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二章尚书左仆射应该换人了

大唐主要钱币还是五铢钱,不过由于这个时代,商业兴起,特别是大宗交易越来越广泛,随着四年的发展,愿意接受钱钞交易的百姓或士绅越来越多,按照以往交易,涉及万贯钱财,仅万贯铜钱,就需要七万多斤,相当于三十五吨重。

如果采取五千斤载重的四轮马车,这也需要足足十二辆马车。就像现在买米,一石粮食高达八百钱,这些钱的重量就多达五斤多。

大唐通利钱庄的账目,许敬宗非常清楚。别看他现在是朝廷里的比部郎中,但是他是仅次马周第一副总管。大唐通利钱庄拥有多少存款,他非常清楚,以武德六年年末统计出来的数字,大唐通利钱庄共计有存款八百七十三万贯,其中借出去的贷款约六百万贯。

现在关中粮商们一次性就可贷出一百余万贯,这么以来,通利钱庄的存款只剩下一百余万贯,一百多万贯虽然听上去不少,可以要分摊下来,一个分部不过十万贯不到,那么一旦无法随时支出与拥有钱钞的商贾或世族兑换,很容易引起挤兑风潮。

银行的生存根本就是信用,一旦大唐通利钱庄失去信用,随时都有可能破产。这是许敬宗非常担忧的问题。

当听到许敬宗的担忧,陈应不以为然的笑道:“敬宗,你的担忧是多虑的,关中粮商的质押商铺实在太多,到时候,一旦他们到了偿还的时间,还不能还上贷款,按照契约,大唐通利钱庄就把他们质押的商铺、房产以及田地、矿产等等,全部公开拍卖。要知道,这些资源都是优质资源,像江南世族、河北世族以及巴蜀、辽东世族们,正愁着没有机会进行关中置业,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我们就可以及时将这些产业变得活钱!”

随着陈应解释,许敬宗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陈应所言不错,像早已没落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河内司马氏、洛阳陈氏、颍川陈氏、安定梁氏、南阳邓氏、北地傅氏等等,这些闻名于三国两晋时代的世族门阀,在唐朝的时候,早已兴奋不再。

不过,不代表他们不愿意重新崛起。关键是,要想崛起,这需要靠近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这就是后世为什么北上广成为人才的集中地一样。因为越靠近政治中心,机会越多。

可是,任何一个区域的世族和门阀,都有一个共性极度排外。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地方的世族想要进入关中,其实非常困难,更别提在关中买田置业了。关中的土地是有限的,他们只会在关中世族门阀中轮换,而不会轻易卖给关外世族。

当然,陈应利用这个机会,给关中世族洗牌,就是制造一个鲶鱼效应。只有关中,涌进大量的鲶鱼,关中这潭死水,才会瞬间活过来。

而不是他们像现在一样,站在李建成的对立面,与李建成明争暗斗,把主要的资源和力量,全部浪费在内斗中。

许敬宗想了想道:“即然主上以为可以放贷,门下这就与他们展开会谈!”

陈应点点头道:“不过,质押物估值一定要狠狠压价,特别是宅院、商铺,价值一万贯的商铺,最多可以贷款一千五百贯!”

陈应默默计算了一下,如果他自己吃下所有的商铺,他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长安半城了,因为这一次质押,仅商铺就占到了长安商铺总数的六成以上。

一旦这么大规模公开拍卖,商铺价格也会供大于求,随即下跌。

许敬宗想过陈应会狠宰一刀,然而他却没有想过陈应会如此之狠。

事实上,陈应对于做空粮市的奸商,这已经是够仁慈的了。毕竟他们都是用关中百姓的性命为游戏筹码。

许敬宗走后,陈应也随手离开了书房。

长孙无垢看着陈应摆放得凌乱的卷宗、文案,还有一些账薄,就收录在一起。突然有一个账薄掉在地上,长孙无垢附身拾起来。

就在她准备归置归位的时候,突然发现上面的账目隐隐不对。

长孙无垢把烛火点亮,拿起笔开始校对起来。

长孙无垢是秦王妃的时候,她喜欢擅长理财,只是非常可惜,她遇到了开挂了的陈应,无论她如何努力,始终无法把秦王府经营得不愁钱用。

长孙无垢校对完一个账薄,发现已经到了子夜时分。不过这个账薄上居然出现了将近四千贯的错漏。这让长孙无垢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陈应没有发现?

