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围点打援(三)
曹洪的中军大帐。
曹洪和荀粲、韩德还在商议。
但他们却不知道,此刻他们已经被算计得死死的。
关中来援的部队,勘测好地形之后,果然是和徐庶等人事先考察的一样,在他们“准备”了许久的地方,建起了军营。
不但是有好几个地道,可以直接通到对方军营之中,对方营盘内外,甚至还有两处藏兵洞。
所以士颂和徐庶等人一商议,就同意了“先发制人”的方案。
制定好了谋划,就在曹洪到来的第一天夜里,发动突袭,避免夜长梦多,被曹军发现伏兵。
至于派出士安带着“诈降信”去见曹洪,本身就是个幌子。
士安的角色,类似于一个死士的定位。
刚刚建立起军营不久的曹洪等人,总要有些事情,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吧。
省的他们这些人跑去监工,让隐藏的部队暴露。
是夜。
虽然曹军有所准备,但是士颂一心想要吃下曹洪部,而且是当着曹仁的面,吃掉曹洪部,好打击宛城守军士气。
此刻突然袭击,自然是集中大批力量,雷霆一击。
“杀!”
黑夜里,率先发起突袭的,正是黄忠所部精锐。
在丁奉和向宠的带领下,两支定武军部队直接撞向了曹军军营。
今夜负责营地防卫的,正是韩德次子韩瑶。
将门出身的他,并不慌张,遇到夜袭该如何应对,他早就学习过无数遍。
他当即组织人手,顶在营寨前沿,希望能挡住对方的第一波攻势。
而后,他也传令后方,让后备部队武装起来,准备消灭零散突入的小股敌人。
至于中军大帐处,自然也是派人去通知了。
“那乐进的信使何在?此人带来的消息,只怕是误导我们。”荀粲首先反应过来,想要先杀了此人,避免泄露军情。
只是他话音刚落,军营内,忽然也响起了喊杀声。
而且随着喊杀声的响起,军营内部四处起火,一群群蛮子打扮的楚军,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哇哇怪叫,杀人放火。
董茶那和阿会喃二人,此时各自率领三千南蛮营将士,从地道里面冒出来,汇合了在藏兵洞里,躲了多日的小股精锐,在曹军内部制造混乱。
曹军军营内的主力,一时间根本无法前去营门处,帮助抵抗楚军的突袭。
“军中有内应。”韩德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曹洪本能地问道:“可内应是哪里来的?难道是那乐进的信使,这片刻间,就策反了我军将士?”
“可我的部队,都是关中带来的人啊,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就被策反。”
荀粲看着军营中的乱象,脸色惨白,但是他好像是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不是我军被策反,是楚军的埋伏。哈哈哈,好算计啊,士颂!”
荀粲带着哭腔冲着曹洪喊道:“泰山大人,快走,速速退回武关。这宛城已经完了,我们救不得宛城了。”
其实荀粲还有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在他看来,现在想要跑回武关,只怕都难。
他要是士颂,肯定会安排人手,在去武关的路上,设置阻拦,让这支关中精锐覆灭于此。
之后,关中再无可以抵御楚军北上的势力。
“休要乱我军心!”曹洪大喝一声,倒是让荀粲反应过来,此时不是慌张的时候。
他也算是家有传承,只是少些战阵经验而已,这时候也冷静下来。
他低声说出自己的分析:“泰山大人。我若是士颂,拥兵二十万来攻宛城,听闻我关中有十万大军来支援,定然会有所准备。”
“若是让我军内外合流,不论是夹击他也好,还是进入宛城支援曹仁将军也好,对他而言,都是大大的不利。”
“我若是士颂,定然是想要把我曹魏的二十万人马,分开消灭。”
“对比于宛城城内的部队,我们的部队在野外行军,更容易成为目标。”
“他完全可以集中二十万军队,直接先把我们吃了,然后再回头来对付宛城。”
说到这里,不仅仅是曹洪,就连韩德也是冷汗直流。
他立刻问道:“他怎么敢,难道他就不怕曹仁将军,从城内杀出来,在他背后突袭于他,让他首尾不能相顾吗?”
“他真敢,而且他真不怕。”
荀粲长叹一声,说道:“本来他就没有强攻宛城,而是四面包围。”
“如今得知我军来援,他完全可以不停地加固包围阵地,深沟高垒。不为攻宛城,只为困住宛城的部队,让他们不能轻易突围,不能出城支援我军。”
“而我军中忽然出现的混乱,绝不是被敌军策反。而是敌军早有准备,或是埋伏在地下,或是早就挖好了地道,就等我们来这里建立军营了。”
“他哪里有时间?”
曹仁本能地反驳一句后,立刻闭上了嘴巴。
他明白荀粲说的话是对的了。
士颂哪里没有时间呢?他不是派出了霍峻和臧洪的部队,分成两批,前后拖延自己吗?
