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急需要人去处理,这件事便落到了叶通身上。
说起来,这件事还与魏忠贤有关系。
这便是他和雷贵上次草原打猎,和春阳王遭遇,双方发生激战,所留下的后遗症,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到底是什么后遗症呢?
不是别的,便是俘虏的处理问题。
那天,魏忠贤和雷贵,凭着出众的武艺,冲破敌人的包围圈,逃了出来。
但手下士兵,却损失惨重。
他们一部分战死,一部分受了重伤。受伤的那部分,都成了俘虏,被作为战利品,押回了思源城。
后来这些人再没回来,村上以为他们全都战死了,便把他们和战死者一样,纳入了失踪者名单。为了息事宁人,村上给予了这些家庭一定的待遇,这事也就过去了。
谁知一天,从长城那边,过来了一个商人。他是中原人,长年在边贸做生意,和长城两边的权贵都有交往。生意的内容主要是把中原的药材,赎往长城以北,再把那边的皮毛,赎回南方,赚取差价,利润丰厚。
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长城以北度过的,主要是春夏两季。为了贸易方便,在思源城有自己的仓库。
某一天,去一个牧主那儿去收货,见两个奴隶,像是中原人。便主动靠近他们,经过询问,两个奴隶承认他们正是中原人,具体身份是雷贵和春阳王那次大战被俘虏的三河寨士兵。被带到思源城之后,被拍卖,成为奴隶。一共十七个人,分属四个牧主。
牧主怕他们逃跑,脸上都打上了奴隶的烙印。
由于水土不服,环境恶劣,他们一块来的人,已经死了好几个。
“你们为什么不逃跑呢?”
听了他们凄惨的遭遇,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这个商人好奇地问道。
“我们倒是想逃跑,但现实中做不到啊,”这些人无奈地说。
原因很简单,首先,这儿是大草原,一望无际,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
再者,草原上游荡着各种凶猛的动物,尤其是狼,特别地凶残,而且喜欢成群结队。如果一个人落单,很容易受到它们的攻击。
况且他们脸上还打着奴隶的烙印,按北国习惯,只要打有这种烙印的人,在没有主人的带领下行走在草原,一律按逃跑者处死。
每个草原士兵,碰到有这种身份的人,都有斩杀的权利。
所以私自逃跑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的结局,就是岁月摧残了他们的容颜,老死病死在草原,成为他乡孤魂。
但他们并不想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
他们渴望回到家乡,回到故里,回到亲人身边。
好在这儿对奴隶,还有一个特别的利好,就是同意你的家人,出钱赎回。
只要牧主收到了他们认为合适的价钱,就会放人,让这些人自由。
现在这些可怜的人,希望这个商人,把他们现在的遭遇,以及祈求,带回家乡,让人们想想办法,把他们救出去。
雷贵知道这件事后,很为难,迟迟拿不定主意。
因为去北面捞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花一大笔钱不说,关键是这样的差事还危险。由于长年战争,双方互相伤害,敌视很深,到那边不说能不能完成任务,还有随时被杀的危险。是个苦差事,没人愿意去。
不去又不行。
虽然最初雷贵压制了这条消息向外传播的途径,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人们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一时间,寨里炸开了锅。
那次狩猎,除了极少一部分人是魏忠贤带来的人外,大部分是本地人。
战事相当惨烈,所带的士兵,几乎没人回来。
由于交战区太靠近边境,战后也无法收尸,这些人中,到底谁阵亡了,谁做了俘虏,始终是一个谜。
寨上把这些人一律按战死人员处理,无论俘虏还是失踪。除了拿少量的抚恤金外,这些人的家属只能默默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当现在听说有人被俘,并且多达数人时,人们再也忍不住了。
由于没有被俘人员的详细名单,这使所有的遇难家属,都看到了希望,都希望自己的亲人还活着,是俘虏中的一员。
所有的家属都这样认为,并且开始向寨上管理层施压,要寨主以最高领导的名义出面,解决这事。
这事也得到了其他与此事无关人员的支持。
毕竟他们也有亲人在服兵役,谁也无法保证,相同的事会绕着自己走,而不落在自家亲人头上。
帮助他们,其实也就是变相地帮助自己。
纷纷加入请愿队伍,声势浩大,共同向寨上施压。
寨上如果不解决好此事,就必须得给村民一个合理的说法。
雷贵陷入深思中。
他手下有几千人,但大部分是本村村民,东岛是他们共同的家园。整个岛上,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和平时,只有少数人加入现役,对岛上进行一般的安全管理。
战时,则全民动员,只要拿得动枪,都是现役士兵的一员。
境外曾有几次小规模的冒犯,寨里知道消息后,敲起了牛皮战鼓。闻讯,寨民们纷纷拿出武器,听候调遣,抗敌情绪高涨。
村民们在应负的义务上,从没有让他失望过,对他极力配合。
这次事件,处理不好,会冷了这些家属的心。如果得不到寨民的支持,三河寨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考虑再三,雷平决定满足村民的愿望,派人去救回这些俘虏。
至于派谁去,他决定不指派,由自己报名,采取自愿的原则,然后寨里再评估,此人是否胜任,再做决定。
如果没人揽这个破活,寨上便直接指派。
无论如何,这事非解决不可。
会是在寨里的议事堂召开的,二十几人的座位,座无虚席。寨上只要有职务的,都接受了邀请。
果然,第一次讨论这事,不是很理想。人们鸦雀无声,各人在想各人的心事。
次日,又开了一次会。
大家仍反应冷淡。
看着大家不言不语,雷贵很失望。下面闹的很厉害,再派不出人来,真的会出事的。
正当他失望透顶时,一个人站出来,大声说:“如果寨上信得过我,我愿意前往。”
见有人已经主动出来承担责任,剩下的人才长松了一口气,现在终于不再尴尬了。
他们心怀感激地一齐望向那个人,发现他正是平常不被注意的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