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

——《史记·高祖本纪》

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就在刘邦在驻军定陶休整期间,其麾下的诸侯王和文臣武将,纷纷请求刘邦即皇帝位。对于这个提议,刘邦连连摆手拒绝,表示自己承受不了这个尊号。

大臣们则劝说道,“大王以平民之身起事,讨伐暴逆、平定四海,封赏有功之臣为王侯,如果大王不称皇帝尊号,大家怎能安心领受大王的封赏。”

凭心而论,刘邦自然也想称帝,从而将天下纳入自己的统治,但在这种关键时刻,该做的样子自然还是要做的,因而遵照古礼再三辞让。大臣们也知道礼数,于是再三相请,甚至有人上书死谏,刘邦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甲午日,刘邦于汜水北岸登临皇帝之位,以王号为国号,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随后,刘邦下诏,以王后吕雉为皇后,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并追尊母亲刘媪为昭灵夫人。

此前,为了消灭项羽,刘邦曾向彭越和韩信承诺封王,如今自己已经称帝,自然到了履行诺言的时候。于是,刘邦以魏国故地砀郡设立梁国,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至于韩信,因为此前他拒绝奉命出兵之举,让刘邦对其甚为猜忌,正因如此才会在消灭项羽后,立即罢夺他的兵权。可是即便如此,刘邦仍然不放心,毕竟以韩信的能力,可以随时招募训练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思虑良久,刘邦为了统治的稳固,还是决定违背承诺,放弃将其封在富饶的齐地。

为此,刘邦以义帝熊心没有后代,而齐王韩信熟悉楚地风俗为名,以淮河以北楚国故地为楚国,改封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

同时,刘邦诏令天下,“秦末以来,战事持续已达八年,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现在天下大势已定,赦免天下除死刑以外所有罪犯”。

不久,得知刘邦已经消灭了项羽,且称帝建国的赵王张耳、燕王臧荼、淮南王吴芮等诸侯王,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定陶,表示拥戴刘邦称帝,只有临江王共尉没有任何表示。

刘邦因此连下数道诏令,改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建都临湘,又封越王勾践后代无诸为闽越王,统辖闽中一带,而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耳的封号和封地皆不变。

至此,整个天下唯余临江王共尉依旧孤悬在外,刘邦于定陶等待月余,见其仍然没有任何表示,遂以临江王共尉为项羽旧部,反叛汉朝为名,派卢绾、刘贾出兵攻打临江国,临江王共尉自知难敌汉军,于是收拢全国军队,固守江陵城。

处理完这些事务后,刘邦继续率兵西行,彭越、韩信等诸侯王则返回各自封地。

同年五月,刘邦西至洛阳,鉴于战事已经结束,分封后天下已定,刘邦便遣散了大部分军队,让士兵们各自归家。同时诏令天下,希望以前在深山大泽躲避战乱的百姓们各自归家,恢复他们以前的爵位和田地住宅,并命各级官吏妥善安置。

就在刘邦安抚百姓、收拢民心之际,却接到临江国前线消息,卢绾、刘贾在率军进入临江国后,已经平定临江国各地,但面对共尉固守的江陵城,汉军久战不下。刘邦于是又以靳歙为别将,率兵增援两人,不久江陵城破,临江王共尉兵败被擒,后被押赴洛阳处死,临江国被废。

数日后,刘邦于洛阳南宫大摆庆功宴,大宴群臣。

酒过三巡,刘邦走下御座,与群臣推杯换盏,毫无皇帝架子。半晌之后,已经微醺的刘邦看着围拢在身边的群臣,笑着问道,“诸位不要框我,都来说说,我为何能够夺取天下?项氏又为何丢失天下呢?”

高起、王陵起身说道,“陛下派人攻城略地,便将攻下和降伏的地方分封给有功将士,与天下人共享其利。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取胜却不给功臣受功,夺取土地也不将利益分给他人,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为大军供给粮草,使粮道不绝,我不如萧何;论统率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看了一眼正听得津津有味的众人,刘邦故意停顿了一下,这才颇为自得的接着说道,“此三人,皆为人杰,我却能用之,所以我才能夺取天下。项羽虽然有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众人尽皆叹服。

庆功宴后,刘邦原打算就此遍赏功臣,然而由于功臣们争功,功劳位次始终难以确定,刘邦只好暂时将此事搁置,先行筹措建都事宜。

国都作为国家的行政和经济中心,选址自然要极为慎重,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和安全因素,交通情况、人文环境、土地资源、统治核心等因素也都在考量范围之内。

西汉立国之初,当时天下最有名的都城无非是西周的丰都和镐京、东周的洛阳,以及秦朝的咸阳,丰都、镐京和咸阳均位于关中,洛阳则位于洛阳盆地,由于两地皆为前朝旧都,在交通、经济、自然资源、人文等方面都符合建都标准,因此刘邦首先要做的,便是在关中和洛阳之间做出一个抉择。

刘邦最初更为倾向于洛阳,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洛阳地处汉朝统治的正中心,于此建都颇有“天子居于中”的意味,而关中则偏西了一些。

二是关中地区久经战乱,又被项羽一通霍霍,虽说经过萧何的治理已经有所恢复,但相较于前朝还是有所败落。

三是关中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北部和西部与游牧民族接壤,尤其是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已经极为强大,而且趁着楚汉相争之际,重新南下夺取了河套地区,对关中地区威胁极大。

