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钱千秋确实没有参加会试。

此时的钱千秋,正夹着一幅让画师画得画工极佳的画,顶着秋风、踩着落叶,急匆匆地在北京的胡同中穿梭。

他要去见他祖爷爷钱谦益的上司,礼部尚书温体仁。

早在天启七年,崇祯帝在扳倒了魏忠贤后,就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要更换内阁。崇祯帝想要更换内阁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扫除魏忠贤带来的影响。

因为魏忠贤虽然倒台了,但是内阁成员中,却还有魏忠贤一党。这令崇祯帝心里很不爽,如果不把这些人换了,朝廷吏治怎么能变得清廉起来?

《崇祯遗录》中说过明末官场的情况:“诈贪成习,惟知营私竞进,下民其咨不恤,纪纲日坏而不问……而廷臣方以东林、浙党分门户,如其党即力护持之,误国误民皆不问;非其党纵有可用之才,必多方陷害,务置之死,而国事所不顾。朋比为奸,互相倾轧……”

很明显,朝廷上结党营私,在崇祯一朝十分严重。魏忠贤的阉党也是党,不把他们干掉,怎么行?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崇祯帝一边要对付东虏和流寇,一边又要面对魏忠贤留下的阉党,不可能大刀阔斧地改革,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温水煮青蛙。

为了不打草惊蛇,崇祯帝私下里找到礼部尚书温体仁和礼部侍郎周延儒多次,开了许多次小会,来讨论更换内阁成员的事宜。

为什么崇祯帝不找别人开小会,而是单单找了礼部尚书温体仁和礼部侍郎周延儒?

因为在崇祯帝眼里,他认为这两个人不群不党。

温体仁,字长卿,浙江乌程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魏忠贤专权时期虽然官至礼部侍郎,但从来都是对魏忠贤敬而远之,也没有无耻吹捧过魏忠贤,因而在崇祯元年升为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

周延儒,字玉绳,南直隶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天启后期任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同样也没有什么追随魏忠贤的记录,所以在崇祯帝即位后,就调升为礼部侍郎。

多干净的履历!不找这两个人商量,难道还找别人商量更换内阁成员的事吗?

从古至今,不论是朝廷还是小作坊,要想在开大会的时候,争取到支持,那么必须要在开大会之前开小会。这种开小会,美其名曰通气,其实就是先得到关键人物的支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尊重了,只有这些人觉得被尊重了,提前获得了知情权,才会在大会中一往无前地支持你。

有过开会决策经验的人,回忆一下,细品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于崇祯帝想要更换内阁成员的想法,温体仁和周延儒是二话不说,十分支持。

为什么?

因为崇祯帝是皇帝吗?

也不全是。

因为温体仁和周延儒为官多年了,由于一直受到魏忠贤打压,所以从未入过阁,此次崇祯帝有意更换内阁成员,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机会。尤其是温体仁,做官都三十年了,好不容易崇祯帝有了更换内阁成员的想法,难免不想入非非。

周延儒也是。

温体仁和周延儒二人,本以为开个小会,靠着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动崇祯帝,令自己入阁,可谁曾想,崇祯帝不走寻常路,发明了一种朝臣入阁的新方法。

枚卜。

枚卜,听上去挺高大上,玄之又玄的,其实,就是抓阄。

因为那时候,天启七年,崇祯帝刚当上皇帝,对朝臣的能力还不是很了解,但又为了不显示出自己的不了解,所以别出心裁,内阁选人采用了抓阄一法。

这不是玩呢么!这是内阁选人,不是大街上抽奖。

面对崇祯帝的决定,温体仁和周延儒也是满脸黑线,无可奈何。

但至少抓阄,还是有中奖几率的。

在崇祯元年改元之前,九卿依例,推举出了十个候选人,温体仁和周延儒也在其中。

枚卜大典相当隆重,定在了乾清宫。

内阁、五府、六部、都察院、中央各寺司和顺天府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参加了枚卜大典。

