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种师道见他们一脸孩子气,就语重心长道:“ 司马光的博学世所罕见,其一,他好学强识,其二,他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乖巧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要把司马光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学识上,还是见识上,都凛然如成人。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更是把司马光当成自己亲身儿子一样培养和教育。”种浩与种溪面面相觑,费无极使个眼色,种溪点头,却不动声色。

费无极拽了拽种溪的胳膊,种溪催促开来,“爹爹快说,无极哥哥他要我催你说话。”种师道笑道:“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西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眼界。正所谓,行走江湖,经风雨,见世面。明远、无极此番跟随干爹抵达东京,也是你们师父与干爹的意思。你们与世隔绝那么多年。如今要行走江湖,将来才可出人头地,建功立业。你们意下如何?”张明远、费无极点了点头,恍然大悟。种浩和种溪也明白过来,喜上眉梢。

种师道笑道:“还有王安石,他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等到他慢慢长大了,便跟随他父亲宦游各地,经风雨,见世面,体验民间疾苦。仁宗景佑四年,王安石随父抵达东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庆历二年,王安石赴东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王安石本被考官列名第一,但因应试赋中有‘孺子其朋’一句,惹得仁宗皇帝不悦,与第四名杨寘互换,最终王安石与状元失之交臂。”

种溪乐道:“还有一个故事,我记忆犹新。王安石为相时,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东京,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次日,这萧公子穿盛装前往,他料想王安石作为当朝宰相,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妥当。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旁边只安置了菜羹一盆。萧公子很骄横放纵,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块,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虽面露难色,但也不好说什么,就把剩下的饼拿过来吃了,那个萧公子便很惭愧地告辞了。”

种浩道:“这个故事很值得后人引以为鉴,王安石此人虽高官厚禄,但并不骄奢淫逸,足见其为官清廉朴素。”张明远道:“不错,作为宰相如此,实在难能可贵。”费无极道:“如若当今宰相如此,便是大宋黎民百姓之福了。”

种师道神情肃穆之际,推心置腹道:“至于苏东坡,苏学士。想必你们最熟悉不过。嘉佑元年,苏轼首次出川抵达东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穿过剑门关,翻越秦岭,于嘉佑二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小试官是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惊了。”费无极问道:“欧阳修如此看好苏东坡,想必定会抬举一番了,不知欧阳修如何抬举苏东坡呢?”

种师道笑道:“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东京。”张明远道:“这便是伯乐与千里马了。”种浩点了点头,笑道:“那还用说,这叫做英雄惜英雄。”种溪又问道:“胡扯,他们是文人墨客,非江湖豪杰和英雄人物。你们别打岔,后来怎样,爹爹快说。”

种师道介绍道:“当他父子三人名动东京,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这一噩耗,二兄弟不得不随父回乡奔丧。嘉佑四年十月,守丧期满。翌年二月,三苏重返东京。治平三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听了这话,张明远等人嘘唏不已,没想到苏东坡父母双亡,是个可怜的孩子,想到自己,张明远和费无极也黯然神伤。

种溪听得津津有味,便又拉着种师道的胳膊轻轻摇了摇,催促开来,种师道接着叹道:“三年后,苏东坡还朝东京。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东坡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而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开东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非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太平世界。熙宁四年,苏东坡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东坡的过失。苏东坡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张明远等人听了这话,陷入沉思,缓过神来,皆目不转睛看向种师道。

种师道会意,立马接着道:“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东坡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费无极问道:“何谓起居舍人?”种溪笑道:“就是给皇上记录日程起居琐事罢了,像是吃饭、睡觉,又或是拉屎、撒尿、放屁、磨牙、抠鼻屎、打呼噜。”听了这话,众人早已笑得咯咯作响。

张明远愣了愣,直摇头,没曾料想鼎鼎大名的苏东坡居然干过这等事情,不由心中五味杂陈,便叹道:“哲宗皇帝果然年轻气盛,让才华横溢的苏东坡给他做起居舍人,实乃大材小用。”种浩道:“可不是,我看这是故意羞辱。往往年轻气盛之人,总看不惯那些大人物,如若有了机会,定要肆意羞辱一番,这叫做自甘堕落。”种溪白了一眼他们。

种师道又接着道:“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当苏东坡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一党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进行了严厉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东坡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此言一出,张明远诧异万分。

费无极挠了挠后脑勺,叹道:“这可如何是好?”种师道摇摇头,苦笑道:“苏东坡被逼无奈,只好再度自求外调。没曾料想,他这一去,就再也没回过东京,便是与东京永别了。”听了这话,张明远嘘唏不已,费无极愁容满面。种浩黯然神伤,种溪若有所思。四人齐声道:“后来怎样?”

