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危险的黑市中,每一个修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也因为黑市的存在昆元山都无法插手,所以,也就有了灵界黑市背后是几个跨界商盟联手建立的传言。
沈川心中暗自思量,“对于在黑市里不守规矩的修仙者,黑市背后的势力一定有办法收拾他们。
毕竟,跨界商盟供奉的大乘和渡劫修士可不是三个五个,他们的实力深不可测,足以让任何敢于挑衅黑市权威的人胆寒。”
沈川清楚黑市的规矩之严,也明白为何基本无人敢破。
他之前虽了解过黑市的情况,但因自己并不缺什么修仙资源,也就一直没有急于进入。
然而,如今为了给宇文柯弄一些真灵之血,帮助她进阶合体,他不得不踏入这个神秘而危险的地方。
说起沈川对宇文柯的态度,确实如同对待长辈一般孝顺。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和杨飞、杨刃兄弟身形面容一模一样,真的将宇文柯当作了自己的母亲;
或许是因为他不到十岁就离家,对于母亲的关爱早已模糊,而在顶替杨飞的过程中,从宇文柯身上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
又或许是他自己觉得做戏就要做全套,所以对宇文柯颇为敬重,将她当作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
无论是哪种原因,沈川对宇文柯的孝顺都是发自内心的。
他拿到黑市入市令牌之后,便匆匆回了英国公府邸,等待着黑市开启时入市令牌的提示。
而就在这段日子里,‘杨飞’灭杀武帝边军和禁军攻击两万三千六百人,以及他灭杀杨怀英一万边军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人妖两族六帝十王的地盘以及幻海城迅速传开。
这个消息震惊了人妖两族,也让沈川的名字再次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瞾元朝里,自从‘杨飞’在甘堡要塞附近大展神威,灭杀天明会修士,又接连重创合体修士后,就开始陆陆续续有门阀世家之人上表弹劾他。
他们或指责他滥用职权,或诬蔑他勾结外敌,种种罪名层出不穷。
然而,沈川却一直不上朝,不面君,对于这些弹劾他的事情,他竟然一无所知。
如今,宇文柯也闭门谢客,潜心苦修,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天劫。
门阀世家想通过宇文阀拉拢‘杨飞’的计划,也因此搁置了下来。
他们心中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更加频繁地上折子弹劾‘杨飞’,试图给他一些教训。
然而,对于这些门阀世家的举动,沈川却一无所知。
他一直在太初中修炼,对外界的事情几乎不闻不问。直到这一天,他在英国公府中密室外意外发现了一张传音符。
沈川离开了太初,仔细地看了看这张传音符。
传音符上简短地描述了朝廷中的情况,以及门阀世家对‘杨飞’的弹劾。
沈川略一盘算,心中便有了计划。他决定,是时候站出来,面对这些门阀世家的挑战了。
第二天,朝会的日子。
沈川离开了国公府,一路徐徐而行,走进了瞾元城的内城。
他出门的时间略晚,因此当他到达太极殿时,文武群臣基本都已经就位。
沈川也不着急,他从容不迫地走进了大殿,站到了西侧几名身穿紫袍的大臣身后。
他的位置恰到好处,既没有逾制,又能够清晰地看到大殿中的一切。
不多时,女帝上殿了。
她身穿凤袍,头戴帝冕,气势威严。
境界不够合体的群臣都纷纷下跪叩拜,而合体境的群臣则是手持笏板,对女帝躬身一礼。
沈川也按照规矩,对女帝行了一礼。
在女帝一声‘平身’后,众人才起身。
沈川抬头看了看女帝,心中暗自思量:
‘今日,就是我站出来,面对门阀世家挑战的时候了。
他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在一名貌美的中书舍人轻声细语地喊出“有本早奏,无本退朝”之后,大殿内便逐渐陷入了沉寂。
然而,这份沉寂并未持续太久,便有大乘境界的臣子出班陈奏,开始汇报各自负责的事务。
沈川站在一旁,目光时而落在陈奏的大臣身上,时而扫视着周围同僚,偶尔还会抬头看看端坐在龙椅上的女帝,以及她身旁那四名容貌美艳、气质出众的中书舍人。
他的心中充满了警惕想要从这纷繁复杂的朝堂中,捕捉到一丝丝有用的信息。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俊朗青年突然出班,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开始弹劾英国公‘杨飞’。
这青年所弹劾的内容,正是‘杨飞’在甘堡要塞灭杀了一万凤左道边军的事情。
虽然这一万边军在瞾元朝三十六道的庞大军队中只是九牛一毛,但自己杀自己人的行为,无疑性质恶劣,引起了朝堂的轩然大波。
青年的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仿佛点燃了朝堂上的火药桶。
一时间,不少臣子纷纷出班复议,要求将‘杨飞’交于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主持的三司会审,以严惩其罪。
女帝的目光在此时变得深邃起来,她缓缓扫视着朝堂上的众臣,最终落在了站在几名身穿紫袍的合体修士身后的沈川身上。
她的声音清冷而威严:“英国公,有人弹劾你,你就这么听着,没什么要说的吗?”
沈川闻言一笑。
他拿着笏板,从容不迫地出班,对着女帝深深一躬身。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臣弹劾刚才所有弹劾微臣之人。
他们结党营私,欺天灭祖,悖逆人伦,逢难变节,卖师求荣,恶言构陷,意狠心毒,寡廉鲜耻,令人发指。
臣请陛下将这些人提交三司会审!还我朝堂清明!”
沈川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响。
他的言辞犀利而直接,仿佛将那些弹劾他的人一一揭露,并请求女帝严惩不贷。
这一举动,无疑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但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