开始还以为是想要拦住自己,不让自己支援宛城。
可是现在想想,完全也可以是为了吃掉自己这支人马,为楚军在宛城外的军营布置,拖延自己的进军时间啊。
曹洪明白,韩德也明白。
现在的局面,若是真如荀粲分析的这样,那就是士颂之前故意派出的部队,即便是被自己击败退散,只怕也是假的。
此刻,那些部队,早就已经在自己返回武关的路上,等着自己了。
“报!楚将黄忠,亲自率领其部精锐冲营成功,此刻已杀入军营。”
“韩三公子,此刻正组织人手抵御,但敌军来势汹汹,前面挡不住太久,特地差在下前来求援。”
随着求援的军士直接闯入军营,三人都知道,现在的局面,只怕已经失控。
作为楚国第一猛将的黄忠,敢亲自先登冲营,那后面指挥和统领部队的人,身份定然不一般,极有可能组织这次突袭的人,便是士颂本人。
而士颂本人都参与突袭了,那楚军只怕早就准备万全。
主力部队以逸待劳,就等着自己这边连日苦战,突破一道又一道的防线,在来到这里的时,给与自己雷霆一击。
“宛城方向,可有援兵?”曹洪不甘心,还想要赌一把。
若是宛城曹仁发现了自己的困境,不顾一切,大军出城来援,他自然不会退。
那时,他会率大军东进,和曹仁汇合,用两面夹击的态势,攻破楚军阵线。
只可惜,宛城城楼上,曹仁早就已经带着牛金和陈矫,登上了城西高台。
看着西面曹洪的援军军营陷入火海之中,他的内心,也十分犹豫。
“那个方向,定然是关中方向来援的部队。也不知道是何人领军。”
曹仁远眺西面燃起的大火,无力地叹息。
“不是钟繇便是曹洪吧,我军退守宛城之后,已经向朝廷发了求援书信,关中那边也派出了信使。”
“但楚军在城外的包围越来越严密,我军已经和外界断联多日。只知道如今曹丕公子在中原集合人马。”
“关中那边,既有钟繇和曹洪主持大局。可为何,兖州方向没有援兵到来,反而是关中援兵先至。”
曹仁虽然无奈,但情报不足的他,根本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倒是一旁的陈矫思索再三后,分析道:“只怕是中原那边,又有了变故。”
“毕竟东吴也好,刘备也好,若是合兵一处,一起北上,也能有十几万部队。”
“曹丕公子的援军,怕不是被拦住了。”
“而关中这边的援军,要么不知道中原的情报,要么来援部队不少,正准备稳步前进,来援宛城,却被士颂抓住机会,准备趁其立足未稳之时,大举偷袭。”
“若是如此,我当发兵攻楚军,以接应来援部队,内外夹击楚军?”
曹仁认真询问起来,同时,他自己也考虑起了这个方案。
倒是一旁,从来以蛮勇之姿视人的大将牛金,说道:“楚军这些天围而不攻,和樊城之时,完全相反。”
“他们在城外修筑工事,深沟高垒,一点不像是攻城。反而好像怕我们突围逃走一样。若是想要配合来援部队,冲过楚军军阵,只怕是必须全军压上才行。”
看到牛金跃跃欲试,陈矫心里一惊。
他眉毛一挑,反问道:“可若是来援军队,本就不多。或者那所谓的援军,不过是楚军假扮的部队,故意引我军出城,好消灭我军主力,又该如何?”
这个疑惑,也正是曹洪心中犹豫所在。
只能说,楚军的行动太快了,今天刚刚看到有援军到来,刚刚建立了军营,当天晚上,楚军就发狂一样的围攻了上去,根本不给这支部队和宛城交流的机会。
宛城这边,只能凭借曹军军营大小,和远远望见的部队数量,给出自己的判断。
人数上来说,少说有五万以上,甚至七八万部队都有可能。
但这些人数,完全也可以是士颂这边让民夫来假扮。
至于曹军盔甲器械,赤壁之后,荆北失守的情况下,围城这么久了,士颂那边收集一些过来,完全不是问题。
但反过来说,外面的部队,若真的是关中地方的几万精锐来援,准备和自己内外配合,打破楚军封锁的部队。此刻已经被楚军奋力突袭了,他曹仁若是不去救援,那岂不是坐失良机。
“二位,我心中犹豫,不知如何取舍,二位以为,我当如何?”
曹仁最终还是把问题抛出来了。
“楚军实力如何?朝廷之中,我部最有发言权了。”
“黄忠,徐晃,霍峻等部精锐,绝对是当世强军。”
“就算是那陆逊的蛮兵,野外对阵,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这样的敌手,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半夜出城突袭,若遇埋伏,我军必然损失惨重,难以归来,宛城必然不攻自破。”
牛金居然是一反常态,表示了反对。
而陈矫也点头称是。
“楚军号称二十万之众,更有乐进朱灵等人为代表的荆州降兵部队,即便是在樊城损失不少,如今二十万还是有的。”
“我军说是十多万人,可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不过三五万人罢了。”
“守城,勉强可用,一旦出城,则必然陷入危机。”
“若是朝廷大军来援,是我曹魏军队,猛攻楚军,楚军军营内部情形,都在我军视线范围内,我们在城楼上一目了然,我们自然是应该出兵配合,内外夹击。”
“可现在的情况是,一支来历不明的部队,打着我曹魏旗帜而已。”
“又被楚军趁夜偷袭,多半支撑不了多久。我军贸然出击,只怕是凶多吉少。”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那支部队,真是关中来的援军。”
“此人不探查清楚宛城情况,不与我军联系,盲目进兵,将其部队放置于绝境。”
“我军即便是出击配合,牵制一二楚军部队,那结果呢?这支来援部队被击溃后,不少溃兵跟着我们进入宛城,一起被困。“
“只怕那时候,带进城来的部队,还不如我们带出去的部队多。”
陈矫的话,一锤定音,曹仁终是决定,不出城支援。
一切,只等天明之后,先看看那边的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