种师道叹道:“他先是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大唐的白居易。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即元佑六年八月,又因为政见不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佑七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佑八年九月,任定州知州。这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

费无极道:“后来如何?”饶有兴致的看向种师道。“绍圣四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儋州。在我大宋,如若放逐此地只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罢了。当今皇上即位后,苏东坡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东坡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苏东坡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说到这里,不觉仰天长叹。

张明远等人也感慨万千,不觉黯然神伤。原来苏东坡去世之际,便是张明远和费无极离开终南山地宫之时。种师道黯然神伤,张明远和费无极自然也心领神会,毕竟当年师父李长安也曾对他们提及过苏东坡的许多故事。张明远应声道:“我知道苏东坡给自己写了一首挽联,算是自画像了。”随即吟诵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听了张明远的话语,种师道早已眼里含泪,低下头去。种浩和种溪面面相觑,一同安慰再三,也是黯然神伤。费无极见状,瞪了一眼张明远,埋怨他又惹干爹伤心难过了。三人便劝慰种师道,可种师道居然止不住泪流满面。

种溪见状,赶忙转移话题,叹道:“爹爹,苏东坡可是一个孩子气的人,爹爹该为他高兴才是。”

“是啊,人生苦痛,只因不读苏东坡。老夫是想起自己的历历往事,也是官场不得志,故而触景伤情。你们不必劝慰,我好了。溪儿,明日为父要到蔡太师府上,你要不要一同前往?浩儿与明远、无极就不必去了。”种师道看向种溪。

张明远等人愣了愣,瞠目结舌。种浩问道:“爹爹,为何不让我去?”张明远、费无极也纳闷之余看向种师道。

种师道笑道:“其一,蔡太师是书画大家,溪儿与他有的聊。其二,浩儿与明远、无极,如今年轻气盛,就怕你们言多必失。如若得罪蔡太师,恐怕不合时宜。老夫已然得罪过蔡京和童贯。此番蔡京不计前嫌,不知所谓何事,要宴请老夫,但愿此非鸿门宴。”种浩道:“原来如此,我不见他也罢。他的书法虽说名扬天下,可此人老谋深算,令人不耻。”

见张明远等人心灰意冷,低下头去,种师道笑道:“方才不过戏言,你们此番要经风雨,见世面,如何不让你们见‘真神’呢?此番才是历练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察言观色,静观其变。蔡京此人实在老谋深算,常以智谋摆布世人。你们理当前往拜访,见识一番。”

费无极道:“干爹,恐怕蔡太师相邀,不会让您携带旁人前往,即便不好驳您的面子,也会想方设法支开我等。他怕是会有什么私密之事与干爹相谈。”张明远道:“我也感觉,蔡太师会这般安排,我们还是不去为好。”种溪迟疑道:“莫非我也不用去了?”一脸失望的看向种师道。

种浩道:“蔡太师设宴力邀爹爹,我们晚辈前往,恐怕不合时宜。”种师道叹道:“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们来东京是游山玩水,游赏玩乐么?你们都像科举学子一般,被达官贵人请到东京的么?此番前来,要看看世间情状,你们可明白了?”

张明远道:“干爹用心良苦,佩服佩服。”费无极道:“素闻太学生都有人给银子钱,他们可以去曲院街闲逛,不知是真是假?”种浩道:“难知底细,道听途说,可不足为凭。”种溪道:“不错,我也是听说他们都爱来东京玩乐,还有人给银子钱,真是不简单,只让人羡慕嫉妒罢了。”张明远四人还有疑虑,都面面相觑。

种师道安抚道:“你们放心好了,我等万变不离其宗,静观其变。老夫虽说眼下是一介武夫,在蔡京眼里,一文不值。可老夫好歹也是师从过横渠先生张载他老人家,对世人心中那点弯弯绕还是略知一二。老夫见了蔡京,自有理会,你们只管同去,不必担惊受怕。”张明远等人这才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种浩道:“这蔡太师也算风云人物,别看他一把年纪,还得到皇上重用,真是老于世故。按理说来,上了年纪理当颐养天年。可蔡太师却与众不同,走路哆哩哆嗦也要握紧手中权柄,就怕失了官帽。”

张明远道:“曹孟德所言极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干爹便是如此。不过干爹是为国为民,不似那些乱臣贼子,只知道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假公济私。”费无极素闻蔡京的故事,便冷笑道:“王子安所言极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可蔡太师却与众不同。”

种溪道:“还有一句,叫做‘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苏东坡还说‘老夫聊发少年狂。’苏东坡当年才三十多岁。你们三个真讨厌,说什么老呀老的,蔡太师那是真老了,我爹爹不老,也不服老,也不会老。老了也是老顽童!”众人听了乐个不住。

夜色渐深,众人又说笑几句,便回到各自房间歇息去了,窗外汴河不远处的州桥附近水声荡漾,游人依然络绎不绝。明月当空,汴河波光粼粼。岸边的灯笼高挂,倒影水中,若隐若现,美轮美奂。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