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了会儿锻打铁锭,智朗很快没了兴趣,转而问起了别的项目的进度。
对他来说,现在最看重的还是各种机床,这是继续往下发展的基础。其实,机床早就做出来了,毕竟原理是明摆着的,是早在工业革命前好几百年就弄出来的东西。
东西是有,但能不能真的加工产品就是又一回事了。以镗床为例,这东西是加工气缸的核心设备,不管是刀具,还是导轨,或者是齿轮,东西都做得出来,但装到一块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重点是,那些工匠还完全不知道问题在哪,因为做出来的跟智朗设计的图纸并没有什么区别。而改进……,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改进当然无从谈起了。
很可惜,智朗对这些同样没什么概念,也没空天天到工坊搞研究。他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工坊这些几乎没有数理化基础的工匠,到此为止,往后的技术发展已经不是他们能完成的了。
“前不久送来的学生,怎么样了?”走出嘈杂的屋子,智朗朝金邻说道。
金邻到处指了指:“都跟着学手艺呢!他们学的很快,我觉得用不了多久就能自己做事了。”
前不久,智朗终于向工坊派来了第一批学堂学生,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接受过基本的数理教育,也懂得试验方法,他们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而以前之所以不派人来,原因不少,一来是扩招后的学生很多年纪太小,而扩招前的很多已经定下了别的职务,再或者干脆就是身份问题。这年代,工商仍然是比较低等的职业,而智朗早期收的学生人数不多,多数还出自士阶层,根本不愿意来工坊。也是这几年开始大量招收庶民子弟后,情况这才有了改变。
“走!瞧瞧去。”智朗往其中一个厂房走去。
这里是冶炼工厂,门敞开着,往里走了几步,就看到有七八个少年正拿着小本子,围在忙着浇铸的工匠旁边。他们不时地就问一声,或者记录着什么。
对这些学堂里来的“高材生”,那些工匠倒是尊敬的很,有问必答。
智朗朝一旁的金邻说道:“让人腾出来一个炉子,交给他们操作吧。”
“啊?”金邻有些愕然,“国君,这腾出来一个炉子,损失可不小。”
“那就再多修一个。光看能学到什么,他们要什么,那就尽量提供。这没有的就找我,总之由着他们闹腾。”
“我明白了。”金邻只好点头。
这一批派来的学生共有二十多个,每天就是在各个工坊转悠,重点还是冶炼、铸造、以及锻造、机械加工这几个地方,他们现在的工作就是熟悉各个流程。
看了一会,智朗又把所有学生召集起来,勉励了几句。
在工坊区穿梭了一阵,智朗只觉浑身冻得厉害。不急着回去,他就跟金邻来到了工坊的食堂,这里布设了烟道,室内温暖如春。
这会还没到饭点,食堂有些冷清,只有几个厨子在忙前忙后,这里的很多布置其实跟薪城的酒馆如出辙,显然也是有传承在的。
挑了个靠窗的位置,智朗坐下,要了一份热汤。
“那片硬化路面,现在如何了?”智朗说道。
金邻站在一旁,连忙说道:“完全没有问题。从今年春天到现在,每天都有大量重载马车通过,又经历了数场大雨,路面仍然平整如初。如今到了寒冬,也未看到异常。”
“那倒是不错。等来年春天,就开始向各地推广吧。这两日你做一个清单,把铺路需要的材料都列好,我好让各地提前准备。”
“我明白了。”金邻点头说道。
智朗所谓的硬化路,当然不是后世的水泥路,柏油路,也做不到。事实上,他指的是英国在工业革命前曾铺设的一种以不同大小的石头为基础、再加上普通泥土混合的产物,叫做马卡丹路。这种路后来传到中国,被称作马路,但跟马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
马卡丹路不再使用大块岩石做基础,也不用石板,只是使用三种不同大小的石头、石子,分层铺设并压实嵌入泥土中。
这种修路方式的产生,成本极低,而且路面平整,适合各种马车行驶,尤其是载重大,对路面压力很大的四轮马车。就连后来的柏油马路,其实也是这种路的进化版。
正是这种路面的普及,使得当初的英国获得了远超别国的便利交通网,而且大大缩短了赶路所需时间。据说,曾经有马车在这样的路面上累计走四十多个小时,赶路六百多英里。
相比对马车限制颇多,且修筑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的驰道,马卡丹路无疑更适合大面积普及。
……
第一场雪落下之后,各地的气温继续走低,不过,跟往年一到这会就到处静悄悄的不同,商业的繁荣使得即使在这严寒天气,很多地方仍然热闹,比如屯留。
屯留城外,在已经颇具规模的商业区,今天正有一个店铺新开张。
几个练杂耍的艺人冒着零星的雪花,在店铺门口卖力的表演着。而在敞开的大门里,几辆马车架子正整齐的摆着,尤其显眼的是其中一辆四轮马车。
这是新开张的马车店,又是个新鲜玩意。说起来,那种大规模的马车工坊其实出现也没多久,因为智朗提的一些优惠政策,那些大夫看有利可图,就把家族的工匠集合起来,再置办个单独的厂房就成了。
而结果就是,因为工坊的马车成本更低,质量还更好,所以很多贵族已经放弃了自制马车,慢慢习惯去找那些工坊买。不过,像这样专门的卖车店铺,还是闻所未闻。
很快,就有人在店门外停下了,也有人在店里走动,大部分人的目光都盯着那辆四轮马车。这东西登上过好几期月报,所以大家并不陌生。不过,据说几家工坊都还在生产中,这怎么就摆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