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明年春,大将军青出定襄……斩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元朔五年(前124年)秋,就在卫青率兵奇袭右贤王本部数月之后,一万多名匈奴骑兵再度侵入代郡,杀死都尉朱英,掳掠百姓一千余人。

汉武帝接到奏报后大怒,立即决定对匈奴的这次入侵展开反击。

在卫青奇袭右贤王本部之后,向北逃遁的右贤王正在忙着收拢残兵舔舐伤口,已经基本丧失了持续作战的能力。而在右贤王北逃之后,伊稚斜单于所在的单于庭侧翼便暴露了出来。

汉武帝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与卫青等人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出兵攻打伊稚斜单于的本部兵马,作为对其频繁出兵南下劫掠的惩罚。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为了一战将伊稚斜单于打痛、打怕,使其不敢再轻易南下劫掠,汉武帝征调十余万骑兵,交由大将军卫青统率,命其自定襄郡北上,直捣匈奴单于本部,同时以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分统各军,皆隶属于大将军卫青指挥。

卫青率领大军出塞后一路北上,沿途派出大量侦骑寻找匈奴军队,然而汉军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却连匈奴主力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行军打仗,粮草都是重中之重,不过为了应对匈奴来去如风的作战方式,卫青为了保持军队的机动力,并未配备后勤部队,只由士兵们各自随身携带了数日干粮。因此,当寻找匈奴主力数日未果后,卫青只得赶在军粮消耗殆尽之前,率领军队回撤。

不过,让卫青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派遣了大量侦骑苦寻数日,都没有找到的匈奴主力,却在自己率军返回的途中遭遇了。双方一场大战,汉军虽然斩敌数千,但己方损失却也不小,卫青只得率军退回定襄、云中休整。

同年四月,经过短暂休整后,卫青率六将军再次出定襄北上,寻找匈奴主力作战。

众所周知,在广袤的草原上想要寻找敌军,历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卫青这次在亲率主力北上寻敌的同时,又命各将分别统率千余兵马,以主力军队为中心,向左右两翼扩大搜索范围,避免大军空耗钱粮,寻敌不得。

然而,与第一次一样,卫青率领主力一路北上,却连匈奴军队的半个影子都没有见到,左右两翼率军寻敌的公孙贺、李广等人也没有任何匈奴人的消息。

不愿再度空手而归的卫青,想起了当初自己直捣龙城的那一战,心想“既然寻敌不得,不如直捣虎穴”,遂率领主力向着单于王庭杀奔而去。

匈奴王庭不同于中原王朝的都城,有着城高墙阔的城墙保护,有屯驻于京城内外的军队驻守,即便遭遇外敌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匈奴虽然也有自己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例如头曼城、龙城,但那些城池大多是匈奴单于举行大型政治活动或祭祀的地方。

由于匈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惯,为了迁徙方便,其所谓的王庭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无固定的驻地,更像是个庞大的部落,只是这个部落的规模相较于其他匈奴各部要庞大许多而已。

匈奴单于麾下虽然拥有着匈奴各部中最为强大的军队,但由于其平时放牧为民,战时应征出战的生活生产方式,其主力军队大多是由部落中的牧民所组成,因此一旦主力外出作战,整个单于庭的防御力便会迅速下降。

虽然早年卫青也曾攻破龙城,但作为匈奴祭祀之地的龙城,在不举行祭祀之时,留守该地的匈奴军队和部落实际上并不算太多。正因如此,卫青虽然成功攻破了龙城,取得了一场大胜,但也仅仅只有七百人的斩获,“龙城之战”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

此次出战则有所不同,卫青统率的汉军主力,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伊稚斜单于的单于庭,在无法找到匈奴主力的情况下,卫青直接选择了捣毁单于庭,摧毁直属于伊稚斜单于的匈奴部落。

单于庭虽然没有固定的驻地,但也无法做到时时刻刻迁徙,只有在一块区域的草场即将耗尽之时,才会迁徙到其他地方,因此其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驻地,却是固定的。因此,在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庭所在后,卫青很快便找到了伊稚斜单于牙帐所在的庞大部落。

伊稚斜单于率领匈奴主力出征之后,虽然在单于庭留下了一些留守部队,但面对卫青率领的汉军主力,单于庭的防御力无疑显得太过薄弱。当然,单于庭作为一个庞大的部落,其部落中的可战男丁数量并不算少,然而卫青岂会给他们组成军队,整军迎战的机会。

在命令军队短暂休整后,卫青趁着匈奴人尚未察觉到危险来临,便率领着汉军主力直接扑向了伊稚斜单于的牙帐。

在汉军主力的冲击下,仅凭单于庭留守的少量军队如何抵挡,仅仅片刻时间,整个单于庭便没有了成建制的抵抗,除了少数忠心耿耿的士兵仍在坚持抵抗外,大部分匈奴贵族、士兵和百姓全都四散而逃。

对于普通匈奴民众,卫青自然没多大兴趣,但对于那些在亲兵护送下远遁的匈奴贵族,卫青岂会轻易放过。

于是,卫青除了留下少量军队剿灭仍在负隅顽抗的匈奴士兵外,将主力分为数路追兵,各自领兵追击那些逃走的匈奴贵族,其中一员小将率领八百名汉军骑士,更是一连追出数百里,斩杀了大量匈奴贵族,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卫青的外甥、初次随军出战的霍去病。

霍去病出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彼时尚未入宫的卫子夫还在平阳侯府充为歌姬,其姐姐卫少儿则是平阳侯府的女奴。

当时,有平阳县小吏霍仲孺在平阳侯府做事,一来二去便和卫少儿好上了,并生下了霍去病。后来,霍仲孺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后便将卫少儿和尚在襁褓中的霍去病抛到了脑后,再也没有与母子两人联系,以至于霍去病从小便不知道父亲是谁。

