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哎,有你这么夸妹妹的吗?不怕你妹妹骄傲?”刘英噘着嘴挺着胸脯说。
在讨论到其他教员的构成时,刘英计划与苏英、田雨以及赵杰进行商议,目的是从她们那里临时调动一些具有战斗经验和文化素养的官兵,通过轮换的方式,让他们对学员进行实战训练。她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还能让这些官兵在实战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提升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刘铮在听取了刘英的计划之后,内心不禁感慨,谁说刘英没有担任校长的能力呢?她所展现出来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无疑是校长的最佳人选。然而,刘英本人似乎并不愿意担任校长一职,她觉得担任官职过于繁琐,组建学校和担任总教头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但就是不愿意成为校长。她更喜欢在前线指挥作战,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繁琐的行政事务。
刘铮对此也感到无奈,即便没有校长,学校似乎也能正常运转。他明白,刘英的才能是不可替代的,她对学校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她的个性也让他感到头疼。
有了刘英这位总教头的加入,特种训练学校当天便迅速成立。学校依旧保持部队的编制,属于副旅级单位,并且直接隶属于总参谋部。刘铮对学校的成立感到非常满意,他知道,有了刘英的加入,学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由于特种训练学校的建设早已在计划之中,刘铮一直缺少合适的组织人员。刘英希望成为教师的愿望与刘铮的想法不谋而合,刘铮也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代校长人选。他知道,刘英的能力足以胜任这个职位,但他也明白,刘英并不愿意担任校长。
几个司令部和六个旅部都向刘英发来了贺电,并且承诺,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员,都将全力支持特种训练学校的工作。他们都知道,刘英的能力是不可替代的,她的加入,一定会让特种训练学校更加强大。
刘英心中暗想,尽管目前自己还是孤身一人,但有了这么多支持,肯定不是出于好意。她预感到,将来这些司令部和旅部可能会要求她的培训学校提供帮助,而到那时,她可能连拒绝的理由都没有。她知道,这是她必须面对的现实。
幸运的是,刘英性格直率,她并不回避,直接向他们索要所需人员,并在电报中明确指出:如果不提供所需人员,她将亲自上门讨要。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
大家都知道刘英的厉害,没有人敢怠慢,只要她需要的,都会立刻答应。他们都知道,刘英的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原本,刘铮打算将金陵的训练基地划拨给特种训练学校,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刘英的拒绝。她表示,她并不想在你们的天子脚下建立学校,她打算将学校建在一个独立的小岛上,那里将拥有我们自己的码头、机场以及所有必需的装备,我们还要有农田,实现生活上的自给自足。
刘铮听后觉得这个想法也不错,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他知道,刘英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样的环境,更能锻炼学员的生存能力。
实际上,在刘铮向她介绍准备建立特种培训学校的那一刻起,刘英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她早已看中了位于南海的一个大岛——金门岛,那里距离大陆非常近,只有十公里的距离。金门岛的面积达到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东西长二十公里,南北宽十五公里,有足够的空间来建设机场、码头和训练基地,从那里出发,无论向哪个方向行动都十分便利。
得知刘英对金门岛有意之后,刘铮便开始指示总参谋部进行征地的相关工作。目前,弯弯地区的人口迁移已经接近三分之一,留下了大量的空房和产业。金门岛上的人口大约只有三四万,要消化这部分人口相对容易,对于已经迁移了近百万弯弯人口的计划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小事。
刘英的特种训练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她知道,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也相信,只要她和她的团队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成功。
在倭国的领土上,陆军大臣和自卫军之间的争夺战正围绕着重要的港口和机场展开,战况异常激烈。经过连续两天的激战,在东经机场的空军部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成功地成建制地消灭了十六个鬼子师团。尽管这些师团的建制已被彻底摧毁,但鬼子的士兵并没有完全被消灭,许多师团在丢弃了重武器之后,将部队化整为零,开始向首都方向秘密前进,试图寻找新的机会。
面对这种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局势,刘铮采取了果断的军事行动。他精心策划并派遣了第六旅的第一团中的二营、三营、四营和五营,从首都的四个战略方向出发,对外进行伏击战。同时,一营则负责机动作战任务,灵活应对战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而机场的守卫工作则由六营、七营和八营共同承担,并且随时准备提供必要的支援,确保机场的安全。
在冲绳,对鬼子的清剿行动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尽管自卫军已经占领了冲绳的机场和码头,但尚未能彻底消灭鬼子的师团部队。双方部队陷入胶着状态,第四旅也遭受了超过两百名战士的伤亡,这是在残酷的战争中难以避免的现实。每一次战斗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但自卫军的战士们依然坚定地执行着他们的任务。
虽然攻击的步兵得到了海军航空兵和战列舰炮火的有力支持,但攻防战的本质决定了没有一方能够获得百分之百的胜利。每一方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战斗,但战争的残酷性意味着双方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