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连下了数日,寒风呼啸下,吹在人身上就似刀割一般,北国风雪,是那样的令人陶醉与向往。
“吃我一击!!”
“你敢偷袭!”
“来了!!”
“哈哈……”
平原郡治所在,太守府内,一帮半大小子,还有更大些的少年,来回奔跑、躲闪,来来往往的雪球不停。
“这帮家伙。”
身披大氅的曹昂,负手站于正堂前,看着曹彰、夏侯楙他们嬉闹一团,忍不住笑骂起来,“年轻真好。”
在各处历练的子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各自负责的差事办好了,交割清楚了,也就聚往曹昂所在之处。
跟当初离开襄阳,随军前去九江郡,以破除孙刘联军威胁相比,眼下他们的变化不可谓不小。
看着他们的成长与变化,曹昂是欣慰的,是高兴的,因为这帮子弟,是未来曹氏基业的栋梁所在,他们将在中枢,在地方,按着曹氏既定大方向,做好他们职权范围之事,这将给曹氏基业夯筑坚实根基。
“啪!”
在曹昂思虑之际,一个雪球,不偏不倚的朝曹昂砸来。
“公子小心!”
在旁站着的典满、许仪惊呼起来,但他们终究是没有拦住砸来的雪球,正好砸在曹昂的脸上。
雪,很凉。
脸,很疼。
“大兄!”
“公子!”
本嬉笑一团的众人,此刻无不停了下来,不少都紧张的看向曹昂,在不知不觉间,曹昂身上多了股不怒自威的威严。
尤其是在这帮子弟之中,就没有不敬畏,不崇拜曹昂的,毕竟曹昂创造的奇迹实在是太多了。
“吃我一击!!”
可接下来,曹昂却突然弯下腰,抓起一把雪攒成团,笑着朝曹彰他们跑去,这一动,叫曹彰他们立时躲闪起来。
“伯颜!”
“伯堂!”
“都别傻站着了,快收拾他们!!”
曹昂的声音响起,叫典满、许仪相视一眼后,二人立时咧嘴笑了起来,跟着就加入了战团中。
“哈哈!!”
“快跑!!”
“快攒雪啊……”
欢声笑语在此不绝,这也使压抑许久的氛围松快不少。
“呵呵~”
结伴而来的贾诩、严象、蒋琬等人,在看到眼前这一幕时,不少都露出会心笑意,战争到底是结束了。
回想起此前发生的种种,有太多人生出唏嘘与感慨,不管是迎战孙刘联军,亦或是迎战孙策进犯,再或是北上青州征伐,这期间出现的威胁,面临的挑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因为有一人的存在,使得胜利的天平一次次倾向于曹氏。
才二十多岁啊!
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贾诩、严象二人,目光在落在人群中躲闪的曹昂,他们的心底就更加唏嘘了。
曹氏有此嫡长在,今后势必会腾飞的。
这种想法是愈发强烈的。
“都坐吧。”
小半个时辰后,曹昂伸手烤着火,笑着对贾诩一行道,说这些时,还不忘看向聚成几堆烤火的曹彰一行。
“公子,收到来自官渡的军报了,袁绍兵败北逃了。”严象撩撩袍袖,眉宇间透着难掩喜意,抬手朝曹昂作揖行礼。
“真的假的?”
“袁绍败了?”
“好啊!!”
“父亲威武!!”
严象的话音刚落,聚成几堆烤火的曹彰一行,此刻都面露惊喜的喊叫起来,贾诩、严象他们见状,无不露出淡淡笑意。
反观曹昂,只是笑笑。
因为他知道官渡一战,兵强马壮的袁绍肯定会败!!
