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以后的工作开展顺利,必先立威。至于怎样立威,一般有一下流程。
先来个重大的欢迎仪式,告示地方官吏和百姓,你们新任的父母官来了。
接着盘点账务,比如赋税册籍,库存现银与粮食,以及那些未结款项,清点官府物资,还有刑名案件。
再之清点衙门人员,看一看有没有吃空饷的蛀虫。
之后还要巡逻监狱,查看有没有被冤枉的人员,以及罪大恶极又能“保外就医”的罪犯。
之后还要到县学视察,考一考本地娃子,看一看本地娃子的文采如何,能不能在教化上有助于政绩。
最后还要跟当地的乡绅交换名帖,与当地的乡绅会一会面,看一看哪些值得拉拢,哪些又必须打压。
当然做这些事都比不上在衙门外一贴告示,宣告:\"本官正式上任!\"
由王县丞带头,官吏跟在后面一一向孙山提交账本。
王县丞大概40出头,长得跟王季钧有几分相似,同样是国字脸,浓眉,大眼,看起来成熟稳重。
王县丞秀才出身,趁着新朝缺人之际,谋了个县丞,而且一做十几二十年,在沅陆县更是根深蒂固。
王县丞态度谦卑,并没有因为孙山是个小靓仔,也没有因为是地头蛇而轻视孙山。
无论从迎接典礼还是说话语气,礼仪规矩,王县丞没有十分也有八分。
王县丞把账本递到孙山跟前说道:“大人,这些是前任知县临走前交给下官的账本。因为前任知县赶时辰到新地方任职,没办法等大人到来亲自交接。前任知县把账本交给下官,吩咐下官转交给大人。”
孙山看了看账本,被密封住,上面还有封印,证明王县丞没有打开过,也没有私自改账。
证明王县丞只是个工具人,并没有对账本做什么。
孙山面色平平静静,看了一眼账本,点了点头:“本官知道了,有劳王大人了。”
接着衙门的三班六房的头头一个接一个地递上账本,让孙山查阅。
孙山点了点头:“本官知道了。”
孙山没有第一时间看账本,而是让一众官员陪着他去县学,视察县学。
这次迎新大会教谕也来了,听到孙山喊他出列,愣了愣。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急着上前走一步,回应到:“回禀大人,我是邓教谕。”
不由地一惊,孙知县竟然知道他的名字了?
而且为什么第一站就要先巡查县学?
没有这样的规矩啊。
不过也没有规矩不能第一站巡视县学,孙知县要去,他总不能拦着不让去。
孙山点了点头,轻轻地做了个扶起的动作,微微一笑很倾城地说:“邓教谕,有劳你带我们去县学。本官想看一看沅陆学子的风采。”
邓教谕连忙称是:“是,大人。”
因为沅陆县并不大,县学离衙门也不远,孙山也不打算御马或者坐轿子。
决定步行到县学,顺便让沅陆的百姓认一认脸。
好让骗子没办法假装自己来行骗。
孙山一点也不担心有人来行刺,他一个新上任的知县,根本没有行刺的价值。
要行刺,拜托去皇宫吧,那个比较有挑战性。
邓教谕有点懊恼,因为根本没做好准备,害怕县学生被知县大人问话发挥不好或者说错话。
他是知道县令大人会来县学巡视,但想不到第一站就到县学。
早知道就彩排好,好让学子给知县大人留下好印象。
县学的经费名义上由朝廷拨款,实际是衙门那边拨款,想要获得更多拨款,得要好好表现才行,让知县大人看到学生的潜质才行。
哎呀,都怪自己,竟然不早点准备。
不过说什么都迟了,邓教谕只好硬着头皮领着孙山去参观县学。
王县丞一众官吏也不知道孙山在搞什么?
第一时间竟然不去查账,而是先到县学。
这样做有何目的?
莫非因为孙知县是新科进士,两榜进士,所以特别注重教育?
第一步就去查看县学?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以往的前任知县中,就属孙知县学历最高了。
大乾的沅陆县终于迎来第一位进士出身的知县大人了。即使如夫人般的同进士,但也是进士,总比举人进步。
王县丞一众官吏虽然疑惑孙山的举动,但一声不吭,默默地跟在后面。
孙山走出衙门,走到街上,左右两边不是孙家护卫就是官差护航。
因为一早就开始举办迎新大典,所有仪式完结后,时间才来到中午,距离吃午饭还有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正是学生读书,也是街道店铺开门时间。
孙山一伙人的出现,立即引起两边的百姓围观,大家奇怪地看着被簇拥正中间的孙知县。
百姓甲好奇地问:“咱们的知县老爷去哪里啊?看看,王县丞也在啊,他们究竟要去哪里啊?”
百姓乙也奇怪地问:“是哩,不是把新知县迎进城了吗?怎么朝着出城的方向走去的?”
曾经孙山的脑残粉百姓丙摇了摇头说:“你们没看到前面的那个邓教谕吗?我看不是出城,而是去县学。”
当脑残粉不再脑残时,会变得特别聪明。
这不,百姓丙一下子就猜出孙山的目的地了。
众人放眼一看,前面领路的那个还真是邓教谕。
别问百姓为什么认识邓教谕,在沅陆县就没有他们不认识的人。
一来沅陆县不大,二来有权有势有名气的就那几个人,想不认识都难。
百姓丁赞同地说:“看来我们的父母官还真去县学。怎么就去县学的?莫非是邓教谕请知县大人去的?”
新官上任要做什么,百姓也不知道。
见孙山去县学,还以为邓教谕邀请的。
百姓戊点了点头说:“我看是邓教谕让知县大人看一看我们沅陆儿郎的聪慧,好让知县大人有与荣焉。咱们沅陆最聪慧的儿郎都在县学了。”
群众一边议论一边跟着孙山的脚步到县学那边吃瓜看戏。
虽然他们也只能在大门口站着,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
但不妨碍吃瓜的决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