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围点打援(一)
正当刘备依照诸葛亮之计,玩了一手金蝉脱壳。
或者说是声东击西的计谋,拿下徐州时。
士颂这边,带着二十万大军,算是完成了对宛城的重重包围。
是的,宛城的地形,易守难攻,又处于高处,想要攻宛城,就必须要先处于极端不利的处境,被宛城守军的远程部队削弱一番,才能靠近城市进攻。
即便是士颂愿意拿出来几万人作为炮灰去填,那最终拿下宛城后,自己也无力继续北上了。
所以这种不明智的做法,士颂绝不会做。
何况乐进麾下,加上新投降的朱灵部,能用的战兵,现在也就两万人。
其余受伤将士,算是为自己的基业,在樊城玩命过一次了,活下来了的这些人,大多伤残,此生,再难当兵。
这样的人,士颂也很大方,把他们作为普通的退役军人,进行了遣散。
只是如今战事未停,除了重伤不能行动的人,有几千伤兵,全部被士颂送入了民夫营,为大军服劳役,搬运物资,提供后勤支持。
就这样,士颂把宛城围了一个月,都没有发动强攻。
他不停地加固自己外围阵地,壕沟拒马,一层又一层,似乎铁了心,要把宛城死死围住,耗死宛城守军。
另外,曹魏原本留在关中的部队,也终于在曹洪的带领下,“十万”大军,过了武关南下,准备来宛城支援曹仁。
曹洪军中,长子曹馥,次子曹震,都跟在父亲身边。
此二子自诩文武全才,一心想要借此机会,来彰显自己的本事,建立自己的功勋。
更有大将韩德,带着他的四个儿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琪也都在军中。
他们这些人,原本被曹操留在关中驻守,配合钟繇防备西凉群贼。
他们一直觉得自己的才干被埋没,没有能跟着曹操南下灭士颂孙权。
现在听闻曹操大败身死,曹魏大局崩坏,他们又起了别样的心思。
曹家一面以大汉朝廷的名义派出使者,安抚西面的马腾韩遂,一面又让钟繇在关中大力招募新军。
同时又从北面的并州,冀州运送新兵来关中,补关中缺口。
即便如此,曹洪麾下所谓的十万大军,真正的战兵,不过六七万人。
剩余三万多,不过是凑数的曲部,宗兵之类。
还有就是曹洪此人,值得说道一二。
此人善于经商,若非生逢乱世,他曹洪一定是一代巨商。
这次南下救援曹仁,他甚至把自家商队的护卫们,认识的镖师们,也都全部重金招募起来,一起南下。
和当年士颂在清远,用商人护卫组成军队,用来攻荆南四郡的形式,颇为相似。
只是别人也就罢了,曹洪的心中却很明白,这番南下,别说击退士颂,帮助曹仁守住宛城。
就是在宛城一线,和士颂的军队对上后,能否冲破楚军重围,都是两说。
想要把曹仁从宛城里面救出来,跟自己一起返回关中,这个希望微乎其微。
“泰山大人,心中有疑?”曹洪的女婿,乃是荀彧幼子荀粲。
此子少年成名,颇为聪慧。
历史上,他和玄学大家王弼齐名,是一代名家。
加上他的身份,在曹魏时代,在曹魏朝堂之上,也是没有人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另外,他和妻子曹氏的感情极好,又有记录,说是曹洪女儿极美,但却早亡,荀粲更是思念亡妻而死,成了一个新的成语,也就是:“荀令伤神”。
“奉倩,你是聪明人,你觉得这次南下,我们可有机会?”