内部出现的争斗与分歧,就注定打不过勠力同心的曹氏。
“如此一来的话,这次由袁绍挑起的曹袁之战,是由我军取得终胜而结束了。”在沉吟刹那后,曹昂笑着说道。
“眼下冀州方面怎样了?先是袁谭溃逃回去,后是袁绍溃逃回去,只怕冀州的局势会最先乱起来。”
“冀州已出乱象。”
贾诩笑着上前,“据诩知晓的,渤海郡、安平国两地最先出现一些骚乱,而张燕所统黑山军也是动作频频。”
“照此趋势来看,接下来的数月甚至更久一些,袁绍所据河北之地,恐将出现难以控制的骚乱。”
“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曹昂笑笑,拍拍手道:“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氏,这一身份的加持,叫他从雒阳开始就顺风顺水,直到倾覆掉公孙瓒所部,使得冀幽青并四州之地,皆囊括到麾下统治。”
“这份骄傲,让袁绍觉得整个天下,已无强敌能与之抗衡。”
“但他却小觑了我父!!”
“在这乱世之下,可不是以出身论一切的,我父乃当世英豪,是风里来雨里去的铁汉子硬骨头,是面对再大挫折与挑战,都不会轻言放弃的存在,似袁绍之流,又岂是我父的对手?”
“大兄说得好!!”
“没错!!”
“司空乃当世英豪!!”
曹昂的话,叫曹彰、夏侯楙他们都激动的叫喊起来,而听到这话的贾诩、严象等一行人,则无不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
在曹袁之战爆发之初,是有一些人不看好曹氏的,荆徐等地是被曹氏先后夺取,是跟袁氏不相上下了,但是吧,袁绍出动的精锐太多了,这也难保会有人多想,万一在跟袁绍对决之际,曹氏内部出现问题了呢?
也正是这一想法,使得一些人在背地里做一些事。
但他们啊,终将会为自己做出的错误抉择,而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官渡之战的胜利,不止传到了曹昂这里,也传到了兖州,传到了青州,接下来还会传向徐州,扬州,豫州,荆州等地,当这一消息席卷各地,这将会使曹氏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会使曹操的威望达到更高的程度。
四世三公的袁氏又如何?
行倒行逆施之事,终将会跌落神坛!
而与之相对的,是谯县曹氏的崛起。
这就是乱世,一切都是未定格局。
是夜。
曹昂、贾诩、严象三人聚在一起,曹袁之战落下了帷幕,但一些善后事宜还要尽快明确才行。
“这一战既已结束,我军在河北之地,也该尽快明确下来了。”在二人的注视下,曹昂神情正色道。
“仗,是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
“再打下去的话,对我军是不利的。”
“针对河北之地,昂是这样想的,张辽在青州立功不小,昂打算举荐张辽,出任驻平原将军,除了本部精锐外,调董袭、邓当、蒋钦三人暂归其麾下节制,而本属平原郡的乐陵等地,还有隶属渤海郡的重合等地,昂以为当析出组成乐陵郡,由臧霸出任乐陵太守,其麾下建制由两万增扩到四万。”
“至于张绣,昂有意举荐其出任驻东郡将军,这样一来我军在河北之地,就构成了数处前沿屏障。”
“趁着今下河北之地动荡,尽快叫他们各司其职,把所辖之地都安稳起来,以此使在大河以南的兖、青两州安稳下来。”
“公子,举荐臧霸就任乐陵太守,象以为没问题,但是其麾下的兵马,是不是太多了些?”严象眉头微蹙,看向曹昂说道。
“不多。”
曹昂听后,摆手打断道:“要补充到臧霸麾下的,是此前响应讨袁的青州诸族所携部曲,他们人可以回去,但部曲必须要留下来。”
“再一个,臧霸是有真本事的,此外半依附于臧霸麾下的吴敦、尹礼等将,本事也都是有的。”
“这四万建制,就是昂给他们的一份大礼,但与之相对的,他们能够控辖的军队,也就是这个数,超过了,那是要受到严惩的。”
“诩觉得这样做没错。”
贾诩点头道:“河北之地的动荡,终究有平息的那日,袁绍的底蕴还是有的,最终获胜的肯定是袁绍。”
“而一旦平息了这些动荡,袁绍肯定会设法拔除掉我军在河北的前沿,所以臧霸所部多一些,能极大缓解张辽、张绣的压力。”
