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钟宝三一副理所应当的神态:“洋人不善陆战,上岸腿不能打弯,还不任八旗兵宰割。”

两个错误的认知,一个洋人身材高大,笨拙,甚至因为常年在海上生活都有关节病,膝盖不能打弯,另一个错误认知是,八旗铁骑依然战无不胜,至少在陆地上战无不胜。

钟宝三是统军将领,依然有这样的错觉,果然认识水平跟地位高低没有关系。

刘勇强没有解释,这根本解释不清。

他只问了钟宝三一句:“万一洋人攻入北京,宝三兄可愿意毁家纾难,与我一起北上勤王?”

钟宝三态度坚定:“当然敢!”

“一言为定!”

剿匪完成后,是漫长的安置工作,刘勇强大军直接驻扎在上杭县就地休整。

地方政府兵不干涉,能躲多远躲多远,因为谁也不想负责安置数以万计的太平军乱匪,出了事是会被连带的。

郑世禄忙的脚不沾地,除了安置工作,其他一切工作都放下了。包括扫盲班,不过扫盲班已经卓有成效,队长一级的军官基本识字。郑世禄做这件事比刘勇强做的好,刘勇强当初只是让士兵死记硬背文字本身。郑世禄却买来了大量书籍,让士兵们阅读。通过文字的连贯性,许多字不学就猜到了,事半功倍。而且读书才能加固记忆,死记硬背的东西,往往很快就会忘记,因为不经常用到,大脑会当成无用的知识处理掉。

当然他们读的书不可能太高级,全都是些通俗易懂的小说。最受欢迎的是某名着梅,其次是水浒传,这是禁书,但管的已经不太严了,康乾时期非常严厉,但那时候也有人盗刻,咸丰年间乱成这样样子,根本管不了,上海有刻印水浒传的印刷作坊。

更容易买到的是三国演义,几乎人手一本。刘勇强也支持,听说看三国能学打仗,刘三虎坚持认为他很多本事是从三国演义里学来的。刘勇强认为他是放屁,他的本事都是自己这个师父教的。

王二也喜欢上了三国演义,他带着同夏乡勇,完成了龙岩州的剿匪工作后,返回上杭跟刘勇强汇合。看到刘勇强的军官都在读三国演义,一时兴趣手不释卷。

休整期间,刘勇强请钟宝三带着他走访周边有名的士绅,不求能跟这些人建立多么紧密的关系,只求混个脸熟。同时了解了很多风土人情,比如刘勇强就很欣赏客家女孩不缠脚的情况,刚开始喜欢盯着人家的脚看,钟宝三以为刘勇强好色,邀请他去青楼,哪里有缠着小脚的姑娘。他还发现,客家人中练武之风盛行,但凡大户人家,都让子弟练武。钟宝三还说临县嘉应州出过客家武状元,相比于这个族系的人口数量,能出一个武状元真的很难得。

走访各地,刘勇强也带着王二,这个一直被他压制的结拜兄弟,如今也翻了身。取代刘勇强成了李云梯的帮手,同夏乡勇在他手里,不敢说保持了原来的战斗力,至少没有下滑,有正常的战斗力,能发挥出线膛步枪的武器优势,但步炮配合,空心方阵,快速变换阵型等高级战术,他还没玩明白。但他手里的四千乡勇,就是巨大的资本,值得拉拢,不是兄弟也是兄弟。

跟着刘勇强、钟宝三两位混了几天,王二不知道从哪里生出了念头,提出要跟钟宝三结拜,这样三人就是三兄弟了。

结果钟宝三没搭茬,刘勇强也不同意,因为他突然发现,一直觉得钟宝三太年轻,不到十八岁就接替了他爸爸的官职,可算下来,他竟然更年轻。以前的刘二牛浑浑噩噩,留给刘勇强的记忆中,连自己的生辰都记不住,只大概记得年纪,咸丰三年他被抓住砍头的时候,只有十九岁,算下来比钟宝三还小一岁。如果三人结拜,他就成老二了。

三兄弟打天下,当大哥可以,当老二没意思。

王二有点悻悻,感觉没人看得起他。

刘勇强也不由得感叹,这个兄弟越来越不好忽悠了。以前把他排挤出去,夺取了他对刘三虎等人的控制力,慢慢教出了一群徒弟,成为他起家的资本。可以说王二是被他踩下去的第一个人,却一直傻乎乎的把刘勇强当好人。真的当成结义兄弟,慢慢的他也长大了,地主儿子的傻气还有一点,不然不可能提出跟钟宝三结拜这种事,但已经不多了。

刘勇强晚上去安慰他。

“桃园三兄弟结拜,那是要干大事。你敢干大事吗?”

