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瞬抬头看向西面,那是荆南所在。
背对虞翻,他说道:“仲翔先生应该也会下棋对弈吧。”
“下棋对弈?”
虞翻被唐瞬这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给问懵住了。
“棋盘方寸之地,黑白相间之子,你来我往,非我即敌,可谓是一清二楚。”
“就是用自己的棋子,去吃掉对方的棋子。”
当唐瞬说到这里,虞翻的眼里忽然有些闪动,他的心里,有一个想法,让他全身的血脉变得激动起来。
接着,唐瞬又继续说道:“但若是将棋盘收起,黑白棋子自然是各自归于容器。敌对的,自家的,分的明明白白。”
“但若是把黑棋白棋,混在一起,都说是属于对方的棋子。你说对方,会把这些棋子中,和自己颜色不一样的棋子,专门挑出来丢弃吗?”
“当年,郑度大人最后从江陵城突围,为阻拦曹军,为拖延曹军水军成军,是让蔡督都将江陵的水军大寨烧掉了。”
“连同那些还在水寨里的战船,都一并作废。”
“当时,决意退守到江陵城的人,大多都是有心南下的人。他们因此被断了退路,不得不投降曹操。”
“这事情,郑度大人还特地向主公请罪过。”
唐瞬的眼神瞥向一边,仿佛在努力回忆当时的场景。
郑度请罪的时候,他刚好就在士颂身边听令。
要说起来,郑度的身份,这些年也越发的独特了。
历史上,他给刘璋献坚壁清野之计,会把刘备逼入绝境,他的计谋,把刘备吓出了一身冷汗。
后来刘备入川,他也终身没有出世为官,以百姓身份终老川中。
但是他这种,为达到目的,可以下狠心的人,对士颂这种讲究功利和实效的人来看,正对胃口。
当时,士颂硬是带着贾诩,几次三番的拜访,半逼半请的,让郑度出山为自己效力了。
而郑度为人低调,计谋又狠毒,本来不被益州本土派系接纳,反而是和贾诩这位荆北派系领头人物关系融洽,甚至结成了儿女亲家。
后来,随着法正,张松死在了颍川,益州派系除了黄权稍稍能让士颂看重一二,其他就只有邓芝、董允、费祎这些年轻谋士中的二流谋士了。
益州的武将方面,说是有泠萢和吴懿二人身份不低。
但明眼人都知道,他们二人,就是士颂拿出来给益州人看的,那益州人觉得,在南楚政权中,也是有益州武人的位置的。
最后,益州派系内部,上上下下,由黄权领头,吴懿为辅。每次到荆南来见士颂,都会去到郑度府上拜访。
到现在,官职已经是楚典狱中丞的郑度,俨然成为了士颂麾下,益州派系的领头人物。
别说南楚内部,就连远在许都的虞翻,就连曹操,都知道郑度这家伙是个狠人。
楚典狱中丞,也是士颂新弄出来的一个官名,类似于大汉朝廷九卿之中的廷尉,主管刑法。
郑度这样的人来做这事,还真挺合适。
另外,这些年来,在南楚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那就是铁面无私的郑度,和贪财成瘾的蔡瑁,居然成为了好友。
蔡瑁直接站出来说,老子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老子虽然贪财,但老子赚钱的办法,都是问过了郑度郑大人的,是在主公新法范畴内的,甚至是新法所鼓励的商业行为,有何不可!