“渤海郡,乃是袁绍的起家之地,这也使得该郡在袁绍心中的地位不一样,一旦袁绍有所动,可使臧霸一行北上进逼渤海郡,而袁绍对此有所动的话,则张辽、张绣麾下精骑就可出动,这使得袁绍首尾不能兼顾。”
“知我者,老师也。”
曹昂露出淡淡笑意道。
这恰是他所谋所想的。
此次曹袁之战,以曹氏取得胜利,袁绍惨败而归落下帷幕,但这并不代表着曹袁之争就此结束了。
不把袁氏彻底干掉,这种争斗就始终会保持着。
既然是这样,肯定要谋划对己部最有利的。
叫河北一带始终处在不安稳下,这就给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广袤之地,创造了宝贵的安稳时期。
特别是青州那边,经历了战乱,经历了袁氏统治,想要尽快叫曹氏的根基扎根下来,就必须要上些手段才行。
在此前一战中,愿意响应讨袁的青州诸族,势必是要得到妥善安置的,但安置归安置,这不代表他们就能趁势大捞一笔。
所以他们的部曲与家丁必须要削减。
而这部分私兵武装,能够妥善解决的,除了臧霸他们外,曹昂还真没有想到谁更合适了。
“此外,被我军筛选的黄巾青壮,昂的意思是悉数交由叔父来调拨。”在二人的注视下,曹昂继续道。
“这部分黄巾青壮,他们的家眷会安置在青州、徐州北部进行兴屯,以作为今后的军粮供应所在。”
“今后跟袁绍的仗,肯定还是会有的,所以青州必须从快的发展起来才行,以此确保我军在北的整体安稳。”
“鉴于这样的态势,昂觉得在青州的诸族中,那些跟袁氏交好的群体,一律从青州强迁出去!!”
严象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自家公子会如此心狠。
但他却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这一战,取得胜利的是曹氏,那么与之相对的,曹氏就拥有支配一切的存在,这是谁都不能去违背的。
“昂会让汉升、叔至他们前去青州,配合好叔父完成此事,这期间,谁要是敢反抗的话,那就强势镇压!!”
曹昂继续道:“而强迁走的诸族,要打散安置到徐扬豫三州之地,除了钱财以外,无需给他们任何土地,昂已经很仁慈了,不然依着昂先前的想法,是要把他们全都给族灭掉的!!”
“这件事,昂打算叫严君来办,待到此事解决后,严君就前去襄阳,到征东将军府来任职,昂会向父亲说明一切的。”
“喏!”
严象当即作揖道。
严象知道,这是自家长公子对自己的一次考验,这件事他要是能办好了,则今后在曹氏的地位就会更高。
但要是办不好,那他就没有晋升的希望了。
官渡一战打完了,一些事就开始明朗了。
人不能只活在当下,更该为以后做盘算才行。
“公子,即便是这样,留在青州的诸族,还是不少啊。”在严象思绪万千之际,贾诩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毕竟夏侯惇要在青州坐镇,可响应讨袁的青州诸族,是要得到妥善安置的,可他们的部曲少了,如果不能安抚好他们的话,只怕青州今后会出现一些风波。”
“昂已想好了。”
曹昂微微一笑道:“接下来一段时间,会以征东将军府、荆州牧府的名义,向一部分人进行征辟,叫他们前去荆州任职。”
“他们既在先前的曹袁之战中,选择归顺我曹氏,而脱离了袁氏,那么他们今后只能跟在我曹氏身后走。”
“与此同时,这部分群体会在今后于冀州各地宣传,他们都担任了何职,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任何退路可言了。”
贾诩、严象心下一惊。
这一系列的安排部署下,心思不可谓不缜密啊,如此一来的话,以青州为首的新辟之地,就掌握在曹氏手里。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张辽、臧霸、张绣他们在河北之地不乱,没有被袁绍打回到大河以南,那么以青州为首的地域,曹氏的根基只会愈发牢靠,毕竟夏侯惇是怎样的脾性,他们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