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北面偏东,一山谷外。
此处为东突厥连接朔方,唯一一条行军大道,类似于大唐官道。
阴山隘口虽为要塞,却常年处于开放状态,朔方与东突厥皆未派兵镇守。
薛万彻第二师一万火箭军,已于两个时辰前屯兵驻扎在此。
隘口以往无人把守,但防务阙台一应俱全,看清楚眺望三里之外阴山一切来援之敌。
两路阻敌大军,不曾配备神武大将军,主攻武器为火箭弹。
只等东突厥增援朔方铁骑到来,万箭齐发定叫来犯之敌有来无回。
一名远征军旅长骑着战马巡视,来到眺望阙台拿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去。
“提高警惕,注意阴山动向,两时辰轮换防守!”
隘口镇守,明面上只有一个营的兵力约四百人,其他火箭军分散隐蔽于两侧山坡之上。
旅长观望一会儿,交待完便打算走下阙台。
“旅长,有情况!”
负责眺望侦察的连长发出警戒,而后取下后背的两杆短旗,打着旗语通知埋伏两侧的火箭军。
随即,便听到一阵阵悉悉索索之声。
火箭军已搭箭上弦,随时准备迎接远处来的东突厥骑兵。
“四里之外……不足百骑?”拿着望远镜观测的连长,大声说出疾驰而来的东突厥骑兵人数规模。
“再探!”旅长暂留阙台,稍加思索喃喃道:“不足百骑,应是先头部队!”
旅长原先为玄甲军中队长,统领玄甲三百余人。
对面五十余骑兵,越来越近。
三里之外,阿史那社尔已发现隘口有人镇守,并未放在心上。
只因阙台之上仍旧插着狼头飘带旗。
“旅长,属下确认无虞!来人仅有五十三骑,后方并无骑兵随后!”
眼看阴山方向袭来的五十三骑,距离隘口已足两里地,连长将望远镜递给旅长。
“五十骑兵来送死不成?”旅长没有去接望远镜,肉眼已经能看清对面人数。
“准备,待东突厥骑兵进前至八十步放箭!”
疑惑归疑惑,旅长唯一能确定来人确实是东突厥骑兵无疑。
忽然,阿史那社尔所率五十轻骑从视线消失,进入一处山坳拐角。
当阿史那社尔等五十三骑兵,再次出现在阙台侦察兵视线时,双方相距离不足一里地。
“驾~”
“驾~”
领头的阿史那社尔、康苏密、执失思力速度不减,向关隘策马扬鞭。
三百米……
两百米……
“嗯?”阿史那社尔总算是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隘口处百余人正挽弓对着他们,蓄势待发。
“吁~!”
“吁~!”
阿史那社尔抬起手,命令后面的骑兵停止前进。
康苏密察觉出,对面并非朔方梁师都所属,“特勤,前方莫不是大唐……”
阿史那社尔微眯着眼点点头,调转马匹向身后的五十骑兵命令道:“尔等留下,待本特勤上前一探究竟!”
随后,驱马向隘口慢行,康苏密与执失思力随即跟了上去。
“营长,敌军首领已进入火箭弹射程!”
负责在隘口拦路镇守的三团一营,看着阿史那社尔三人已进入到两百米以内。
“准备~”营长抬手就要发出放箭命令,阿史那社尔此时开口了。
“我乃东突厥特勤阿史那社尔,敢问对面哪位将军主事?”阿史那社尔勒马止步,停在火箭军约一百二十米之外。
“营长!”那名连长不知如何回话,转头看向营长。
营长也不清楚是该下令放箭,还是回答阿史那社尔的问话。
双方僵持了十数秒,营长正要请示上级时,薛万彻从山坡上站起身来。
“远征军第二师总管,左威卫将军薛万彻是也!”
薛万彻如今也不清楚,是左威卫将军品阶高,还是远征军师长官衔大。
不过,第二师有一万人。
已将近左威卫大将军的统兵人数。
薛万彻知道阿史那社尔此人,但阿史那社尔并不认识,刚被李世民提拔为左威卫将军的薛万彻。
于是,双方又僵持了十数息。
“敢问阿史那特勤来此有何贵干?”薛万彻感觉阿史那社尔一行五十几人,看着不像是来增援朔方的。
阿史那社尔听到薛万彻的问话,嘴角抽了抽。
严格来说,此处属于阴山范围是东突厥地界。只不过东突厥与朔方互不设防,因此此地无人镇守。
眼下倒好,大唐的士兵跑来阴山地盘。
反倒问起阿史那社尔这位主人,来此有何贵干。
阿史那社尔拱手一礼,欲对其说明来意以免发生冲突,“薛将军,本特勤……”
当说出‘薛将军’三个字时,阿史那社尔忽然想起一个人。
“敢问薛将军可认得薛将军?”
见阿史那社尔拱手作礼,薛万彻本着礼尚往来高尚品德,拱手回礼道:“阿史那特勤,本将军不知从何回答!”
“更加不清楚特勤所指薛将军是哪位!”
薛万彻之所以从隐蔽之所出来,只因为听说过苏尘与阿史那社尔,以及眼前另外两位东突厥大将有过交集。
否则,按照皇帝旨意镇守阴山要隘,但凡见到东突厥一骑,便可无情镇杀。
因此,薛万彻心中已有猜测,阿史那社尔口中所谓的薛将军,是指薛仁贵。
“哈哈哈,薛将军见谅!”
阿史那社尔立即反应过来,哈哈一笑缓解尴尬。
“本特勤与薛仁贵,薛将军一见如故,数月前曾在长安与其对饮数次!”
阿史那社尔已看出薛万彻镇守阴山关隘,其目的是阻敌增援,也就是防着自己驰援朔方梁师都。
由此判断薛万彻官职应该很低,接触不到凌驾于太子之上的苏尘,才会问起薛仁贵。
“自然认得!”薛万彻淡淡一笑,“薛仁贵如今乃远征军军长,本将军上锋!”
“远征军?”阿史那社尔已经是第二次,从薛万彻口中听到远征军一词。
康苏密突然插话,拱手向薛万彻问道,“薛将军,可否容我等三人上前一叙?”
双方相距一百多米,说话需将嗓门扯得老大。
薛万彻没有一丝犹豫,抱拳相请,“三位请!”并打一手势,令火箭军将火箭弹收起。
阿史那社尔转头示意其他五十人原地不动,而后三人驱马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