随即,她又拿起另外一个账薄,进行校对起来。

……

翌日清辰,李建成与王珪、魏征等人一身便服,来到长安城外的一处施粥地点。

魏征向李建成解释道:“陛下仁德,臣等以陛下的名义在关中各县设立粥棚共计一千三百余座,仅长安城就多达三百七十三座。”

李建成看着百姓喝粥时,都露出难以下咽的神色,微微皱起眉头,他指着大铁锅道:“给朕盛一碗!”

负责的小吏听到“朕”这个字,吓得脸色大变。

魏征喝道:“快盛!”

李建成一脸愤愤的道:“快!”

小吏无奈,指挥伙夫给李建成盛了一碗白粥。

李建成也顾不得烫嘴,张口就喝。

然而,这些白粥到了嘴里却让李建成差点吐了出来,白粥里居然放了盐,而且放得极多,咸得他脸都抽搐起来了。

李建成良久,费了好大的劲儿,这才把嘴里的白粥咽下去,不过他没有兴趣再喝第二口了。

李建成气得脸色铁青,一脸愤愤的吼道:“这是怎么回事?”

小吏不敢不回答,他期期艾艾的道:“这是陈大将军吩咐的,每一锅内加入二十斤盐!”

李建成望着那一口大锅,充其量也就是三百斤左右的量,加入二十斤盐,这几乎是海水里的含盐量。怪不得咸得难以下咽。

李建成听到是陈应吩咐的,他顿时生气了。

李建成望着身边的随从道:“去把陈大将军请来,朕要听听他还有什么说辞!”

李建成真的很生气,灾民已经是够可怜的了,陈应居然还让他们吃大量的盐,难道陈应把人当牲口了?

扈从骑士骑着战马奔上陈家堡,不过当陈应抵达粥棚的时候,李建成快要爆发了。

李建成指着一边吃粥,一边痛苦不堪的百姓道:“陈大将军,你给朕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陈应躬身道:“回禀陛下,臣在救人!”

李建成听到这话,不由得脸上浮现一抹冷意,不过,望着陈应的目光,就有点不善了。

李建成眼中流露着失望,绝望。

李建成是一个感恩的人,当然陈应在这些年对他的帮助极大,最重要的是,玄武门之变,如果没有陈应力挽狂澜,他肯定悲剧,不仅会被李世民逼出长安,甚至可能成为第二个杨勇!

当然,陈应其实发现这些粮商,为了坐中关中粮市,无所不用其及。因为粮商背后站着关中世族门阀,他们有的是人,所以,官府出面开设的粥棚,几乎三分之一,甚至将近一半都是粮商派出的人。

他们打扮成灾民,冒领赈灾粥。

朝廷发放的粥是有限的,他们多吃一口,灾民就会少吃一口。

同时,粮商也会加剧消耗官府手中的粮食。

陈应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后世有名的大贪官和绅。有一次乾隆让和绅负责赈灾,和绅就让人往粥里加沙子。有很多人痛骂和绅,认为和绅不仅贪,而且德道败坏。可是,陈应却知道和绅是这么做是为了救人。

陈应始终相信人性本恶,贪婪、自私是人类的本能。一旦有了免费的粥吃,有些人明明家里有粮,他们也要挤破头皮,与灾民抢饭吃。再加上粮商派出来的人,真正的灾民,反而吃不到朝廷发放的赈济粥。

但是,和绅把沙子加入粥里,普通人只要能吃上饭,他们绝对不会吃带沙子的粥,除非是饿极的人。

当然,陈应不会那么无耻。不过陈应想到了多加盐,反正他坐拥着灵州盐矿,有的是食盐,所以他把盐掺入粥内,这种咸得发苦的粥,不是饿极了,绝对没有人愿意吃。所以前来领粥的人,几乎都是真灾民,绝对没有几个冒充的灾民。

听完陈应的解释,李建成这才明白陈应用心良苦,而且加了巨量的盐,盐本身就比粮食贵,这些盐还是陈应自掏腰包贡献出来了。

李建成朝着陈应深深鞠躬道:“是朕错怪陈卿了!”

陈应连连摆手道:“这个法子马上就要失效了,因为我的存盐也快消耗干净了!”

正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

尚书左仆射封德彝怒气冲冲地将匣子放在李建成面前,怒道:“陛下,臣要参劾门下省给事中房玄龄,抗旨不尊,大逆不道,请陛下将房玄龄明正典刑。

李建成盯着匣子里的敕书,看着上面大红的红叉,狠狠地咬牙道:“来人,摆驾回宫!”

魏征赶紧道:“陛下息怒!”

魏征示意陈应。

别看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可是关键时刻陈应的话,反而更让李建成能听得进去。

陈应上前道:“陛下息怒!”

