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此刻更换储君人选绝非好事,陛下不会坐视不管,他会为太子保驾护航。若是连陛下都没办法护住太子,旁人怕是也没这个本事了。虽说因为当初的决定,玥儿你一定会登上皇后之位,但比起李知衡,还是太子更好。”
徐州水患来势汹汹,上达天听时徐州已经是人间炼狱。无数良田被洪水淹没,房屋被冲毁,无论是地方豪强,还是乡绅士族,又或是贩夫走卒,在天灾面前都如同蝼蚁般渺小。
于盘踞一方的豪强而言,这次的天灾毁了他们近一半的家底,这还是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本以为可以像之前几次不大不小的水患那般,和官员串通一气,趁机大捞好处,没成想这次水患居然如此凶猛,祖宗基业都折了进去,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于乡绅士族以及小地主而言,这场洪灾可以说是将他们的一切全部毁于一旦,被这场大水冲了个干干净净。
至于贩夫走卒还有普通的农民,能活下来的已是万幸,大部分人都因为这场洪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活下来的,很快也会变成流民,未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啊。
“听说了吗?朝廷派太子来赈灾。”
“听说了,我朝中有人,这位太子可不仅仅是来赈灾的,李兄,你说,要是太子在徐州发现了什么......”
“杨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哼,老皇帝断我们的活路不是一天两天了。外头那帮暴民什么样你又不是不清楚,太子爷想做出功绩,还想得民心,你说,他会朝谁开刀?依我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言下之意不用多说。
“你疯了吗!对他动手,你不怕朝廷......”想到什么压低声音:
“你不怕朝廷派军队直接诛九族!那可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你有几个胆子敢这么干!!”
“李兄,我们不动手,早晚也会被清算,早死晚死都得死,为什么不赌一把?何况......我不相信那人的身份你不知道。哼哼,得手了我们全推他头上不就好了?再说了,那人说不定会比我们还想让太子爷死在这里呢。”
“这......”
“李兄,徐州现在可经不起查,一旦把陈年旧账给翻出来,谁都跑不了。再说了,要是那李知岱死在这里,一时半会也不会再有人来调查。太子死了,老皇帝又没多少活头,那唯一健壮强盛的永王老皇帝也不敢把他放出来,还有贺质文在这里,没人会相信是我们动的手。”
“你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
“好!我和大伙通个气,务必要让李知岱死在这里。只是事成之后,杨兄,你得在你主子面前为我们美言几句。”咬了咬牙,最后还是决定干这票大的。
“呵呵呵呵,一定,一定。”杨骥笑了笑,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七月末,太子李知岱被暴民围困于府衙,府兵与暴民混战三日、血流如渠,太子李知岱被亲卫护送突围,又遇流民盗匪,混战一日,终不敌,徐州大乱。幸得驸马即梁国顺安王贺质文出面稳定大局,当机立断诛杀豪强以及与之勾结的官吏,开仓赈灾,又与百姓同甘共苦,亲临堤坝,与劳工一同修建大坝,徐州百姓无不感念其恩德。
“混账!混账!!!朕要你们这群饭桶有何用!!”
李昕看着呈上来的奏报,直接扔在地上,环视一圈,所有人都低着头,战战兢兢。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压下贺质文的气焰,臣斗胆,请永王即刻前往徐州。”万俟凌云出列,眼中的怒火不比李昕少。那可是万俟家压下重宝的的太子,板上钉钉的下任皇帝,贺质文,好的很啊。
“不可,陛下,如今太子已殁,如今徐州形势复杂,永王,绝不可冒险。微臣提议,让常威将军领兵平叛、捉拿贺质文。”华凛毅出声反对。
开什么玩笑,太子死了,永王好不容易有机会上位,怎么可能会让他出去冒险。
“是吗?那其他爱卿呢?还有,虹之,你意下如何?”
君宵练出列:“陛下有令,微臣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君宵练一番话表明君家永远是效忠皇帝的帝党,不参与两派斗争。
“好!既如此,那你便与永王一道......”
“报——!!启奏陛下,安乐公主急件。”
“呈上来。”
李昕看完将信件重重拍在桌上,不断的喘着粗气,一副气愤到极致的模样。
臣子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陛下为何如此。
“陈礼!!”
“臣在。”
“拿上朕的佩剑,点兵五千,带上太医署,即刻出发前往徐州,无论发生任何事,以安乐公主为先。徐州事务,全权由安乐接管,若有人质疑,杀!!”李昕说到最后一个字时身上积压多年的独属于帝王的气势全部宣泄而出,让人不由得恍惚他依旧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无所不能的陛下。
群臣哗然,这么长的时间,安乐怀孕早就瞒不住了。如今安乐已经快七个月的身孕,还要亲赴徐州,更别提那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贺质文。怀孕的女子本就脆弱,一不小心便会......更何况,洪灾过后,大疫就会接踵而至。此时安乐公主去涉险,难怪陛下如此震怒。可,放眼朝堂,居然只有安乐公主最为合适。
“臣遵旨。”陈礼身子压得更低,随后才直起身子回到队列。
李知衡一直将头低垂着,似乎周遭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直到陈礼退了回去他才出列:“父皇,儿臣以为,此刻不仅要应付徐州水患,还要防范边疆。请即刻下令边疆将领加强防范,提防梁国还有其他不安分的家伙落井下石。”
“大将军何在?”
“臣在。”君鹤清出列。
“上阵父子兵,朕要一场大胜,也想看看,爱卿的儿子是否尽得你的真传。”
“臣领命。”
“臣领命。”
“六部、丞相。”
“臣在。”
“天灾人祸,诸位,勠力同心。”
“臣等谨遵圣命。”
“岑芹何在?”
“微臣在。”
“擢升大理寺少卿兼御史中丞,监察百官。”
“臣拜谢陛下隆恩。”
李昕在此刻的人事安排很有意思,属于帝党的君家父子自然要给够好处,但也默认六部和丞相也就是世家塞人去分功。同时,六部分不同派系,各有恩怨,相互牵制,可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不会影响君家父子的决策。最后,让寒门也就是安乐的势力行监察之责,明确告诉众人,无论干什么,皇家都有一双眼睛盯着他们,皇家也不会自断臂膀,予以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