这才算圆满完成了。”
与此同时,正坐在屏风之后,暗自听着众人议论的妙音阁头牌妙音仙子,双眼中同样波光粼粼。
她的手中,赫然也正握着三本书籍。
但心神却并未放在外面讨论热烈的《儒学》一书上,而是纤手轻轻摩挲着那本《识字》。
一双妙目在书册上流连不去,轻叹一声,心中暗道:“若是我在年幼之时,也能有此机会,该有多好……”
......
玄州相县,周氏族地。
少族长周煜手中同样拿着那几册书籍,摇头轻叹。
神色间倒也不见有什么失落,更多的是一种任命般的无奈。
作为曾经被扫灭的四国所遗留下来的王族遗脉,周氏现在算是过得不错了。
虽然比不上那个曾经最佛系的晋国澹台氏——家族嫡女入朝为官,如今手握中情府大权,全族也都随之迁入都城。
但谁让人家识相的早,本事又大呢?
不过虽说比上不足,但比起其他诸侯却绰绰有余了。
武国吕氏谋反被先皇灭族,之后梁氏也造反失败逃往海外。
乾国姬氏更是被当今夏皇所灭,全军覆没。
只有一直不曾出手的周氏,现在反而算混得还行。
虽然不像过去那么逍遥自在,也解散了私军,而且随着推恩令的颁布,未来必将衰落下去。
但起码还活着,这就已经很值得庆幸了。
而且衰落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起码现在的周氏族长,还有个彻侯爵位,足矣保证周煜一辈子衣食无忧。
“我这辈子,当个富家翁倒也不错……”他看着手中那本《儒学》,喃喃自语道。
在看过这本书之后,他就知道,周氏一脉,以后彻底没戏了。
不同于那些文人,他是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思想的。
他深切的明白,不同于法家,这儒家法度不在纸面,却在人心。
未来,只要夏皇不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恐怕位置将稳如泰山。
甚至随着这儒学思想深入人心,哪怕出现亡族灭种之危,天下百姓,也会愿意随其一同赴死。
况且,这本书中明显有许多未尽之言。以他对秦昭的了解,其中必然还有后文。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啊……”
周煜叹了口气,将手中书册随手让在一旁,懒洋洋地躺在了摇椅上打起瞌睡来。
......
无论天下人如何议论纷纷,发放书籍之事闹得多么大,第二天太阳还是要照常升起。
今天,是举行朝会的日子。
麒麟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秦昭则高居于龙椅之上。眉心一道紫色纵纹,将他映衬的愈发神秘而威严。
在见礼过后,他照例询问道:“众卿可有要事启奏?”
半晌无人说话。
最近大多数事情,其实都已经私底下解决了,并没有需要在朝会上商议的,自然也就没人发言。
按照情况,这时候由他随便讲两句基本就可以退朝了。
不过,秦昭今天却有大事宣布。
“朕曾设立天、地、人三榜。其中,天榜为风云榜,列数人族隐秘势力;地榜为名将榜,排列人族各位将领;人榜为金鳞榜,描述人族俊杰英才。”
“来了。”许多人在心中暗道,神色严肃起来。
此事秦昭早就开始筹备,百官中自然也有不少人知晓,并参与制定方案。
他这话一出口,相关人员自然瞬间打起精神。
果然,就听秦昭继续说道:“然而,现如今隐秘势力已经基本拔除干净;俊杰英才也都入朝为官。所以,朕今日准备重订三榜,激励天下人进步。此后三榜,不再有天、地、人之分,各具标准,亦有奖赏!”
话音落下,他伸手一挥,一道光幕悬浮在大殿上空——这是天阙棋局的功能。
只见上方悬浮了三个大字——造化榜。
“第一榜,名为造化榜。此榜单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功法、战术,只要是有益于我人族进步的,皆可排列于上。”
闻言,内阁辅臣公羊楷走出队列,对他躬身道:“那么请问陛下,此榜如何排名,又如何奖赏呢?”