崇祯帝先是焚香祷祝,然后郑重其事地行一跪三叩首礼,最后用象牙筷子从金瓶里夹出了四支纸签。依次是南京吏部侍郎钱龙锡、礼部侍郎李标、礼部尚书来宗道、吏部侍郎杨景辰。

没有温体仁和周延儒。

十选四,百分之四十的“中奖”机率,都上不去,运气也太差了。

不过崇祯帝又给了温体仁和周延儒一次机会,他决定再增加两签。

六选二,百分之三十三点三三三的“中奖”几率,抽中的是礼部侍郎周道登和少詹事刘鸿训。

十个人里,抽出六个,都抽不出来温体仁和周延儒,他们也是点子背到家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不止是抽出了六个人,而是抽出了七个人。

因为崇祯帝在抽签时,有一支纸签刚刚被他从金瓶里夹出来,就被一阵大风给刮跑了,连宫中的侍从太监们也没有找到,只好作废。

枚卜大典结束后,一个叫施凤来的大臣才发现,那支丢失的纸签飞到了他背后的衣褶里。打开一看,是王祚远。

算上这个被大风吹掉前程的王祚远,七支签里,都没有温体仁和周延儒。

然而,虽然是天意,但是这次枚卜得来的内阁,崇祯帝并不满意,到了崇祯元年,他决定再一次进行内阁调整。

崇祯帝的计划是,在崇祯元年,也就是今年的十一月,再一次枚卜,但是在枚卜之前,照例需要大臣们推举候选人,这次呼声最高的是,礼部右侍郎钱谦益。

对,就是这次会试的主考官钱谦益。

崇祯帝说过,他听说,礼部右侍郎钱谦益颇有才学。

崇祯帝是怎么知道的?

这都拜钱谦益的同乡门生瞿式耜所赐。瞿式耜,虽品级不高,但权力却大,因为他是言官。在他知道要再次枚卜之前,主动积极地四处为恩师打点,甚至找到吏部尚书王永光那里,让王永光在枚卜前的推举中,把恩师的名字往前提,放到第一位,把原本第一位的周延儒,放到第二位。

声势也能造英雄啊!

就这样,还没枚卜呢,崇祯帝就先知道钱谦益颇有才学了。崇祯帝都知道了,王承恩能不知道吗?所以当崇祯帝问王承恩钱谦益怎么样时,王承恩了如指掌。

崇祯帝让钱谦益作为这次会试的主考官,一方面是听说他有才学,给他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想考察一下他,看看他是不是真像传闻那样,才华横溢。

崇祯帝很矛盾吧?既相信,又考察。

可是,人可以给自己造声势,但万万不能在给自己造声势的同时,踩乎别人。

凭啥把周延儒挪到第二位?周延儒招谁惹谁了?周延儒对钱谦益是咬牙切齿。

不过,这周延儒还不算什么,钱谦益和周延儒的上司,礼部尚书温体仁更甚,他比周延儒对钱谦益更恨之入骨。

起码你周延儒还排在第二位,可是我堂堂一个礼部尚书,居然还比不上我的两个下属,面子往哪搁?

你以为就你钱谦益有门生给你撑腰吗?要说人,当官的谁没几个贴心的办事人?老话说得好,曹操还有三五个知己好友呢!

温体仁可是一个阴险的人,你钱谦益既然如此风光,那么我就让你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所以,钱千秋出现了。

UU阅书推荐阅读: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无尽世界无尽征程时空搅屎棍开元帝师蒙古人西征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东图易家大唐之混世异姓王三国大逃杀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穿越杨广隋霸天下邪龙狂兵此去安都两万里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唐朝好驸马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一梦越万年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农家巧媳妇关外县令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魅影谍踪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只会捞钱的朱由检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开局带朱元璋拯救崇祯大唐:吃货将军虚构三国帝国崛起,开局奖励一个集团军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横扫天下我为皇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昏君女帝,我真是大周忠臣三国之无双华雄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