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莘莘到底没能如乾隆所愿回宫中小住,但皇后跟乾隆还是第一时间将选入后宫的名单,以及赐婚给宗室的名单抄了送到圆明园。
剪秋知道姜莘莘不关心这些,但因为新入宫的嫔妃,太后总要有所表示,所以便念给姜莘莘听:“娘娘,本次大选后宫进舒嫔叶赫那拉氏,侍郎永寿之女,祖父乃是圣祖跟前的明珠大人;”
“另有娴贵人辉发那拉氏,祖籍关外,父亲倒是在京中任职,却也只是个五品小官;”
“颖贵人巴林氏,蒙军旗出身,父兄跟蒙古巴林部亲王有些血缘,但已经出了五服;”
“恪贵人博尔济吉特氏,蒙军旗出身,家中跟蒙古科尔沁亲王也已经出了五服;”
“常在陆氏,汉军旗出身,祖籍江南,生父只是个县令。”
“其余还有荣郡王福晋董鄂氏的内侄女,被赐婚和亲王做侧福晋,另有几位汉军旗出身的小官之女,分别赐给端亲王跟和亲王做格格。”
“剩下上记名的秀女,都一一赐婚给宗室了。”
姜莘莘听和亲王府进了个侧福晋,就直接问道:“弘昼府上的侧福晋是怎么回事?是弘昼福晋要求的,还是裕妃的意思?”
这个事儿剪秋早就打听好了,直接答道:“娘娘,和亲王府的侧福晋,是裕太妃的意思。虽然皇后娘娘那边传话说,是和亲王福晋亲自去宫里跟她打了招呼的,但在那之前,和亲王福晋收到了裕太妃的传信。”
这就让姜莘莘有些想不明白了,“这个裕妃往常看着也不是个惹事生非之人啊,怎么会在这件事情上如此糊涂?”
剪秋却撇撇嘴,不以为然道:“若说裕太妃是个心胸豁达的聪慧之人,奴婢可一点不信。往常裕太妃带着和亲王居住在圆明园的时候,因为从未应酬过,所以的确拿得出手,后头回宫以后看起来也很有自知之明,只这一点便胜过宫中所有人。”
“可凡是就怕接触得多了,了解得多了。”
“裕太妃如今怕是已经忘了和亲王府后院空虚,都是因为和亲王本人的身体先天体弱,子嗣艰难了。”
“又或者,她纯粹是见不得和亲王福晋日子过得舒坦,能有一个琴瑟和鸣的丈夫,更何况和亲王福晋的丈夫还是裕太妃的亲儿子。”
裕妃回宫之后就一直保持离群索居的状态,更何况姜莘莘取代了宜修的芯子过后,就不耐烦嫔妃天天请安,所以裕妃还真没被人扒了底细。
如今剪秋是突然这么说,就代表裕太妃本人早就露了底,不过这也跟姜莘莘关系不大,毕竟她哪怕是和亲王的嫡母,却也只是嫡母而已,真要算起来,她跟和亲王的关系,还不如跟端亲王来得亲近。
但有些丑话总要说到前头,姜莘莘对剪秋说道:“日后和亲王府上的家务事,咱们这里就不要管了,皇后是内外命妇之首,跟和亲王福晋又是亲妯娌还是嫂子,和亲王两口子之间有什么矛盾,只管让皇后去处理就是。”
剪秋连连点头:“娘娘说的是,本该如此。”
畅春园的太妃们也收到了和亲王府进了侧福晋的消息,宁太妃、柔太嫔、福太贵人、甄嬛四人闲暇时候聚在一起闲聊,孩子已经大了的柔太嫔就忍不住先感慨道:“我的八阿哥过几年也该相看福晋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宁太妃笑着揶揄柔太嫔道:“陵容你这强调就很有老气横秋的模样,明明还年轻呢,怎么能将自己活成老年人?”
福太贵人闲闲地拆穿柔太嫔的穷呻吟:“柔姐姐是在担心自己不能做个好婆婆呢。”
又赶紧说出自己打听到的情报:“往常咱们都觉得裕太妃人不错,结果接触多了才发现她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如今听说今年赐婚给和亲王的那位侧福晋啊,还是裕太妃逼着和亲王福晋去跟皇后娘娘说和的呢。”
甄嬛一听脑子就嗡了一下,问:“裕太妃该不会没有跟太后娘娘知会一声,就逼着和亲王福晋去找了皇后娘娘吧……?”
宁太妃无语望天,半晌才感慨道:“从前裕太妃带着和亲王远在圆明园,就算咱们去圆明园避暑,也没什么接触,咱们都以为裕太妃是个深藏不露且真正聪明的人。哪知道接触几次过后,才知道裕太妃这个人只可远观。”
柔太嫔多少为裕太妃说话,“先前我跟裕太妃有过几次接触,听她说起和亲王福晋,那个时候我是真觉得裕太妃对和亲王福晋没的说。”
福太贵人却不以为然道:“正所谓时移世易嘛,况且那个时候先帝还在,裕太妃对先帝肯定有些敬畏,因此而不敢露头也是有的。”
说白了,福太贵人是认可先帝的威慑力的,尤其先帝早年的时候,对于后院女眷跟子嗣的冷漠无视,她相信裕太妃当年肯定是切身感受过了,所以才龟缩在热河行宫干脆不敢回府,后来躲在圆明园,哪怕那个时候和亲王该选几个好老师认真上进了,她也半个字都不敢提。
但是呢,先帝走了,后宫嫔妃都成了太妃,顶头上司太后又是个和蔼可亲,愿意为她们着想之人,所以她们能来到畅春园混上宽敞的住处,还有日常消遣来打发时间。
所以好日子过久了,裕太妃就忘了早年她自己是如何谨小慎微保全自身的。
畅春园里因为裕太妃给儿子后院塞人生出一阵风波,但大家都只是嘴上议论几句罢了,乾隆的后宫进了好几新人,其中还有一个直接封嫔的一宫主位,这可真是让皇后都忍不住对这位舒嫔侧目。
要知道,后宫嫔妃大多是有机会成为皇后的,尤其满洲大族出身的贵女们,她们本就知道只要皇后下去了,她们就有上位的可能。
这位舒嫔出身可不低,作为纳兰明珠的后人,她的身体里除了留着叶赫那拉氏的血,也有爱新觉罗氏的血,且出身不比皇后低,甚至还略微有胜过的余地。
不过,皇后十分稳得住,毕竟她已经有嫡长子跟嫡长女在手,又被乾隆信重,后宫嫔妃再是来势汹汹,她这个皇后的地位还真稳如泰山,只有乾隆本人才能动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