至于那些作奸犯科,想要用钱财来当诱饵,引诱我老蔡去赚那些歪门邪道,鱼肉百姓的人,你们可想好了,我可会给郑大人当线人,举报这些枉法之人。
那时候,南楚境内,都把这个事当做笑话。
只是后来,真就有几个大骂蔡瑁不讲江湖规矩的人,一边骂人一边被拉到刑场,直接砍了的人出现。
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蔡瑁还真不是开玩笑,那“冷血判官”郑度,真是一点情面不讲的,就连欧夫人旧部被杀,欧夫人还派人给郑度送果盘压惊,以示支持。
唐瞬的话说的很含蓄,很委婉。
但是他把郑度这个,在南楚地位超然的人拿出来当做例证,说郑度这样地位的人,已经给士颂说过类似的话语了。
而士颂的回答,也就是那“黑白相间,难分彼此”的回答。
虞翻,顿时就明白了唐瞬的意思。
“就是说,对于楚侯而言,不是不知道当年投降曹操的人之中,有人是被迫投降的,他也不是不能分辨,而是故意不帮曹操分辨。”
“他有意要把这些人,和那些真心叛投曹操的人混在一起,其实,是为了保全这些人?”
虞翻说这话时,声音略微有些颤动。
唐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我只知道,往后大军北伐功成之时。别人我不管,在我唐瞬的部队里面,抓到了从前的叛徒,嘿嘿,自然是要区分一下的。”
“南楚军中,如我这样的将领,应该还有不少吧。”
“然也。”虞翻心说,士颂这么些年一直推崇教育。
即便是在军中,也强行要求不少将领读书,不说出现一大批的儒将,就连五溪蛮族将领,也都是能分辨简单的是非对错的,而不是认死理的人。
这些将领,对于从前那些不得已而投身曹操的故旧,只怕还真会网开一面。
对于士颂,或者说对于南楚,虞翻这个出身交州的人,内心深处不可能没有一点眷恋。
只是连他自己也不分清,那是对故乡的眷恋,还是对南楚政权团体的向往。
或许,也有对于士颂这位有着许多新奇想法,而且一心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的主公,有些认同吧。
毕竟,善恶之分,所有人在心底,都会有自己的一杆秤。
若是历史上效力东吴的虞翻,反正已经劝说过王朗投降孙策了,再劝说孙权投降曹操,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内心迈不过去的坎。
但这个时空里的虞翻,对于自己归顺曹操,终究有些不好受的。
毕竟,这算是他第一次背叛,尤其是在经过武陵书院对于忠义的渲染后,尤其是他还被士颂列入到《建安小人集》中去了后。
虞翻的内心有触动,但他依旧强作镇定,和唐瞬又闲聊几句,问了些交州故乡的事,可惜唐瞬常年在荆南军营之中训练军队,对于交州事,他也只能是听说往来的客商带来的消息。
简单聊过几句后,虞翻提及了曹操那边的政策。
那就是来者不拒,只要是愿意投效曹操的,不论战前战后,只要归顺就能被接纳。
唐瞬听完,哈哈一笑,问道:“仲翔先生以为,出身荆南的我也好,还是我们荆南其他子弟也好,会真的归顺曹操吗?”
“我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有些事情,看得很明白,整个荆南四郡,到底是谁治理好的,到底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安定的生活?”
