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战

不过,莫登庸处心积虑的突袭。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雍军这边战斗力出众。

雍军的战斗力表现在很多地方,比如集结的度,从莫军忽然出现在雍军营地之前。雍军却能从相当短的时间,出营战斗。在朱厚煌看来,很是寻常,却不知道在莫军这边看来相当的惊艳。

这样快反应,是郑绥麾下万万做不到的。

所以在雍军这边,是双方在营地外面,踩着泥泞的土地,彼此奋力的厮杀,但是在郑绥的两个营地之上,却不是这样的情况。朱厚煌营地是与宁平城相对,以雍军为核心,东西两边都是郑绥的清化兵为两翼。这一才莫军主攻方向,正是左右两翼。

强强对决,是局外人的想法。但是兵家正理,从来是以强凌弱,以多欺少。莫登庸知道雍军不好对付,但是郑氏的清化兵,却是莫登庸手下败将,而且是打了败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手下败将,可以说打清化兵,早已轻车熟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全军上下信心倍增,可以说胜券在握。

而且结果正如莫登庸所预料了,在雍军面前吃了一个瘪。但是在郑军面前完全找了过来。

东西两个大营都被雍军死死的堵住在营地前面,而东西两座大营,也有所不同,因为郑绥在西营之中坐镇,因为郑绥主持对莫军西营进攻,动用的兵力就出自西营。有一名足够的威望的将领坐镇。一样的军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西营在郑绥的主持之下,虽然凶险,但是还能撑得住。但是东营却不一样。

“快顶住,快顶住。”阮栋大声喝道。他挥舞着带血的长刀,不住的呼喊,大声说道:“敢回头者斩。”

阮栋是阮家子弟,他在清化功臣集团之中,实力仅次于郑氏。

清化军以郑绥为主,但并不是说郑绥就能完全控制住。阮栋就是清化军中,阮氏的代表。他是一个粗壮的汉子,再加上一身盔甲,简直就好像是一尊钢铁巨人一样,不过他一个人的武勇在这一场战斗之中并没有什么作用。

天空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的小雨,淅淅沥沥的好像是上天的眼泪,而东营,营门已经被推开了,莫军硬生生的冲了进来,双方在营寨之中反复厮杀。

说起来以东营,西营,中军三个大营称呼,其实这样能容纳数万人的营地,几乎是一座小城池了。其中以雍军的营地最为严整,大营之中,还以营为单位分别列营,即便是莫军冲进去之后,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个营地。而东营西营的清化军并没有雍军哪里严整,但是也并不是仅仅一道寨墙,里面也有壕沟之类的防护措施,按理来说莫军攻进来之后,依然能坚持做战。

但是很多东西都不想当然的。最不能想当然的东西,就是人心,而士气这东西,本就附着在人心之上。

莫军的突然袭击应该算是成功的。他们一边清理岗哨,以最快的度奔袭过来,即便是雍军也只来得及出城迎战而已。阮栋更是来营门都没有守住,眼睁睁的被莫军打了进来。

营门被攻破,阮栋立即将手中的士卒派出去,想要反攻。

因为时间的问题,清化军的集结度,远远不能与雍军相比,所以,阮栋临时能集结起来的士卒,也不过是他的亲兵而已,他的亲兵虽然比一般士卒精锐一些,但是面对绝对数量劣势,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三下五除二,就被稀里哗啦的打崩了。

营门被攻破,主帅最精锐的亲兵被打崩,原本还没有集结起来的士卒,顿时心惊胆战,所以剩下的战斗几乎是一面倒,也不是大营之中,各种各样的建筑,帐篷仓库之类挡住了空间,将一部分士卒逼到逃无可逃的地步,也将莫军大军分割开来。

所以莫军只能将战斗打成了混战,虽然局面依旧向莫军这方面倾斜,但是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只不过,双方的交换比相差太大,简直是在屠杀。

阮栋坚持不了多久的。安南这个国家概念在后黎朝基本上成型了,这种思想有好有坏,在抵抗外国侵略的时候,很多人能挥出极大勇气,不能说不会投降,但是也不乏坚持到地的勇气与信心,但是在内战的时候,也有一点点坏处,就是谁当皇帝不是皇帝,下面的人不在乎这个,所以很容易将对方的部下转化为自己的军队,比如莫登庸与郑怀兴之争,几乎升龙在谁手里,下面的人听谁的,不必一地一地的打。

