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安禄山的问话,李林甫放下手中的筷子,小心翼翼的推敲起来。
“下官以为,关中道行军大总管仆固怀恩、河东道行军大总管杜希望此二人必会各统一军。
“除二人以外,原河东节度副使夫蒙灵察估计也会参战,还有李瑛身边的南霁云、雷万春等人。
“另外就是从洛阳改换门庭的李钦、李晟父子,来曜、来瑱父子,辛云京等人,估计也就这一些了吧?”
安禄山闻言抚掌大笑:“哈哈……一帮无名之辈,充其量再加上幽州的王忠嗣军团,淮南的田神功军团,以及江南的张九皋。
就凭这些人完全不足为虑,只要他们敢正面来犯,孤定当迎头痛击,让唐人尝尝幽燕铁骑的厉害!”
一直没有开口的陈希烈露出谄媚的笑容:“仆固怀恩与杜希望还是很厉害的,千万不要小觑!”
“他们厉害只是没有遇上对手,孤从五虎上将中任意抽调两人,在兵力相同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战而胜之!”
安禄山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摸起面前的一个猪耳朵大快朵颐,“对我们来说,也就王忠嗣算得上一个劲敌!”
他平生最爱吃猪下货,而且喜欢吃大块的,因此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摆了一堆囫囵的猪肝、猪心、猪耳朵等,与其他人面前精致的小炒迥然不同。
谋士张通儒道:“洛阳朝廷既然已经被灭,就没了盟友帮助我军抗衡李瑛,可派遣使者赶往吐蕃联系赞普尺带丹朱,结为同盟。”
“张先生言之有理,请大王速速派遣使者出使吐蕃。”严庄对此深表赞成,此正所谓远交近攻。
安禄山颔首道:“这件事就落在两位身上,尽快挑选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前往逻些城结好吐蕃。”
酒过三巡,李林甫站了起来,郑重的向安禄山施了一个礼,说道:“大王,李林甫心中有番肺腑之言,也许会引起巨大争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安禄山诧异的放下酒杯,挑眉道:“右相有话但说无妨!”
“是!”
李林甫站直了身躯,提高嗓门道:“伴随着洛阳朝廷的覆灭,我军将会成为长安朝廷的头号敌人。
有句话叫做‘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下官没记错,幽州朝廷当时册立李璘的理由是受了李隆基的遗诏。
那时候李隆基仓皇退位,如同丧家之犬,天下人并不知道李隆基是死是活。
但经过这一年半的折腾,天下人已经皆知李隆基并未离世,那么李璘凭遗诏登基这件事就无法站住脚,天下的士人就不会承认幽州朝廷的正统性……”
“嗯?”
安禄山闻言皱起了眉头,不知道李林甫这番话是何用意?
实事求是的说,自从李隆基去五台山封禅之后,天下人逐渐都知道了李隆基还活在世上,对于李璘继位的真实性就有了巨大的争议……
事实显而易见,李隆基人都没死,怎么可能留下遗诏让被贬为庶民的李璘继承大统?
也就是说,幽州朝廷是僭越、是矫诏、是叛乱,这也让安史叛军遭到的抵抗越来越激烈。
但安禄山及手下的文武又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解决这个难题,只能得过且过,用武力解决难题,将不服的人通通杀掉!
既然解决不了难题,那就解决提出难题的人!
“那么以右相之见,该如何解决这个困境?”
安禄山舔了舔手指头上的油腻,呱唧着嘴唇问道。
李林甫提高嗓门,大声说道:“要解决这个难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请大王登基称帝,向天下人历数李隆基父子的罪过,兴兵伐唐!”
“嘶……”
李林甫话音刚落,满堂一阵惊讶。
没想到这个刚从洛阳前来投奔的宰相竟然如此激进,或者有魄力,第一次见到安禄山就劝他登基称帝。
安禄山闻言又惊又喜,脸上的肥肉下意识的抽了几下,干笑道。
“哈哈……哈哈……右相这话说到哪里去了,安禄山只想做个匡扶皇室的周公旦、诸葛亮,岂能效仿曹操、司马懿?”
开弓已无回头箭,为了取得安禄山的信任,李林甫只能竭力劝他登基称帝。
“大战将至,要想让将士们卖命,大王就要让他们看到前途。
李偒不过弱冲之年,况且名不正言不顺,大王受制于人,如何提携麾下将士,让三军卖命?
大王只有登基称帝,对麾下文武论功行赏,才能让众将士看到前途,为大王竭力死战,才能让三军上下同仇敌忾!”
“右相言之有理,大王是时候举起大旗,兴义兵讨伐暴唐了!”
听李林甫说到这里,谋士严庄第一个站起来表示支持,恳请安禄山登基称帝。
张通儒不甘落后,同样站起来表示支持:“右相真知灼见,脏唐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天下有德者而居之。”
两大谋士鼎力支持,又有李林甫的背书,在座的武将纷纷起身抱拳:“请大王登基称帝,兴兵伐唐!”
安禄山心中喜不自禁,但还是慎重的说道:
“孤本想匡扶唐室,并无觊觎帝位之心,然李唐如此混乱,父子阋墙、夫妻反目、兄弟成仇,致使大唐遍地烽火,生灵涂炭。
我安禄山为天下计,也应该慎重考虑右相的建议。
马上派使者赶往淮南、江南、河北等地,征询史思明、崔乾佑、李归仁等将领的意思,我徐州朝廷竖起大旗,自立门户,讨伐暴唐,当否?”
“当、当、当,大王是时候竖起大旗,以有道伐无道,讨伐暴唐了!”
满堂文武齐声附和,怂恿安禄山登基称帝。
在热烈的气氛中,这场接风宴落下帷幕。
安禄山对李林甫的表现很是满意,这正是自己麾下缺少的政治型人才,有他的加入足以弥补河北军的短板。
酒宴散去,李林甫返回府邸,陈希烈、罗希奭等人也带着家眷返回了安禄山给准备的居所,就此在徐州安定下来。
安禄山连夜修书,派遣使者分头赶往各地,征询史思明、安守忠等人的意思。
从徐州到史思明屯兵的庐州不过五百里路,史思明接到书信后便亲自带着部将田承嗣、谋士孙孝哲昼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彭城。
“安兄、安兄,李林甫说的对,还望你以大局为重,尽快登基称帝,竖起大旗,讨伐暴唐!”
史思明刚一进门,就情绪激动的鼓动安禄山称帝。
“哈哈……思明也支持愚兄称帝吗?”
安禄山伸出胖乎乎的手掌搭在史思明的肩膀上,笑眯眯的问道。
史思明态度坚定的道:“李林甫说得对,世人已经认定李璘登基的遗诏是伪造的,再继续用李偒做幌子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反而会束缚我军的手脚。
是时候踢开李唐的名义,竖起大旗,用讨伐暴唐的口号来抗衡唐军了!”
对于安禄山来说,征询崔乾佑、李归仁、安守忠等人的意见都不重要,他其实只想听听史思明的意见。
既然史思明态度坚决的支持自己登基,那安禄山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好……既然思明这样说,那愚兄就放手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安禄山双手捧着孕妇一般的肚子放声大笑,派人去把李林甫等人喊到楚王府与史思明相见。
得知安史叛军的二号人物史思明返回徐州,李林甫急忙带着陈希烈、张春喜等党羽来到楚王府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