四是汉朝开国功臣多为山东六国之人,洛阳距离家乡较近,他们也不希望远赴关中。

思虑已定,刘邦将决定建都洛阳之事告知群臣,询问他们的意见,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就在此时,原本奉命前往陇西戍边的齐人娄敬恰好路过洛阳,在听闻刘邦打算建都洛阳后,他认为此举颇为不妥,于是便找到了同为齐人的虞将军,将自己对于建都之事的见解说予了对方,希望他能够带自己前去拜见刘邦。

虞将军听了娄敬的分析,认为其所言颇有道理,便答应了下来,但又看了看娄敬那一身破旧的粗布短衣,认为若是让他如此去见皇帝,不仅颇为无礼,而且恐怕会被看轻,便命人给他找来一身光鲜的衣服换上。

娄敬闻言,却连连摆手道,“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

虞将军劝说无果,只好就此作罢,带着粗布短衣的娄敬前往宫廷。虞将军进宫将娄敬的请求报告给刘邦后,刘邦立即下诏让娄敬入宫,见其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便命人赐给他饭吃。

待到娄敬用饭完毕,刘邦这才正式召见娄敬,询问他要谈论什么大事。

娄敬开口便问,“陛下想要定都洛阳,是想让国家和周朝一样兴旺吗?”

得到刘邦肯定的回答后,娄敬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周朝的祖先,从后稷被唐尧封在邰地起,积累德政善行十多代,以至于到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时期,诸侯自行归附,终于灭掉殷商做了天子。到了周成王登位,周公辅佐他,才营建洛邑,只因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各地诸侯前来交纳土贡和赋税时,所走的路程大致相当,不必厚此薄彼。

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此统治天下,没有德行就容易由此而亡国。所以周王朝强盛的时候,天下和睦,诸侯、四方外族没有不臣服的,全都奉上他们的贡赋。然而,待到周王朝衰弱之后,天下便没有谁再前来朝贡了,周王朝便也无法驾驭制约各诸侯了。这不仅是由于它的德行微薄,而且是由于形势衰弱了的缘故。

陛下夺取天下与周朝却有所不同。周朝立国之本为德,而陛下立国之本为战,陛下从沛县起事开始,先后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争夺于成皋,大战七十多次,小战四十多次,使天下百姓血流成河,父子枯骨暴露于野,横尸遍野不可胜数,悲惨哭声不绝于耳。这种情况下却要和周朝兴盛时期相比,我认为并不妥当。

洛阳虽是天下中心,却也四面受敌,无险可守,一旦天下大乱必成四战之地。而关中在秦国的治理下,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加之地形险要,四面均有要塞作为依托,即使天下大乱,关中也是可以保全的。”

听了娄敬的分析,原本已经做出决断的刘邦,却重新犹豫了起来,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决断,便表示自己需要再思虑一番,让人带娄敬下去休息。

次日,刘邦召集群臣,针对定都事宜重新展开廷议,并将娄敬的一番主张说与群臣。

闻言,那些来自于关中的大臣自然纷纷表示支持建都关中,而那些来自于关东地区的大臣,则因为眷恋故土高声表示反对,朝堂上顿时吵成了一片。

有人说道,“关中固然是四塞之地,但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函、渑池,背靠黄河,前临伊、雒二水,同样易守难攻。”

见刘邦仍然犹豫,更有人抛出了 “周朝定都洛阳,传承了几百年;而秦朝定都咸阳,不过才传了十几年,可见洛阳才是龙兴之地”的言论。

这种说法虽然虚无缥缈,但毕竟事关国运,谁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轻易反驳,结果此言论一出,原本吵闹的朝堂立即便安静了下来。

这时,思虑良久的张良轻咳一声,上前沉声道,“臣赞同娄敬的主张。洛阳虽然也有天然险要,但其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且土地贫瘠,又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关中则东有崤函之险,西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再加上南有巴蜀的富饶土地,北有可牧放牛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又可向东控制诸侯。诸侯安定,则黄河、渭水可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京师所需;如果诸侯有变,则可顺流东下运输粮草,足以维持军队的补给。这才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

张良的分析不仅全面深刻,再加上张良辅佐刘邦日久,在文臣武将之中颇有声望,且极受刘邦的宠信倚重,见到他也支持建都关中,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无人再敢胡乱上前反驳。

高坐御座的刘邦扫视了一眼群臣,见无人表示反对,这才在沉吟片刻后,做出了最终决断,下令建都关中。同时,鉴于娄敬首倡建都关中之议,下诏授予娄敬郎中官职,又因“娄”与“刘”发音相似,因而赐其刘姓。

数日之后,刘邦与群臣率领军队重返关中。可是,虽说已经决定建都关中,但具体该将都城建在关中何处,却又让刘邦犯了难。

由于秦都咸阳已被项羽焚毁,刘邦只好暂时定都于秦国旧都栎阳,然后带着张良、萧何等人重新寻找合适的定都地点,经过一番勘探,刘邦和张良等人都认为,秦都咸阳附近的一个乡村位置不错,向人打听后得知这乃是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的封地,因而被称为“长安”。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刘邦低声复述了两句,觉得这个寓意也很不错,于是下令于当地设长安县,并由萧何负责于此营建都城。

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萧何带人先后于此修建了长乐宫、未央宫等宫殿,等到都城初步完工,刘邦于汉七年(前200年)正式迁都于此。不过,在宫室尚未营建完毕之前,都城仍设在栎阳,皇帝和文武官员则依旧留居洛阳。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