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见孟阅,赵鞅不得不承认,他被惊艳到了。

函谷关下,两方人马相见,赵鞅目光越过尹喜打量其身侧之人,少年身作青衣白裘,面容清俊,一双清澈眼眸无悲无喜仿佛能够看透世间一切,搭配上飘渺出尘的气质,越发显得超凡脱俗,让人见之忘俗。

赵鞅当了二十年的晋国上卿,见过的公卿贵族子弟、仁人君子犹如过江之鲫,还是第一次在少年人身上感觉到飘渺、深沉之感。

再联想其人洛下的夸张事迹,深不可测,这是赵鞅对夏谕的第一印象。

以夏谕的年纪当然算不上深不可测,他现在才十三岁,一柱擎天倒是常有。

再说,他现在又不是什么活了几百上千年的老怪物,喜欢躲在暗处装深沉。

赵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还不是夏某人意能修炼时间太短、进度太快的缘故。

在没有通神技能帮助的情况下,夏谕现在还不能灵活控制自己识海中积累的意能,只能任由一部分意能溢散在身体周围。身体周遭的玄渺的意能加上“升格”的灵魂,导致他看起来有点“仙气满满”。

事后,夏谕需要时间沉淀自己的收获,做好总结与归纳,压一压自己的“王霸之气”。

现在嘛,还是应对赵鞅、姬匄一行人要紧。

此时的赵鞅,傲立于四驾战车之上,其人面容端正、美须修长、头顶铜冠,身着青铜甲,手扶青铜剑柄,一身的青铜装备价值不菲。身后更有数千精锐晋军,行列整齐,军容严肃,不负好整以暇的美誉。

该说不说,不愧是“菌果主义”国家,晋军的成色,一看就不是周王畿家族的那些杂军徒兵能比的。如此强军,也难怪晋国能西压秦、东服齐、南却楚,独霸北境。

夏谕感叹完,尹喜也已核对完赵鞅一行的符信,正恭敬的请其入关。

函谷关是晋国在大河之南最重要的关隘之一,西扼秦陇、东控河洛,大规模军队通行向来严格。就是赵鞅这个大晋上卿、中军将刷脸也不能放行,需要中央元戎发下的印信才能通关。

先前大队人马至关下,尹喜这个关令自然要来尽尽职责,夏谕也跟过来看看热闹,顺便迎接迎接未来的“新天子”姬匄。

夏谕、赵鞅、姬匄三人相见,一番礼貌见礼之后便入了关。

之后再于关内休整一二,夏谕辞别了尹喜,与赵鞅一行共同归洛。

路上,赵鞅与姬匄乘车在前,夏谕以落后一马头的身位居其左后。

姬匄是先王之子,赵鞅是晋军上卿,夏谕名望虽高,但名位不显,长大夫的身份与二人相比差距不小,二人位在前本是应有之义。

不过,姬匄此番归洛大概率是要继承王位,承载邦周天命的。到那时,赵鞅车驾再与其并列就是僭越了。

道途两百余里,数日后大军疾行至洛阳城下,再临这座古朴、简素的大城,姬匄不禁心中感慨万千。

入城所见,也与月前相比多了些人气,城中往来活动的国人多了不少。

严冬已过,暖春将至,这座历经磨难的古都也将再燃生机。

王都稳中向好,姬匄有心夸耀几句身旁少年的安抚之功,思虑再三还是保持了沉默。

显然夏谕在洛阳的所做所为已为其所知。虽说孟阅不是王畿本地卿贵,又非先王子侄,施恩洛阳国人对姬匄的继承权没有丁点影响。

但姬匄心中还是存了一丝芥蒂,为了王位,为了这洛都他已失去了太多 。父亲、两位兄长、昔日国内支持他的家族。

如今施恩国人、安抚公卿这等收拢人心、巩固王权之事该由他来做才对,来日继位天子也能从容一些。

如今……孟阅所为有些越界了。

夏谕并不知道姬匄内心的小九九,就算知道了也只是一笑置之。王畿本就体量不大、日渐衰微,这几年动乱又使男丁大量死伤、田地荒废无数,于此地除了名位实在没有什么可谋取的了。

他在洛阳国人中施恩邀名也只是为了名气值的提升而已。

他的名气由鲁西向冀、豫辐射,他在关东中原之地名气不小,但在西南闭塞的川蜀、西北锁国的秦陇等地就不行了。

洛阳地近关中,在此邀望,他“大周阴劫”之名向西传播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至于生擒王子朝、安定国人,就当是先王替他加冠的回报了……

