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怎么办?”
“出兵,围剿?”
敌军的数量远超预料,海兰察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想他们之前还觉得,如何找到明军才是最难的点。
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想藏,清军刚到,便迫不及待的来耀武扬威了。
现在怎么办,出兵吗?
“出兵?我们刚到,还未来得及休整兵马,现在放弃边关之利出关围剿?”
“是你傻了还是我傻了?”
“你可别忘了,对面可不是寻常将领,你想对上常遇春还是徐达?”
“还是说,你想试试西楚霸王的锋芒?”
傅恒没好气的道。
出兵围剿?
这种漂亮话,在陛下面前说说也就罢了。
你若是当真了,那你就是纯的。
“那就,放任他们耀武扬威,不管?”
海兰察当然知道傅恒的意思,只是这样一来,对于士气的损伤未免太大。
再加上,这边关可不是他们两人说了算的。
明面上乾隆是将这边的兵权全数交到他们手中,但如果因此就觉得,其中没有留下眼线,那也同样是纯的。
但凡让乾隆知道,他们两人面对敌军挑衅不去理会,反而闭关不出。
这种窝囊气,乾隆定然是不会受的。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调令会第一时间奔波在路上,回京之后脑袋上的乌纱帽也就没了。
至于脑袋还在不在,那是另一码事。
“放任他们不管当然不行。”
“你领五万大军出城与他一战,交锋片刻再退。”
“无论是胜是败,都要退回来!”
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傅恒做出了决断。
五万兵马是底线,即便全部丢在了关外,他领着剩下的人也同样能守住边关。
超过这个数字,折损太大,边关就有危险。
而低于这个数字,又怕被关外之敌一口吞下。
毕竟那可是明太祖,是楚霸王,是大明战神常遇春以及顶尖统帅徐达。
这四人在一块,打出怎样的战果,傅恒都不觉得稀奇!
“败了退回我能明白,为何胜了还要退?”
海兰察领命,正要下去准备,忽然有些好奇的回头看了一眼。
胜了的话,那不该乘胜追击吗?
“你若是败了才是正常,但凡沾上些许胜势,那定然就是敌军有阴谋,要诱你深入一举歼灭!”
“避其锋芒!”
傅恒没好气的道。
他觉得海兰察要么是太单纯,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没个明确的认知。
你是个什么档次的?
在朝廷里或许大小还算个名将,可放在史书上,你算什么东西?
你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怪物吗?
海兰察:“我避他锋芒?”
虽然他多少也有些自知之明,但面对傅恒这般直白的话语,心中依旧有些不服。
的确,那西楚霸王的威名远扬,是个人都知道该避其锋芒。
明太祖朱元璋也的确善战,鄱阳湖之战以少胜多击溃陈友谅的事迹,至今依旧被不少兵家之人拿出来复盘。
常遇春虽死的早,可早年面对蒙元大军之时却是半点不手软,大明杀神的名号,就是他用敌人的脑袋摞出来的。
可眼下城外领兵者,并非他们之中任何一人!
我怎么就不能胜了!
“事实就是如此,无论胜败,都得撤军,绝不可恋战!”
眼见海兰察神情不对,傅恒连忙再强调了一遍。
“我想,应当还不用你来教我领兵吧?”
“论功绩,你我孰优孰劣还说不好!”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傅恒最担心的,就是与自己一同来的将领心态出现问题。
守城这件事,他只能自己负责,交给谁都不放心。
而出城迎战的将领心态一旦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出乱子!
从当下海兰察的神情来看,他应该是不会听自己的劝告。
可即便他猜到了又能如何呢?
这就是战场上的不确定性。
出城迎战是必要的,否则他们就会被问罪。
原本的边关守将都已经被调离,眼下整个边关之内,还有能力指挥数万人这个量级出战的,只剩下海兰察一人。
这种明知接下来会出乱子,却又无法阻止的感觉,傅恒感受过可不止一次。
尤其是在乾隆身边的时候。
明知道乾隆说的那些话是在招惹仇恨,给自己招惹麻烦,他也阻止不了。
眼下,也是一样。
明知海兰察带兵出城迎战,很有可能会出乱子,他同样无法阻止。
“总之,你要小心。”
“此番我们所面对的敌人,跟那些孱弱的叛军截然不同。”
“他们不会在嘴上喊着反清复明,连整个大明王朝都由他开创。”
“我们的祖先,一度都被那个男人压的喘不过气。”
“你千万不要小瞧他们,否则大清亡国,或许就要从我们开始了。”
眼见海兰察就要走远,傅恒换了一副语气。
闻言,海兰察这才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大清亡国?”
“笑话!”
“领兵的若是韩信,我还惧他三分,可徐达?”
“明将能做到的,我作为大清名将,也同样不差!”
傅恒心中咯噔一声。
这话一出,他就知道事情越发的不妙了。
瞧不起徐达?
你怎么能瞧不起徐达!
你忘了,在朱元璋驱逐鞑虏之后,一路北伐将蒙元彻底打崩的人究竟是谁了?
“千万小心,绝不可鲁莽!”
临了,他只能最后喊了一声。
“等我大胜的消息!”
……
“魏国公,清军出关迎战了!”
眼见边关城门大开,徐达身边的亲兵比他神情还要激动。
他们怕的是什么?
是清军闭关不出,只知道死守。
那他们就得继续沉寂下去招兵买马,直至兵强马壮之际才有机会强攻边关。
反而清军出战,才是他们真正想看到的画面!
“不急,先派探子去看看,迎战的清军有多少兵马。”
徐达心中有数。
清军不迎战也就罢了,但凡迎战,兵力定然有极大优势。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他需要知晓清军有多少兵马,以及如何布阵扎营,才能做出最精确的判断。
以及,对方将领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出关与他一战。
若是龟缩着怂,那没办法,只能当做练练兵。
若是稍微冲动些,稍微有些血性的,那就得给他个全军覆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