“若是让我们再回到从前,那给人当仆从当奴隶的日子,嘿嘿,荆南百姓之中,十有八九,宁死不从。”
“所谓人各有志,我自然不会强求先生南归。”
“仲翔先生既为曹操使者,回去江北后,也可以告诉曹操一声。南楚之内,别的地方我可能不清楚,但是若他曹操想要拿下荆南四郡。”
“嘿嘿,不用他曹操做出屠戮徐州那般残忍之事,荆南百姓,不论男女老幼。要么继续南下前往交州避乱,要么宁死,也要和他曹军将士死拼。”
“纵然是舍弃自己性命不要,也要杀伤一二曹军将士。即便是一个换一个,他百万大军,也要在荆南之地,伤筋动骨,损失大半。”
“这,才是我南楚的底蕴和底气所在!荆南境内,上上下下,对此早已默认。”
“若曹军过江,那便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被我军击退。要么过江的曹军和我荆南两百万百姓一起,用血,染红这片我们挚爱的土地。”
唐瞬说话的口气很平淡,但虞翻却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甚至打了个冷颤。
就他个人知道的情况来看,荆南四郡,这个被士颂治理和“洗脑”最久的地方,曹操若想要拿下,还能有可能,就得付出唐瞬所说的那种代价。
“将军心意,我自然会带给丞相。”虞翻后面也没有再和唐瞬说什么了,想要打听的东西,想要传达的信息,他都做完了。
回到自己的军营之后,他依旧还是让随从在东吴军营散布消息。
鼓吹曹操对于投降之人的各种优厚待遇,而且即便是战败投降,他曹操一样待之如故旧。
而且告诉所有人,这消息,朝廷这边会明发告示,传遍江南,到时候,你们在东吴南楚阻止之前,传递消息即可。
翌日,虞翻再次见到周瑜,正式表达了他的使命。
作为曹操使者,来江东水军大营劝降。
“当今天下,大势已定,吴侯占据江东九郡八十一州,亦是大汉朝廷之吴侯。”
“如今中原安定,魏王率百万雄师南下,刘备士颂,不日将亡。而江东也好,吴侯也罢,何苦与之同亡。”
反正虞翻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你孙权好好的当一个“大魏国吴侯”就好。
从前不还跟着朝廷一起,从南面出击,两面夹击士颂刘备的吗?你忘记了你手上的豫章郡怎能来的,你手上的庐江郡怎么来的?
还有当年,你哥哥孙策和士颂龙争虎斗了那么多场,好不容易打借条占据了建安,庐陵,临川三郡,你上次一反水,这些原本在士颂手中的扬州诸郡地盘,不都是落到你孙权的手上。
现在,只要你孙权,还是和朝廷一条心对付士颂,那么朝廷愿意继续和东吴结盟,一起剿灭南楚。
那时候,士颂手上的交州,便可归于东吴,荆南归于朝廷。
朝廷甚至可以考虑以此功勋,让孙权从吴侯进爵吴王,永镇边疆。
而他周瑜,也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和嘉奖,不但可以到朝廷中央获得九卿之位,不辜负他周家的门第。
要知道,周瑜也是出身名门,庐江周氏,也是扬州的名族,周瑜的从祖从父,都是担任过大汉朝的太尉一职的,那可都是位列三公的位置。
不得不说,曹操开出来的价码,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哈哈哈,仲翔先生之意,我明白了。但我主有言在先,若是再有人妄议归顺朝廷,可先斩后报。”
“如今这赤壁大营之中,已无人会归顺魏王了。仲翔先生这一次,怕是白走一趟。”
“刚才听仲翔先生话中之意,还想要前往柴桑去见我主吴侯。这里也告诉先生吧,不必了。”
“我主早有吩咐,前线使者,不论劝降还是下战书,都不必知会于他,让我等打发了就是。先生既然不是代表曹操来投降的,那我们就不多留了。”
周瑜大笑之后,半开玩笑的调侃了虞翻一顿,直接送客。
“公瑾兄一代儒将,果然风采依旧,虞翻只有最后一语。”就在东吴将士想要将虞翻推出去时,虞翻表达了他最后的诉求。
“讲。”周瑜自然不会阻拦。
“魏王有言,即便双方开战,待朝廷大军过江之后,只要愿意归顺,投效朝廷,能和战前归顺一样,被朝廷接纳,还请江东诸公悉知。”
说完,也不等回应,便大袖一甩,自行转身离开。
周瑜似乎是被虞翻的话给激到了,当即对着虞翻喊道:“也烦劳仲翔先生回去,告诉曹军账内诸将,从前楚侯帐下,被迫归顺曹操之人,只要临阵起义。不论楚侯那边收不收,我东吴都是可以收纳的。”
“至于中原群豪,被曹操所裹挟者,愿趁此机会,摆脱曹操,来我东吴效力也好,去南楚效力也罢,我们也都洒扫以待。”
“知道啦!”虞翻头也没回,继续大步向前,只是抬手示意,表示自己听到了周瑜的喊话。
至于他回去之后,告不告诉曹操,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