想到那个病怏怏、待他甚厚的宗长,夏谕顿了顿,言及先悼王:“天子已故,国人锐减,阅来洛不过三月,却已物是人非啊。”

姬匄也缅怀道:“唉,王兄他……上天何其不公,使我邦周黎庶痛失英主。好在西逆靖平,伪王授首,天位归序,想来天子的圣灵也能安宁了。”

一旁的赵鞅顺势接过话头,端正的国字脸上难得露出笑意:

“此战,少孟居功至伟,天下叹服。”

“将羸弱之众,败数万之敌,乱后亦能善扶黎庶,亲历诸事,国中威服,当世管子之名不虚也。”

夏谕一直是个谦虚的人,更何况赵鞅的话确实捧过头了,他可不能坦然受之:“讨伐叛逆,靖平伪逆乃是邦周臣子份内之事。安抚国人,稳定洛阳,也是事急从权的无奈之举。时局渐安,全赖王都诸方奋进,至于在下,不过一庸碌平常之辈,所为诸事,稀松平常,担不得上卿如此重誉。”

谦虚完,夏谕笑语道:“中军将北破夷狄、经营晋北,定卫国中乱,列国之间,谁不知道赵氏的名声?”

“非只武功,上卿重礼制,劝农桑,济王室之困,诚为卿大夫楷模。”

经营发展太原盆地、干涉卫国君位继承,这些确实是赵鞅引以为傲的成就。至于重礼制、劝农桑,是个有封地的士大夫都能打一打擦边球,场面话而已。

尽管如此,这些歌功颂德之的话还是让赵鞅心中舒爽不已,对这位爱说实话的少年孟子好感度提高了不少。

夏谕开了透视挂轻轻一扫,一个57、一个69。瞥了一眼笑容满面的姬匄,又与赵鞅相互吹捧一番就先行归家了。

姬匄归洛,王室耋老、卿贵如苍蝇看见奥利给一般围在了姬匄身边。

正主回来了,夏谕知道有些东西自己该放手了。

洛阳军政诸事,除了他招收的一千军众、部分粮草,旁的夏谕全都交还给姬匄与赵鞅处理。

姬匄接过军政诸事,深刻体会到了政务之重。军务还好说,也就夏谕给组建的“天子六连”,体量摆在那,能有啥大事。

田地重分之事先前夏谕并没有急着处理,全留给姬匄了,这也是最得罪人的活。王畿国人可不好糊弄,在周王畿苦一苦百姓是行不通的,一个处理不当就是家族反叛,国人暴动,分分钟让你下不来台。

礼仪方面,先王举丧,新君继位要忙的事务也不少。

还有外交、仓储、吏事……

这些政务以前还有太宰、少宰,单刘二卿帮忙分摊,现在洛阳只身剩下小猫三两只,姬匄总不能让那几位五六十岁的王室老人帮忙处理吧?

其实洛阳的政务并不多,夏谕先前主政之时就已经感觉了出来。

王室衰败已久,很多部门单位都是能简就简。诸侯久不来朝,田地有卿族管理,军队有卿族帮忙管理,礼仪有宗族诸姬帮忙,各项事务职责基本已经固化,留给天子的政务并没有多少。

但现在洛阳势力重新洗牌,各方政务加重是必然的。姬匄要是能力手段够强,一扫王室积弊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些和夏谕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耐不住姬匄拉着一群耋老死皮赖脸的过来求援,又有赵鞅从旁帮腔,老实人“孟白劳”被胁迫打白工。

姬匄为什么不找赵鞅帮忙?为了避嫌。

为什么找夏谕不用避嫌?已经有在特殊情况下的先例了,再次理政又有何妨?

夏谕也没让他们失望,老子之前帮他升级了大脑处理器,再加上上次主政的经验,处理政务称得上得心应手,少有错漏。

这一切让从旁观政的赵鞅看傻了眼,他自己就是晋国上卿,夏谕政务处理的合不合适他还能看不出来吗?

压下心中起伏,赵鞅对已故的孟宗主羡慕不已:同样是世卿二代,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为什么这么大?他的两个儿子不是庸弱之辈就是无能之徒,人家孟氏就是天眷之子,再世管子。

赵伯鲁:?

未来的赵无恤:老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基因有问题?