现在这个时候东营士卒,几乎坚持不住了,已经有大批大批的士卒开始投降了。

不过,这个时候天象突变。

本来淅淅沥沥的雨,缓缓的变大了,雨滴一下子变得密集起来,一滴滴的雨滴砸了下来,在地面上的水坑上面砸出印记,大片大片大水花迸射出来,似乎是有无数人从天上射下无数水做的箭矢,从宁平到清化,整个战场,乃至大半个安南都陷入了大雨之中。

安南的雨季第一场豪雨来了。

一时间人的视线都看不清,数丈之外,只能被看见雨,挖好的沟壑什么,几乎肉眼看见的被雨水填满,最后汇成大片大片的水坑。

在安营扎寨的时候,都选择的高处,所有大大小小的溪流从高坡之上向下流下去,就好像是瀑布一样。本来就被踩的泥泞之极的的大地之上,变得更加泥泞了,原本一脚下去有一脚泥,而此时,他们只能涉水而行了。

这样大雨不要说打仗了,连正常的行军也不下了。

“撤。”面对这样的局面,莫军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虽然他们可惜如果,这一场暴雨来得迟一点,他就能将这个营地给夺下来了。可惜了。

不过只有负责攻东营的莫军这样想。莫登庸心中暗道:“谢天谢地,天助我也。”

对莫登庸来说,这一场豪雨来的正是时候。因为他就快要被打败了。

虽然在泥地之中,雨水之中很多火器都不能用。乃至于阵型都摆不开。但是莫军依旧不是雍军的对手。

火器不能用,冷兵器总能用吧。阵列虽然摆不开,但是莫军更摆不开。好歹朱厚煌的修炼不是白给的,雍军的阵型在泥地之中全部变形了,但是好歹还有一个阵型的样子,但是莫军就完全不行了。只能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人群,什么阵型都看不出来。

不过,莫军实力并不错,这样泥地之中,刀口舔血的战斗,他们并不比雍军差多少。他们唯一比雍军差的,就是在阵型之上,所以雍军的阵型缓缓的逼着莫军的阵势向后面走,双方的伤亡比相差不大,只是局面一点点向雍军这边扭转过来。

真正决定双方成败的时间,就是在小雨一下子转为暴雨的瞬间。

真正的艰苦才能验证出双方军队的成色。大雨好像是高压-水枪一样,将东营的战斗都冲散了。同样正在战斗的雍军与莫军也陷入同样的境地,脸上的雨水不知道下流,让人都睁不开。

在这样的战斗,冲杀在前面的雍军士卒,虽然看不清楚,雨水模糊了眼睛,也听不清楚,只能听见激烈无比的雨水之声,其他都听不真切。但是依旧凭着刚刚的印象向前面上去,将战斗放在第一位,但是莫军却没有这份心思了,他们纷纷后退,瞬间崩了。

//

。手机版阅址: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我把貂蝉训成了绝世猛将开局截胡五虎上将抗战游击队有个妹妹叫貂蝉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复国重生三国闹革命我是大当家三国:一统天下,从颍川开始振兴东汉大唐:开局进攻长安,掳走皇后特种兵之妖孽奶爸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一品媒官无双三国之征服天下大明国士三国:曹魏有仙人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逍遥小贵婿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天唐锦绣医毒狂妃路子野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大唐:距离玄武门之变,仅剩七天军旅:倒数第一?我考入最牛军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水浒之狄家将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大秦:帝皇签到崛起红颜泪:清代英雄儿女传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苟在边疆当藩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之神级商城系统三国:开局先取西川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破晓之舞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开局替刘邦赴鸿门宴金锋关晓柔辛亥大英雄世子无双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未来世界的我回到三国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红楼之花不语折需折镇国小公爷仙武水浒,打造最强水泊梁山四方志保家卫国唐时风云之勇者无畏三国前传大汉与罗马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甲子异种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大唐:李二别阴我,我是你姐夫北靖王:从纨绔世子开始魂穿古代我要家财万贯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丝路长河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将门大逆子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逍遥悍匪,女帝求我出山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坐拥天下,当个奸臣怎么了?满门战死化身毒士:女帝劝我善良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穿越德国1370徒手建立美联储无双帝业白话资治通鉴:历史故事轻松懂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天才美术生宋朝再就业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穿越大乾当王爷三国:从新野开始曹操赤壁失利,我来救场统一华夏再次回到明朝贬我成平民,战败后求我原谅?穿越,逍遥王爷不逍遥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铮锋改革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