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章武二年,邺城,王宫。

去年登基称帝后,为了更好的打击北境的异族,刘备在和诸葛亮等人商议后,还是决定设立陪都,并选址邺城。

大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两人,更是常驻在此。

庞统在去年扫清了拓跋鲜卑,河西鲜卑后,集团内众人对于这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军师,也是有了新的认知。

而庞统本人也像被打开了新世界一般,为了能时刻方便出关,就留在了邺城。

自此奇葩的一幕发生了,左丞相诸葛亮坐镇中枢长安,右丞相庞统坐镇陪都邺城。

作为名义上领扬州牧的高官,不待在本州是否合适?

庞统表示这都是有样学样,这是扬州官员的优良传统,前一任扬州都督,一年四季都没在扬州待几天,全靠他累死累活。

至于扬州的军政务,没能在真·北伐中抢过一众猛人的武定侯陆逊,无奈回到扬州,带着徐盛丁奉两位东南海指挥使,负责东南海域的海疆。

至于政务,鲁肃加诸葛瑾加顾雍的组合,负责扬,交,夷,三州,同样完全够用。

虽然看着有点奇怪,但在刘备默认的情况下,也没人会有异议就是。

大司农蒋琬带着人进入,在关羽这边,郑重的拿走了一块玉佩后,又带着两队亲卫,出发去探查在城外新开的土豆试验田。

根据朱婉莹留下的资料,邺城附近的气候是比较适合土豆的种植的,这种耐寒,耐旱的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低到让人发指。

现在的季汉,在长江,淮河,江南,荆州水系充足的地方,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中原这边,种植红薯和其他需求类作物,比如棉花。

黄河以北的地方,基本都留给了土豆,这也是蒋琬此次亲自前来,一定要搞清楚的重要目的。

蒋琬还想试试,若是这土豆能在更北的地方,比如幽州,比如关口,甚至关外种活.....如此一来,汉人能影射关外的地方就更大了,事后的好处,他简直就不敢想。

附近的牧民已经全部驱赶,确保保密工作不会有任何的意外后,蒋琬取出玉佩,只见那小小的玉佩下,还挂了块精致的木牌,写着刻着端正的几个字。

“上司农·朱婉莹”

蒋琬也是哭笑不得,临行之前,刘备告诉他,曾许诺过朱婉莹大司农之位,但当时着实是没想到,他们选择回归后,本体会直接“被死亡”。

而大司农属九卿,自然是不能授给“死人”的,于是刘备和诸葛亮商议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授予朱婉莹上司农之位,位更在大司农之上。

当然此事太过玄乎,目前也只有季汉的真高层官员们才知晓,另外对于朱婉莹的功绩,这些人也是打心眼里认同。

小心翼翼的点开玉佩后,一道光幕凭空亮起,其中显示的字蒋琬也认得。

“跨时空接通中,请稍候...”

没多久,伴随着婴儿的哭声,朱婉莹的脑袋出现在了光幕中。

她看了眼光幕,发现居然是老熟人蒋琬,在江陵的时候,蒋琬就是负责后勤,她负责农耕,两人可没少打交道。

“是公琰呀,好久不见呀。”

蒋琬则是恭敬的执礼拱手:“下管见过上司农。”

朱婉莹笑道:“公琰不必如此,你稍等。”

“郑桥,别琢磨你那曼联的合约了,你这条腿如此准头,要是连主力都进不去,你他喵的还不如别去了。”

“我看那曼城就不错,虽然人家没承诺绝对的登场时间,但好歹是答应了你主力的位置。”

“算了,老娘不和你掰扯你那些个破事,赶紧过来带孩子,我要工作了!”

郑桥去国足,啊呸不是,男足的事儿,果然如陈慎所料,花点钱找到介绍人后,他藏着掖着展示了一下“高超”的球技,结果人家都不带正眼看的。

会踢球不顶用,你首先得听话,还得会来事儿,知道人家想什么,哔哩吧啦哔哩吧啦,这种模式和郑桥的八字,一个都不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事已至此就没法了,先去把欧洲金球奖拿回来再说吧,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将各种距离,踢假人进球的视频,分门别类的剪辑完成后,投到了五大联赛的几个主力队中,现在得到确定回复的,依旧不算太满意。

陈慎看了后是这样说的:“虽然看着不错,但人家不知道你每脚都能这样,还是二十脚才能有一脚这样,先等等看吧,若是有队伍直接替你走流程,或者招你过去试试,都可以接受。”

郑桥匆匆的从远处走来,接过孩子,顺便和蒋琬打了个招呼。

“我瞧瞧是谁,啊呀,是公琰呐,确实是好久不见了,你有点胖了要注意身体健康呀。哦别哭别哭,啊呀这小祖宗真是,你们先忙,我也去忙了,回见。”

蒋琬内心再次哭笑不得,虽然刘备和他打了招呼,说这几个人回了现代以后,所有的礼节都大为改观,并让有资格通信的人,确保入乡随俗,但这.....还是让他有点太过意外。

后世如此务实的吗?都那么久不见面了,好歹也要寒暄两句再走吧,大家都做了十多年的同僚了不是嘛?

眼见蒋琬是来谈正事的,朱婉莹也很快进入节奏,半年才能通话两小时,不是正事谁有资格用啊。

两人聊了一会儿,对于蒋琬的设想,朱婉莹点头同意,同时又告知了他一些额外的东西。

“公琰,你记得一件事,多做试验不要怕错,很多物种对环境的接受度,要远超过你的想像。咱们立志于农学的,不能把自己局限的太死,你或许想不到,北方也是可以种大豆的。”

“在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后世是咱们国家,最大的豆产区。”

“东北地区的积温带,分布适宜大豆生长,这就是良好的自然环境,种子又花不了几个钱,四处多试验加记录,总结出规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时间过的很快,眼见就剩下十来分钟,蒋琬招了招手,附近的亲卫递来一个盒子。

将盒子打开后,将整个盒子置放在光幕下,朱婉莹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站起身,从各个角度细细观看,半晌后,这才笑道。

“不得不说,陛下真是有福之人,我不过离开一年,你们就找到了这个东西,根据我留下的手记,一步一步来,大汉的明天定然会更加美好。”

“若是还有什么搞不懂的,半年后再来电话就是,咱们时间多的很,公琰你也要多保重身体哦。”

通话结束后,朱婉莹回到屋内,郑桥带娃的本事还是不错,将这个集合了两人优点,出生时没等医生用力,就顺着医生的手往外使劲,聪明到已经夸张的孩子,照顾的很是不错。

郑桥抬起头:“看你高兴的,他们又有什么好消息了。”

朱婉莹笑道:“说不定他们能改变咱们那会看到的,东西汉分裂的剧本了哦。”

郑桥道:“你说这事呀,他们那边已经有了结论,在林正黄亭快要老死的时候,自然会把这件事给告知给当时的皇帝,估摸着应该是汉襄帝刘谌,再之后的事儿,就只能自求多福啦。”

朱婉莹摇了摇头:“我是说,他们又得到了其他的,能改变命运的东西,若是能沿着袁老留下的路线细细研究百年,说不定又有点不一样的变化。”

郑桥抬起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脸的不可思议。

朱婉莹道:“就是你想的那样,在隆中的诸葛亮的草庐附近,他们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

(写了完的,诸位就别点催更啦,总觉得会很喜感。)

(这章上传后,会把这本书正式点完结,最后谢谢大家。)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大纨绔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东方神话集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