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离伺候良妃这么久,一直都知道自家娘娘,是最温和不过的性子。
她以前虽然也因为类似的事,被娘娘呵斥过。但每一次,娘娘的语气都透着一抹无奈,并不是真的责怪她。
正因为如此,若离的胆子才被惯得越来越大,在良妃面前越来越口无遮拦。
这还是若离第一次见到,娘娘勃然大怒的样子。
不知为何,她的心头忽然一凛,吓得跪在了地上:“娘娘,奴婢知错!”
“奴婢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只是为您不平罢了……”
良妃眼里的凌厉之色迅速消失,恢复了以往的温和。
她喟叹一声,亲自上前将若离扶了起来,放缓了语气道:“你伺候本宫多年,本宫又怎会真的责怪你?”
“本宫只是担心,你刚才那番话传出去,会惹祸上身。”
这和颜悦色的样子,仿佛刚刚勃然大怒的那个人不是她。
若离心头涌起了一阵感动,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娘娘,您对奴婢真好……”
整个后宫也只有娘娘,会这么为宫女着想了。
离了娘娘,她还上哪去找这么好的主子?
良妃起身,走到了自己供奉的佛像前。
由于她背对着若离,若离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
“其实本宫又何尝不明白,你刚才说的那番话有道理。”
“可陛下是帝王,要宠爱谁,岂是本宫能决定的?”
“宸贵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让陛下晋她为贵妃,给了她独一无二的宠爱,证明她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本宫亦没什么好不平的。”
“所以,类似的话,你以后莫要再说了。”
“宸贵妃娘娘如今是后宫之首,不管是你还是本宫,以后见到她了,都必须恭恭敬敬。明白吗?”
若离扁扁嘴,心头有些不服宸贵妃,却又不敢反驳良妃的话,只好低着头道:“是。奴婢谨遵娘娘教诲。”
良妃挥了挥手:“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下去休息吧,今夜不用你守夜了。”
“是。”
若离离开后,内室只剩下良妃一人。
她那张美丽的脸,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忽明忽暗。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忽然有“轰”的一声传来!
桌案上的佛像和香炉,全部被扫落到了地上!
外面的宫女听到动静吓了一跳,连忙跑了进来。
看到内室的狼藉,她脸上满是诧异:“娘娘,出什么事了?!”
长春宫谁不知道,娘娘和太后娘娘一样,最信佛了。
娘娘每天都要给佛像上香,对佛祖无比虔诚。
今日佛像却全部掉到了地上,是怎么回事?
良妃转过身,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淡声道:“本宫身上的挂饰,刚刚不小心勾到了桌布,将这些东西都带下来了,你带人收拾一下吧。”
宫女没有多想,福了一礼道:“奴婢遵命!”
……
自从柳时清被帝王下令幽禁在这里,丽宣阁就成了宫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故而消息也是最不灵通的。
当然,这只限于被关在寝殿里的柳时清,翠竹依旧能在外行走,自然知道今天宫里人人都在恭贺,钟粹宫那位晋升贵妃之位。
翠竹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难看无比!
随即,她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担忧……
翠竹简直不敢想象,若主子知道这个消息,会如何……
导致她一整天当差时,都有些心不在焉。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翠竹的人,就是和她一起长大的柳时清了。
晚膳过后,她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望着翠竹问道:“你今日是怎么了?一整天都浑浑噩噩的。”
翠竹的眸色闪了闪,根本不敢看柳时清的眼睛,吞吞吐吐道:“没……奴婢没事……”
柳时清冷笑了一声:“翠竹,你可知道你每次说谎时,都是这副模样?”
“说吧,宫里又发生什么事了?我已经沦落到了这副境地,还有什么消息是我接受不了的?”
说到最后,柳时清的语气里,带了几分自嘲之意。
翠竹眼底闪过了一丝迟疑……
真的要告诉主子这个消息吗?
连她听着都觉得难以接受,主子要是知道了,还不得疯了?
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是这么大的事,翠竹也明白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主子迟早都会知道的。
与其等主子从旁人口中得知,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还不如由她说出这个消息,把主子的情绪安抚下来。
想到这里,翠竹垂首站在柳时清旁边,小心翼翼道:“主子,陛、陛下晋……晋贤妃娘娘为……为贵妃了……”
说到最后,翠竹的声音越来越小,跟蚊子哼哼差不多了。
但柳时清还是听得一清二楚。
“你说什么?!”
她猛然抬头望着翠竹,一双桃花眼里写满了不敢相信,站起身道:“我是定国公府的嫡长女,当年以尊贵的身份,嫁与陛下为妾,为他生下大公主,还因此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才在陛下登基后得封贵妃。”
“沈知念那个贱蹄子进宫才多久,究竟凭什么?!”
“这个消息你是从哪听来的?是谁在后宫传谣言?!”
说一件事也是说,说两件事也是说。与其留下一个隐患,让主子今后再受到刺激,还不如一次性全部说出来。
翠竹“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闭上眼睛,把心一横道:“主子,此事是陛下金口玉言下的圣旨,并非谣言。如今在朝堂和后宫,已经传开了……”
“还有……不仅如此,陛下还赐了贵妃娘娘封号‘宸’。”
说到这里,翠竹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试图平息柳时清的怒火:“主子息怒!主子息怒!”
柳时清又何尝不知道,这么大的事,哪有人敢传谣言?她只是不愿相信罢了。
此时此刻,柳时清心中不知道是错愕更多,还是痛恨更多。
她跌坐在椅子上,自嘲地笑了起来:“呵……呵呵呵……还额外赐封号……”
“大周自开国以来,贵妃和四妃便是固定的位分,没有再赐封号的规矩。”
“便是我当年,都没有这样要求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