建元三年(前138年)以后,随着卫子夫入宫受宠,得以惠及卫氏家族,卫少儿等亲属虽然仍在平阳侯府做事,但因为卫子夫的关系,却也不必再为俾为奴了,其生活境遇不仅迅速得以好转,接触人物的层级也逐渐得到提高。

卫少儿虽然与霍仲孺失去了联系,但不久便又和开国功臣、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好上了,并最终嫁给了陈掌。

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被立为皇后,霍去病虽为私生子,但也因此成为了卫氏外戚的重要一员,就此过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后来,少年时起就“善骑射”的霍去病,受到汉武帝的欣赏,被任命为侍中,此后汉武帝便时常将其带在身边悉心教导。

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奇袭匈奴右贤王凯旋归来,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跟随汉武帝前去观礼,当见到统领大军、风光无限的舅舅卫青后,心中艳羡不已,当即便起了建功立业,像舅舅那样拜将封侯的心思。

元朔六年(前123年),当卫青再度奉命领兵出征时,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便也向汉武帝主动请缨,请求随军出征,甚至甘愿做舅舅的一个马前卒。

见在自己身边成长起来的霍去病有这等雄心壮志,汉武帝也欣慰不已,当即便同意了下来,下诏任命霍去病为剽姚校尉,让其跟随卫青出征。卫青受诏之后,便将霍去病带在了身边,让其接受战场历练的同时,又时时亲自教导于他。

当卫青击溃匈奴单于庭的守军之后,见到匈奴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便也拨给了霍去病八百骑士,让其率兵追击那些逃走的匈奴贵族。

卫青本是让霍去病充分得到战场历练,却没想到立功心切的霍去病竟然一路追出去数百里,仅凭八百人便斩杀和俘虏了二千零二十八人,不仅斩杀了伊稚斜单于祖父辈的籍若侯产,甚至还俘虏了匈奴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以及伊稚斜单于的叔父罗姑比等贵族。

就在卫青率领汉军主力大杀四方之时,被他派出去寻敌的其他各路将领,却因此遭了殃。

李广、公孙贺、李沮等人尚算幸运,虽然没有找到匈奴军队,但也没有遇到危险,而合军一处的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就在卫青率领主力直奔单于庭后不久,他们便遭遇了匈奴主力大军。

苏建和赵信虽然合兵一处,但其总兵力也不过三千余人,面对数万匈奴主力大军,又如何是其对手。双方激战一天,纵使苏建和赵信率兵拼死作战,却仍然无法突破匈奴大军的围困,所统率的三千余骑更是几乎伤亡殆尽,在突围无望,又外无援军的情况下,苏建最终弃军而逃,仅以身免,而赵信则被迫投降匈奴。

等到卫青班师而还,这才见到了逃出重围的苏建,得知了事情的经过。针对苏建弃军而逃的行为,卫青征询军正闳、长史安和议郎周霸等人意见。

周霸说,“大将军自出征以来,还从未杀过副将,如今苏建弃军而逃,可以斩杀苏建,以彰显大将军的威严”。

对于这一意见,军正闳、长史安却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们说道,“兵法有言‘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苏建以数千军队抵挡匈奴单于数万兵马,奋战一天多,在军队伤亡殆尽的情况下,也没有背叛朝廷投降,已经算是尽力了。如果将其杀掉,这岂不是告诉将士们,一旦打了败仗就不可返回朝廷吗?”

卫青思虑一番后说道,“我以皇亲身份在军中当官,怎么会没有威严,以斩杀大将来树立个人的威严,未免有失人臣之本。何况,虽然我有斩杀有罪将领的职权,但也不敢擅自在外斩杀大将,还是应该将情况呈报天子,让天子自己裁决,如此才算不失臣子本分?”

于是,卫青命人将苏建关押起来,派人将其押赴京城,交由汉武帝处置。

此战,汉军虽然斩敌一万九千余级,并俘获了大量匈奴贵族和官员,但鉴于苏建、赵信两路军队的损失,汉武帝最终还是以“失两将军,亡翕侯,功不多”为由,只赏赐给了卫青千金,其余各路将军皆无赏无罚,只有霍去病因为表现突出,因功获封冠军侯。苏建则在出钱赎罪后,被废为平民。

至于投降的前将军赵信,他本就是匈奴小贵族,后因战败投降汉朝,被封为翕侯。赵信投降之后,伊稚斜单于因为他久在汉军任职,熟悉汉朝军情,因而对其颇为重视,不仅将其封为了“自次王”,还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了他,企图利用他对汉军的熟知来对抗汉军。

赵信感念伊稚斜单于对自己的后代,尽力替其谋划,他分析后认为,凭借汉朝此时的国力和军力,随时可以出兵袭击匈奴腹地,单于庭继续设立在漠南地区已经毫无安全可言,因此建议伊稚斜单于离开阴山地区,将单于庭向北迁徙。如此,汉朝即使想要再度进攻单于庭,等到千里迢迢赶到,士兵也早已疲惫不堪,匈奴即使兵力不占优,也可凭借以逸待劳的优势一战。

在右贤王驻地和单于庭接连遭受汉军打击的情况下,伊稚斜单于认为赵信的建议并非没有道理,于是下令单于庭北迁至龙城以东(今蒙古乌兰巴托一带)。

与此同时,同样遭受惨痛打击的右贤王,也不得不将王庭向北迁徙,并最终迁徙到了甘微河流域(今蒙古乌里雅苏台一带)。而随着匈奴王庭的北迁,匈奴对于西域地区的控制开始有所松动。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