夏谕被塞了许多事务,心中不满是肯定,但他操守还是有的,并没有趁机做些小动作。

王室有晋国调控,王野和鲁国距离又太远,他也没有扶持代理家族的想法,有个情报点足够了。

夏谕现在只想参加完悼王的丧事然后走人,要不是好奇天子继位的典礼仪程,他连姬匄的继位大典都懒得等。

时间到了四月初,悼王之丧办得还算隆重,只是夏谕先前俘虏的几千众全都纳为了天子的人殉。

这次,夏谕并未像老爹下葬时那样保持沉默,而是选择了重拳出击。

议政之时,各方意见不一。

夏谕以“洛阳动乱初定,户口凋零,急缺丁壮”为由阻止此事。

姬匄则是反驳道:“这些人跟随王子朝叛乱逼死了悼王,而先悼王生前厚待孟子,如今他为这些罪人求情可对得起先王?”

闻言,夏谕沉默良久,最后以“先王仁德,这些人大都是被胁迫的,不如让他们将功补过、以工代刑来赎罪。”又劝了一遍。

可反对的人实在太多了,不止是姬匄、洛阳城中几乎所有的势力都认为这些人该殉葬,就连孔子对此也保持了缄默。

赵鞅虽也觉得劳动力浪费很可惜,但这些人确实该死,这场洛阳动乱总要有些人要付出代价,尽管他们中不少人是无辜的。

最终,在夏谕全力争取、不惜开罪宗室的情况下救下了一千多人。为此他也收获了王室宗老不少“侍功傲上”、“不敬先王”之类的诛心之言。

但夏谕不在乎,要不是赵鞅带着晋军镇场,洛阳公卿自保都成问题,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而且此事他也不是完全不占礼,当世周礼陈腐,人心思变,有识之士谁不明白人殉的坏处?他明火执杖的反对此事,总体上利大于弊。

悼王下葬之日,夏谕与孔子一起观礼,全程他都面无表情。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孔子说过“誓除此恶政”,不禁露出几分自嘲的笑。

阿父下葬,为父隐,他有能力阻止但他逃避了。

先王下葬,他据理力争救下了一千人。

说他双标也好,自私自利也罢。夏谕从来不是圣人,相反他很利己。如今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尝试过了,也算是问心无愧了。

他已见过了太多的死亡,在这先秦时代,普通人的性命如草芥般廉价。

周礼的积弊不是一天两天,要改的弊政也不止是人殉一条。

想要一革时弊,需要天平、刀剑与冕流。

现在的他还差的太远。

参加完悼王葬礼,夏谕又在洛阳大肆访友,与尹公之类的洛阳耋老一一道别,同时赠上“孟子”手抄道德经一份,宣扬圣人至理。

姬匄见夏谕一副要跑路的意思,赶忙派人以少宰之位挽留,并承诺登基之后封赏土地民众。夏谕对此礼貌婉拒,要走了那一千多俘虏之后便头也不回的踏上了归国之路。

孔子也拒绝了姬匄的大饼介卿之职,抄录了一些王室藏书也跟着离去。洛阳之行,孔子很失望,王室实在担不起兴复古制的重任,他所期盼的王道乐土又在何方呢?

说夏谕离洛是赌气也好,任性也罢,反正他是不想再留在洛阳了。再说,他就是任性一回,洛阳方面又能拿他如何?王室没了那三千晋军保护,他靠手底下的近三千众徒丁都能再打一次洛阳。

名望赚够了,这块暗流涌动的非之地久留无益。

尘归尘土归土,往事如流水,由它去吧。

王子朝下场如何?

大概率是销声匿迹,后世史书寥寥几笔,语焉不详。

至于王子朝从哪得知的晋国援兵消息?悼王又是怎么死的?

只有天知道。

UU阅书推荐阅读: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大宋男儿大明测字天师为祖龙指路,九州之外亦是秦土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带着皇帝到处溜达纵马西域总关情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北隋军神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开局就被流放,系统奖励精兵百万不做蛀米大虫,接管密骑营创功业懒妃有毒老子传奇:大道至简白话西游记:精编带着女神闯汉末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重生之鉴宝大师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大唐贞观小地主风澜策月华长安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大唐太子太嚣张三国之再兴汉室最强兵王血雨腥风逆天行龙符令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少爷真厉害幕府将军本纪宋吹英雄恨之帝王雄心穿越之极限奇兵北朝帝业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安家立业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