这话,曹洪绝对不会问自己那两个心浮气躁的儿子,但对于荀粲这个女婿,他倒是问的很直接。喊着荀粲的字,认真询问。
荀粲虽然比不上自己的父亲荀彧,但他在荀彧的教育下,读的书,经历的事情,荀彧的言传身教,都让他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谋士。
但,也仅仅只是合格而已。
“泰山大人,魏王兵败而亡,中原震动。”
“丕公子如今登高一呼,自承王爵。以北方中原之力,集中部众,抵御南方各路诸侯,不是不可。”
“但若是想要全面守住从前的地盘,或许有些难了。”
“别的不说,就是荆北以及汉中各地,退让出去,存人失地,或许还能守武关以护司隶,屯鲁阳以守兖州。”
荀粲没有直接回答曹洪,但他的意思,却是现在曹丕的选择是不对的。
曹仁守在宛城的意气之争,也是不对的。
“既然如此,钟繇为何让我带走了关中精锐。”曹洪心说关中留下的部队,本就不多,还都是准备用来抵抗西凉群贼的。
现在自己全部拉走了,钟繇手上就留一下新兵和拉的壮丁,若是西凉马腾韩遂杀过来,司隶岂不是糜烂之局。
“泰山大人,有句话本来是想等等再说的,既然您问了,我也直说。”
荀粲回头看了一眼关中,继而说道:“十万大军南下,在下自请领兵三万,驻军武关,以为大军后路。”
见曹仁一脸不解,荀粲接着分析道:“钟大人是明白人,在曹仁将军选择进入宛城死守,而不是率领荆北最后的军队返回司隶时,就注定了曹仁将军的必死之局。”
“说起来,曹仁将军那边有十万荆州军,我们这里再南下十万司隶军。二十万大军和士颂麾下的二十多万军队,看似差不多,但真实情况如何,大家都是明白人。”
“若是曹丕公子那边的二十多万军队,也从鲁阳进入荆北,我军集合四十万部队,或许还真能和士颂拼一拼,拿回鲁阳,守住宛城。”
“甚至有可能夺回樊城,再次把士颂推回汉水之南。”
“但谁能想到,陛下一死,刘备这面旗帜,成为了那名存实亡的大汉朝,最后的旗帜。”
“士颂又放出了消息,说要杀尽中原世家,还列出名单,说那名单上的人和家族,那都是要举族皆灭,而后掘墓焚尸的。”
“中原各家族断然不会归降士颂,但刘备,成为了他们新的选择。”
曹洪也是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最新消息,听说是于禁都带着部队投降了刘备。”
荀粲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所以此番南下,没有曹丕公子的支持,士颂完全不惧我等。”
“而且反过来说,我若是士颂,不但不会加紧攻宛城,反而会在宛城外布置防线,等我军前往支援的路上,对我军这十万人下手。”
“而后,带着灭了我军之威,再夺宛城。”
“这,如何是好?”
曹洪心里一惊,连忙询问自己这半个儿子。
“泰山大人的军队,进入荆北之后,沿荆北驰道而行,沿路做好接应准备,切勿被楚军断了归路。”
“若是发现宛城城外,已被士颂围死,无法突入城内支援,只需要在宛城城外建立坚垒,和城内呼应即可。”
“若是宛城城内,曹仁将军率军突围,泰山大人自可率军全力接应。”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救出曹仁将军后,即刻率军退回武关。在下誓死守住武关,保全大军退路。”
“若是宛城方面,见到援军,却毫无动静。泰山大人且无轻易发兵去攻楚军。”
“若楚军来攻,击破军营,我军便全军撤退。我们已经尽力,宛城自不可救。”
荀粲的答案,虽然有些意外,但却十分的中肯。
那就是想要击退楚军守住宛城已经不可能。
唯一的念想,就是把宛城城内的曹仁救出来,而后退回武关。
若是曹仁一心求死,那你也别留在那边了,直接回来。
曹洪内心复杂,虽然曹仁和他的血亲关系,隔着比较远,但好歹也是同宗同族,这么做只怕不好。
而荀粲也看出了曹洪的纠结,一再劝说:“总不能为了救曹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吧。总不能为了个一心求死的将军,把关中最后的可战之兵,都丢到荆州吧。”