“敢!”

“我跟钟宝三约好了,如果北京被洋人攻占,我们就起兵北上勤王。这样的大事你敢干吗?”

“敢!”

“好。那等骑兵之日,我们就结拜成生死兄弟。”

王二不信:“可是洋人怎么可能打下北京城,他们只敢在水边行走。”

这种偏见,肯定不是王二这种人自己想的,而是从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间,那些意见领袖们灌输的,是那些文人的想当然。满清的文人无法接受堂堂天朝被蕞尔洋人打败,所以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挽尊,当然他们自己确实也这么想的,这是一个不肯接受失败,无法面对现实的群体的正常心理。

英法联军在八里桥把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杀的惨败,打进北京烧了圆明园后,满清士大夫群体才终于接受残酷的现实。当然他们又开始找其他借口挽尊,比如洋人不通礼教。

刘勇强叹道:“谁告诉你他们只能在水边行走的?你可是见过洋人的,洋人的腿能不能打弯你不知道?”

王二懵了一会,他跟刘勇强去厦门见到的洋人,确实行走坐卧都很正常。

“好像也没见过他们打弯啊。”

洋人不下跪,也是传言他们膝盖不能打弯的原因之一。

“他们都打进广州城了,能打进广州就能打进北京。”

“广州跟北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广州也有驻防八旗,不也打不过洋人。北京无非就是八旗更多,可洋人现在也增兵了。”

“广州靠水面,北京可没有。”

这件事还过不去了。

刘勇强懒得解释了,实在解释不清,除非拉一个洋人过来让他看看。

在汀州休整了一个月后,即刻返回建宁府,他的委任状到了。

新官上任,这个官可不好当,因为瓯宁县是府城,城里可不是他这个县太爷最大,什么知府、同知、通判都比他大。而且最大的那个还看他不顺眼,匪患平定之后,接二连三的找他麻烦。

刘勇强一忍再忍,在知府的要求下,把所有乡勇裁了个干干净净。

一切容忍都是为了等一个消息,北京陷落的消息,这个能震动天下的消息传开之前,他必须格外小心谨慎,不能给别人任何机会这时候把他给办了。

与此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其他地方的情况,万一机会来了,他可以起兵进北京,能给他制造威胁的只有湘军,他一直跟周天受通信,除了互相之间的生意往来外,还从他那里打听湘军的情况。

……

八月的一天,驻扎在宣城收拢江南大营溃兵的周天受再次收到刘勇强的信。

今年双方通信数次,他以为对方要谈的还是茶叶的事情,对方也关心北京和湘军情况,这并没有引起周天受的怀疑,官员之间的私信往来,探讨一下天下形势很正常,但仅限于极为亲密的好友之间,因为传出去了,容易成为把柄。他是武官,没有文官那么注义,但也将这种行为看做是刘勇强跟他之间的私交体现。

那个人周天受还是比较认可的,为人忠厚(油滑),不争功,不抢掠,很难得。

结果打开信,里面附了一张票子,上面印刷着‘科利银行’‘十万元整’等他认识的文字,其他洋文他不认识。

看完信,刘勇强关心的还是那三样,茶叶,湘军,北京,一句话都没解释这张票子的事情。

“这应该是洋票子!”