秦昭见状轻笑一声,暗道这人还真是会来事。作为内阁成员,此人自然知晓其中细节,这时候只不过做个捧哏罢了。
他也不在意,出言解释道:“如今我大夏王朝,已经初现盛世气象。修行道路,学派学说,生产用具等等,亦是层出不穷。
“朕知道,你们心中有许多想法,只是欠缺了一些灵感。无论是自家学派的进一步晋升方向,还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个小小瓶颈,都是阻碍前进的绊脚石。
“也许这些难题只需要灵光乍现便能解决,但在没有想到之前,总是让人左右为难,甚至怀疑先前的道路是否正确。”
这时,殿内的文官们神色一动,猜出了他所说的“奖赏”是什么了,不禁有些激动起来。
“想必各位也猜到了,奖赏正是进入天下学宫中的‘大衍阵’与‘馔经塔’。”
秦昭也没卖关子,直接便说了出来。
“‘大衍阵’与‘馔经塔’因为其特殊功能,无法一次性容纳太多人。为了彰显公平,朕决定用作奖励,至于能在其中驻留的具体时间,就要看上榜之物的排名了。”
“请问陛下,这排名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有官员迫不及待地问出了此时大多数人最想知道的问题。
他们可是都体会过“大衍阵”与“馔经塔”的玄妙之处的。
那种灵感迸发,如醍醐灌顶般的畅快感,真的难以言喻。
甚至出来之后,都有种自己变成傻子的错觉。
“投票!”秦昭朗声道,“朕会给出一百八十个名额,众卿,或者天下任何人若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向户部与各地官府报备。之后,每年全国统计投票一次。上榜之人,便可以按顺序获得在这两处修行的机会。”
如今的大衍阵与馔经塔,共计能容纳三百六十人。
但是他自然不可能把名额都放出去,有些自己看重的研究,都要用到这两处建筑。
比如蒸汽机,比如儒家研究,比如仙粟,比如化肥等等。
不过除此之外,倒也可以给其他人一些机会,说不定就能有意料之外的好东西出现。
“当然,”秦昭面色变得冷肃起来,“若是为了上榜,获得更多票数,胡说八道的话,别怪朕不留情面!”
说到这里,他微微催动眉心神眸。
殿内众人就见夏皇眉心紫纹前方有一道亮光浮现,如同一只微张的眼眸悬于空中,盯视着他们。
霎时间,所有人都感到身上一寒,有种被看透的错觉。
原本还有些小心思准备钻漏洞的人,纷纷收敛起来心中那些阴暗的想法。
能得到一个优异的修行环境当然是好事,但为此送命可就不值当了。
“有过该罚,有功自然要赏。”警告过官员们之后,秦昭神情缓和下来,继续说着,“凡是能位列前十之人,若是最后借助‘大衍阵’与‘馔经塔’取得成就,朕还可以答应他们一个不太过分的要求。”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后脸上浮现惊喜。
虽然从无数名额中脱颖而出有些困难,但终究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这可是夏皇的承诺啊,一般的愿望肯定不是问题。
本来能进这两个地方修行就已经很难得了,如今又有额外奖励,怎能让他们不兴奋。
纷纷躬身行礼道:“谢陛下隆恩!”
秦昭微微点头,也不在意,继续说起了下一个榜单——
“第二榜,名为问道榜。顾名思义,乃是为天下学派排名。排名越高者,该学派在天下学宫中学习的名额越多。”
当然,这个名额就是“传道楼”与“藏书阁”这两个常规地点了。
但即便如此,文官们依旧情绪高涨。
虽然这两个地方对个人的提升效果不如“大衍阵”与“馔经塔”,但名额多而且难度低啊。
天下学宫能容纳数千人,谁能在其中拔得头筹,无疑对于自家学派的进一步发扬大有好处。
而此时的文官们,也纷纷反应过来。
难怪陛下先前说新年过后,他们就不能继续在学宫内学习了,原来是用在了这里。
“陛下,不知这问道榜,又是如何排名的呢?”又是公羊楷,主动出列询问道。
“暂时与‘造化榜’一样,在民间投票,哪个学派人望高,哪个学派就能多进一些人。”
“暂时?”许多人敏锐地察觉到他说的这两个字。
意思是说以后排名规则还会变?
