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邺城。
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城池,静静地横卧在广袤的冀州大地上。
袁尚和审配并肩而立,他们的身影在北门城楼之上显得格外渺小。
两人一同凝视着北方邯郸城的方向,仿佛能透过那遥远的距离,看到那里的动静。
时间在沉默中悄然流逝,袁尚的眉头渐渐拧紧,他的心中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忧虑所笼罩。
就在不久前,逄纪的信使带来了最新的消息,正如他们之前所预料的那样。
黑山军在战败后如惊弓之鸟般退回邯郸,紧闭四门,坚壁清野,不给袁尚军丝毫可乘之机。
逄纪率领大军抵达邯郸城下,面对如此坚固的城防,一时之间也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城外安营扎寨,严密监视着城内的一举一动,耐心地等待着破城的良机。
袁尚对这些消息自然心知肚明,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
一种莫名的不安在他心头萦绕,仿佛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而他却无从知晓。
突然,袁尚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他微微转过头,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身侧后方的审配,开口问道:
“正南先生,东边应对袁谭军的那路兵马情况如何?”
审配闻听此言,赶忙拱手示意,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主公,友若派人送来消息,我军已经顺利进驻馆陶。
这馆陶乃是袁谭军的必经之路,他们已在那里严阵以待,准备给敌军以迎头痛击。”
袁尚听完审配的汇报,心中稍安,微微颔首,表示对荀谌的这些安排颇为满意。
随着太阳逐渐西沉,袁尚和审配准备走下北门城楼,回到城内休息。
然而,就在他们转身准备下楼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城内传来。
这阵马蹄声如同疾风骤雨一般,迅速地向北门疾驰而来。
袁尚和审配心中一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眨眼间,一匹快马如闪电般冲到了北门城下。
马上的骑手是一名风尘仆仆的袁军传令兵,他满脸焦急,大声喊道:
“主公,黎阳紧急军情!”
话音未落,他便飞身下马,动作迅速地取下马背上的军报,然后像一阵风一样冲向城楼上的袁尚。
袁尚和审配见状,急忙迎上前去。
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到袁尚面前,单膝跪地,将手中的军报高高举起。
审配见状,连忙从传令兵手中接过军报,双手呈递给袁尚。
袁尚接过军报,快速展开,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上面的文字。
然而,当他看完军报中的内容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喃喃说道:
“曹军……曹军他过河了!”
审配听到袁尚的话,心中也是一惊,他急忙看向袁尚手中的军报。
只见军报上详细描述了曹军如何从仓亭渡过黄河,并在途中设下埋伏,成功伏击了袁军。
而此时,前线的高干和韩猛正面临着曹军的猛烈攻击,形势十分危急,急需支援。
袁尚看完军报后,脸色苍白,他无助地看向审配,问道:
“这该如何是好啊?”
审配眉头紧锁,思考片刻后,说道:
“主公,事不宜迟,立即让邯郸和馆陶的兵马撤回邺城。
然后立刻派兵增援前线,否则高干和韩猛恐怕难以抵挡曹军的攻势。”
审配知道,与强大的曹军相比,无论是黑山军还是袁谭军都不足为惧。
当务之急便是打退过河的曹军。
袁尚在一阵慌乱之后,便同意了审配的建议,马上派人通知逄纪和荀谌率领兵马返回。
而后,审配深知形势严峻,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下令让邺城守军加紧加固城防。
还在城墙上设置了更多的防御工事,如箭塔、投石车等。
同时,他还命令士兵们大量囤积粮草,以备长期坚守之需。
因为审配心里很清楚,一旦逄纪和荀谌撤军,黑山军和袁谭军肯定会趁虚而入,合围邺城。
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到时候手忙脚乱,无法有效地抵御敌人的进攻......
袁尚的传令兵趁着夜色,快马加鞭,分别驶向了邯郸和馆陶方向,传达袁尚的命令。
数天之后,逄纪率领着前往邯郸的袁军顺利撤了回来。
然而,东边馆陶的荀谌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袁尚和审配心中焦急万分,不知道荀谌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当馆陶的荀谌收到袁尚的命令后,也准备立刻撤军。
但就在这时,斥候突然来报,说袁谭军已经快要抵达馆陶了。
荀谌心想,如果就这样撤军,袁谭军肯定会在后面穷追不舍,不仅自己难以脱身,还会让邺城的局势更加危急。
经过一番纠结,荀谌自作主张,决定在馆陶郊外设伏,给袁谭军来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只要能成功击退袁谭军,就能缓解邺城的压力,为袁军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于是,荀谌当机立断,率领着牵招和马延等将领,挑选了一处地势险要的地方,作为设伏的地点。
他们将兵马悄悄地埋伏在那里,严阵以待,静静等待着袁谭军的到来。
然而,让荀谌始料未及的是,袁谭军竟然对他们的伏击地点了如指掌。
并且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两侧迂回包抄,如鬼魅般悄然潜行至伏兵的背后,毫无征兆地发动了突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荀谌并未惊慌,他临危不乱,迅速指挥着士兵们转身迎战。
然而,就在荀谌组织反击之际,牵招突然反戈一击,率领着他所掌控的兵马,杀向荀谌的伏击队伍。
并与袁谭军里应外合,对荀谌的兵马形成了合围之势。
这时,荀谌才反应过来,牵招投敌了!
原来,伏击计划牵招早就已经透露给了袁谭,在辛评和郭图的建议之下,袁谭军打了个反伏击战。
局势瞬间急转直下,荀谌的军队陷入了困境。
很快,臧霸和满宠也率领着泰山军赶来支援,荀谌率领的袁军寡不敌众,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猛烈攻击下,荀谌的军队渐渐支撑不住,伤亡惨重。
眼见败局已定,荀谌无奈之下,只得在马延的拼死保护下,率领着残兵败将,朝着邺城方向狼狈逃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