其实,陈应比魏征更加紧张房玄龄。

毕竟,历史上,房玄龄可是一代贤相。拥有房玄龄辅佐,李建成更能开创一代盛唐。

……

李建成、魏征、王珪以及封德彝等人返回太极宫,此时房玄龄已经被两名站殿武士请到太极宫立政殿中等待着。

李建成怒气冲冲地盯着房玄龄道:“朕将国事托付给你,可是你为何,要拿着给事中的职权,刁难于朕?”

魏征一脸惶急,连连朝着房玄龄使着眼色。

可是,房玄龄根本就没有理会魏征的眼神,反而异常淡定的说道:“陛下,因为这两道诏令,都是错的。”

封德彝怒极反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朝中国策大政,难道还要你这个小小的给事中,来评判对错么?”

魏征望着陈应,使意陈应打着圆场。

陈应却没有紧张,毕竟房玄龄如果只有这点能耐,如何成为国之贤相?

陈应比魏征对房玄龄更有信心。

看着陈应无动于衷,魏征大急道:“真是天下怪事多,这大概是设三省六部以来,第一例给事中封驳诏令的事件。如此桀骜不驯之人,我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看着陈应沉默不语,魏征又道:“封相公的中男之策,大将军以为如何?”

陈应淡淡的笑道:“书生之见!”

还好,陈应声音极低,否则封德彝恐怕就会调转炮口,对准陈应了。

封德彝望着房玄龄冷冷的喝道:“十二卫大军,人员缺额,最为严重,仅有一半;余下各军,兵员最多的也有两成缺额,原本关中十二军,应有十五万人马,现在却只有不到十一万。

李建成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封德彝又道:“此番突厥异动,各部落纠集了二十万余万骑兵,南下意图明显,我大唐若想,战而胜之,维持十二军满员,乃是最起码的要求。”

房玄龄不屑一顾的撇着嘴角。

封德彝声音尖锐的吼道:“除了征召中男,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房玄龄,你不肯奉诏,形同资敌,莫非,你要替突厥张目?”

文官斗嘴,都是这个套路。先一顶大帽子扣上去,只是房玄龄不理会封德彝,只管看着李建成道:“陛下可知,关中如今账面上,有多少户口,实际上,又有多少户口?而这些户口当中,符合标准的中男,又占到多大比例?”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不知道。”

房玄龄转而望着封德彝道:“封相国,你可知道?”

封德彝想了想道:“老夫不知。”

房玄龄道:“那么,谁又知道,关中有多少亩田土,平均亩产是多少?需要多少人耕种?

李建成与封德彝面面相觑。

陈应却道:“我知道,关中共余二十五万又七千三百倾田地,按照租庸调制,共需要二十五万七千三百余丁,关中田亩亩产上田一石七斗,下田八斗,中田一石两斗,平均一石两斗三千,实际耕地田亩共八百九十万亩左右,现如今三年一轮耕,若是丰年,可岁收入一千一百万石粮食!”

房玄龄非常惊讶的望着陈应,他没有想到陈应居然会知道他调查过的数据,更没有想到陈应所知的数据居然与他调查的数据吻合。

房玄龄感叹道:“满朝高士比不了一介武夫!”

魏征将一叠奏章,递给李建成道:“陛下,关中各郡县,武德四年统计,共有四十三万户,但目前,从各郡县上报来看,仅有半数。成年男丁数目,较武德四年相比,不到三成。”

李建成吃惊地抬头,看着魏征道:“为何如此?”

房玄龄叹口气,道:“从武德元年到现在,年年征战,每打一次仗,就要征发一次兵。情况最严重的郡县,有的男丁,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若是强行征召中男,明年整个关中,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绝境。”

李建成忧心忡忡地站起身来道:“玄成,关中形势如此糟糕,你为何不早点向朕禀报?

魏征朝李建成深深一稽道:“臣有罪!”

PS:今天稍晚了些,非常抱歉。堂主月皇台的打赏加更,只能等我睡醒以后再加更,老程不怕欠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UU阅书推荐阅读: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大宋男儿大明测字天师为祖龙指路,九州之外亦是秦土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带着皇帝到处溜达纵马西域总关情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北隋军神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开局就被流放,系统奖励精兵百万不做蛀米大虫,接管密骑营创功业懒妃有毒老子传奇:大道至简白话西游记:精编带着女神闯汉末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重生之鉴宝大师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大唐贞观小地主风澜策月华长安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大唐太子太嚣张三国之再兴汉室最强兵王血雨腥风逆天行龙符令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少爷真厉害幕府将军本纪宋吹英雄恨之帝王雄心穿越之极限奇兵北朝帝业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安家立业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