虽然看到了众人的疑惑,秦昭却并未具体解释。
以后自然是要变的。
等到【国运神坛】建成,科举制推广之后,直接按照文气多寡来评判即可。
这是最公平也最客观的方法。
投票不过只是权宜之计罢了——普通百姓哪里懂得那么多,用这种方法来定排名简直漏洞百出。
至于他设立这个榜单的目的也很明确,为了让各学派形成竞争协作,加快文道进步。
如今天下学宫中优异的学习环境早已名传天下,但凡是个读书人,就没有不想进入学宫的。因此,争夺名额过程中出现竞争自然也是必然。
而在学宫之内,各学派间又难免摩擦出新的思想火花,能进一步推动自身弥补不足,同样也是有益无害。
只要能有这种百家争鸣的大环境,学术与思想的进步速度,绝对能够大大提升。
两榜公布完之后,秦昭不动声色地瞧了眼武将那边。
结果发现一个个尽是眉眼低垂,闷不做声,不禁有些暗自好笑。
就连晏青君,都有些百无聊赖的样子——重立三榜之事,秦昭主要是与文官商量的,提前并未与她打过招呼。
所以这些人这幅作态倒也正常。
“造化榜”不能说与他们完全无关吧,但也相差不大。毕竟战阵这种东西,学起来都费劲,还自己去发明创新?真有这本事,只怕反而用不到“大衍阵”与“馔经塔”了。
而“问道榜”就更不必说了,连奖励都是去学宫读书,跟他们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综合起来,几乎就等于新榜单没他们的事了,这些人能高兴的起来才怪。
但虽然情绪不高,也不敢在皇帝面前甩脸色
只能尴尬的站在另一侧,眼神泛酸地看着殿内文官们。
“最后一榜,龙虎榜。”秦昭轻咳一声,对着武将那边说道。
接着双眼一瞪,喝到:“徐朗,这是在朝会呢,你想睡觉就滚回家里去睡!”
被点名的徐朗打了个激灵,赶忙出列道:“陛下,末将刚刚并未瞌睡。”
盯了这名武将片刻之后,他才轻哼一声,放过此事。
“嗯,站回去吧,以后注意点仪态。”
“是,是。”徐朗忙不迭地点头答应着,迅速回到了队列之中。
“龙虎榜的排名规则很简单,以功勋计算,战功越多,排名越靠前!”
听到“战功”两字之后,一众武将迅速精神起来,瞪大双眼认真倾听着。
“用不了太久,大夏便会对异族发起战争。到时候,出征将领们就以龙虎榜排名来论功行赏!”
虽然殿内群臣早就在心中或多或少有此预感,但今日还是秦昭首次在朝议之时明确说出“发起战争”这几个字。
一时间,似乎有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在殿内蔓延开来,让所有人都神情严肃,在心中默默思考着。
不过相比于文臣在计较着其中得失,大多数武将想法就简单多了,那就是激动兴奋。
毕竟,只有在战争时,武将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凸显出来。
他并未在意麒麟殿中的气氛变化,继续说道:“至于具体的战功计算,不仅要看杀敌数,还要看敌人强弱。关于这一点,在朕的心中,自然有一杆称。该给的功勋,不会少你一分,不该给的,也绝不会多一分。”
其实这所谓的“一杆秤”,就是看气运。但凡击败敌人,他这里都会或多或少有气运增长,以此评判再公平不过了。
“上榜的将领,可以用功勋换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修行法、战阵、以及……秘境!”
当最后这两个字说出来,武将们顿时激动不已。
城北的那座“裕丰山福地”,他们早就进去体验过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在里面修炼,往少里说都是一天顶十天。
现在被秦昭拿出来作为奖励,怎能不让这些人兴奋。
无论到时候是用来修持己身,还是训练兵卒,都极为好用。
看着武将们一脸兴奋激动的神色,秦昭微微一笑,再度出言补充了一句:“至于军功授爵,朕还会另行计算的,不算入榜中,你们可以放心。”
这话说完,殿内一众官员尽皆神色凛然。
他们听出了夏皇此时表露出的决心以及……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