最终,他说服曹洪,采纳了他的建议。
只是有一点,和荀粲想的不一样,曹洪没有把他留在武关。
曹洪说:“需贤婿在侧,以备咨询。”
他用这个理由,依旧让荀粲以军师祭酒的身份随军,而将自己的长子曹馥留在了武关,并留下两万人马。
又嘱咐他死守武关,即便是有楚军来袭,也坚决不可出战。
一切就和荀粲想的一样,毕竟这局势,就是如此。
曹洪带着剩余的八万部队以及随军征集的五万民夫,进入荆州之后,便迎头撞上了被士颂派出来“阻击”他的部队。
霍峻部的长林军,主战核心为重甲步兵。
霍峻麾下鲍隆,廖化,王平也都是久经战场的悍将,和统帅霍峻一样,都是务实的将领。
此刻按照霍峻的军令,在驰道上安营扎寨,做好阻拦的架势。
而后霍峻麾下的“最强猛将”,有着黄忠义子之称的唐瞬,则带着自己的本部三千人马作为先锋,到曹洪大军前挑战。
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争取时间。
擅长守城的霍峻部,现在被士颂派出来阻拦曹洪,目的就是要拖时间。
他得到的军令是且战且退,为大军在宛城城外布置赢得时间。
士颂明确告知过霍峻,不能拦住曹洪,得向钓鱼一样,不停地抛撒鱼饵,让曹洪部仿佛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才好不容易打通渠道,走到宛城城下才行。
“对面那金甲将军,名为唐瞬,荆南仆从一个,得到士颂和黄忠的赏识,而被提拔起来。”
“此人号称刀弓双绝,楚国第一将黄忠的衣钵传人,名头可是不小。谁愿意为我去斩了此獠,以振奋军心。”
曹洪打量唐瞬片刻,觉得此人眉清目秀,不似勇猛之人,心中有了轻敌的心思。
“末将愿斩此贼,献于督统。”韩德长子韩瑛大声领命出击。
“好,那我便看韩少将军功成。”曹洪立刻同意了韩瑛的请战,他在关中,和关中武将韩德关系不错。
韩德的武艺,和他曹洪不相上下。
而韩德的四个儿子,虽说不上万人敌的猛将,但在韩德的悉心教导下,也绝非庸才。
对面那楚将唐瞬,在曹洪看来,似乎有些言过其实的感觉,也就放心让韩瑛出战了。
出战结果,也和曹洪所料差不多。
韩瑛挥舞一把长刀,和使枪的唐瞬大战了三十多个回合,趁着唐瞬一个反应不及,一刀划开了唐瞬的肩甲,虽然没有伤到唐瞬,也让唐瞬大惊,立刻退走。
也就是仗着马快,才堪堪甩开了韩瑛,带兵逃得性命。
对于今日斗将,曹洪很是满意。
刘备麾下那关张赵也就罢了,这天底下有几个那种违背常识存在的猛人。
即便是他们楚国的黄忠,在吕布之后号称无双,在曹洪看来,也不过是一只年迈的老虎,若是遇到,他曹洪不介意斩了黄忠,成就自己的威名。
从始至终,他就没有考虑过,对面会不会是诈败,会不会是故意让他们赢的。
当天夜里,荀粲向曹洪献计。
说是霍峻人马少,自己白天看那楚军来攻,一定是想要拖延时间,为霍峻建立坚营打掩护。
霍峻的军营,匆忙间定然有破绽,我们白天斗将获胜,趁着夜色偷袭,或许能直接击破眼前这支阻击部队,能早点到宛城和曹仁部对接上。
“听闻那唐瞬,便是霍峻部中最为得力的斗将,武艺乃是霍峻这支长林军中最厉害之人。”
“我观其人,武艺不过平常,料想此刻,被士颂丢来阻拦我军的部队,定非强军。故而如此表现也属正常。”
荀粲的话,不仅说动了曹洪,就连副将韩德和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说动。
不得不说,虽然白天之败,唐瞬是故意放了水,但不论唐瞬也好,霍峻也好,整个长林军还真就没有想到,曹洪居然半夜来突袭了。
本来就没有准备好好防守的霍峻,这个军营建立的本就随意。
当然了,若是霍峻下死命令死守,曹洪的八万乌合之众想要突破防线,起码过半军士得丢在这里。
但霍峻这次出手,本就是半阻击半诱敌的任务。
他当即下令,全军后撤,让出军营。
这一行动,无疑又让曹洪所部振奋异常,一步一步走进了士颂为他们准备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