先将票子放在一边,开始回信。

茶叶的事情好办。周天受这两年一直在徽州一带作战,战况并不太顺利,不过都没有离开产茶区,所以茶叶这种东西,在他这里真不是事。有时候打仗就能缴获一批,也不知道是粤匪收的茶还是抢的茶。以前这种东西,肯定是就近卖给商人了。商人真是无孔不入,不管是自己这边,还是粤匪那边,都有商人敢凑过去做生意,有的甚至敢做两头生意。江南大营被这些商人搞的跟集市一样,南京城跟封锁他的江南大营之间生意红火。

那都是过去式了,周天受这段时间最头疼的就是收拾残局,因为江南大营又被攻破了。这次攻破江南大营的,是一个比石达开还奸诈的家伙,叫李秀成。

这影响了周天受的茶叶生意,开启这门生意帮了他大忙。他今年一年凑了五万担茶叶,除了折扣军火之外,刘勇强还先后发来了20万两银子。解了他燃眉之急,稳住了局势。否则江南大营那批散兵游勇真的没法收拾,落草为寇作乱都是好的,直接加入粤匪的话,局势就无法收拾了。

“我已托人去两湖采办茶叶,两湖商民颇不合作,有些恼人……三合镇一役后,湘军势颓,今岁粤匪再破江南大营,贼势复张……据闻洋人逼近北京,皇上命曾帅勤王,曾帅未加理会,不知真假……”

周天受一直认为湘军能打仗,是因为曾国藩总能弄来钱。虽然也时不时欠饷,但曾国藩坐镇,士兵就不会闹。他带的各路绿营,别说足额的军饷了,动不动就断粮。

他从来不觉得他会不如一个文臣会打仗。而且对湖南人没什么好感,不是因为曾国藩,而是因为自去年开始筹备茶叶后,湖南人给他使了不少绊子。他现在是湖南提督,可那批湘军根本不听他的,能节制的是湖南绿营。他有湖南提督这个官职,湖南又产茶叶,当然想从湖南弄一批茶叶。他的幕僚打听过了,茶叶在产地特别便宜,贵的是运费,可是他托湖南官员从巡抚拖到知县,那些人一个个不断推诿,就是不帮忙办理。他自己派人去直接采购,结果还被拦了好几次,当地绿营、衙门纷纷插手。

到了最后,还是只能从他的防区想办法,可今年已经八月,才弄来5万担茶叶,远远达不到10万担。要是卖给洋人10万担茶叶,今年的军费就够了。但这些情况还不能全部都告诉刘勇强,反倒再三保证能如数交割茶叶。

写完回信,周天受才重新拿起票子。

不久叫进来一个师爷模样的文人:“找人拿这张票子去上海,找洋人把银子兑出来!”

师爷立刻压下票子:“大人,这银子可不是卖茶叶的军费。这是刘大人的一番心意。”

周天受哪能不明白这个意思,很直接道:“就算是给我的,也得把银子兑出来才是。”

师爷这才接过票子准备去安排。

“且慢。如果真能兑出来,那就先兑1万两,其他先存着!”

师爷懂了,自家大人是担心银子兑不出来,打算去试试。如果洋人真的可靠,存着也方便。

周天受的几个心腹,去了趟上海,找科利洋行真的提出了银子,不过不是一万两,而是一万银元。

看着银元周天受陷入了沉思,再三思索,觉得刘勇强是个实在人。

他不傻,精明着呢。刘勇强卖给他的大炮,按照一门500两银子算,炮弹另算。他每门炮配100发炮弹,总共1000两银子。他派人去上海打听过,洋人要价高低不等,开口要三千两银子的都有,当然也有两百两银子的,他自己都觉得不靠谱,关键是没有一家洋行有大量现货。

所以他相信刘勇强卖给他的大炮肯定赚了他的钱,但应该不多。因为他提供了5万担茶叶,茶叶价格透明,货值150万两。扣除两万杆洋枪和子弹,就剩50万两了,洋枪的价格没问题,刘勇强开的价格甚至在上海都找不到零散的货,那里的枪被粤匪炒到了100两。这50万两中,还有100门大炮加炮弹的价格,每一门配100发炮弹是1千两银子,这价格也没问题,刘勇强的炮就是1千两一门买的,他在福建的时候甚至跟李云梯打听过。

所以刘勇强中间的赚头大概就是40万两,这是他能接受的。可对方竟然送了10万个洋银给他,这就让他感觉对方太实在了,因为这笔钱他可以不给的。拿在手里的10万大洋,跟摊进军费里的100多万两银子,带给周天受的心理分量截然不同。这笔生意可以长期做,周天受心中暗想。

他很快就把心思从生意上挪开,想到了那批大炮,只要大炮一到,他就有信心稳住宣城的局面,重新激励军心,再打回去。

正想着,外面炮响,手下急匆匆来报,粤匪又打过来了!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