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鼎)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

——《汉书·武帝纪》

西汉初年,刘邦虽然一统天下,但由于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区域仍然局限于秦国故地,崤函以东大片地区多为诸侯王封地,朝廷难以企及。

此后,历经高后、文帝、景帝三代打压,诸侯王势力大为削弱,再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诸侯王封地大为缩减,关东大片地区开始被纳入朝廷直辖,朝廷对天下的掌控力度随之不断增强。

然而,随着被纳入朝廷管辖的地区越来越多,却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汉武帝面前。看着面前的大汉疆域图,汉武帝心中满是忧虑,半晌之后,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叹道,“关中还是太小了啊!”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兼诸侯三十余郡,修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

刘敬劝说刘邦舍洛阳而定都关中时也说,“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张良在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时则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正如他们所言,秦汉以来,朝廷皆实行关中本位制,即凭险据守关中,以关中之富饶和强盛,向东威慑、控制关东地区。刘邦立国之初,在选定都城之时,之所以舍弃关东的洛阳,而选择久经战乱的关中,正是出于这样的战略思考。当然,这里所说的关中并非狭义上的关中平原,而是泛指包括陕北高原、陇东地区和巴蜀盆地等地在内的原秦国故地。

乱世之中,凭借山形地利,关中地区的确有着可攻可守的优势,可是随着天下承平,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关东地区纳入朝廷直辖,关中地区却开始面临两个严峻问题,一是关中位于天下西北,太过偏居一隅,难以辐射东部广袤地区,尤其是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显得有些鞭长莫及;二是相较于整个天下,关中地区略显狭小,已经不足以让朝廷依托关中来治理天下。

这就像一个人,原来住在一间房里,房外是一片不大的院落,后来这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断扩充自己的院落,但主人所居住的房间却依旧如以前那般狭小,长此以往,相较于越来越广阔的庭院,主人自己的居所无疑显得太过狭小局促,很难再凭借一间小小的房子来辐射和控制这么庞大的一个院落。

虽说此前汉武帝已经通过收复河南地和河西之地,使得关中向北和向西得到了一定扩充,但想要达成扼守关中而控天下的战略格局,仍然远远不够。

此外,从元光二年(前133)年的“马邑之围”开始,汉朝历经十余年征战,虽然消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但汉朝同样为此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不仅导致国库空虚,百姓更是不堪重负。关中作为京畿重地,朝廷管控严密,社会尚且安定,但在原本富庶的关东地区,却已经是“百姓疲敝”、“起为盗贼”,社会已然急剧动荡,如果再不加强对关东各郡的管控,那么汉王朝的统治必定将陷入危机之中。

于是,经过长期思考之后,汉武帝最终于元鼎三年(前115年)冬,下诏将函谷关东移三百余里,于新安一带设立新关,这便是“广关”。

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固然是为了将整个崤函山区纳入关内,从而加强对洛阳的控制,防备关东有变,异己势力袭据洛阳以威胁关中,并更为有效控制关东地区的战略目的,但同时也与函谷关战略地位的下降有着必然关系。

所谓函谷,原本只是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稠桑原上的一道裂缝。稠桑原乃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顶部虽然平坦如原,但高度却非常高,且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原北面流过,紧贴着原壁,稠桑原南部则是更为陡峭的崤山。因此,秦汉以前,关中与关东之间想要来往,没有其他路可走,只能通过这道裂缝。

那么,关东军队是否能够绕过这道裂缝呢?实际上毫无可能。函谷关以北是波涛汹涌的黄河,以南是壁立千仞的崤山,军队根本无法通过,即使想要翻越函谷关,且不说能否攀上陡峭的原壁登上原顶,就算是有办法登上原顶,也根本无法绕过这道裂缝,原因在于秦汉以前的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崤山到潼津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密集的森林,古代又被称为“桃林之塞”、“松柏之塞”。由于森林太过密集,行人都难以通过,更何况是军队。因此,只要守住了这条裂缝,便等于断绝了东西交通。

此路虽然被称为函谷道,实际上宽不过数米,乃是真正的“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当真可谓“泥丸可塞”的险要道路,而函谷关便位于这道裂缝的东部开口处。

函谷关的东面,即函谷关的关前,则是弘农河,如今的弘农河水量已经小了很多,某些河段甚至行人可趟河而过,可是即便如此,在靠近黄河的河段,水量仍然十分惊人,而在较之今日水量更大的秦汉时期,渡河难度无疑更大。

弘农河,俨然就是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想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而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原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大军根本排布不开,而守军却可以占据关城高地居高临下,这便是函谷关难以被攻克的原因。

春秋战国以来,割据关中的秦国,长期面临着东西对抗的局面,因此函谷关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晋国和魏国都曾占据崤函,凭借函谷关之险,将秦国牢牢锁在崤函以西,直到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击败魏国夺回崤函,函谷关由此才成为了秦国对抗关东诸国的战略要地。

尤其是战国时期,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国力日益增强,渐渐凌驾于关东诸国之上,为求东出,秦军频频出关攻掠关东诸国,以致关东诸国多次组成联军合纵攻秦,但屡屡只能望关兴叹,整个战国时期,也只有齐将匡章曾率领联军攻破函谷关。

西汉立国以来,刘邦虽然一统天下,但在内部却面临着关东异姓诸侯王的威胁,而从高后吕雉执政以来,中央朝廷又与刘姓诸侯王矛盾频发,政治格局仍然呈现东西对抗局面,朝廷的主要重心在于控内,维持国内统治稳定,因而函谷关的战略地位仍然极为重要,洛阳则被作为朝廷控御关东诸侯的重镇。

当时,朝廷不仅极为重视函谷关一线的防御,同时严格限制关中与关东地区的人员财物往来,出入关中必须持有朝廷颁发的“传”来作为通行凭证,尤其是对马匹等军事装备的流通更是严加限制,目的便在于防止关中人口、物资流失。

汉文帝后期,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曾一度废止这项制度,即“除关无用传”,但随着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朝廷与诸侯王的关系再度恶化,为了加强关中的安全,汉景帝在叛乱平定之后,便又“复置诸关用传出入”,重新加强了对往来关中之人的管控。

而随着汉景帝凭借平叛余威,持续削弱关东诸侯王的权势,以及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关东诸侯王对朝廷的威胁急速下降,再加上汉匈战事频繁,汉朝的战略重心从控内转为御外,对于关东诸侯的统治则由军事镇绥转为政治控制为主,函谷关和洛阳的战略地位皆相应下降。

此外,由于秦汉以来关中地区大兴土木,木材作为当时重要的建筑材料,以致关中周边树木砍伐极为严重,稠桑原上的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失去了天然屏障作用。再加上由于黄河河道的不断下切,导致黄河水位不断降低,原本贴着稠桑原的河道,因此裸露出来形成了河滩。

如此一来,关东军队西进,无论是翻越稠桑原,还是走稠桑原以北的黄河河滩,都可轻易绕过函谷关,函谷关的军事作用大减。

正是由于地缘战略的转变,以及函谷关军事战略地位的下降,汉武帝这才决定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从而将关中中部区域的东界由函谷关向东推移至新安一带。而新关之所以称作“广关”,其实便有“增益拓广关中”之意。

不过,古代从洛阳到秦函谷关有两条路可走,其中南崤道“出洛阳自洛水河谷经宜阳至陕县”,北崤道”出洛阳经新安、渑池至陕县”,两条路分居崤山南北,皆可供大军行进。

函谷关被弃置以后,位于北崤道险要之处的“广关”固然可以扼守北崤道,但关东军队却可通过南崤道绕行,于是为了确保关中的安全,汉武帝又下令在南崤道修筑“陆浑关”。

在下令移关之后,汉武帝又下诏设立弘农郡,郡治正在函谷关所在的弘农县。弘农郡的设立,不仅使得关中地域得以扩张,也旨在构建以弘农、新安、宜阳为节点的防御体系,以加强对崤函道和武关道的控制,用以弥补函谷关东移后带来的关中防卫疏漏问题,从而达成控制洛阳和防卫关中的双重目的。同时,由于京畿区域扩张,汉武帝后来又设立左右辅都尉,隶属于中尉(太初年间改称执金吾),分别执掌京畿地区的治安。

在将关中中部边界向东扩张的同时,汉武帝对关中北部边界同样进行了调整。此前,关中北部边界主要以黄河为界,例如临晋关便是设立在黄河边的重要关隘,为了进一步扩张关中地域,汉武帝决定将河东地区亦纳入关中。

为此,汉武帝于同年下诏将代王刘义改封为了清河王,将其封国从常山以西迁往了常山以东,其原封国则被废为太原郡。这里说的常山,实际上就是恒山,汉朝因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而改称常山。

在汉武帝这次增益拓广关中辖地之前,从汉文帝册封第三子刘参为代王开始,此后历世代王的王国属地皆在恒山以西,汉武帝改封刘义为清河王后,将其封国迁往了恒山以东的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和山东临清一带),而将恒山以西的太原郡、河东郡、上党郡等广大地域全部纳入了关中,隶属于朝廷直辖,同时沿太行山一线修筑关隘。

于是,关中北部边界亦由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黄河中游由此成为关中内河。

此外,汉武帝的弟弟常山王刘舜于同年病逝,其子刘勃嗣位,然而刘勃却在服丧期间私奸饮酒,纵马弛街,不尽孝道,而且排挤异母长兄刘棁,刘棁遂上书汉武帝告发刘勃无礼行径。汉武帝派大行令张骞赴常山查证属实后,废黜常山王刘勃,常山国被废为常山郡,纳入朝廷管辖,至此五岳尽归天子治下。

此后月余,汉武帝念及兄弟之情,以常山郡的真定、绵曼、藁城、肥垒四县设真定国,封刘舜之子刘平为真定王。

从元鼎六年(前111年)开始,作为大关中战略的后续,汉武帝又将关中南部区域的东界,由四川盆地东南缘向东南推进至柱蒲关、进桑关一线的滇桂、黔桂间山地,再度扩充关中地域。当然,这已是后话。

至此,汉武帝通过增大关中区域的范围,特别是函谷关的东移和太行山以东地区划入关中,大大增强了朝廷依托关中以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